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2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擁抱你的內在小孩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讀後感

作者用筆描述了他自己的內在過程,也讓我能夠感同身受的看到自己的內在小孩的一些作為:反彈行為、任性、不切實際的期望,以及孩子用來保護自己的策略,而這些策略在幼年時期對我們來説也許有效,但是在成年之後,這些策略不僅阻擋了我們人生的腳步,更讓我們遠離真相,遠離自己的內心。在“面對愛的迷妄“這一章中,作者讓我們看清楚親密關係的最大困難所在,就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意識地在伴侶身上尋找那個永遠不會存在的完美父母。我們也都想在對方身上彌補童年時候沒有得到的關愛、尊重、瞭解和接納。這些迷思,是造成親密關係問題的關鍵所在,如果每個人能夠追尋作者的腳步,回到自己內在的感覺,看到並且安慰那個受傷的內在孩童,我們的人生,就會有很大的轉變。

內在小孩就是孩子般的敏感、直覺力、好奇心、想象力、天賦智慧和感受感覺的能力,並沒有隨歲月的流逝和成長而改變或衰退。孩子是沒有勇氣和智慧來面對他所遭受的傷害的,但是身為成年人,我們有足夠的成熟度,就像安撫、疼惜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療愈我們的內在小孩。一旦我們的內在小孩得到了療愈,他的喜悦、創造力、生命力、信任等特質就能毫無阻攔地表達出來,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和希望。

恐懼一直是我們需要面對的,例如恐懼高空,恐懼黑暗,恐懼公開課,恐懼幼兒啼哭等等,恐懼一直存於在我們的生活中,但書中有一句話:“別聽恐懼的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想起初、高中的時候,特別不喜歡小孩子在我旁邊,因為他們的哭聲總是會讓我心煩氣躁,直到我需要臨時照顧隔壁鄰居家的小娃娃時,小娃娃的.哭聲總是不停的佔據我的耳朵,我沒辦法只能面對,拿出玩具哄一鬨,拿出零食喂一喂,驚訝的發現,孩子不哭了,我走到那裏就跟到那裏,看着她時,還對我笑一笑的,從那個以後,隔家的孩子看到我就要我抱抱她,每次逗她的時候,她都笑的特別開心,那個時候我應該也算是面對了恐懼,我成了一名幼兒教師!面對恐懼時,恐懼就會消失。等到恐懼的面紗一被揭開,背後隱藏的東西就會呈現。喜悦、愛、自信、生命等都會出現在我們成長道路上。

作者用非常細膩的描述方法,為我們解開了內在小孩的面紗,從恐懼,羞愧、驚嚇,到被遺棄和被剝奪等讓我們缺乏安全感的根源開始説起,並且加上他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為我們每個人的內在小孩找到了對號入座的情境。我們需要帶着勇氣去親身體驗並面對自己的恐懼,這樣恐懼才會消散,而內在的小孩就獲得了治癒,那創造力、生命力、信任等情感就會使我們收穫喜悦,收穫生活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