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9.58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

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1

看完後,我被主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這篇小説的主人公是大衞·科波菲爾。他的童年生活十分悽慘:父親在他未出生前就去世了,8歲時母親改嫁,繼父摩德斯通先生嚴酷殘暴,他的姐姐莫德斯通小姐也一樣鐵石心腸,不近人情。後來他被送往學校——錢國最糟糕的學校之一,那裏的人也並不友善——殘忍的校長,狡詐的朋友……大衞在學校裏飽受煎熬,然而他那善良的母親卻只能忍氣吞聲。不久之後,大衞的母親便去世了。這是他的繼父便霸佔了家產,還把大衞送去工廠工作,儘管他當時只有十歲。讀到這裏,我不免為大衞的悲慘童年感到萬分同情與難過。相比之下,我的童年簡直太幸福了。我享受着父母的關愛,在學校裏又和藹的老師與友愛的同學,我是多麼幸福啊!可是大衞卻生活得如此悲苦,這是多麼的可憐啊!

然而大衞卻沒有放棄一切希望,他逃離了工廠,準備投奔他的姨婆——一位貌似嚴肅卻有着菩薩心腸的人。在她的幫助下,大衞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他被送往一所正規的學校並且在那裏完成了學業。然後就做了一名律師。儘管大衞現在生活得很好,但它周圍仍有心懷歹意的人——尤賴亞·希普。

大衞的生活還真是一波接一搏。他擺脱了殘暴的繼父卻又碰到了很有心機的系譜。我想,如果換做是我,也許早就放棄了,然而大衞憑着他堅定的毅力,勇敢地走下去了。

邪不勝正!大衞同善良的米伯考以及知心朋友阿格尼斯等人戰勝了尤賴亞·希普。

這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啊!大衞終於打敗了敵人,戰勝了困難與挫折。

如果你認為從此大衞的生活就會無憂無慮,一帆風順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大衞與他最喜愛的朵拉——一位最最可愛的女孩,金髮碧眼,甜美漂亮,天真無邪……結了婚。然而,朵拉卻因病是時,因此大衞十分痛苦。在經歷過太多波折後,大衞發現,原來在她生命中還有一位十分關心他的人,那就是恬靜温柔的阿格斯。從此他們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這,也許才是最完美的結局。

大衞雖然經歷過無數的困難,遇到過許多不友善的人,但在他的生活中也不乏善良之人:有可愛的保姆闢果提,少言寡語不善言辭的巴克斯先生,還有生活不如意的米伯考夫婦。他們時而興高采烈,時而憂鬱不安,卻始終期待着“轉機”的到來。當然,還有聰慧的阿格尼斯可愛的朵拉。他們都帶給了大衞無窮的歡樂與幫助,使大衞更加堅強的生活下去。

讀完了《大衞·科波菲爾》一書。我領悟到了許多。他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一樣,堅強、勇敢……

我想:我們應向大衞學習,儘管人生中有許多不如意的事,但我相信,只要堅強,有信心勇敢地去面對它,就一定會成功!

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2

有善良質樸的老保姆闢果提;有貌似嚴肅卻有菩薩般心腸的姨婆;有生活不甚如意的密考伯夫婦;有恬靜聰明的艾妮斯;有天真浪漫的朵拉;還有兇狠殘暴的摩德斯通姐弟倆;還有卑躬屈膝,陰險狡詐的希普……

主人公大衞。科波菲爾出生之前,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7歲時就改嫁。大衞的繼父是一個兇狠貪婪的傢伙,而且繼父的姐姐竟也是個鐵石心腸,不近情理的人。他們姐弟倆不僅百般虐待大衞,而且把大衞的母親折磨致死。母親死後,大衞的繼父逼大衞去當童工。在此期間,大衞有幸逃了出來,去投奔了他好心的姨婆,並被姨婆送進一所很好的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大衞在成長過程中歷經磨難,但是他善良,正直,樂於助人的天性始終沒有改變。他在困境中奮發向上,刻苦努力,最終不僅在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同時獲得了美滿的幸福生活。

讀完整本書,我覺得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大衞。科波菲爾他是個助人為樂的人,這個人的人生遇到了重重困難,但是他面對困難毫不逃避,因為他深刻的明白逃避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於是他在自己遇到種。種困難時,都努力的想辦法去解決。在解決過程中,他沒忘記自己助人為樂的本分。他一邊幫助人,一邊解決自己的困難。最後他獲得了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美滿的生活。

他的那種堅強和勇敢深深的打動了我,同時也啟發了我不管自己遇到多少困難,只要不逃避,只要勇敢堅強的去面對,想法設法去解決,才能戰勝自己,才能成功。這才是對我們人生的考驗。就拿我們小學生而言,也許幼小的我們還不需要挑起生活的重擔,不要經歷種。種磨難,但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學習,大衞這種不怕遇到困難,勇敢面對困難的精神正是我們最需要學的。

有些同學在學習生活中一遇到“攔路虎”,便馬上唉聲歎氣,第一個想法就是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再者就是放棄。從來沒想過,靠自己的雙手去解決問題,去探索問題的出路,沒想過那樣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才能,我也不例外。希望這本書啟迪了我,也能啟迪廣大讀者,特別是像我一樣的小學生,讓我們一起加入學習大衞。科波菲爾精神的熱潮中來吧!

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3

“你知道我怎樣叫一條狗或一匹馬馴服嗎?——我打它。我對自己説,我要馴服那些動物,哪怕我要打得它流盡身上的沒一滴血……”這句繼父的語錄可以説是大衞童年的寫照。大衞是在一個很惡劣的環境中出生的。由於天生沒有父親的緣故,讓他內心充滿了孤寂。雖然幼年的精神世界並不那麼如人意,但他終歸是在恬靜和温暖的環境中長大。直到繼父的出現,他的生活便開始變得像煎熬一般。

而大衞的忍耐讓我覺得十分驚訝。他這一個悲慘的孤兒,面對如此痛苦的處境,竟沒有崩潰和放棄。書中為什麼不早點安排他去找貝西姨婆呢?我想這一方面是為了展現大衞的不屈,一方面也為了説明大衞並沒有在開始就選擇徹徹底底的反抗,展現了他強大心靈裏懦弱一個小角落吧。

當大衞找到貝西姨婆時,可以説他現在正在通往天堂的階梯上,儘管這條路上依然有許多困難與陷阱,但大衞的心中燃起的希望幫他驅散了黑暗。

而在這之後發生的事情也更讓人能體驗到人間冷暖。

大衞感謝幫助自己的人,也想遏制自己眼中的惡。如果説曾經的生活是地獄,而他現在正走向天堂的話,那麼他並沒有滿足於處於天堂的現狀,而是準備向地獄中的惡發起進攻。

遇到苦難,學會隱忍。“當你去尋求快樂的時候,你做得越多,快樂反而會離你越遠。不如專注於別的事情,快樂便會在你的肩頭棲息”。當你快樂時,學會感恩。去報答幫助過自己的人,去遏制那些人性的惡。我想這是這本書教會我的東西。

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4

狄更斯曾寫道,在我的心底深處有一個孩子最為寵愛,他的名字就叫大衞。科波菲爾——足見這本書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作為一部半自傳體小説,瞭解了大衞的心路歷程,似乎也就瞭解的作者本身。

可能由於翻譯的原因,有些句子的結構及表達方式跟中文的日常用法差別很大,讀起來比較吃力,有時掃一眼根本就看不明白所言為何物,只能返過去再讀一兩遍,直到讀通了才會有酣暢淋漓之感。不過這也讓讀者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閲讀與思考帶來的快感。

書中好幾處寫的非常形象,如第一次放蕩中對喝醉酒的描述非常形象——醉的“只能用頭抵在清涼的石欄杆”,“感覺有什麼人摔倒滾了下去,他們説是科波菲爾,我很生氣,直到發現自己躺在污泥裏”;對朵拉的愛慕也很真實——思念朵拉時聽別人講話完全心不在焉,聽到別人訂婚的消息馬上想到他的朵拉……讓讀者不自覺地產生一種代入感。

有幾段情節也着實把我驚豔到了:一是颶風時漢姆拼了命試圖挽救的人竟是情敵斯梯福茲;二是愛妮絲對大衞回憶朵拉的話——“她告訴我,我必須要佔據那個位置”。

作者對人物的塑造也是非常成功,女性中真誠善良的女傭皮果提,性格古怪、刀子嘴豆腐心的姨奶奶,聖女般高尚內斂的愛妮絲,小女孩般單純簡單的朵拉,世俗自私的愛米麗;男性中堅毅、充滿人情味的皮果提先生,老實木納的漢姆,低調正直的特拉德爾,脱離實際又不甘平庸的米考伯先生,狡詐陰險的尤來亞以及紈絝子弟斯梯福茲…都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儘管各類人物命運多舛,書中還是宣揚了正能量,壞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好人也都有了好的歸宿。

我用理智和熱情感受着別樣的人生,這可能也就是讀書的意義所在。

高二的大衞科波菲爾讀書筆記5

《大衞·考波菲爾》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這部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的小説裏,狄更斯借用“小大衞自身的'歷史和經驗”,從不少方面回顧和總結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和道德理想。

《大衞·考波菲爾》一書中通過主人公大衞·考波菲爾一生的悲歡離合,多層次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突出地表現了金錢對婚姻、家庭和社會的腐蝕作用。小説中一系列悲劇的形成都是因為貪戀金錢導致的。摩德斯通先生騙娶大衞的母親是覬覦她的財產;愛彌麗的私奔也是經受不起金錢的誘惑;威克菲爾一家的痛苦,哈姆的絕望,無一不是金錢造成的惡果。而卑鄙小人尤利亞·希普也是在金錢誘惑下一步步墮落的,最後落得個終身監禁的可恥下場。這些暴露了金錢的'罪惡,也是狄更斯對當時社會那種腐敗現象的不滿和憎惡。但值得欣慰的是米考伯先生的對於金錢的態度是那麼的不在乎。他雖然負債累累,卻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世間的種。種磨難。這是狄更斯對當時社會的美好向往。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衞·考波菲爾無疑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論是他孤兒時代所遭遇的種。種磨難和辛酸,還是他成年後不屈不撓的奮鬥,都表現了一個小人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尋求出路的痛苦歷程。他先與朵拉結為夫妻,又由於朵拉的逝世使得考波菲爾先生認識到阿格妮斯才是他一生的伴侶。經歷了大苦大難後嚐到人間幸福和温暖的大衞,靠的是他真誠、直率的品性,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對人的純潔友愛之心。阿格妮斯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內心的美德,既堅韌不拔地保護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飽受挫折之苦的大衞。她最後與大衞的結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這種完美的婚姻使小説的結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氣氛。他們都是狄更斯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理想的化身。這種思想的形成與狄更斯個人的經歷和好惡是分不開的。他始終認為,處於受壓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遠勝於那些統治者、壓迫者。正是基於這種信念,小説中許多普通人如佩戈蒂兄妹、哈姆,儘管家貧如洗,沒有受過教育,卻懷有一顆誠樸、善良的心,與富有的斯蒂爾福斯及其所作所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邪惡的希普和斯蒂爾福斯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歸宿。狄更斯希望以這樣的道德觀來改造社會,消除人間罪惡,但在當時的社會來看狄更斯的這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德觀是不可能實現的。

《大衞·考波菲爾》在藝術上的魅力,不在於它有曲折生動的結構,或者跌宕起伏的情節,而在於它有一種現實的生活氣息和抒情的敍事風格。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體生動的世態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如大衞的姨婆貝齊小姐,不論是她的言談舉止,服飾裝束,習慣好惡,甚至一舉手一投足,儘管不無誇張之處,但都生動地描繪出一個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婦人形象。還有對迪克先生的描寫,更加突出了貝齊小姐的聰慧和貝齊小姐對考波菲爾的寵愛。至於對女僕佩戈蒂的刻畫,那更是惟妙惟肖了。

讀了《大衞·考波菲爾》後,我認識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道德觀。在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考波菲爾先生,他一生艱苦:他一出生就失去了父親,他的母親改嫁給摩德斯通先生,在繼父家中他無時無刻地受到了來自他繼父的折磨,以至於他離家出走逃到了他的姨婆家中,在那裏受到了對他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教育,使得他受益終生。他的童年朋友米考伯夫婦用自身的經驗教會他對待金錢的態度和對待生活的態度。他那種善良友好、誠實和大度的是我們都應有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