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老王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1W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王讀書筆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老王讀書筆記

老王讀書筆記1

老王,一個貧窮的人。他僅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為生。住在邋遢的小屋裏,沒有什麼親人,有一隻眼睛是“田螺眼”,另一隻還有夜盲症,生病了,花錢不知吃了什麼藥,總不見好。老王,真是一個不幸者。

老王,一個善良的人。老王送的冰比他前任大一倍,冰價相等,“他沒有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大概壓根沒有想到這點。”他送沒存去醫院卻不肯收錢,它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邊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彌留之際,把好香油和大雞蛋慷慨送給了楊降……

生活非常拮据且病重的老王,卻能慷慨的送給別人香油和大雞蛋,即使他現在生病了。老王真是一個好人。

讀了《老王》,讀了他的不幸,更讀到了他的善良與樸實,同時,也表達作者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的關心,同情和尊重。發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呼聲:社會應該以人道主義精神來關心不幸者。再貧困也阻礙不了她的熱心腸。像老王這樣的人,真的很少了。

老王讀書筆記2

楊絳先生的作品,語言平和沖淡卻字字含情。《老王》更是一篇足以體現她“樸素本色”卻“別緻耐讀”的語言風格的佳作。

《老王》創作於1984年,是一篇回憶性文章。相信讀過這篇文章的人無不被悲苦不幸卻善良真誠的老王深深打動。“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説着閒話。”楊絳就用這樣水波不興的語言徐徐道來。“我常坐”,起筆就與下文“乘客不願坐”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閒話中”也就向我們介紹出老王的基本狀況。作者以非常集中的筆墨刻畫老王的“苦”。一是伶仃孤苦,“單幹户”,“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此外就沒什麼親人”。二是謀生難,一隻眼瞎,好眼也有病,別人先前“不願坐他的車,怕他看不清,撞了什麼”也不是無端猜疑,“有一次,他撞在電杆上”,“半面腫脹、又青又紫”,但還有人嘲笑、“大約年輕時不老實”;“我”卻讓女兒給他吃了大瓶的魚肝油,而且猜測老王眼瞎是因為“更深的不幸”。這段敍述看起來平平淡淡,有些幽默和調侃的味道,其實卻藴含鮮明的對比,不僅寫出了對老王的同情、關懷,為下文老王知恩圖報作鋪墊,更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對以踐踏弱者為樂的世風的厭惡和批判。接着作者介紹老王住所的荒破,再寫其困窘。

“我們從五七幹校回來”,載客三輪都取締了,老王謀生更加艱難,“幸虧有一位老先生願把自己降格為貨,讓老王運送”,他才“可以湊合”維持生活。“老王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彷彿這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作者用幽默詼諧的敍述寫來,粗讀令人忍俊不禁,再讀卻不覺倍感心酸,彷彿看到了老王臉上滿足的笑容,更看到文字背後楊絳微笑的面頰上一雙盈盈的.淚眼。老王身患重病,這無異於雪上加霜!苦得不成人樣的老王,還要掙扎着來到 “我”家,作者着意刻畫了他臨終前的樣子:瘦、僵。“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裏”,這句是總寫,用“直僵僵”活畫出老王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的樣子,“鑲嵌”更是用得特別,傳神地刻畫出老王清瘦、單薄、僵直,沒有一絲活氣。“直僵僵”在全文出現了3次,他像一具“殭屍”,“直着腳往裏走,對我伸出兩手。他一手提着個瓶子,一手提着一包東西。”“直”字寫他僵直、艱難的動作,兩手卻都拿着東西——瓶子裏竟是香油,包裹裏竟是雞蛋,如此珍貴、易碎的東西!老王這一路該是如何走來?巨大的悲劇感壓在讀者心頭,終於催人淚下。

身體沒病時,生活尚只能“湊合”,幾月不出車,老王的境況之苦無法可想。但就這樣窮困不堪,病魔纏身,他卻省出來香油、雞蛋;就這樣直僵僵,羸弱不堪,他卻硬撐着親自送來香油、雞蛋,如此之苦,更見其善!作者還通過回憶送冰、送錢先生去醫院不肯收錢等生活片段再現老王的老實厚道、知恩圖報。臨終前送香油、雞蛋不收錢,他是要最後一次感謝楊先生一家對他的同情、關愛、照顧和尊重。如此之善卻如此之苦,更突出其“不幸”!作者在結尾寫道“每想起老王,總覺得心上不安。……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為自己在老王生前不曾真正瞭解他那顆金子般的心,沒能儘自己最大力量幫助他改善處境,改變不幸而慚愧不安。“文革”爆發後,楊絳一家受盡了屈辱和蹂躪,夫婦先是被迫去五七幹校勞動鍛鍊,後來女婿德一含冤自殺,全家被迫離家逃走……憶及那些“含淚”的往事,楊絳卻淡淡地稱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想起的卻是“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我們怎能不感歎、敬重於楊先生那種豁達忘我、悲天憫人的博大情懷?

林筱芳在《人在邊緣──楊絳創作論》中評價説,楊絳的文學語言“沉靜詼諧中有沉着老到、雍容優雅的氣派,鋒芒內斂後的不動聲色,有種靜穆超然的中和之美”,此言真是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