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85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1

由於課程要求,不得不閲讀弗洛姆的《愛的藝術》一書並撰寫報告,在此總結如下。

此文中計劃先總結梳理本書的架構和脈絡,然後對某些經典的表述和句子進行摘錄和評述,最後就幾個自己比較關心的問題説一點想法。

關於本書

作者開篇就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愛究竟是一門需要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的藝術呢,或者愛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旌盪漾的,只有幸運兒才能體會個中滋味的快感?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認為愛只是一種快感,這是因為:

1)很多人只是把愛簡單地看成自己能否被人愛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愛的問題;

2)人們認為愛的問題就是愛的對象的問題,而不是愛的能力的問題;

3)人們不瞭解“墜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而本書的作者認為愛是一門藝術,需要像掌握音樂、繪畫、工藝、外科手術那樣去學習。因此,在接下來的篇幅之中,作者從愛的理論、愛的實踐和對於西方社會中愛的異化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愛是如何產生的?愛是人類對於生存問題的回答。

從動物到人,使得我們開始具有自我意識,人們開始感到孤獨(本書的孤獨應該指的是廣義上的,也即是意識到自身的軟弱與無助,對與同伴、與外部世界和諧統一的渴望),這種孤獨,如作者所認為的,是所有恐懼感的根源。因此人類發明了各種抵抗它的方式:從遠古時期的集體縱慾,到現代社會的個體縱慾,到追求同一化,到創造性勞動,這些方法雖有形式上的區別,但都無法完全徹底地解決問題,於是僅存的“愛”成了達到與外界、與他人和諧的唯一路徑。

在作者看來,愛是一種積極行動,是“人的力量的運用”,它“允許人保持自己的個性,保持自己的完整性”,也即愛是“給予”而不是“接受”。同時,愛也需要關心、責任感、尊重和了解等要素的參與,弗洛姆批判了弗洛伊德對於性行為純粹出於釋放性壓力的解釋,他認為這種觀點忽略了男女各自人性的不圓滿,過分強調了慾望,而沒有深刻認識到性其實是人對於結合的強烈願望。為了使得“愛的理論”更加為大眾所接受,作者接着從父母之愛、博愛、性愛、自愛和上帝之愛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對於父母之愛,作者認為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愛,而父親的愛是嚴厲而理性的愛,一個健康而成熟的人,需要由以母愛為中心的階段發展到以父愛為中心的階段,最後完成父愛和母愛的綜合。

博愛是愛的基本形式,是一切愛的形式的基礎,如果真正具有愛的能力,就會愛一個人,進而愛所有人,愛世界,愛生活,能夠深入人的內心而發現人性的共同之處。

只來自於生理上要求,或者只為了釋放精神的緊張和壓力的性愛,會隨着逐漸淡化甚至消失,性愛既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互相吸引(如自由戀愛中的一見鍾情),也不單單依靠意志力的維繫(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需要從生命本質去愛對方並體驗對方的生命本質,同時也需要承諾和決定。

自私不是一種愛,相反的自私的人根本不要自己,他們對自己利益的過分關注是他缺乏對自身的愛和關心的體現,作者引用了梅斯特·艾克哈特的一段話:“如果你愛自己,你就會像愛自己一樣愛所有的人,如果你對別人的愛少於對自己的愛,你在愛自己的時候也不會成功。如果你愛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那麼你就是把他們當作一個人來愛,那個人既是上帝,又是人類。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偉大而公正的人,他既愛自己,也愛他人。”

上帝之愛這一節比較抽象。上帝意義的演變有兩種趨勢,一種趨勢與上帝的性別有關,宗教從以母性為中心的階段發展到了以父性為中心的階段,另一種趨勢與人所達到的成熟程度有關,上帝從人格化的神演變為一神論純粹抽象的原則的象徵。對立統一的邏輯給了我們這樣的結論:對上帝的愛既不是從思想上了解上帝,也不是在自己心中保持敬愛上帝的思想,而是在愛的體驗中與上帝結合,與上帝統一。

作者認為西方文明社會中充滿了虛假的愛,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導致了管理階層成為主導,同時高度集中、分工嚴密的企業導致人成為了流水線上的機器,“現代人與自身,與其他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繫被異化了,人成為一種可供交易的商品,人與人本質上是陌生的”。婚姻成為了一種“合作關係”。這種境況下,社會經常可以看到戀母情結、戀父情結、偶像化的愛、傷感的愛、投射自身的問題、認為愛就是沒有衝突等誤區和病態。

掌握愛的藝術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學習任何一門藝術:一是自律;二是專注;三是耐心;四是“極大的熱情”。而對於愛,除了上面幾條之外,還需要克服自戀,保持客觀性,也就是能夠對任何事物具有開放的態度,能夠從事物的真實情況出發認識事物,並且能夠將事物的真實面貌和自己處於渴望或者懼怕而形成的想象分開。其次還要有信仰的支撐,理智的信仰是立足於自己思想和情感體驗的一種堅定的信心。是對自己思想中所具有的確定性的堅持。相信他人的人格核心是成熟的,相信自己的人格核心是穩定的,相信自己的愛能夠喚醒別人的愛,相信愛是穩定可靠的,同時,也要相信別人具有發展的可能,人類有能力建立一個以平等、正義和愛為原則的社會制度。

如何去培養信仰呢?第一步是注意自己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會失去信仰,還要看穿我們為失去信仰而辯解的藉口,同時,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地行動,不斷主動地關心所愛之人。

作者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阻礙了愛從個別特例發展成為社會的普遍現象,“公平原則”實際上是資本主義平等交易的價值觀。要構建一個普遍存在愛的社會就必須進行根本性的社會制度變革,但是我們可以從個人做起。

摘錄

1.在一般情況下,所謂愛上一個人的感覺,其實是在對這件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購買能力估價之後才產生的。

2.我們所有的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同時我們每個人又都是獨特的並且只能存在一次的、不可重複的生命。從所有人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個角度出發,我們能夠以博愛來愛所有的人;但從我們是個體生命這個意義上來看,性愛就要求體現鮮明的、獨特的個性色彩,而這種能夠吸引自己的個性色彩,只會在某些人身上發現,絕不是所有人都具備。(京華出版社,P55)

3.在真正的宗教文化中生活的人也許可以比喻成一個八歲的孩子,八歲的孩子一方面離不開父親的幫助,但另一方面他已經開始把父親的教誨和原則接收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而現代人則像一個三歲的孩子,需要的時候就哭着喊着要父親;不需要的時候就只顧自己玩耍。

4.從出生到去世,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從早晨到晚上,所有的活動都一成不變、千篇一律,按照預定的方式進行。一個個被安排、計劃好的時間點貶值成了一張密密的大網,那麼請問,一個深陷網中的人怎樣才能不忘記他是一個人,一個有獨特個性稟賦,只有一次生命體驗,能感受希望、失望、擔心和恐懼,渴望愛情和懼怕孤獨寂寞的人呢?(京華出版社P17)

寫在讀後

論宗教的世俗化和侵略性

其實對於宗教所知甚少,唯一有所瞭解只是因為有一個修國關雙的舍友,在每日一同進餐時向我發表過一些她對於宗教的獨到見解。加之自身出生在一個對於祭祀等禮儀較為重視的地區,也算是耳濡目染,此處看法也就是隨口説説,並不值得推敲。

作者極為推崇這樣一種與上帝的關係:也即是上帝就是我,我就是上帝,作為一名___,他認為神非人格化,不能用任何具體的形容詞去表述,你只能説他不是什麼,而不能斷言他必然是什麼,因為他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非可以定論的實體。作者説“對上帝的愛不是從思想上了解上帝,也不是在自己心中保持對於上帝敬愛的思想,而是在愛的體驗中體驗與上帝的結合,與上帝的統一。“

作者認為當代社會愛的扭曲來源於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所以人與上帝關係的異化必然也歸因於此,這種異化具體指的是人和上帝成為了一種商業上的”合作“關係,人希望通過對於上帝表面上的恭敬而獲得一種庇佑,從而在事業上、在權利遊戲裏、在金錢競爭中獲得成功。上帝淪為一種手段而非信仰,與千千萬萬的工具一樣,人們對於他談不上愛,或者説像愛救命的藥、禦寒的棉襖、飢餒時的麪包一樣的”愛“。

而另一方面,總會對神愛到近乎癲狂的人羣,他們在外人看來幾乎是瘋子。宗教的極端主義分子,他們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而成為神的子民,神的奴僕,他們的生命完全的因為捍衞神而光榮。他們不具有獨立性和自我意識,一方面,他們是未斷奶的孩子,對神有着對父母一樣的依賴,近乎盲目地追逐,他們像好鬥的孩子一樣在異族面前捍衞者自己”父母“的尊嚴和權威。另一方面,他們全然不愛自己,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虛無的形象附庸,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尋找歸屬感,和千千萬萬追逐着同一個神的人結成兄弟姐妹,感受着羣體壯大帶來的熱鬧,以此抵禦人的孤獨。他們對於質疑他們的異教徒有着近乎殘忍的仇恨,因為對於他的宗教的否定將會帶來他對於自身存在和價值的全盤推翻,將會使他置身於孤獨之中,從而讓他們和他們的後代赤裸裸地面對最深刻的恐懼和無力感。

對於西方的侵略性的宗教,我更能夠接受東方道教佛教等無為寡慾的教派,也更願意相信所謂的神其實也就是一個信仰,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即使是缺少監控和旁人的僻靜處,也能感受到神的目光在內心凝視着你,所以慎眾而慎獨,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不因為這樣有利可圖,只是因為這樣才能心安。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2

最近朋友推薦了一本弗洛姆所著的《愛的藝術》。我不敢以讀懂愛的藝術自居,在這裏僅是帶着一種學習的態度梳理一下愛的藝術。

一、愛的知識

在作者弗洛姆的眼中,對愛情的定義是客觀而全面的。客觀是因為他對於愛的理解是符合人性的,而全面則是他將愛放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考量。在書中無論是對愛的定義,還是對各種不同類型愛的闡釋都更側重於社會這個維度。在他的眼中愛情可以解釋為在特定社會環境中人們對於給與得的認知。我認為基於社會的角度去分析愛情是必要的。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可能脱離社會而獨活。愛是維持各種社會關係的紐帶。從弗洛姆對個人到族羣到國家到社會的進化這一過程的客觀描述中,表述了人為什麼需要愛。掌握愛的知識,人將更容易擺脱孤獨、恐懼和自身的侷限,達到完整和統一。

二、愛的給與得

弗洛姆説:“愛情是一種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情緒,是人內心生長的東西,而不是被俘的情緒,一般來説可以用另一個説法表達,即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如果你讀過這本書,你會發現給與得充滿弗洛姆關於愛的每一個觀點。對給與得的關係的闡述,讓我們區分天真的愛同成熟的愛的不同原則。正如弗洛姆所説:天真的愛遵循我愛,因為我被人愛(得先於給)的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給先於得)。天真的愛源於需求,成熟的愛是基於貢獻。對於愛的給於對象的不同,弗洛姆帶我們領略了不同種類的愛:之於眾生的博愛,之於孩子的母愛,之於愛人的性愛,之於自己的自愛,以之於神明的神愛。

三、愛的實踐

如果愛是一門藝術,那就要求想掌握這門藝術的人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是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是蒼白的,不知道如何去愛的人是盲目的。從社會的維度去解讀愛的動力,是人們為了擺分離、脱孤獨和恐懼,達到同社會或者説自然的一種統一性。這種動力是我們愛的勇氣,但同時也是對自我認知的侷限。弗洛姆説,愛是實踐就是對客觀的認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體驗的確認。他來源於你的的情感體驗,投射於你的思想,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和處理,這個東西變成了我們所認知的愛。體驗需要客觀的認識,投射需要理智的確認。

四、以愛之名

愛是一門藝術。它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撒下種子,愛是人的本能。但讓我們感到悲哀的是,這種本能正在隨着社會的更迭和時代的變遷漸漸的退化,與我們生命的本質漸行漸遠。如果我們對自己及自己所生存的社會進行反思,就不難發現幾乎所有的道德和良性的社會關係正在以愛之名漸漸消融。愛變成了一個標籤,變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愛是我們生命過程的體現,更是體驗生命過程的通途。學習愛的知識,修煉愛的藝術,在愛的實踐中我們可以擺脱人性和社會的侷限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我們愛,不是僅因為我們值得,更是因為以愛之名讓一切完整。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3

《愛的藝術》弗洛姆的哲學書,作為一個很久很久不看這類哲學書的工科生來説,真的是一個挑戰。但是,作為一門全人類的通用科學來説,對於哲學的知之甚少對誰來説都是個錯誤。看了這本書,自己也有了一些對之前問題的解答,同時也有一些新的疑問尤其是對於現今的我所經歷的教育。

曾經有一名走進哈弗校園的狀元曾經説,我們的教育體制正在培訓一羣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在用豐富的知識武裝自己,並且形成那些知識貧瘠的人所不能駕馭的利器,在社會上最大能力的利己。我們的社會在也是在全力的支持着這些利己主義者,利用他們的精裝,為社會的資源提供保障。當然了,博弈論的創始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約翰·納什在博弈論的觀點中提到,現代經濟體制的利益最大化,建立在單個經濟體的利益最大化上。這也就是説,我們的社會需要這些利己主義者來使得社會的利益達到最大化。但是,從我們的認知來看,這是真的嗎?

在這本書中,弗洛姆這樣闡釋到,人們把愛別人的概念看作是理所當然,也是能夠接受的,但是卻普遍的認為愛別人是一種美德,而愛自己卻是一樁罪惡。人們認為不可能像愛自己那樣愛別人,因此自愛就是利己。但是其實在我看來,自愛是真正的愛自己,而利己不是愛自己,利己的本意不是太愛自己,而是太不愛自己。缺乏對自己的愛和關心表明了這個人內心缺少生命力,並會使他感到空虛和失望,只能依靠於一些身外的利益來填補自己,這也就是我們所説的利己主義。

對這兩個概念清晰後,我們發現,我們所需要的是愛自己的社會人,而不是空虛的失望的利己主義者,針對兩者的需要出發,我認為,在教育中我們在增加被教育者的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傳授並且鍛鍊一種愛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取決於對個人要求的出發點,所謂個人要求是指個人的對自己的一些要求或者是約束,而出發點,我定義為,愛自己。

艾克哈特説,你若愛己,那就會愛所有的人如己。你若對一個人的愛少於自己,你就無法真正愛自己,如果你一視同仁愛所有的人,包括你自己,你就會像某個人那般愛他們,這個人就是上帝和人。一個既愛自己有愛他人如同愛己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一個值得這樣評價的人。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4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説:“愛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領,而是需要通過後天習得的能力。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永遠也得不到滿足。”

我時常在想,我為何總是厚顏無恥的不感恩自己已經擁有的生活。滿足和感恩並不是一對同義詞。用弗洛姆的説法來講,是你不會愛,不會愛自己,不會愛他人,更不會愛生活。單身的對幻想的對象要求甚高,拒絕着冥冥中的緣分。相戀的愛人在激情後,沉默的瞳孔中倒映着對方的缺陷。她温柔,你嫌她不夠勇敢。她安靜,你嫌她不夠開朗。她獨立,你嫌她不會撒嬌。每一個被生活細化的性格特徵,在你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被點燃的時候,就會變成頑固的舊疾,刺的你坐立難安,一定要把情緒宣泄到蜕她一層皮為止。

其實這和她無關,和原生家庭無關,和錢也無關。你對付出愛情的戀人的生命和生長毫不關心,你對自己的情緒和狀態也從不積極反思改進。

當她一件小事沒做好,你想發脾氣責怪她幼稚無知的時候,再多問一句自己:

你自己就是完美的嗎?

《愛的藝術》讀書筆記領悟5

在自己學習之餘,抽出時間認真的閲讀了大師佛洛姆的作品《愛的藝術》。感受十分深刻,我們學習工科的,平時注重了太多理性而忽略了對一些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現象的分析,對愛的理解只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這使得有些人可能在自己的感情處理中遇到很多問題。讀這部作品最大感受就是能在享受中警醒,在反思中頓悟。

《在愛的藝術》這本書中所謂的”愛”與人們普遍認為的那種”一個人偶然幸運地體驗並陶醉於其中的一種純粹的快感”不同。佛洛姆認為愛是一種能力,一種態度。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並不是一種被動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來描述愛的主動特徵,那麼,它主要是給予,而並不是接受。或者説愛是一個人的活動能力,而不是兩個人的偶然相遇。因此,人們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對愛進行系統的學習,才能真正具備愛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實踐愛。

一個人在世界上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人從開始有自己的意識以後一直在追尋的問題。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認為,人存在的價值就是”愛”。這也是人與其他自然界東西的本質區別,我們的全部的人格都是在這裏體現出來的。當然會不會愛也就體現出人生的真正的價值。要想探索出愛的真諦,就必須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説起。

愛的起源應該追溯到人們從脱離自然界開始後的孤獨和無力感。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從自然界的束縛中逃離並獲得自由,卻又轉而依附另一種精神權威而逃避自由,就是為了克服孤獨和無力感,但這種方式永遠也無法讓個體獲得真正的自我,實現人作為人的真正價值。然而,作為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終究要實現,並且這種發展的最終歸宿就是愛。

儘管當今社會的人們在愛的旅途中到處碰壁,比如高離婚率、自殺率、犯罪率等等問題對這個社會的和諧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人們對愛的實踐感到空前的茫然,對愛的關注和渴望更是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時代。但是人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忽略探索愛的本質含義,在行為上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儘管他們對愛如飢似渴,卻又認為幾乎每一件事都比愛重要:成就、名望、金錢、權力——幾乎人們所有的精力都用來研究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這是作者對世人的這種行為表達了深深的不滿,”難道只有那些能夠贏得金錢和名利的東西是值得學習的,而愛只對精神有益,在現實意義上並無利可圖,是一種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精力學習的奢侈品嗎?”可以看出愛才是最珍貴而且是人生的真諦。

博愛、母愛、性愛、自愛、神愛等各種形式的愛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關心,責任,尊重和了解。關心是首要因素,這在母愛中體現得最為明顯,”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愛的本質是為某物而勞作,是促使某物成長,愛和努力是分不開的。”從真正意義上講,責任完全是一種自願行為,是我們對另外一個人表達或沒有表達的需要的反應,而當今我們理解的責任卻多是指職責,從外部加於人身上的某些事。尊重和責任是互相依存的,假如沒有尊重,責任就完全有可能是支配和佔有。尊重不是害怕和畏懼,它是指按照個體的本來面目,發現個體的獨特個性,對個體的成長和發展順其自身的規律和意願。瞭解是為愛提供正確的方向和現實的依據。

所以愛是一種能力,一種態度。自已應該對愛有進一步的理解才能夠在愛的實踐中取得正面的效果。從而面對自己的人生才能不迷茫,真的掌握人生的真諦,在生活中處理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