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禮記》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27W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閲讀的好方法。

《禮記》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禮記》【篇一】

上古時代,人們把樂律和曆法聯繫起來,依照《禮記.月令》,一年十二月正好和十二律相適應。所謂“律中”,據《禮記.月令》鄭玄注就是“律應”,“律應”的證驗則憑“吹灰”。吹灰是古人侯氣的方法,據説是用葭莩的灰塞在律管裏,某個月份到了,和它相應的律管裏的葭灰就會飛動起來。

孟春之月,律中太簇。

仲春之月,律中夾鍾。

季春之月,律中姑洗。

孟夏之月,律中中呂。

仲夏之月,律中蕤賓。

季夏之月,律中林鐘。

孟秋之月,律中夷則。

仲秋之月,律中南呂。

季秋之月,律中無射。

孟冬之月,律中應鐘。

仲冬之月,律中黃鐘。

季冬之月,律中大呂。

古人把宮商角徵羽五聲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如果以四季為綱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配合關係是:

第一次認識《禮記》來源於初中老師所教的對“四書五經”的認識,五經指的是《詩》、《書》、《禮》、《易》和《春秋》。這裏的《禮》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四書五經”是古人通過科舉走向仕途的必考科目,因而那個時候對於《禮記》的認識無非就是古代封建社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迂腐的社會禮儀制度罷了。

讀書筆記《禮記》【篇二】

今天,真正讀《禮記》方才對其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總體來説,《禮記》記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上至國君諸侯,下至庶民百姓的婚喪嫁娶、待人接物的典章制度、儀式和各種繁文縟節。

但是,何為“禮”?“禮”究竟是什麼呢?

“禮”是華夏文化的主要特點之一,幾千年來,禮制一直在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説,中國文化的特質就是“禮”。在古代中國,從家庭到家族、國家,都是按照“禮”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大到國家典制,小到人們的服飾、建築、行為方式等等,無不貫穿着禮的精神。禮制對人們的影響儼然已經內化為了一種習慣。

陳明遠和金岷彬在《陶器時代:“禮”的起源和發展》中認為:“禮”最初表現為:(1)尊重死者的隨葬品,(2)祭祀天神和崇拜祖宗,(3)人際關係出現的等級觀念。而在中國的古典文獻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古人對於禮的理解:

“禮者,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漢)許慎《説文解字》

“禮者,法度之通名。大別則官制、刑法、儀式是也。”

——章太炎《檢論·禮隆殺論》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禮記·曲禮上》

根據以上文獻,我認為“禮”的原始意義可以解釋為(1)敬神祈福的儀式,這是一種祭祀祖先的需要,諸如《禮記·祭義》中記載的“致齊(祭祀)於內,散齊於外”。(2)一種森嚴的等級制度,必須要符合統治者整體利益的'行為準則,諸如《禮記·曲禮下》中記載的“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3)社會生活中,由於風俗習慣和道德觀念而形成的規範,諸如《禮記·曲禮上》中記載的“臨財毋苟得,臨難無苟免”以及“長者問,不辭而對,非禮也”等。

具體而言,我認為古代的“禮”主要指的就是一套完整嚴密的等級制度,小到見面、穿着、喪葬等日常生活,大到政治、法律等,它包含着古人對於“神權”的敬畏,以及對於皇權的服從。即便是對人們日常交往中、對人們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一些言論,其根本目的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最終還是為了維護封建皇權的尊嚴。

時代發展到今天,“禮”也隨着社會的變遷而不斷的改變和發展,其內涵也發生了改變。特別是五四運動和文革使得傳統的“禮”文化中落後、糟粕的一面大多被剔除。今天的“禮”指的主要是符合社會道德、審美、有序的行為規範,其基本的原則是真誠、簡易、克己和適度。

1.1.2禮的作用與原罪

前面説到,我認為古代的禮體現出的是對於神權的敬畏和對於皇權的服從,其本質就是體現等級劃分與秩序,是特權和不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的專制統治。

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自稱曰“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

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禮記·曲禮下》

我們不難看出,禮制的核心是等級名分制度,用以確定上下、尊卑、親疏、長幼之間的隸屬服從關係。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禮儀不過是“禮”的外化表現,是“禮”的物化載體,它們既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又是用以區別貴賤等級的標誌。

我國古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女性的“三從四德”,君子的自制與自勉,一方面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其中很多習俗都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財富傳承了下來。另一方面,封建禮制的桎梏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產生,“浸豬籠”、“纏足”、“卧冰求鯉”等不一而足,禮制的發展史同樣也是一部血淚史。

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我認為,禮是有原罪的。雖然它也結出了甜蜜的果實,但這絕對無法掩蓋事實——它從本質上就是一種“惡”的制度,是一套束縛人的枷鎖。它將人區分為三六九等,使人們變得愚昧和順從,從而更好的為封建專制皇權服務。

儘管,不可否認的是《禮記》中強調的很多原則都是寶貴和優秀的文化遺產,但其產生的目的的不純正性就註定了它揹負着歷史的原罪。

讀書筆記《禮記》【篇三】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第四十二篇,唐代韓愈、李翱等把《大學》《中庸》看作與《孟子》《易經》等同等重要的“經書”。但是在宋代以前,《大學》的地位並不是很突出,經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的朱熹又作了《大學章句》,才成為儒家經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終成為“四書”中的一員。宋元以後,《大學》成了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為什麼要讀《大學》?朱熹認為“四書”中應先讀《大學》“以立其規模”,即給自己設定一個治學的目標,《大學》便是一個人治學的“綱目”。雖然“四書”其他經典中也有關於治學思想的內容,但是《大學》卻是最系統的。我私以為朱熹先生講的“規模”是學習的境界,是你想要在“為學”這條路上可以達到的高度。你可以是“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禮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礎知識、技能的“小學”階段,也可以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學”境界。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加初中)學的基本便是算數、認字等基礎知識,應對、進退等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讀到這裏我不免產生了疑問,如果“小學”階段要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禮節,那以我自己為例,在大學學習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所學的《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等課程雖然較《數學》《物理》等更為複雜,但是就所學專業來説也只能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此類推下去,知識是無窮的,誰都不敢説自己現有的知識不是認識世界的基本技能了。那這樣看來,具象的學科皆屬於“小學”,豈非不妥?

“大學”到底指的是什麼呢?這讓我想到了另外一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是人的原始性、動物性,這是與生俱來的,自然不用後天學習。“小學”中該學到的是為了適應社會生存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用來約束自己的基本行為,並且受限於時代和社會,更像“自我”的要求。而“大學”階段的要求“窮理、正心、修己、治人”是在精神上更道德化的“自我”。道德化的“自我”自然需要理想的追求和良心的約束,我們在學習中(學校教育和非學校教育)中關於理想和善念的提倡很大程度上便是“超我”精神的提倡。這樣我們便能更好地劃分“小學”與“大學”了。“小學”多半是社會層面的生存要求,而“大學”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樣的精神理想了。朱先生説“大學”要“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大學”階段我們應該獲得的能力是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端正本心、修養自身、管理人的原則和方法。如果説“大學”之前我們還處於人格發育階段,那麼“大學”就應該是人格成型階段。這樣説來,區分大小學教育並不是年齡上的界限,而是深淺上的區別。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大學”應該學什麼,那我們就來思考一下“大學”應該怎麼學。《大學》中提到治學的方法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其中“窮理”即分析事物(追根溯源)的能力,與我們常提到的邏輯思維能力很接近。所謂物有本末之分,事有先後之序,當我們對事物的先後充分了解,也就到了“近道”的要求。這個道理雖然説起來很簡單,然而在實際生活中卻很難做到,不然為何會有諸多對他人的責難與心中難抒的憤懣。我們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問題,持有一顆同理心,便會了解他人所想,即便不能認同,也會讓自己內心無擾。正如柴靜《看見》裏的一段話“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便是對這個道理更具像的描述了!

“正心”即人不能有憤怒、恐懼、喜好、憂慮之情。處理事情時,人若有傾向性情緒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所以我們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及時排除不良情緒。這個觀點對嗎?我認為是非常可取的。這和情商(EQ)的概念很像。雖然現實中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干擾情緒,但是我們時時以“正心”要求自己,讓我們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和判斷事物才能避免許多阻礙自己發展的因素。“正心”主張的是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修己”講的則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提高和文化內涵的沉澱,“治人”講的則是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由此可見《大學》雖是古人之語,歷盡遷年卻依然指點着今人的作為。

《大學》在一定程度上宣揚了“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封建禮教的思想,獲得了歷代封建君王的推崇。但治學卻不能因噎廢食,讓我們對它的光彩之處視而不見。它所提倡的行為準則、思維方式依然是我們所要學習的,更重要的是,它提倡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細細思索。楊瀾説“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這才是大學所要傳遞給每一位學子的真正價值。大學教育的失敗在於自己沒有獲得與之相匹配的胸懷與格局。

所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你應該知道《大學》和“大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