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道德經》 中學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78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 中學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道德經》 中學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

《道德經》 中學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1

摘抄

成己為仁,成物為智,合內外一致,時措咸宜

道本平常,無有隱怪

良知發為良能,一路平坦,並無奇怪

遏欲存誠,去濁留清,層層皆有陰氣消除

若認外飾為真,必惑奇途,造成異類

果然三寶團聚,外貌自然有光

1、道本平常,獵奇偏矣

君子之道,發端於夫婦之間的相處之道;聖人之道,不外於陰陽合和之道。如能順天時依天理而動、率天性而為,使自己有所成就,便是仁,使萬物有所成就,便是智,融合自身與萬物的準則,使內外合諧一致,這樣便能因時而動,行動也總是合宜的、沒有不恰當的,這足以令人敬畏。

世人不知,道本來就是平平常常的,並沒有什麼隱祕而奇怪的。在末世時代,人們卻厭煩中庸之道而追求新奇特別,這樣便使人趨向於旁蹊曲徑之途而不自知。如同朝廷的法度紀綱,其實都是用為化民的工具,但當今的人不這樣看,將其大幅度刪改;而且還喜好新人而討厭老臣,經常更改國家的政策法度,將先代的經典楷模全部除去,這樣做簡直如同傷損人的元氣一樣嚴重。朝廷沒有良好政治規則,民間則沒了可以效法的榜樣楷模,因而農民懶惰自安,田土荒蕪,生出草萊也不去治理,財富的源頭也會窮盡;頹廢奢侈的花費越來越多,倉庫裏只有虛耗,顆粒無存,財力的儲備也將耗空。這些,不正是象人身之中,精氣的消耗磨損而不再有什麼積累是一樣的嗎?

不重視內養、只求華麗的外表,因此服裝追求極致的光彩華麗,刀劍追求精緻漂亮,飲食追求珍惜名貴的食物,財物追求越多越好,卻不去思考自己的根本已變得多麼的匱乏,卻還在期望着枝葉越來越繁榮,這樣做還想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在施為而無所阻礙,豈不是太難了嗎?這都是由於不能隨順自然而然的天道、日常所用所行的道理而導致的。就象盜賊偷東西,藏住了頭卻露着尾;如同立起來的竹杆,只看到了影子卻看不到竹竿,這都是在提醒修道的人被假象矇蔽,混亂了真相的存在。大道有説什麼嗎?

2、與其求諸外,不如積三寶而盜天地之氣

這一章裏説的“介然有知”,是指“忽然一下知道”了,不用等待被安排什麼,也無需做些什麼打造的工程,鴻鴻蒙蒙,天地初開一氣、先天元始祖氣。也即孟子所説:乍見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惻隱之一念。從無所知時,忽然有知,即是真良知。這樣的良知發動,要知道它並不難,難在合時宜的應用在做事上,並且能持之以恆這樣做,就非常不容易了。當良知發動的時候,眼前即是,轉瞬則易受智巧的誘惑、物慾的吸引,欲起情生,不知不覺,流於後天認知的限制裏,這是順其所往而行,所以説是可畏的。修行的人,當良知發動的時候,眼有智珠,胸藏慧劍,能識別妖魔,斬斷情絲,從採藥到還丹,皆由良知而發動為良能,則能一路平坦,無有奇怪,這就是行大道所以甚為平坦的原因。

可惜啊,大道是平常無奇的,但那些急躁的人總想快速達到功果,往往不走康莊大路,而走旁蹊小徑,還自以為得道,甚至終生不悟,真是讓人感歎啊。“朝”是對身的比喻,若要修飭此身不至於覆滅,必須閒邪存誠,而後,能人慾才能開始盡為去淨、天理才能得以完全。久久如此,靈光煥發,心田何至荒蕪?精神團結,倉廩何至空虛?無須文秀而自然有榮華,無須精美的飲食而能飽足,又何必追求華美的服飾、名貴的食材?況且,自心慧劍鋭利,身外的利刃無須使用;精氣神三寶俱全,生命的能量便用之不盡。象這樣,真的能盜取天地靈陽之氣以為丹。今世之人不然,不行中庸之道,而越來越趨向走邪徑,一身的塵垢,除不勝除;而且由於妄作胡為,招來兇禍,導致元陽盡失,塵垢與紛亂此來彼往,心田鮮有空洞了靈之時,變得荒蕪至極,如此,關竅豈不會被完全閉塞上了嗎?力倦神疲,毫無充盈之象,財力缺乏而只能哀歎,精氣都被耗盡了。追求外在的榮耀,而文采是將;追求利劍的鋒利,而腰帶是尚,也已經是末節了。與其挑剔飲食、快意於珍貴佳餚、追求富裕的貨財,不如象學道的人那樣,巧妙地利用機關,盜回元氣,固守內在而不發越於外在。《易》曰:作易者,其知盜乎?就是這個意思啊。如果放棄它而追求別的,身命會越來越離散,豈敢再雲大道?

有些注本説,“介然”那幾句,是倏忽間有一線之明,何嘗不是真知?但是要驗證它實踐它,常受限於方法,因此説這是可畏的,這説明大道的實踐是不易的。下一節,言説學者不追溯本原,誇大粉飾而不追求真跡,好其虛名,只是見影不識真,得其相似而不得其本來,所以説是盜竿。這樣的理解也是對的。

古來,凡是有道的人,肌膚潤澤,毛髮晶瑩,這類效驗,凡人中也都常有,是未嘗可以用來做定論的。另外,煉精煉氣,陽火一臨,陰霾難固,如同霜雪見日而融化一般,有神火一煅,陳年老病都化為瘡瘍膿血,從大小二便排出體外,這種情況不但初學的人會有,即使到大丹還時,也有變化,三尸六賊,流血流膿,臭不堪聞。只有心安意定,在道理上能信得過,在經典中參得真,足矣。必要知道遏欲存誠,去濁留清的道理,層層皆有陰氣的消除、陽氣的潛長,學道的人不可不知啊。

除此之外,不要説身體光榮、行步爽快這些,不可以當做什麼終極成就,即使是能飛空走霧、出鬼沒神,霎時千變,頃刻萬里,也不以當成是大道本來。那些奇奇怪怪的效果,於異端邪教、劍客遊之類都能煉習,不要誤認是真理。如果將外在的表現當做是本真,必定會受到奇途的盅惑,變為異類,可惜一生的精力啊,竟然用於旁門左道,本欲出世卻墮入三途六道,這不是令人痛惜嗎?

太上此章,是教人從良知上體認,才能無所差誤。可惜當今的修士,只追求容顏細膩、身體康強,哪裏知道外務勞役身心,會致使心田荒蕪、精力空耗,先天精氣傷耗得多,後天所具,又有什麼用呢?果真能使內三寶團聚,外貌自然有光采。與其馳逐於外在而誇耀飲食,莫不如求之於內,寶精裕氣。當內財充足,外財也自然會完備。同樣是盜,為什麼不盜天地靈陽之氣,而去盜聖人修煉的虛名呢?(是不是傻啊?)

羽謙讀後感:

——行於大道平常二字做起來真是不易,安全的宂長的盤山路與隧道埡口,怎麼選?家常飯菜與風味佳餚,怎麼選?食療與藥補怎麼選?內補氣血與外打美容針,怎麼選?傳銷式的短期高回報投資,穩賺的項目,做不做?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如果被人笑問“你是不是傻”,目前只能默默地“呵呵”,在我這個年紀,再有十年,就可以看出來到底誰傻了。不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如此,在內煉的方法也是這樣,踏實行持,遏欲存誠……,依祖師心法去做,內景十分平穩,氣息也安和順暢。安全!

——去濁留清在去除陳年固疾、陰消陽長的過程中,確實有些有趣的現象。我曾連着半年多左右眼輪着起針眼,去年開始排氣味很重的氣和大便,今年開始修女工,如果順利的話,面色和皮膚將會很快有改善。此章説,這些表現,都不是大道本身,不要以這些效果為目標,慎養內三寶,令之團聚,盜取天地靈陽之氣,才是大路。

《道德經》 中學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2

一、同於大道,似無所得

大道的根本是虛無自然的,順天而動,率性以往,能全然地與天地同其造化、與日月一起升恆,無有而無不有,無為而無不為。

當人修持大道還沒達到生成、充盈的時候,過程中不無有作有為的痕跡,也可以觀察到些形象,讓人覺得自己修行有進益,進而感到自滿自足,不勝欣然。而待到大成之候,又好象有很多缺陷,大成反倒好象沒有什麼成就一樣;大盈而有餘,卻好象衝漠無狀,大盈反若未盈一樣。難道是越學越差、越優而越不足了嗎?其實不是的。

因為,大道是人生本來固有之良,它清空無物、靜定無痕。一旦達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地步,我即道,道即我,有何成何盈之有?如果是有成有盈,那與道還是分而為二的、未能達到神化的極處。所以修道之士,越有、越多,感受就越無、越少,一點看不到有成、有盈,因而大成若缺、大盈若衝。(這不是一般的成、一般的盈啊)

因此,當人能修到萬象鹹空、一真獨抱之候,因物為緣,隨時自然地迴應,天地之間、古往今來,不論何時何地,皆能自如地符合,其用哪裏能會破壞、哪裏會有窮盡呢?那時:

心空似海、神靜如嶽,又覺毫無足用者。然而其氣浩然常伸,至大至剛,是何等壯大,卻反而覺得盤屈得困窘。

他神妙無方,處常也可、處變也可,是何等的巧妙啊?卻仍覺得愚拙而無知。

他用淺近的言語、表達的道理卻深遠,用詞簡約而道理精微,不因情義不説、不到時候不講,善辯如此,卻看起來總是訥訥的樣子,有東西説不出來。

只有象這樣的如屈、如拙、如訥,所以他的心能愈來愈謙虛、志氣越來越謙下,品德也就會越來越廣大,功業會越來越崇高。道返回虛無、學歸於自在,他能與天地日月合度、而運轉往來,這大概就是他能成其大、成其久的原因。人若能一直能立足於太極之理、順應陰陽之常,久久薰蒸,鉛火充盈,數九寒天堪御;打坐能一直鎮定,三伏之暑熱而能忘,功夫到這個地步,就是太上所説的躁勝寒、靜勝熱吧。待到清明在身、虛靈而無一物,一歸渾穆之天真,一派和平之象,又有什麼躁、靜、熱之感呢?學者具備清靜之心,便能化寒暑節氣的外來影響,而吾身中正氣凝定,就是天下正道已立。從此不必擔心旁門迭出之患了。

二、修道,以虛無為宗

這一章:大道本來至虛至無,至平至常。當人們未能達到虛無之境、平常之域時,只看到事物的增益、看不見事物的欠缺;只看到事物的優點,看不到事物的不足。所以,太上説:少則得,多則惑。諺語也説:洪鐘無聲,滿瓶不響。皆非虛言。“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大為無為,是以有為。這些都不是過於謙虛的説法。

道原為虛無一氣,修士若覺有得,其實是無得;未覺有得,那才是真有得。因此,道行愈高的人,心越謙下;品德越廣大的人,志越謙卑,這樣便是與道相符合的。如果,每當有所長進,便自誇起來,驕傲盈滿,盛氣凌人,便明顯是無道無德。太上所以説: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到這個地步才算是得之。

學者切勿把修道煉丹看做百工手藝類的技術,以自覺有益為進境。要知道,修道總歸以虛無為宗。見功以至於忘功,這是進步;待到能連有意去忘功也不用了,那就是達到化境。學道之人,在退讓中進步,在守弱中強大,以虛空為盈持,以無為有,以反為正,以減為增。學道人進步與不進步,只要看他的心忘與不忘就可以了。

三、羽謙讀後感

上一章講知足、知止。這一章講,不但在命功是要知足,在心性工夫上,也要懂得越近道,人越會感到的自己的不足,勉勵自己、警醒自己,一直走向與道合真的境界。

見過真正的大,才會覺悟今天的自己真的很小;同時,又能相信未來的'自己可以和道一樣大,也不小看今天的自己。

配圖説明:登上過高山的人,當他站在山頂時,他往往不會自誇自己是多麼的神勇,征服了高山或自己;更多的情況,是會驚歎於他眼前壯觀的自然,而它面前,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啊,自己還有什麼可狂妄的呢。

《道德經》 中學生讀書筆記範文三篇3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經》第二十九章楊鵬校訂版)

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呂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嗎?我們暫且先把這個問題放在一旁,來看看偷盜的事情。

在秉持公義正直的人們看來,偷盜行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詡公義正直的人們,那顆嫉惡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們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嗎?

莊子曰:“竊鈎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説:“偷一塊麪包進監獄,偷一條鐵路進國會。”

馬基雅維利也曾感歎:“偷盜會受懲罰,但是依靠權力的搶劫卻不會。”

偷一個鈎子,偷一塊麪包,所偷之物的價值並不大,卻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因為偷盜的性質毋庸置疑;那偷了一個國家,怎麼不受懲罰反而成了諸侯?其實,若再進一步追問,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偷了一個國家”來表述這種“打江山”的行為的呢?

言辭是思想的載體,而思想的背後是觀念。撒切爾夫人説:“注意你的觀念,它將決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為它將變成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將變成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將變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將變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將決定你的命運。

“打江山”與“竊國者為諸侯”折射出了語言背後思想觀念的不同。莊子使用“竊”字,而眾人卻使用“打”字,背後是基於不同價值觀下的對天下本質的理解。

那麼天下的本質是什麼?究竟天下是誰的天下?為什麼莊子説“竊國者為諸侯”?老子在這章給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楊鵬老師為我們解讀:“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萬物,珍惜運行在每個人身上的那個獨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貫耳、具有喚醒功能的解讀。聯繫道德經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這一觀點在道德經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撐的。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經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認為“為身”、“愛自己的身體”比“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託給你了。這裏老子前後用了兩個字“託”和“寄”,明確表達了天下並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託”在君王手上臨時保管的。

“天將建之,以慈衞之,”(道德經第六十七章),上天創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並用祂的慈愛護佑着天下。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經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為,即使暫時逃離了人間律法的審判,但終將難逃神的判決。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這個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決定的,是服務於神的目標的。(楊鵬)”。

心中有了這個觀念,思想上就通暢了許多,能夠與莊子的“竊國者為諸侯”的言語背後的思想共鳴,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權力的搶劫”行為的本質,許多問題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聖經上有一個巴別塔的故事,我一直沒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沒有殺戮也沒有搶劫,服務自身,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什麼神要阻止呢?

《聖經·創世紀》11.4他們説:“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的我們分散在全地上。”

看過聖經原文,並在老子的啟發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變亂人的口音,是因為他們集合天下所有的資源建造這一巴別塔的原因,是要服務自身、傳揚自己的名,而非與神同在,榮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兩層啟示:對於君王,要替神照看好託付在身上的“天下”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萬物或行或隨、或熱或吹、或強或羸、或陪或墜,每個人個性不同,稟賦不同,聖人應該去甚去大去奢,虛無為本,因循為用,“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尊重、並最大限度地輔助每個人,去讓每個人身上“獨立而不改”的神性釋放、創造、發光。

對於個人而言,對外尋找神在這個世界留下的痕跡,世界的神性;對內尋找自己內在的神性,讓自身的神性之光,發出應有的光芒,終不至於隨着世俗之軀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