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鄉土中國》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6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鄉土中國》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鄉土中國》有感1

我認為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隨着工業、大機械化的進程,和時代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之後讓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中國的城市如同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出現,中國邁向了現代化。城市似乎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代表,而農村似乎被遺忘在了某個角落,然而不是這樣,大多數的人們都和農村,和自己的家鄉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都或多或少繼承了鄉土文化。我認為保住農村,也是保住中國發展和穩定的根基,是非常有必要的。

追求穩定是鄉土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每一代人在此繁衍,生生不息。而年長的人擁有更多資源和生產經驗。所以需要樹立長輩的威信。而在家庭內部,年輕的後輩還需要供養前輩。所以勞動力是很重要的。而耕織方式,醫術、藝術這些經驗是傳統,也是文化,依靠這種方式來傳承,在這塊地域是一脈相承而行之有效的。而“禮”、道德的約束,也是因此需要深入人心的,而不是“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框架,“異端”是會被穩定的團體唾棄的。並且鄉土社會需要抑制情感,因為情感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是很大的,而鄉土社會的根本是追求穩定,維持基本秩序,所以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同性之間資源的傳承。

而似乎在追求穩定的鄉土文化中,看似和諧也有着非常隱晦的蠻橫。這可能並不指的是所謂“落後的封建思想”,地主土豪等階級壓迫。而是在禮儀外衣的包裹下,論“實力”佔據話語權。中國的鄉土文化和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鄉土文化的家庭定義是可以伸縮的,團體的界限也是不清晰的,而家庭成員的多少也代表着家庭實力的大小。中國的鄉土文化的差序格局中,團體格局植根而產生與於農耕的中國,其中鄉紳、族老,大家族的實力和威信是很高的,其中多德高望重的老人,因其後輩多,並且擁有眾多的土地,因此其在這個地域的話語權是很大的,所以能左右鄉村的秩序,如發生案情,意外,戰爭等,那麼鄉紳的責任也是比較大的,不僅其代表了家族與這個團體之間利益,其實也捍衞的是其在鄉村中佔有的大部分利益。

這種現象在災荒、疾病流行的變亂時期更為明顯。作為農耕為主的社會,人無法進行生產,消耗資源,因此可能會出現爭奪的情況。而人丁較少的人家和地區,在農耕社會不僅代表了其生產能力較弱,也代表着其實力較弱,因此也無法養活更多的後代而維持氏族的而最弱的氏族,最終也可能會出現絕户的現象。因此留有後代,維護穩定的家業和生產也成為了鄉土中國的重要觀念。

而這種“實力主導話語權”的狀態以鄉村為起點,往下延伸,可以反應家庭之間的關係,如兄弟,夫妻,父子;進而兄為弟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往上延伸,需要忠君報國,可以反映國家,這種家天下政權形成的原因。

《鄉土中國》中把關於權力的的論述分成幾個部分,橫暴、同意、長老等,我認為這些權力的產生也來自於鄉土中國的社會關係。我認為這些權力也是這種“實力”關係的反映,塑造了幾千年來鄉土中國相對穩定的狀態。

因此這種狀態,最終能讓中國形成穩定的格局和形態,這也因此產生了孝、悌、忠、信、多子多福這些觀念與思想。如孔子的“仁”而言,是處理人與人關係的,也講求的是差序社會的一種秩序感。但落到具體實踐上,還是需要孝、悌、忠、信這些觀念與思想來匹配,而這些含義是可以具體解釋的。自此古代中國的的社會形成了一脈相承的穩定局面,人們能夠在自己的一方土地生活、代代相傳,安土重遷。以鄰里社羣為紐帶,能夠在無促成了和諧穩定的局面。鄉土社會中的很多觀念是有利於社會延續和發展的。

中國的城市也是從農村而來,是作為政治和貿易的中心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和農村不一樣,中國人所以中國的文化植根於農耕的鄉土社會,而鄉土文化和中國在漫長曆史中衍生而來的儒家文化,佛道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捆綁。諸如三皇五帝,孔孟老莊等中國文化的塑造者,其功績莫不是從鄉土文化的影響中而來,在數千年曆史的長河中,農村扮演着穩定社會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國當今社會的基本盤,而深受鄉土文化影響的廣大中國人,在近代以後也塑造了中國的歷史格局,也左右了中國現代的發展為何選擇這條道路,這甚至也影響了中國在當今世界所扮演的角色。多姿多彩的鄉土習俗,也塑造和豐富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家庭為單位的鄉土中國,孕育了整個大統一中國的氣象。

而當今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短短几十年,這種穩定可能正在被打破,隨着中國的現代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中國的城市高速發展,大量勞動力湧入城市,少數農村變成大城市,隨之帶來變化是城鄉之間割裂、鄉土習俗的消亡,社會原子化、分工化。最終導致的是大量自然村的消亡和人口過度集中,這種變化有其歷史進程所在,但是也有人為的不利因素,鄉村穩定的根基被打破。中國已經有超過半數人口住在城市,城市化還在進行之中,未來的路會走到何方還是未知,但是保存鄉土文化的傳承,不要讓鄉村的氣息凋零,青壯年流失,還留有“人氣”,是非常重要的。

個人主要看法和觀點:

1、我認為中國的鄉土文化是中國的根之所在。而鄉土文化的承載體,鄉村和中國廣大的腹地,不僅是古代中國的基本盤,也是當下中國基本盤。

2、鄉土文化中如安居樂業、多子多福等很多價值觀念是對社會延續和發展是有實際意義的。我們需要反思有些觀念為什麼會式微,並且重新塑造它們。

讀後主要困惑與問題:1、中國的鄉土文化在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今天,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2、鄉土文化對當今的現代中國人和城市居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3、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前所未有的現代化,鄉土文化是否正在隨之衰敗凋零?這會對於當下所對應的“城市中國”造成多大的影響?

讀《鄉土中國》有感2

對於誤解的進一步闡釋:下面我要討論幾個字,這幾個字,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卻恰恰是錯誤的理解,在這本書中,得到了正確的糾正。

1.愚

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的城市人都認為鄉下人“愚”。但這個愚字在本書解釋,和我們所想卻是大相徑庭。

如果我們仔細回想對於鄉下人的看法無非是幾點:不識字,沒文化,木訥,傻笨。

我們先説不識字,字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上的表達,語言間接的承接在紙這一種媒介上。通過紙張來傳遞信息,但對於生活在鄉土的人來説,我們之前已經提到,在一個環境中,生老病死都在一個相當的穩定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本身對於周邊的事情就已經相當熟悉,人們的肢體、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的交流就可以達到交流的目的,我們看一些名人的演講,不難發現,豐富的肢體語言更具有説服力,在鄉土社會,人們之間的交流,要比冷冰冰的文字更加豐富,那麼文字對於鄉土來説,意義並不大。對於文化,我們所認為的,或許是課本上的知識,或者對於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的瞭解,但對於鄉下人來説,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化,那就是土地的文化,莊家何時種,何時收,螞蟻搬家的意義,都是文化。所以,我們不能説鄉下人沒有文化,只能説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接受的文化載體不一樣而已。

那麼木訥和傻笨就好解釋了,鄉下人看到汽車高速駛來,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人在田間遇到一隻巨大的老鼠也會嚇得驚慌失措。城市的孩子接受課本上的知識比鄉下的孩子快很多,並不是因為城市的孩子聰明,而是他從小就接觸文字,知識,當把城市的孩子放在山野之中,他們捉螞蚱,割麥子的速度卻比鄉下孩子慢的多,所以,並不是鄉下人木訥、笨,而是接觸的事物不同。

講到這裏我發現,原來城市人嘲笑鄉下人的愚,僅僅是生活的環境和習慣不同罷了,而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差異。

2.禮

對於禮,本書的內容,徹底的改變了我的觀點。

在闡述禮字的意義的之前,我想到了上週遇到的一個同事,她領着孩子偶然在街上看到我,我們在客套的同時,她的孩子説了聲叔叔好,而我本能的誇孩子懂禮貌。這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我們仔細分析孩子的行為,會發現一些不同。首先這個禮貌,到底出自哪裏?孩子説叔叔好的時候,他是真心的祝願我好麼?我回想我的童年,或許對於絕大部分孩子,答案是否定的,他説出這句話並不是發自內心本能的意願,而這多數來自父母的教育,告訴他們這麼説會有禮貌,而禮貌對於孩子來説,是一種誇讚,甚至表現的好會得到更多的獎勵。在孩子眼中,問好更多是來自於外界的告知。那麼這個禮字的意義就出來了,其實禮就是一種約定俗稱的習慣,就像我們平時吃飯要用筷子,朋友結婚要去送紅包一樣。那麼大多數的禮其實並不涉及道德,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僅此而已。

在封建社會,每到大戰在即,都需要占卜,祭祀,有些祭祀不僅需要一些複雜的儀式,還需要一些牲畜,甚至是活人獻祭,這種行為是一種禮,女人要遵循三綱五常,裹腳,清朝人都需要留辮子,這也是一種禮。而這些曾經理所當然的禮,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卻是惡劣的。在遠古時代,人們在長時間的摸索中,發現某種行為可以改變某些事情,當這件事發生時,那麼就需要這種行為來去處理,長時間的處理和不斷的改進逐漸形成一種經驗,經驗代代相傳,就變成了禮。所以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而禮儀之邦翻譯過來其實就是規矩之邦。

所以,禮只能代表我們在這片土地裏生活的時間綿長,文化久遠,而並不能説明我們的道德就比其他族羣高尚,科技發達,或者,比其他民族高人一等。

3.孝

孝一直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高度提倡的一種品質,孝字多在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的一系列行為。那麼,孝到底是什麼呢?孔子提倡孝,對每個學生用實際的例子來解釋,然而並沒有抽象的定義。在眾多的解釋中,最後甚至歸結為心安兩個字,在費孝通老先生看來,孝其實是子女在日常接觸中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承接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在我看來,這恰恰承接了禮字,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相處的基本方式。在對待父母的行為中進一步的演化。所以,孝更多的時候是自己的行為,承接父母的同時,圖自己的心安。那麼,如果一個人很孝順,雖然會瞬間提升此人在我們心中的好感,因為他懂禮,懂規矩。但是要記住,一個奸臣可以孝,一個惡霸也可以孝,我們往往會混淆這一點,上述的討論我們知道,禮字只是一種習慣和規矩,並不能判斷一個人的具體品質和行為的好壞。所以一個人很孝順,單憑這一點,我們不能武斷的去定義他的品行,而是需要更多因素去評判。

結語

此書還有大量的觀點沒有闡述,我只是將一些比較重要的觀點解釋了一下,或許有不當的地方歡迎指正。短短一百頁的書,費孝通先生詳細的分析了鄉土中國的社會習慣和人文,為我的很多行為習慣重新下了定義,尋到了本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詳細看一下這本《鄉土中國》。相信你看完此書後,面對當今社會的種種行為會有一種全新的角度去審視。

讀《鄉土中國》有感3

鄉土,一個樸實無華而又牽動着無數遊子之心的名詞,曾觸發了多少人的鄉思與情愫。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沒有華麗的詞藻、生動的描述,卻構建出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將我國社會學的理論推向高峯。

費孝通先生能寫出如此鉅著,與他的社區研究是分不開的。1935年暑假,他到廣西大瑤山進行體質調研,從花藍瑤的基本社會細胞家庭為出發點,把他們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生活作為一個系統進行了敍述。除此之外,他還到國內外許多鄉村進行實地考察。《鄉土中國》反映了費先生學貫中西的深厚功底和發展中國社會學的勇氣。

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遍的謀生方法,土就是他們的命根。

作者初次出國時,他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箱子底下。後來,他奶奶又避了人和他説,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住的東西煮一點湯喝,那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多麼重要。

鄉土社會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這是“上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地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在一個小地方生了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她的兒女一般。

我讀《論語》時,孔子的弟子問孝,孔子並沒有抽象地加以説明,而是列舉具體行為,因人而異地答覆了他的學生。無違、恭敬、和顏悦色,最後甚至歸結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孝敬父母,做到自己心安,這説明了鄉土社會中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辦法。

《鄉土中國》所探討的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展現了濃厚的鄉土本色,其中所體現的社會道德,使人讀後仍掩卷三思、唏噓不已。

讀《鄉土中國》有感4

近百年中國社會可以説是遭遇兩千年未遇之大變局,保持了兩千多年穩定的原有傳統社會日漸解體,逐漸向新的現代工業社會轉型,尤其是近四十年更是加速變動的時期,這一切對每個人的生活都發生了深刻的影響。但是一方面現代工業社會不是憑空所能產生,一定是脱胎於農業社會,正如説每個中國人往上數三代不是農民的可謂鳳毛麟角,是其理也。另一方面傳統社會雖然解體然而並未崩潰,它的影響仍然巨大,因為傳統很多方面的元素已經深入到了每個中國人的骨髓,成為基因的一部分。所以想要深入瞭解現在的社會一定要知曉過去的社會,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然而什麼是中國傳統社會?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有自己的理解,而關於中國傳統社會的通俗而又專業的系統論述著作應當首推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了,這本書對中國傳統社會形態做了最好的闡釋。中國傳統社會最主要的構成是基層社會,所以費先生重點研究了中國基層社會。他在書中首先指出中國傳統社會最為重要的元素即是"土"這是考慮中國傳統社會的起點也是核心要素,因為"土"幾乎決定了傳統社會基層的全部社會行為習慣。因為土地是固定的,人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耕種所以傳統社會流動性極差是典型的熟人社會,社會關係以血緣和地緣為最主要的判別依據,所以排斥商品經濟,所以不需要複雜的字,耕作的四季輪迴需要經驗的指導所以尊重傳統重視歷史經驗,長幼有序、私人的道德是維繫社會的主要力量,維護社會秩序的主要力量也是傳統而非法律,訴訟恥辱無訟才是追求的目標。總之土地決定了傳統社會的穩定,正是穩定決定了傳統社會的各方面。與之對應的西方社會則是商業社會,而商業社會是變動的社會,決定了他們的另一種社會形態和行為方式。

掩卷深思,按照費先生的邏輯,現在的中國由於工業化的發展,土地的作用遠遠沒有古代中國那麼重要,時刻面臨變動而非長久穩定決定了傳統的社會形態必定會崩潰。問題是目前的中國是已經形成了新的現代社會形態還是仍然處於兩種形態間的轉型期?如果是後者,如何處理好兩種形態間關係?強硬的割裂原有形態另起爐灶建設新形態還是尊重吸收傳統基礎上的共贏?既然已經深入骨髓化為基因豈能一朝除去?更令人憂慮的是新形態的建設自然不是一蹴而就所能建成,變動會否導致社會成本急劇的增加?罷書於案,心不能寧,徒增杞憂耳?

讀《鄉土中國》有感5

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

閲讀完這本書,説實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懵。各種新的學術名詞如潮水般湧來,沒有太多的鄉土經歷,也沒有情感共鳴,只能硬着頭皮看。

才開始的進度是十分緩慢的,基本上一個小時磨一到兩頁都是常態,搜索生僻名詞,進行簡化備註,理解和比對,最後一章看完了,還要合起來梳理一遍。每一篇,都是精彩的閲讀理解,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費老先生的嘔心瀝血,“錙銖必較”。

首先,什麼是“鄉土中國”?我的理解是——民以食為天。不管是歷史的延續,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農耕文明的傳承,還是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孕育出的多樣性生命,都綿延流淌着中華兒女對這片黃土地的熱愛與眷念,或是那“剪不斷”的鄉愁……簡單來説,我想,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

當一棵大樹即將枯萎,一顆新的種子又會破土而生,而那洗盡鉛華的大樹便也會“返璞歸真”。就像馬爾克斯寫《百年孤獨》,用一個小小的村莊來講述一段燦爛恢宏的歷史,這都離不開他對拉美故土熾熱的深沉的愛。

生於何地,心總在何處。根在人心裏早早埋下了魂,人迴歸的是心,浮心無處尋,但總會有歸地。

“一次去,一場滄桑,失鄉的人是不該去拾鄉的,如果你心裏還有情,眼底尚有淚,那麼故鄉不會只是地理書上的一個名詞。”三毛雖然看似漂泊在大漠,但她的內心卻比誰都要安定。

動物的意識中是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它們只生活在現在。而人生活在一個延續的歷史中,不僅是個人的延續,也是代與代之間的延續,鄉土之情,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

土地給了我們太多,而現在,它想歸根了。滄海桑田,高樓大廈,“鋼筋城市”中,勞動號子消失殆盡,泥土的清香逐漸遠去,農耕情懷被戳破了一道口子……而土地,睡進了厚厚的混凝土裏,冰冷縣城沒有了呼吸,“鄉土”成了爺爺奶奶的夢境,變成了孩子們的想象。

“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醉裏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我們依舊生活在這片土地,只要根在,情就會在。若這世上再沒鄉土,但我們還在,我們的記憶還在,我們可以歌頌,我們可以傳承,我們可以讓這鄉土綿延不絕。我想,土地會笑的吧。

“一切來自土地的,都將回歸土地。”

讀《鄉土中國》有感6

在初次看到這本書時,就給人一種鄉土的厚重感。作者費孝通在書本開頭就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時還不甚理解為什麼這麼説,看完之後便完全贊同費老先生的觀點了。

在本書的第一章,作者關於鄉下人“土氣”的觀點便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接着看了下去,發現這本書並不是那種深奧難懂的理論書,他不但語言通俗易懂,裏面的一些示例也非常精彩,而且主題明確,敍述簡明扼要。因為我也是從小在鄉村長大,在觀看的過程中,還常常引起我的共鳴,看到書本對某些現象的分析,有時我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有時則對作者敏鋭的觀察佩服不已,拍手稱好。

費老先生在談到鄉下人的“土氣”和“愚笨”時,他是這麼説的,“鄉下人不是智力上笨,只是知識上不足,更確切的説是知識結構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足以應付他們的生活,而對於城市的文明生活當然不甚了了。這種不瞭解就像城裏人分辨不了麥子和韭菜、不會爬樹、不會抓魚一樣,沒什麼值得取笑的。”他的話算是給鄉下人洗刷了冤屈,他還進而探討了語言的產生以及和人類生活的關係,文字的產生原是為了不同空間和時間的人交流的,但是在鄉土社會,由於生活的一成不變和空間的穩定性和封閉性,口頭語言完全可以滿足生活需要。而且面對面的交流遠比書面語言表達的東西豐富快捷。文字既不是鄉土社會的基礎,本來就不是鄉土社會的本性。人類最初的文字都是廟堂性的,都是為了祭祀崇拜和記錄帝王事件,所以不是鄉土社會的必要。因此文字發明了幾千年,中國的絕大部分農民依舊目不識丁。當然當代的鄉土社會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當代農民必須要識字了,因為要科學種田、操縱機器。一看到這裏,我發現還真是這麼回事,在鄉下是很少用文字交流的,即使有的人上過學,也因為經常用不到文字,而忘記書寫了。

中國基層人們身上的鄉土氣息,除了因為他們世世代代都依靠土地生活,還因為他們身上的性格。書中列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我小時候也經歷過同樣的事情,當時只覺得非常得委屈,沒有去深究其背後的原因。直到看到這本書裏的分析,我才明白為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聯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所以中國人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為貴,所謂“克己”。

“在中國的家庭裏,夫婦間得相敬如賓,女子有着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在鄉村裏,夫婦之間感情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見的現象。我所知道的鄉下夫婦大多是‘用不着多説話的’,‘實在沒什麼話可説’。早起個人忙個人的事,沒有功夫説閒話。出了門,各做各的。婦人家如果不下田,留在家裏帶孩子。做完了,男子們也不常留在家裏。有事在外,沒事也在外。茶館,煙鋪,甚至街頭巷口,是男子們找感情上安慰的消遣場所。在那些地方,大家有説有笑,熱熱鬧鬧的。回到家,夫婦間合作順利,各人好好的按着應做的事各做各的。做得好,沒事,也沒話;合作得不對勁,鬧一場,動手動腳,説不上親熱。鄉下,有説有笑,有情有意的是在同性和同年齡的集團中,男的和男的在一起,女的和女的在一起,孩子們又在一起,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務上,性別和年齡組間保持着很大的距離。中國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兩性間的矜持和保留意見,不肯象西洋人一般在表面上流露。”我想到我們村裏面老一輩的夫婦們,幾乎沒有一起出門玩耍的,女的都是和女的在一起聊天,男的都是和男的在一起玩,他們或許就是礙於這種傳統,不善於表達,給人看來夫妻感情非常淡漠。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能夠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説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向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但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紮在泥土裏。

這本書到現在已經有60多年的跨度了,書中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正因為看了這本書我才對自己生活的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鄉村基層正因為它的鄉土性,它變化發展的速度比較慢,我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不好,鄉土性中也包含着不少優秀的品質,如勤勞質樸,追求和諧,與人為善,親近自然等。城市裏的人有城市裏的生活,鄉下人也有鄉下人的生活,我時常懷念小時候家鄉綠油油的田野和滿山鮮果的山崗,這些就是我童年的美好,而這一切卻在不知不覺間消失不見了。或許以後中國的鄉土氣息不再這麼濃厚了,但《鄉土中國》這本書會讓我們記得我們以前是鄉土中國,我們的根牢牢地扎進土裏。

讀《鄉土中國》有感7

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可謂名聲在外,好像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看到過對這本書的推薦。還有很多不同的老師也對其進行推薦。而為完成一次思修作業,我選擇了閲讀《鄉土中國》。《鄉土中國》是費孝通老先生在20世紀40年代後期,根據在西南聯合大學和雲南大學所講授"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整理寫就、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約六萬字)。在重刊序言中,費老説了成書的因由:"當時在大學講課,不喜歡用現存的課本教材,而企圖利用和青年學生們的接觸機會,探索一些覺得有意義的課題。無所顧忌的想打開一些還沒有人闖過的知識領域,一面探索一面講,費老提出的觀點完全是討論型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沒有經過琢磨,大膽樸素。"

全書讀來,感觸最多的就是書中經常提到的中國農村是個熟人社會。中國農村是"自來熟"的人的聚集地,在農村裏村民之間很少使用契約、合同等城市裏規範的文本,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借錢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在農村裏白天往往是不關門的,這是與城市中截然相反的。再吃飯的時候村民們往往選擇蹲在自家門口吃飯。於是就會有相識的鄰里在門前説各種各樣的八卦。村民之間的熟悉程度是城市裏左鄰右舍均不認識的人所無法想象的。人們從出生開始,除了少部分人因升學、工作等原因離開,絕大部分人從生到死均在這個村莊度過,對於這些村民來説這個村莊便是它們的全世界。每個人的一生像鏡子一樣,十分的通透,別人看着你長大,你看着別人老去,對周圍每個人的性格、每家的具體情況甚至每家的親戚都瞭如指掌。

可能因為這種熟悉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心理成本,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大家相互都知根知底彼此之間做事很放心。這與城市裏麪人與人之間不僅僅有厚厚的牆壁相隔,人心之間還缺乏一種相知與熟悉形成鮮明對比。在城市中人們往往連住在上下樓的人都不知道是誰。再加上城市裏麪人的流動性較大,人與人之間始終隔着一層壁壘,始終保持戒備。

在文中鄉土本色,這章的關鍵詞是"熟悉"."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鄉土社會最基本的單位是村落,那裏的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對他們成長的鄉土的熟悉是一種經驗式的總結。而這種熟悉,使他們構建出了一箇中國農村的熟人社會。在下鄉中,這一章解釋了鄉土社會文盲的普遍存在的原因"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在鄉間,人與人的距離太近,口耳相傳即可滿足鄉間的交流。而在農村中,時不時字並不能對他們的生活構成太大的影響,文中奶奶一生未食過字,卻仍被認為是一名非常明事理的人。這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我要辨明的是鄉土社會中的文盲,並非出於鄉下人的‘愚’,而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

鄉土社會是相對靜止,穩定的,所以它的發展進程就相對比較緩慢,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很多突然迅速湧入的東西無法用鄉土社會的根生於土地的習俗來應對,所以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詞彙,鄉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而且我覺得作者説的很對,不同的社會環境不能用同一種標準去衡量。他們的起點不同那麼他們所接受的比較規則也必須有所不同。

農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相關,溶於骨子裏,血緣總會有排斥性,人口不流動,所以新客想要融入一個村子是非常難的事情,除非他有土地。

作者對於鄉土社會的不成文的秩序特別推崇,他認為這是一種出乎與道德上的禮制,現代社會的法律會破壞會誤解,是一種被動和強制。但是我覺得傳統固然可貴,穩定的社會結構不代表不發展,在劇烈的新時代的潮流中,新問題的湧出會加劇,那麼按照原有的進程,相關秩序的出現是會落後的,但是法制是可以實時更新。

以上便是淺讀《鄉土中國》的全部感受。

讀《鄉土中國》有感8

忽然想起了最近看的《鄉土中國》。之所以從心底裏漫出對這般生活的親近感,或許是因為我們都是土地的孩子,雖然許多人已紮根在了城市,但我們的祖先,在某個時代必然地直接受土地的哺育,進行着泥土的創作——由此我們對“淳樸”有着發於本心的嚮往。

在時間線上,我們是社會歷史的後來者。我們曾經的社會被定義為“人治”的社會,而西方是“法治”的社會,現今我們也進入了“法治”社會時期;我們的文化曾傾向於阿波羅式的秩序性文化,除法家外,其他派系的哲學家、思想家都主張“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在過去而不在將來”,故孔子“言必稱堯舜”,故不同時期的統治者總不約而同地致力於統一思想、加強統治,而今我們的文化更傾向於浮士德式的創造性文化——“衝突是存在的基礎,生命是阻礙的克服”,前途是創造性的過程,社會關係的特質不再在於維持穩定和保證長久,而在於不斷的打破、重建。

城市的步伐是現代化的,它是社會趨勢的引領者,而鄉村在被同化的同時,還對傳統社會的“禮治”和“秩序”有所堅持。難以辯説哪一方是好的,但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我對傳統社會、鄉村社會更加親近,在我看來,現代社會只是“個人有温度”的社會,而傳統社會和鄉村社會才是“羣體有温度”的社會。

城裏人是沒有鄰居的,這是生活中常常聽到的感慨——並非隔壁真的沒有住人,只是人情淡薄以至於此鄰居不再有“遠親不近鄰”中的“鄰”的意味了。農民孤立地生活在小聚落裏,可以安於一畝三分地,“生於斯,長於斯,老死於斯”,彼此熟悉而守望相助,城市居民卻因為看到了太多而產生了追逐的慾望,大多城市居民,究其一生都在為了財富、名譽和地位奮鬥,沒有時間和精力分給非“己”之人,難以互相信賴,不願亦不敢輕易表達善意。

我以為,如果終極目的只是為了“追求幸福”,為什麼不互相給予幸福?漫漫追逐中苦總是多於甜的,內心的安寧和知足的品質才最是珍貴。知止不殆,方可長久。

不過,我想現在的我亦是一個在現世追逐的人罷。因為遠離那份寧靜,所以愈發羨慕和嚮往,在熙攘中嗅到一絲安寧的味道,便覺得甚是高興和寬慰。如此亦甚好!文案:驚蟄

讀《鄉土中國》有感9

中國的社會是鄉土性的,無論城市如何發展,中國的社會始終保留着鄉土的味道。

從很久以前開始,我們就向西方各種國家學習。學習他們的政治制度,學習他們的各種法律,學習各種社會思想。但是無論如何,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是深入骨髓的,難以去除的。就算在如今,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早已擺脱了那些封建禮教,也早就和自己所鄙棄的那種鄉土氣息絕緣。但實際上,從鄉土社會帶來的各種習氣,會不知不覺在我們的行為中展現出來。

有很多人都會覺得鄉下人非常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自私。他們沒有公德心,只顧自己,絲毫不在意公共場所的乾淨整潔,還特別喜歡貪小便宜。但我們必須承認的是自私的毛病在中國非常普遍。不僅僅是鄉下人,就是現代社會中的大部分人,都常常會有自己的私心。只是鄉下人將這些事情擺在枱面上,而那些所謂的城裏人文明人,將自私隱藏在自己去內心深處不輕易叫人發現,也是為了維持自己的那一份體面。甚至在有的時候,這些文明人論起自私來比鄉下人還要過無不及。所以實際上從這個方面來看,鄉下人和我們大眾並沒有區別,因為我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只是在粉飾太平,而內裏卻不曾改變過。因此,那些所謂的城裏人文明人,並沒有資格去嫌棄指責鄉下的人們。

再放寬泛些講,這種自私是由於我國人民長期以來的思想所造成的。從很古代的時候,包括我們一直所推崇的聖賢孔子,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就像費孝通在《鄉土中國》所作的比較,西方國家的耶穌是可以為了人們犧牲自己的,而在孔子的道德系統裏卻不會出現這樣不是從自我中心出發的情況。幾千年來我們所堅持的傳統思想都告訴我們一切的公德心和道德都是從個人出發的。所有的出則孝入則弟,基礎都是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上。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網上有着一切的道德觀念,這一張網組成了一個團體。我們的道德只適用於這個團體,而在這個團體範圍之外的人就不在我們的道德範圍內了。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之下,鄉土社會的人和現代社會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終究和那些西方國家不一樣,這是思想精神層面上的長期影響造成的。不論是誰都受到了這樣的影響,因此,兩個不同社會的人差距也不會很大。只是現代社會的人他們的網、團體可以變化。在平時這個團體可以包括整個國家的人們,於是社會公德心便在他們身上體現出來。在某些特殊時刻,他們的團體又會縮小,縮小到個別家庭,甚至縮小到個人。社會關係的不同特徵,把握十分到位。)

再比如説男女有別這個觀念。在封建社會的時候,男性女性連見面都不能,更不用提肢體接觸了。雖然在經歷過一系列的社會變革之後,我們立志要拋棄這些沒有道理的規定,力求男女平等。但在鄉土社會中,這樣的思想也是可以看到的。沒有親緣關係的男性女性不能在一起工作,不能單獨相處,不能成為朋友,如果有,是要被所有人詬病的。再看現代社會,我們不是也經常説,異性之間沒有純粹的朋友嗎?也許我們並不會當面指責,但背後絕對會説三道四。某個男性和某個女性關係特別好這種話題一向是八卦青少年們津津樂道的飯後談資。

而且在鄉土社會裏戀愛是不存在的,因為人們不需要新的社會關係。在這個只有熟人的社會裏面,所有的關係都是生下來就已經確定的。所以男女間的關係必須有一種安排。使他們之間不會產生破壞社會穩定的激情。所以在鄉下經常可以看到男人和男人扎一堆,而女人和女人呆在一起。只有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才會有人組織尋找媒婆相親,男女並不是因為喜歡而在一起,只是為了傳宗接代。雖然這一點在現代社會中並不明顯,我們也越來越提倡自由戀愛。但是那種為了維持社會穩定,而杜絕產生激動性感情的行為卻是非常多的。例如有的公司會禁止在公司內談戀愛或者有婚姻關係,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異性之間產生的這種激情影響工作效率,或者是為了維持公司的穩定,維護公司利益。如果範圍再擴大一些,學校裏禁止戀愛也可以包括在內。為了防止這種激情,影響到學生們的學習,也是為了維護校園學習環境的穩定。因此,可見,在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鄉土社會所遺留的風氣並沒有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種形式深刻的融入了現代社會。

通過閲讀《鄉土中國》這本書,我的一個感悟就是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那麼大。在平時生活中很多人提起鄉下人,都是十分鄙棄的。覺得他們愚蠢,不講衞生,還有一些固執的習慣。但在讀過着本書之後我卻明白了:鄉下人之所以不識字,是因為他們並不需要文字,而不是愚蠢,他們在別的方面聰明勝過於城裏人;鄉下人之所以沒有社會公德心、自私自利,是因為自我主義思想在他們身上的體現較為明顯,而城裏人也有同樣的毛病;鄉下人之所以固守着男女有別的傳統,是因為維持特定社會穩定的需求,而不同形式的同種思想,在現代社會中也隨處可見。鄉下人並不是低人一等,是特殊的社會造就了他們。我們應該以一個平等的態度、深刻的角度去對待、解決這些問題,尋求更好的發展方法。

讀《鄉土中國》有感10

這是一整部論述性的作品,從前對於“書”的印象是裏面有許多故事,是有情節的。如今是頭一次接觸論文式的書,本就陌生説理,讀起來確實吃力。它的每句話都是要理解的,因此,只有在平心靜氣時用最冷靜的思維才讀的進去。我個人認為對於這樣的書只讀一遍是收穫不夠的,有讀了一遍前幾章,發現了其中的框架,也能結合整本書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句中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對於現在初級水平的我,對於書中一切只能算作淺談。

佩服書中的説理,文字在鄉下是否有作用本就很難論説,但作者通過將城裏教授的孩子和鄉下孩子對比清晰地讓人理解:城裏人只熟悉城裏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裏因為無知受到嘲笑,城裏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他們,但説彼此“愈”確實沒有根據。城裏孩子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孩子,這都是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裏普及就像城裏人不懂農家知識一樣是很自然的。於是要想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作用,就要加快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根據書中論述,還是從實際出發,中國都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國家,一個淳樸敦厚,有着黃土一般品德的國家。中國人自身帶着幾分“土氣”,沉穩,老實,沒有心計,中國人是含蓄的,他們面對困難,首先想到的是“克己”,這種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繼承,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社會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着“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中國,許多新型思想衝擊着就有的傳統,這是鄉土社會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吸收新的文化,加快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按照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是禮治的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奉為主流,道德與法律相協調。平常的生活中很少涉及觸犯法律的事,正是由於禮治思想的準繩約束着,法律只是現代社會的標誌,肅然也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卻不如道德觀念深入人心。作者認為人治有時能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正是人治有着“懸疑叢與”“罰疑從去”的靈活功能。

總體看來,中國人是安土重遷的,是由道德維繫的,是有秩序的,中國人的觀念深入日常生活,隨處總想播種,僅用一句“我”辨別身份,諸多細節,充斥着生活。作者説這本書算不得是定稿,也並不能説是完稿,很有道理額。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指引着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更提醒着我們明確自己的身份像土一般。

讀《鄉土中國》有感11

這幾日,在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簡短而精悍的一本小書彰顯了大家的智慧,先生從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性説起,詳盡地闡述了鄉土性濃郁的中國歷史根源,以及以農耕耕作方式為根、父系統治的權力結構為主的基本格局,進而由此為基礎關係產生了龐大的家族和嚴厲的家規,而這些有血緣和地緣關係的家族所產生的'關係與需求,最終構成了鄉土中國的萬千社會形態,溯源尋真。

在思維方式上,費孝通先生描述的鄉土中國並沒有從具體的中國社會這個大的範圍去闡述,而是從基層的中國鄉村為切入點,從其根源上查找,一語中的,言簡而精賅。這種研究方法和文章落腳點的選擇才是我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最大收穫:或許退一步便能得其精髓。費孝通先生以最基層的鄉村着手説明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土氣”一詞經常是被人藐視的説法,費孝通先生卻説這一詞用的妙。因為中國的鄉村便是以土為中心,“土”是鄉村人的命根,最接近人性人神。他認為“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種相對的靜止便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這種相對慢的周率也導致了濃郁的中國鄉土社會現狀。在社會關係形成的角度,費孝通先生認為,“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而這個人和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中國的鄉村以“土”為本源,耕種方式確定了長久時期的以父系為主的權力統治結構,因此,鄉村氏族亦是以父系為主,母系的旁枝是不在其列,維繫家族的紀律而產生的家規同時也造成了男女有別,這與西方社會中夫婦為主軸的家庭格局有所不同。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東西方不同的家庭格局極大地影響了傳統的社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除此之外,費孝通先生還從血緣和地緣、名實分離、從慾望到需求幾個方面論述了鄉土社會中國的社會現象。

歷史文化的進程會產生多元性,但溯其源頭卻只有一個本真,只要我們尋覓了源頭,便也不難理解其後的走向。

讀《鄉土中國》有感12

中國社會從大局而觀,是鄉土性,但其中並不乏城市社會,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與其悠久的歷史沉澱有關,從孔子時期傳承至今的“禮”對構成中國鄉土社會有着極重要的作用。

中國鄉土社會的形成,基礎是農耕社會,有地才能有鄉土。莊稼人一生最敬畏的便是土地,種地也許是中原人最原始的謀生手段,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地裏的,一代一代,不太有變動。而大多的村民都是居村而居,村子,即為一個熟人社會,這也是鄉土中國的特性之一,就是人與人之間是熟識的,這一點與陌生人所構成的現代社會是有許多不同的。

孔子很推崇“禮”,各居其位,做自身應做之事,對待不同的人,應該以不同的禮對待。“禮”並不是一個靠外在權力推動的,重在教化,因此,“禮”的存在依靠的是一個主動性,否則“禮”便成了“法”,“法”是一種規矩,“禮”也是一種規矩,但不同的是,一種是硬性成文規定,一種是人心文化衡量。

西方的社會,是一個個的圈子交織在一起,自己是它們的共同部分。而鄉土社會,應該説是中國社會,以己為中心,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中國鄉土的人情社會,以利己、利親為原則,對待與自己無關的人,與和自己有關係的人,處理事情的方式與態度是截然不同的,這可以説是雙標。但這種差異在鄉土社會中並不矛盾,在這種社會裏,一切普遍的標準並不適用,在確定了對象之後,再確定了與自己是什麼關係之後,才能決定採用何樣的標準,這樣也無非鄉土人對於“禮”的一種解讀,“人情”本就是一種狹隘的“禮”的存在,卻是這一禮治社會的基本的體現。

在陌生人中構成的現代社會中,凡事口説無憑,需籤個字畫個押,這樣才發生法律,而在鄉土社會中,大部分人不會這樣做,大家都認為“這樣子不就見外了”,在熟人構成的鄉土社會中,口頭契約同樣具有巨大的約束力,來源是心中對於“禮”的衡量,這種“禮”是在多代人的傳承中,是在熟悉當中產生的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是對於即將發生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這一切還要歸於文化。一個人的記憶是一個人的能力,在原文中來説“他有能力閉着眼睛置身於昔日的情景中人。在當前包含的過去,拔萃出來的投影時間選擇累積。”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的共同社會經驗,簡言之,文化相當於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人又是一種羣居動物。因而將人與人緊密聯繫的紐帶,這便是文化,因為共同或相似文化,人們才能感受到民族歸屬感,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才能有所為“祖國”、“故土”等概念的出現,中國人所具有的尋根問祖的特性,源於的就是對文化的需求,而“禮”的存在,又衍生於文化之中,也難怪國人對於“禮”的這般重視,以至於它嵌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鄉土社會中,鄉下人多為文化程度不高的一羣人,但這並不能稱之為愚蠢。在一個小眾社羣當中,語言的必要性遠遠大於文字,在這種面對面的社會裏,人與人的交流顯得異常重要,書面文字用語中“禮”的存在更容易發現些,但在生活中的言行更能讓人意識到,鄉土人的“禮”是由內而外的,不拘泥於形式的。

中國是一個家族、氏族觀念極重的國家,一些傳統地區中排斥外來人口實在正常,不過在這些社會中,注重的是傳承,在西洋家庭中,以夫婦為主軸,子女在這團體中是配角,他們長成了就離開這個團體,而在我們鄉土社會中,家的性質有着顯著區別,家是一個綿續性的事業社羣,它的主軸在於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夫婦反倒成了配種,親子之間講究的是負責與服從,是中華文化久來中,“禮”與“孝”的釋義中重要的一環,在鄉土社會中,長幼次序是一個極重要的原則,伯仲叔季分得清清楚楚。對中國而言。長幼次序輩分是教化權力與家族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晚輩尊重長輩,是“禮”的體現,長輩照顧晚輩也是“禮”的體現,父親以小明稱呼孩子,表示的是親暱,而孩子若這樣做,將視為逾矩。年齡上的尊重是有根據的,生活的時間長,經驗與閲歷自然也不會少,在閩南俗語中,有着“長你一歲相距甚遠”的説法,就是這樣,事實上作為前輩,看見後輩比自己各方面都要強,自然不忿,但仍然想會用長輩的威嚴去壓制,也是鄉土侷限性的體現,作為晚輩,即使自身能力較強,也會去尊重,不咄咄逼人,也不失為對“禮”的傳承。

相比於現在的法制社會,鄉土社會更像是一種禮治社會,“禮”的存在就像是一種習慣,一種無需一紙空文去強調的本能一般,鄉土社會就是中國久來的社會模式,當今的世界和社會也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對鄉土社會探索,實際上也是對中國人性起源的探索,也是對傳承已久的“禮”的進一步發掘。

讀《鄉土中國》有感13

從"土頭土腦的鄉下人"入手,作者展開了對中國社會鄉土性的闡述。在作者看來,"土"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土氣",是一種城裏人對鄉下人的藐視;一種是泥土、土地,是鄉下人的"命根",於我而言,一個從農村來的人而言,土對我們,是有着特殊含義的。村落的形成必須有土地的存在,土地, 帶給我的是種踏實的歸屬感,突然想起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從作者論述的鄉土社會中,我體會到了一種濃厚的淳樸氣息,和諧的鄉土社會在漸漸向現代社會過渡,內心真的希望,在世界的某一角落,可以一直有"土氣"的存在。

鄉下人因沒見過先進的器物被稱為"愚",但有些城裏人,甚至教授在基本技巧上卻不如鄉下人,在我看來,各有各的長處,誰也沒有資格對另一人做出評價。費孝通先生在文中論述了文字與"愚"的關係,文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鄉土社會的一個特點就是這種社會是在熟人里長大的。"正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熟悉,大家才會使用"特殊語言",推行文字下鄉,的確需要考慮文字和語言的基礎。

記憶

學習,若要打破今昔之隔,必須要通過記憶。"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着的社會共同經驗。"讀了這篇文章,愈發的感覺,任何一件事的實施,都是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的,比如推行文字下鄉,不僅要考慮社會文字和語言的基礎,還要考慮社會特點(基層)。

作者以蘇州人家城裏的水道、走廊為例,展開了對"私"的表達,"私"與"公"相對,"私"的背後,隱藏的是一種以"自我"、"自家"為中心的網絡結構,現在的社會,充滿了利慾的誘惑,有些人也變得越來越極端,社交的圈子也變得越來越亂,作者提到了孔子的"推己及人",我認為,人都應該以一種包容的心態,由己及人,使自己擁有一種寬闊的格局,一種心懷大事的氣魄。

道德

社會的格局決定道德。課本上學到了我們的行為應該以道德為標準,以法律為底線。我認為,道德不僅是一種規範,更是一種引導,引導着個人去構建更美好的社會。提起道德,腦海中首先閃過的是"百善孝為先",其次便是"忠義理智信",作者提到了"仁","仁"與"禮"是孔子學説的兩個核心,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通過學習,見聞豐富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有格局的人。

家族

看到文章的題目《家族》,倍感親切,因為從小生長在大家族裏,村裏幾乎一半以上的人都姓劉,從小到大,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家,對於離開家的我來説,意義重大。曾有製作了一份簡易家譜,發現,四世同堂的我們家,真的很幸福。作者在對家的闡述中,尤為認真的指出了其生育功能,家是綿續的。

作者説,男女有別。不僅是生理上的區別,更是一種在社會分工,地位上的區別,大概正因為這種區別,才形成了安穩的鄉土社會(作者一直在強調,鄉土中國是安穩的社會),因為對感情方面的是不太瞭解,而且文章讀的也不是很懂,所以,也沒什麼感想。

作者以"人治"與"法治"的區別開頭,引出後文鄉土秩序的維持是靠一雙看不見的手來維持的——"禮治",不同於法治的被動,從作者的論述中,我感受到禮治是一種主動的、自發的、由內而外的規範,鄉土社會是傳統的,因而"禮"在其社會裏發生作用便成為順理成章,鄉土社會給我的感覺是"車馬很慢",在慢悠悠的生活狀態下,禮治社會出現了。

在禮治的鄉土社會中,社會秩序必然是穩定的,但也有例外,一定會有人因為特殊情況而"逾矩",訴訟便變得必要,但又由於鄉土社會傳統、穩定的特殊性質,那些從西方引進的法理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發生着很特殊的副作用,傳統的觀念與現代司法制度的碰撞,使得推行法下鄉成了一個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權力

一直以來,課本中的權力與權利是同時出現的,作者從社會合作與社會衝突兩個角度分析權力的存在。當今社會,權力對於大多數人來説的確是比金錢更誘人的,作者看來,權力可以帶來經濟利益。在鄉土社會,在小農經濟的體制下,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是微弱無力的。

契約

這篇文章,作者帶我們更深入的瞭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提出:在鄉土社會中產生的是一種教化性的權力,在對社會規律的論述中,引入了社會契約,社會契約的確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我認為攜着社會契約的教化權力在維持社會穩定、慢步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從"緣"字來看,我認為"緣"代表一種關係,由於鄉土社會的穩定性及社會的生育的持續性,在規模比較小的鄉土社會中,血緣關係是錯綜複雜的;在範圍較小的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又多了一種地域上的聯繫,即地緣關係,血緣與地緣像兩條絲帶,維繫着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鄉土社會整體向前發展。

名實

隨着社會的變遷,時勢造成了鄉土社會權力結構中的第四種權力:時勢權力。鄉土社會的變遷是很慢的,這種"慢",又導致了時勢權力的不發達。這樣,鄉土社會的權力結構中就存在四種權力:同意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與時勢權力。

需要

從慾望到需要,作者由時勢權力想到了社會計劃,因計劃就"需要",作者在文中又將慾望與需要為我們做了區別,由於這篇文章讀不太懂,所以沒有更多的感想。

讀《鄉土中國》有感14

該書的作者費孝通被譽為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便出自費先生之口。而談及本書的內容,其主要源自於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的後期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在結構上該書並非長篇大論,而只是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來闡述觀點,總體來看,該書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對這種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由於該書篇章較多,筆者只選取印象較深的三章進行介紹。

“差序格局”一章中費先生前無古人的提出“差序”這一社會格局概念,其核心觀點可以比喻為以下論述: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繫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就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特性啦。”這種提法既肯定了個人本位,也形象點出了社會關係的親疏和延伸,其實往小了説,現實社會中的人際關鍵和待人接物之道也大概如此,也即“推己及人”。

“禮治秩序”一章中對法治和人治做了經典解讀。作者提出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於人與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和所依據的規範的性質上。這種闡釋可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於公眾理解依法治國很有意義。但是,鄉土社會構成比較特殊,其既非人治也非法治,費先生將其歸納為“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其不同於法,法律靠國家的權力來維持,而禮卻是靠傳統也即累積的經驗來維持。在當代中國,鄉土農村的法治意識仍然淡薄,而倫理秩序仍然佔據主要地位,因此,送法下鄉必須植根於農村的文化土壤,借鑑合理成分進行接地氣的改革。

“無訟”一章中主要對“鄉土之訴”做了獨特解讀。作者指出把訴訟推行到鄉土社會在理論上是好現象,可以使中國走上法治現代化的道路。但在事實上,依着現行法判決,時常和地方傳統不合,因為鄉間認為壞的行為卻可以是合法的行為,於是司法處在鄉下人的眼光裏成了一個包庇作惡的機構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發: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刑法條文或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是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更進一步,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還得先有一番改革,這樣才不至於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先發生。

伴隨着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大家顯然能感受到鄉土中國的巨大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社會只是四季的轉化而非時代的變更。

讀《鄉土中國》有感15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和作者後我的認知讓將其確定為一本高深的教研用書,但通讀以後才知曉它是一本邏輯嚴謹、文章通俗易懂的社會學小冊子。看到“鄉土”的字眼,會讓我把它完全定性為鄉村研究,但其實它是對中國鄉村及鄉土社會下的中國的剖析。全書表達的觀點是鄉土社會的中國是一個穩定的熟人社會。為了能夠較好的把握書中內容,我把它簡單的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鄉土中國的社會特徵、鄉土中國的社會結構、鄉土中國的社會治理。

瞭解一個國家先要了解其政治體制,瞭解一個社會當然也要了解其社會結構的構建,作為鄉土社會最核心的東西,我想把它寫在最前面。

談到社會結構,費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一詞來概括鄉土社會下的中國。他講西方社會組織結構是“捆柴”樣式的團體格局,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團體,界限分明,責任分明;“差序格局”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投石水面後形成的波紋中心,波紋層層向外推開與他人產生關係,這就產生了社會關係,而每個同心圓波紋就是我們的親屬關係,這是由血緣關係來產生的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的發展實質上是私人關係的發展,作為以個人為中心的發散式發展關係,是十分容易由於個人主觀因素而破壞關係的連接,這便需要強有力的紀律來管理,最好的方式便是約束波紋中心的個人,所以儒家搬出了“克己復禮”的説法。

在“差序格局”中由血緣關係而產生的親屬關係便是我們常説的家族關係,由於“差序格局”有着極強的伸縮性,所以這個“家族”既可以小到一個家庭也可以大到一個氏族。每一個“家族”是需要維持和發展的,需要一定生產效率來促使其綿延,“求效率就得講紀律”,男耕女織,各自搭配,紀律的出現保證了社會關係的維穩。“紀律排斥私情”,中國人的感情文化中的矜持和內斂與此有着很大關係。男女有着生理上的巨大差異,這種差異激發着雙方的探求慾望,男女雙方感情激動破壞以血緣基礎而建立社會關係,這就是“浮士德文化”,而鄉土社會追求穩定發展的特性,不容許有任何破壞這個社會秩序的精神和行為的出現,因此“男女授受不親”的説法也登上了歷史舞台。

鄉土社會下的中國給人最直觀的感受便是鄉土性,中華民族就是泥土裏長出來的,我們的歷史仔細嗅來也有着鄉土氣息。過去幾千年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我們都是從土裏謀生的,農業社會基礎下一個個王朝進行更替。農業社會的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鄉土社會下人口不會產生太大的流動,而且人們聚村而居,這種有機的聚集行為形成了“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熟人社會。穩定的狀態可以形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可以“生於斯,死於斯”,建立家業世代相傳,可以有固定的農業税負和勞動力維持王朝的運轉,因此形成一系列章法維穩差序格局的社會形態極其重要。

全書中提到最多的便是“克己復禮,推己及人”、“禮治”,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一直是維穩社會的正統思想,所以這一點就不足為奇了。在西方的團體格局社會中每個人、每個團體都有着明確的界限劃分,人們的權利和義務十分明確,而在社會界限的模糊性的差序格局社會中,我們只能嚴於律己,“克己復禮”,並通過社會關係來“推己及人”。禮治成為了鄉土社會中唯一的治理標準。社會的維穩需要禮治,禮治在穩定社會中才能生存。“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祖宗之法不可變”等俗語便説出了禮治的方法在於社會經驗的傳授,在於教化人們服從已有的道德和行為標準。以現代文明的角度看,這種教化具有強制性的,是以抹殺人的思想和人性為基礎的,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有這樣一段話:“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仁義道德”拒絕男女雙方的接觸,拒絕孩童有自己的判斷,拒絕超前性的思想出現,“吃人”的字眼侵蝕普羅大眾的思維,泯滅人的原始慾望。仁義道德就像一座圍城將大眾牢牢束縛其中,滿足他們的慾望,拒絕他們的需求,維繫着社會關係,維穩着社會架構。人的成長離不開最基本的鄉土性以及熟人社會,中國和外國不一樣,中國人是一個人情社會,在鄉土社會中人是相互溝通彼此合作,農村社會工作的發展必須更好的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社會工作者作為外來者一旦和他們建立了熟人關係,則更容易和他們進行溝通更容易敞開心扉進行交流,社會工作者和村民快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對於社會工作者來説是一種挑戰,農村社會工作者必須把握鄉土社會的特徵,鄉土社會的性質,從基礎層面影響着農村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者更應該用本土化的視角去開展工作,在吸收外國有利於中國國情的部分,必須進行本土化的發展,只有這樣社會工作者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作為已經習慣了現代文明的當代人,誠然無法想象這樣一個社會為何會持續,幾千年之久,但“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並且我們當今的社會有着些許遺風。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以現代文明的角度看,“鄉土中國”的環境也在慢慢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法治社會”取代“禮治社會”,社會的組織形式也隨着土壤改變發生改變。

Tags:有感 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