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2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1

蒼綠濃密的樹陰下,靜寂的小院裏,柔和的燈光中,處處留下了我讀書的印跡。

長長的暑假,我如飢似渴,讀了好幾本書。這些書恰似甘霖滋潤着乾旱的“土地”,如陽光温暖了我的心。故事中的人喜,我喜;故事中的人憂,我憂;故事中的人面對挫折、不折不撓,我的內心也為之而顫動。(真是心隨“書”動!)這些書中,最讓我刻骨銘心的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是一位殘障的教育家,被認為是十九世紀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在她十九個月的時候,一場大病殘忍地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從此以後,她再也聽不見大自然美妙動聽的聲音,再也看不見絢麗多彩的世界。八歲時,父母為她找到了一位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海倫在家人和家庭教師的幫助下,先後在柏金斯盲校和劍橋女子學校就讀,最終考入哈佛大學,並嘗試寫作。

海倫·凱勒是一個意志堅強的女孩兒,由於她又盲、又聾、又啞,學習對她來説就如登天那樣難。剛進入劍橋中學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老師開始上課時,海倫卻遲遲沒有得到所修科目凸版的課文。由於班上學生人數多,老師也不能給一些特別照顧。這時,她並沒有放棄,而是以更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拼搏精神迎頭趕上,最終如願以償,考上了哈佛大學。

面對殘酷的現實,海倫不怨恨不氣餒,並能勇敢地接受噩運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整個世界。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人類是可以戰勝命運的。她還將自己所經歷的痛苦和幸福記錄下來,以勉勵後世。多麼令人敬佩的人啊!她就像一顆閃亮的星星,發出璀璨的光芒,照亮後人前進的方向。

這個暑假,我能結識這位偉大的女性,真的特別興奮。與之相比,我覺得太慚愧了。當自己遇到困難時,就像一隻縮頭烏龜,不敢勇敢面對。現在,我不想再做縮頭烏龜了,我要像凱勒那樣永不停歇,做一個真正的強者,學會用陽光般的愛心擁抱這個燦爛的世界。(榜樣的力量!)

同學們,捧起好書吧,讓知識的種子在我們幼小的心裏發芽、生根、開花、結果,讓好書伴我們成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2

活着,是對生命的珍惜;堅強地活在痛苦中,更是一種對生命地依戀、不捨。然而能使人支撐這個生命地是一股龐大的,震撼人心地力量——生命地力量。

雖然生命的脆弱就如同一顆小草,任人踐踏,任風吹擺,任雨潮打。但只要有求生的意識和信念,為自己而努力奮鬥,為自己的一生而活着,我相信終有一天,它能歷經狂瀾,變薄弱為力量;更能頑強自己的意志,創造生命的奇蹟!

從古至今,這股生命的力量激勵着千千萬萬的人為生命奮鬥拼搏。在冥冥中,我真真正正地看到了一個奇蹟的誕生——海倫·凱勒。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温説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是海倫·凱勒。”她,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她不僅能在黑暗中為自己尋找光明,更為無望的世界帶來了希望……她讓為生命絕望的人類相信命運可以用雙手去改變;她讓為生命歎息的人類堅信命運無法掌握人的生死;她更讓為生命而自暴自棄的人明白生命的可貴!海倫,是世界上所有人類的精神楷模;海倫,她更是世界的一個奇蹟!

當我翻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心裏是三分驚喜七分好奇。然而當我翻完這本書中每珍貴的一頁,我心中是洶湧彭湃的,又是惆悵萬千的。它帶給我的是驚訝,是感動,更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震撼着我。在整整的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裏,竟磨練出一個如此勇敢、堅強,有着頑強的求生意志的非凡女子。對於一個常人來説,三天——也就是72個小時,能辦成的事根本就寥寥無幾。但是對於海倫來説,三天似三十年。如果她能擁有三天的光明,她的心裏滿足和快樂……

誰能想象年幼的海倫面對自己又聾又啞又瞎的現實曾經也墮落過,暴躁過,為上帝的無情而忿忿不平,但正是因為她在老師,莎利文的幫助下,正確了自己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並依靠着自己對生命的渴望和對光明的追求,竟奇蹟般的.重新振作起來,用那僅有的卻又藴藏着不可思議的力量的精神去創造更多的奇蹟!日復一日,海倫成功了,她終於成功了!她藉助了自己的雙手看到了美麗的世界,聽到了絢彩的世界。海倫終於又創造了一個奇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3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從中被深深地震撼,並獲得許多感慨。

這本書前半部分是海倫以第一人稱敍述往事,後半部分則從海倫的老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童年用第三人稱進行敍述,與海倫敍述有重疊的部分,明顯多了海倫無法聽見的語言對話和她無法看見的色彩描寫,如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同一件事,使我的閲讀興趣大增,同時也深刻地為海倫失去視力和聽力感到惋惜。

海倫只有短短的19個月光明,從那以後她就失去了寶貴的聽力與視力,直到她5歲時,莎莉文老師來到她身邊,她逐漸學會了拼寫、閲讀盲文和説話,途中也遇到過不少的挫折,《霜王》事件便是其中之一,她分不清哪些語句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導致了她將她十分喜愛的句子錯認為是自己的,從而被誤會為抄襲。經過不懈的努力,海倫終於如願進入哈佛大學德克里夫學院,畢業後,他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為聾盲者謀求福利。

海倫假設她的眼睛能奇蹟般地恢復三天視力,她給我們講述她會在這短短的72小時裏使用她的眼睛。

第一天,她將會把所有朋友的容貌銘記在心,仔細觀察生活中的每個小物品。她會去做一次遠足,飽覽大自然的美景。

第二天,她將去目睹日出,這對於正常人來説,是每天重複的美景,而她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欣賞幾次。她會去參觀博物館,用眼睛來感受以前只能靠觸摸了解的展品,她會仔細瀏覽展品的簡介,匆匆瞭解地球的歷史,她還將會去看一部她最喜歡的歌劇。她與外界的聯繫有了質的飛躍。

第三天,她將到首都藝術展館,進入色彩的世界,深入瞭解人的靈魂。她會到帝國大廈上,一睹那曾經祕書向她描述過的城市全景,驚歎於人類自身的發展。

最後,她反問我們,我們真的充分使用大自然贈與我們的視力了嗎?真的用它去發現美了嗎?確實,太多的美被我們所習以為常,而忽略了。海倫説得對,人們很少會去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

海倫和莎莉文老師的一生都是勵志的故事,我們擁有着無數個海倫奢求的三天光明,所以我們應充分使用大自然贈與的能力,去發現,去享受,生活中的美,猶如我們將在明天失去它們一樣。

海倫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請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4

歌德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叫我們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感覺就像同一位平的高尚的人談了一次長話。

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自幼患病,因故導致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在她6歲零9個月的時候,安妮·莎莉文老師進入她的生活中,她就像又見到了一縷陽光,從此改變了她的一生。

在海倫一開始見到莎莉文老師的時候,並不喜歡她,有一次甚至還把莎莉文老師鎖在屋子裏,害得她爸爸不得不找來一把梯子來就老師。但是後來,在莎莉文老實的啟蒙下,她試着學會了拼“杯子”這個詞,也逐漸喜歡上了莎莉文老師,在她學會了許多次以後,莎莉文老師便會把一些書,把單詞拼寫到海倫的手上,海倫很用功,進步也很快。但是有時候由於迫切想知道書中的內容,也不由自主地對莎莉文老師發起火來,莎莉文老師也毫不介意。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海倫逐漸喜歡上了大自然,喜歡上了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力的小動物們。最後,經過不懈的努力,海倫最後終於學會了説話。莎莉文老師一直陪伴到她自己出嫁,才與海倫戀戀不捨的告別。

海倫一生有許多成就,在一般人看來,也是個奇蹟。比如説在海倫20歲的時候,上了哈佛大學,在她長大以後,曾經獲得過國總統獎……海倫每得到一點進步,她便覺得倍受鼓舞,心中有充滿了喜悦。

如果給海倫三天光明,在第一天的時候,她會把所有親愛的朋友都叫到身邊,長久凝視着他們的面龐,把她們內在的美的外部跡象深深的刻在心裏,看一下那些人所讀的書。在下午的時候,他去森林裏進行一次遠足,陶醉在自然的無窮的美麗之中。

第二天,海倫要看看將黑也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蹟。晚上,要在劇院裏度過,不管劇情怎樣,因為我渴望看到每一個優雅的動作,每一個逗人的舉動,由於只有看一場戲的時間,所以只能看一看劇情,並在腦海裏記錄下來。

第三天,她要到花園裏,到貧民窟去,到工廠去,到孩子們玩耍的樂園裏去,享受陽光和快樂。在珍貴的東西,你擁有時不久的怎樣。在平凡的東西,你失去時會覺得可惜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生命,懂得了自強不息。我們要學習她的這種精神,珍惜機會,在下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要加油!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5

海倫·凱勒是一個又盲又聾的作家、教育家,她以自己切身的經歷告訴人們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才是最關鍵的,還應該學會直面社會、直麪人生的精神。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大致是講海倫·凱勒因為小時候發了一場高燒奪走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海倫·凱勒成為一個又盲又聾的女孩子。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到來幫助海倫·凱勒從黑暗走向光明,由孤獨變成了充滿温情。她還使小海倫擁有了開啟了智慧的鑰匙。海倫·凱勒後來立志上哈佛大學,經過艱苦的奮鬥,終於被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給錄取了。上完大學四年的課程,海倫·凱勒與安妮·莎莉文老師一起到全國各地去演講,最終安妮·莎莉文因疲勞過而去世,而海倫·凱勒成了人類歷史上一名偉大的女作家和教育家。

假如給海倫三天光明,她會怎麼安排:

第一天:我要好好看人。善良、温厚的人們給我珍貴的友誼,使我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時分出發,我要看看黑暗變成白天的動人奇蹟。我將懷着敬畏的心情,迎接天邊的第一絲曙光。我仰望着壯麗的曙光,等候美麗的朝陽喚醒大地。

第三天:我將用這最後一天的光明,去體會人們的日常生活,我要去一個地方,那些為生活奔波的人經常出現在那裏,那就是紐約。

我嘗試着閉上眼睛走路,霎時,我的心變得冰涼涼的,害怕有什麼東西會絆到我,而海倫卻這樣度過了88個春秋,那可是要多強的毅力啊!再看看我們,我們擁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體魄、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而海倫卻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可她卻畢業於連我們正常人都很難考進的哈佛大學。所以我從今天起一定要抓緊每一分一秒,不要讓光陰虛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倫那樣,不埋怨、不放棄,好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奮發學習,以微笑面對厄運,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以傑出的成就顯示生命的價值!

“雖然我的身體不是自由的,但我的心卻是自由的。就讓我的心超脱我的軀體飛向人羣,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面對人生中的一切困厄,要有客觀、冷靜、堅忍不拔的意志和與命運抗爭的勇氣。在這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這本書告訴我這樣一個道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6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這是一本帶給人眼淚,帶給人歡笑的,也帶給人啟迪的書。當你翻開這本書時,就好像有人用一雙明亮的眼睛望着你。沒錯,那就是海倫·凱勒。她寫的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深深地感動了我。

我翻開這本書,閲讀了第一章——凱勒家園。原來海倫·凱勒剛出生時,也是一個和我一樣健康快樂、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但在她稚嫩的生命還未進入第二十個月時,一場可怕的疾病像魔鬼一樣慢慢奪去了她的視覺和聽覺。想到自己將要永遠在黑暗中成長,她曾經是多麼痛苦,多麼絕望。但是,強烈的求知慾激勵着她,使她頑強地戰勝了自己。儘管又聾又盲,她也還是憑藉自己過人的意志和自強不息的精神考取了大學併成功畢業。如果換成我,真是太難做到了。她付出的艱辛,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我敬佩海倫·凱勒,這個身殘志堅的人真了不起!

再回頭看看我,一有什麼倒黴的事就抱怨上,抱怨下的,殊不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永遠幸運的。而海倫·凱勒對命運沒有任何埋怨,只是默默地學習知識,默默地為這個世界奉獻自己。正如她所説的——“我只看我自己擁有的,不看我沒有的。”正是這句簡簡單單的話語,讓多少自暴自棄的殘障人士堅定了信念,勇敢頑強的活了下去。我的身體健全,可我卻不懂得知足。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天氣,學校組織了一次慰問留守兒童的活動,我很高興有幸能夠參加。那天,我、班長、黃日文同學和兩位老師組成了一個團隊,一起去慰問黃日文同學寄宿的親戚家。就這樣,一個有愛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去的路上,我瞭解到黃日文同學的家境不太好,所以她從小就得擔起幹農活的責任。這對於我這個從小吃不了一點苦的人,無疑是一件令我深表同情的事。我們來到了黃日文同學的親戚家……這次慰問活動圓滿結束,我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知足常樂。以前我總是抱怨爸媽讓我幹家務,卻不知道這根本就是我應該做的。通過這次活動,我改正了不做家務的壞毛病,每到週末,我都會幫助媽媽洗碗、做飯。

合上書,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都可以如此堅強地面對人生,何況一個正常人呢?同學們,就讓我們一起,向海倫·凱勒學習,做一個堅強、勇敢、自立、知足的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7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爸爸、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剛拿到手我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這本書講述的是盲啞聾人海倫凱勒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取得傲人的成績的故事。

沒多久,我就沉浸在書的世界裏。我被海倫那強大的精神世界所折服。她雖然有無法彌補的缺憾,但她並沒有怨天尤人,她努力學習,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有才華、有成就的人。從她的名言“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做我的太陽,別人耳朵所聽見的音樂當做我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做我的快樂。”就能感受到她這種樂觀的精神。她幸運地遇見了像安妮沙利文那樣耐心、善良的好老師,拉着她的手引導她走向黑暗世界外的燦爛、多姿多彩的廣闊天地,教她學習知識。海倫不放棄每個機會,如飢似渴地學習。

最終,她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海倫這麼一個幽閉於盲聾啞世界裏的人竟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成為譜寫人類文明史上輝煌生命讚歌的聾啞盲學者、作家、教育家。

我喜歡這本書,原因有三個:

1、因為海倫對知識的渴望。

我常常思考海倫這樣一個殘疾人,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並且取得了成功,我們這些健全人,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正值青春年華,難道不應該抓緊這些時間,用一顆不屈不撓的心去戰勝困難、努力學習。

2、海倫的感恩之心。

她説“她非常感激自己的老師,她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久久地凝望着自己的老師,將她的長相刻印在自己的腦海裏。”她用十年的時間完成書稿《老師》作為獻給莎莉文老師的厚禮。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把老師對我們的精心教育,視作理所當然,有時還會產生敵對、抱怨的情緒,慚愧,慚愧啊!

3、對待殘疾人的態度。

我原以為殘疾人是社會的累贅,對他是不屑一顧,而海倫卻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這讓我自慚形穢,也懂得了對殘疾人的尊重。我們對身邊需要幫助的殘疾人,伸出援助之手,如在車上給他們讓座、扶他們過馬路……

這樣的舉手之勞,會給他們帶來我們無法想象的便利,何樂而不為呢?讓我們一起學習海倫以堅韌的毅力去面對困難,勤奮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感恩之心對待別人,愛心去擁抱世界,用心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