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昆蟲記讀後感1

看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奧祕:蟬在地下待四年才能鑽出地面,蟋蟀善於建窩、管理窩巢;蜘蛛很會織網、捉蟲子;螳螂用心理戰術讓對方害怕……這本書讓我們身臨其境一般,足不出户就能感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當我看《昆蟲記》時,一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他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但是我卻沒有這種作風,相反我做任何事情都總是馬馬虎虎、草草了事,很少做完再檢查。

有一次語文老師讓我們回家背課文,那天作業不多,但是我卻磨蹭了好長時間,到了10點鐘才寫完,我剛準備上牀睡覺,但是被媽媽叫我背課文。我根本不會背,媽媽就讓我重新背。我認為差不多就可以了,就去睡覺,結果第二天起來就只記得幾個字,被老師批評了。現在讀了這本書,我一定要向法布爾學習,要有認真嚴謹的想學習態度。

我佩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細微觀察。我覺得無論是誰,閲讀一下《昆蟲記》,一定會喜歡上它的。

昆蟲記讀後感2

《昆蟲記》是法國學者亨利法布爾所寫。它不一樣於百科全書,它散發着濃郁的文學氣息。

在《昆蟲記》中,法布爾用生動趣味的描述着重介紹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此書融合了科學與文學,堪稱一部出色的作品。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在四年級,那時我還不太看得懂,因為裏面有很多新的名詞,但之後我是越看越有興致。此刻,有時候我還會再翻一翻書中以前看過的資料,反覆地去“咀嚼”、“消化”。從《昆蟲記》中我瞭解到了許多昆蟲的新知識。比如:在《蟬的歌聲》這一篇裏,蟬僅靠肌肉的收縮就能讓音鈸振動,從而能夠“歌唱”。原先我一向以為唱歌是要靠嘴巴的,沒想到蟬的身體裏還會有“音鈸”,此刻才明白動物的身體裏也有和我們人類聲帶相似的發音器。書中所講的知識還有紅螞蟻的識途、迷宮蛛的卵窩、胡蜂造的六邊形蜂房等等。昆蟲的生存本領無不讓我感到驚歎——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也有着它們頑強的生命啊!不由得讓我由衷地感到佩服。我要説:不要傷害生命,哪怕是一隻小小的螞蟻。

在大自然中,蟲子隨處可見,有在天上飛的,有在地上爬的;有大的、有小的。它們是那樣的毫不起眼。但你能夠想象嗎?為了研究昆蟲,法布爾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他完成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解開了許多人尚未揭開的昆蟲之謎,也糾正了許多人在昆蟲學方面的錯誤觀點。我十分佩服《昆蟲記》中描述的那些昆蟲頑強的生命力,但我更佩服的還是法布爾那執着、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將自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昆蟲的研究。法布爾對於昆蟲那種執着的探究精神,足以讓任何人都為之感動。

在《昆蟲記》譯序的末尾,我曾讀到這樣一句話:“願您在輕翻本書書頁時,能再度喚起孩童時代撥開草葉、尋見昆蟲的愉悦心境。”幾年前,我和小夥伴一齊捉螞蟻、逮螞蚱的情景我已漸漸淡忘了,然而我在閲讀《昆蟲記》時,那美妙的情景卻突然變得記憶猶新,好似昨日才發生過一般。《昆蟲記》我已許久未讀,而如今,當我再次翻開這本不朽之作,它再次的讓我體會到,我們應當學習法布爾執着的探究精神,對任何事情都要抱有執着、不懈的態度,要有一不做、二不休的決心。

昆蟲記讀後感3

國慶節裏,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昆蟲記》是昆蟲學家和文學家的法布爾的傳世佳作。這本書主要講昆蟲的習性、種類、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它至今還令我記憶憂新,久久不能忘懷。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迷宮蛛,現在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迷宮蛛產卵的時候,它會捨棄它那完好的網,因為它的網太容易引起寄生蟲的注意,對寶寶的安全非常不利,所以只好忍痛割愛了。你看,它是一位多麼細心的媽媽啊!

當我讀到“迷宮蛛一般會把巢建在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把卵產在那兒。然後,就寸步不離地守候着孩子們,盡心盡力地保護它的孩子們,並一直操勞到死。在死之前,它會用剩下最後的一點兒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巢。”我很受感動,覺得迷宮蛛真偉大!

現實生活中我的母親也和迷宮蛛媽媽一樣偉大,並且還關心我愛護我。有一次,那是在晚上,我對媽媽説我不舒服,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然後,用體温針幫我量了一下,結果發現已經燒到38度半了。媽媽二話不説背起我就往醫院跑,汗水浸透了她的衣服。過了好一陣子我們才來到醫院。醫生為我打了針,吃了藥,我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當我醒來的時候發現媽媽正坐在我旁邊,她的兩隻眼睛佈滿血絲,看得出來媽媽整夜未睡一直在守候着我。我很感受,為有這樣的媽而感到驕傲,現在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之後好好的孝敬母親,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法布爾的《昆蟲記》將我引入到了一個昆蟲的世界,使我懂得了不少關於昆蟲的知識。在法布爾的筆下每一隻小昆蟲都被它描寫得栩栩如生,所以我讀完這本書毫不費力氣,就好像在聽故事一樣。我想:如果在生活中我們人類也能像一些善良的小昆蟲一樣相處,那這個世界一定會很和平。

昆蟲記讀後感4

昆蟲學和文學稟賦於一身,熔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

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濕、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不錯,作者所得到的發現,無一不來自於他仔細的觀察。試想如果沒有仔細的觀察。在一個春和日麗的早上,温和的陽光灑滿大地。我走到房子的門窗前,打開窗通風,悠閒地坐下,隨手抓起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津津有味地看着。

這本書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法布爾,在他樸素的筆下,一部嚴肅的學術著作如同優美的散文,給予我們知識和思想。《昆蟲記》的主要內容講了昆蟲世界裏的奇妙,給我們描述了昆蟲的性格特點,為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如蜜蜂、螞蚱、螳螂、甲蟲等,雖然不是十分可愛,但也告訴了我們它們的好處和害處,優點和缺點。這本書還表現出昆蟲世界的社會主義,一個純真的世界,猶如一處夢想起飛的地方,引領到成長的終點。

看完這本著作,我心花怒放。因為我明白了興趣是人的老師,哪裏有興趣哪裏就有老師。閒時觀察身邊的事,無論是大事情,還是一些不起眼的事,你或許能從中有所發現。在法布爾筆下的昆蟲世界,我學到了課外知識,豐富了我的人生,帶給了我不少歡樂。不僅如此,平時在我對昆蟲做的一些事情百思不得其解時,只要翻開《昆蟲記》,謎題一下就解開了,就好像放下了沉重的包袱,擊碎了心中的大石一樣,輕鬆多了。

《昆蟲記》帶給了我快樂,更多的是道理和知識。它是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是法布爾畢生精力的觀察研究,是昆蟲知識的集合要點。在《昆蟲記》的引導下,我要繼續探索神奇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5

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小昆蟲卻擁有巨大的智慧,這一點在法布爾的《昆蟲記》裏有很好的體現;比如蟬和螞蟻的鬥爭,礦蜂和蚊子的博弈等。

蟬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好吃懶做;出蛹後,它就找一棵大樹棲身,將一根管子插進較為薄的樹皮中,吸食汁液。這時就會有一大批掠食者出現。一些較為温和的小啜一口便離開;卻有一些不那麼文明的:如黃蜂,他在井旁飛舞着,時不時下來喝一口。態度最為惡劣的就是螞蟻。他們剛開始時表現的還算和善,只是小小地喝一口便走開,時間一長就會一哄而上;抱大腿,咬蟬身上的“抽水機”。性格軟弱的蟬不一會兒便飛到另一棵樹上重新“鑽井”,但沒過多久,這樣的事又會再次發生。

螞蟻這種先試探再集中優勢兵力大力進攻的方式像極了人類某些戰爭佈局;通過這種方式,它們讓蟬“大意失荊州”,從而一次次獲得主動權。

我們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比如想要在某場校內籃球比賽中贏過對手,除了基礎的技術性訓練外,我們可以先通過幾次小比賽試探着知道對方的實力如何,然後再集中力量進行對抗性練習。

礦蜂身體強壯,它們安家的時候喜歡將自己的巢穴開在泥土深處;為了躲避天敵,有時還開在堅硬的泥土糞中。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確保安全,但是這一生物卻也有兩個致命的缺點:太仁慈和過於不細心。這就給了“聰明”的蚊子可乘之機。

蚊子會在礦蜂產卵時就把它們盯上,有時甚至會冒着“生命危險”。不過也不用過於擔心,舍腰蜂對這些“入侵者”並不放在心上。它沒有工夫和蚊子長時間對峙,自顧自地產卵,然後離開。這時候蚊子就會瞅準時機一哄而上,飽餐一頓並且會把卵留在裏面。礦蜂回來以後把洞封上,甚至看到洞口有白色的小軟蟲蠕動都不會懷疑;直到最後發現幾隻蚊子從洞中飛出時才後悔莫及。

蚊子在這件事上一是抓住了礦蜂的性格弱點,二是把握了機會,從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昆蟲的世界並不是我們看起來的那麼簡單,每一種生物都有它們賴以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而每一條道路里面又都隱藏着它們與生俱來的大智慧;即使是一隻小小的螞蟻和蚊子。

昆蟲記讀後感6

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着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脱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閲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是我們的朋友,所以為了他們,請不要去傷害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