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範文(通用2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4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範文(通用2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

《三國演義》講述了在東漢末年發生黃巾起義,張角、張樑、張寶引大兵造反,皇上讓人調集人馬出征擋住敵兵,並招兵買馬,於是引來了許多英雄豪傑把黃巾軍全部擊退了。之後封侯的封侯,封官的封官,後來發生了羣英大戰,一直到三足鼎立才停止,最後司馬氏一統天下。這本書中講述了在三國時期的眾多英雄人物,如劉備、曹操、孫權……每個人物都被刻畫的無比生動,這也是我選擇重點讀這本書的原因,而讓我最欣賞的就是三國眾英雄都有的特點“勇敢”。

如果不是讀了《三國演義》,可能到現在我還不能體會到勇敢。有一次爸爸帶我去水世界玩,我當時特別開心,真希望一眨眼就到達那裏。到了之後才發現水世界裏面的遊樂項目都特別驚險,我感覺自己的腿一直在抖動着。這時爸爸拉着我的手説:“走,我帶你去看看那幾個據説最好玩的地方。”我們來到了大滑梯旁,我在猶豫不決時想到了三國中的英雄人物,我想像他們一樣勇敢,於是我鼓起勇氣爬上大滑梯,併成功滑下來,當時瞬間感覺自己變得勇敢啦!

讀名著使我快樂,讓我受益。不僅是《三國演義》,還有許多的書籍值得我們探索。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魏、蜀、吳三國之間不斷髮生戰爭,最後,三國被晉朝所滅,天下歸於了晉朝的故事。書中有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如:愛國憂民的劉備,重視友情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威武神勇的趙雲……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

書中許多故事體現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比如《草船借箭》、《空城計》等,今天我們一起通過《巧借東風》這個故事感受一下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周瑜叫黃蓋帶着二十隻堆滿了可燃物的大船去火燒曹營,這個計謀必須要藉助東風才能完成,無奈遲遲沒有東風,周瑜因此生了一場大病。諸葛亮去看望周瑜,説他能借來東風,周瑜大喜,病一下子就好了。到了約定的時間,果然颳起了東風,曹操的大小戰船都被燒壞了。

雖然書上寫的東風是諸葛亮借來的,實際上是諸葛亮根據地理知識和氣象知識推算出那個時候會刮東風。這説明諸葛亮足智多謀是源於他知識淵博。從中我明白了,學習能使人變得聰明,我們要廣泛地學習知識,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三國演義》可是一本好書,你也快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3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今日我將和大家一起煮酒論“三國”。

書中講述了許多的故事,如《空城計》、《草船借箭》、《大意失荊州》……我印象最深的是《三顧茅廬》。劉備得知諸葛亮有平定天下之才,就備好禮物,帶着二位兄弟去拜見他。劉備來到茅廬前,親自上前叩門,童子説,先生今天早上就出門了,劉備很失望。過了幾天,劉備得知諸葛亮回來了,馬上又去拜訪。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寒氣逼人,還下起了大雪。當他們來到茅廬前時,身上都堆滿了雪。劉備上前叩門,童子説,先生正在堂上讀書呢。劉備大喜,來到堂上一看,不料這人不是諸葛亮。劉備給諸葛亮留了一封書信,希望能與他見上一面。轉眼到了春天,劉備三人又去拜訪諸葛亮。三兄弟來到茅廬前,童子説,先生在草堂睡覺,還沒睡醒呢。劉備讓關羽和張飛在院外等候,自己去草堂等他。等了半天,諸葛亮終於醒了,劉備見了他便鞠身下拜,向他講述了自己匡復大漢江山的決心。諸葛亮見他如此誠心,便答應輔佐他平定天下。

劉備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打動了諸葛亮,成功請他出山輔佐自己。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事,都要堅持不懈,才會取得成功。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4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書中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面,深深地吸引了我。

這本鉅著再照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晉武帝登基建立西漢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主要描寫了魏蜀吳三國。

《三國演義》中湧現出許多令人敬仰的人物: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詭計多端的曹操、勇猛無敵的趙雲……但我最喜歡那個義薄雲天的關羽。

“桃園三結義”之後,關於始終盡心竭力地輔佐大哥——劉備。一次戰鬥中,不被的妻子被俘,為了保護嫂子,關於與曹操約法三章,暫時歸順曹操,只要有劉備的下落,他就會離去。曹操喜愛關羽這個才幹,兩年中、對關羽極盡思寵,禮遇有佳關羽都不為所動。一聽到劉備的消息立刻“掛了印封官”,回到劉備的身邊。但他也很感激曹操,華容道上,曹操赤壁之戰大敗而逃,關羽守在這裏悄悄放走了曹操,報答了他的私情。這樣的英雄成為了我的偶像。

我想:以後我也要成為像關羽一樣重情義的人,這就是我的志向。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5

今天,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蜀、魏、吳三國紛爭的故事。敍述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為止的歷史。

《三國演義》裏面有許多人物,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有惡貫滿盈的董卓,還有心胸狹隘的周瑜……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諸葛亮通天文、曉地理,不管別人用什麼計謀都瞞不了他。他能利用自然環境及氣候變化來完成用兵之計。並且他還是大度惜才的人,曾經七次生擒孟獲,而每次都因孟獲不服而放他走,直到第七次孟獲心服口服地投靠了蜀國。

我最喜歡的章節是《草船借箭》。由於諸葛亮用兵如神、聰明博學,這便使周瑜非常嫉妒,他心懷一計,對諸葛亮説:“在水上打仗最好的'兵器是箭,你在三天之內造箭十萬只,如果完不成將嚴懲。”諸葛亮胸有成竹地答應了。結果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萬只箭,這讓周瑜心服口服,從此再也不刁難諸葛亮了。

讀完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歷史故事,還等什麼呢!同學們快拿起這本書讓我們遨遊在羣雄逐鹿的三國世界裏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6

我用了近半個月的時間讀了《三國演義》一書,我的收穫頗豐。《三國演義》是一篇三國化的戰火式小説,是歷史演義的開山之作,也是扛鼎之作。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我最喜歡的是關於智者伏龍——諸葛亮的故事。

讓我念念不忘的是繼第十九回《單身救主》後的《草船借箭》。《草船借箭》寫了周瑜請伏龍(諸葛亮)降曹操的水軍,伏龍出法用弓箭,周瑜趁機讓他十天內造十萬支箭。伏龍備二十條小船,每條船上配戰士三十人,再扎草捆一千多個。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伏龍率領士兵向曹營駛去。接近曹方水寨時,船頭士兵擂響戰鼓,伏龍命人擺上酒菜只管吃喝。此時江上起大霧,曹操以為敵兵來了,便命令放箭。諸葛亮輕輕鬆鬆地“借”到了箭,便命人在船頭大喊:“謝曹丞相送的箭!”説完便駛回江南。回江南後,周瑜命人清點箭支,真有十萬支箭。周瑜不僅不高興,還非常生氣。他嫉妒伏龍的聰明才智,便下定決心要殺死諸葛亮。結果他不僅沒有殺死諸葛亮,自己反而被活活氣死。

嫉妒別人不如提高自己,我們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接納別人,要多多學習他人的優點。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7

第三回的主要內容是:何進不聽曹操之勸,從袁紹計,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涼刺史董卓得詔進發,何進中十常侍之計入宮被斬,袁紹、曹操入宮殺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陳留王,去北邙山,閔貢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橫行就都,欲廢少帝立陳留王,遭荊州刺史丁原等反對,丁原領義兒呂布討卓,李肅為卓説呂布投卓為子。

從這回裏面,我學到了,要善於聽取各方的意見。不要過於的一意孤行,否則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我覺得這回裏面與前幾回有很大的區別,它開始出現了有3個字的名字。而且也恢復了在文中出現與所寫東西有關的詩句。我覺得這些詩句在文中發揮出莫大的作用,它不僅增加了我們對前面的事物的瞭解,而且對下文作出了鋪墊。在這回裏面,開始出現另一號的人物,他就是呂布。在文中寫到他忘恩負義和見利忘義,我覺得在這裏是對下文作出了鋪墊,暗示出董卓最終會被呂布出賣。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8

三國是一個充滿硝煙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戰爭的時代,三國是充滿英雄豪傑的時代,是充滿風流人物的時代,這就是三國!

三國有很多英雄、經典人物。有奸雄劉備、梟雄曹操、忠將關羽、神機妙算諸葛亮、奸詐卻又忠誠的周瑜……

三國是一個混亂又有許多戰爭的時代,他們有勝有負。如:劉備被曹丞相捉着打,結果劉備逃至江東,和孫權聯手,把顯赫一時的曹操打得不知“東南西北”,可謂是人生大起大落、跌宕起伏!莎士比亞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讀了這句話對我深有感悟,所以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原著,潛心研讀。

書中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古人説“人不可一日不讀書”,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讀書,就連諸葛亮都熱愛讀書,我們怎能不讀書?

無數的硝煙、無數的戰場、無數的羣雄割據……無論是場上殺敵,以一敵百的武將,還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謀士,他們都為自己良知選擇的主公而奮鬥,當然也有一些無恥之徒貪求利益。

三國,撲朔迷離。三國,就是如此

這,就是三國。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9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讀到這句詩,人們就會想起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這個月,老師讓我們讀了這本書,書中的人物個性鮮明: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操,粗中有細的張飛,寬厚仁愛的劉備,智勇雙全的趙雲,忠肝義膽的關羽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和智勇雙全的趙雲。

諸葛亮未出茅廬,就算出晉、蜀、吳將會三分天下,以三寸不爛之舌戰羣儒,用二十隻草船借到十萬支箭,又七擒孟獲,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十萬大軍……令我十分敬佩!但諸葛亮的一生是短暫的,最後在北伐戰爭中死去了,令人十分惋惜!

趙雲人稱常山趙子龍,20歲時就與劉備到處參加戰鬥,長阪坡救主,在曹軍中七進七出,救出了劉備的夫人——甘夫人,然後又救出了劉備的兒子阿斗。

劉備正是智有諸葛亮,武有趙雲,才建立了蜀漢大業。《三國演義》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讓人回味無窮。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0

今天我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感悟頗多。

書中的人物個性鮮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仁厚謙遜的劉備,勇氣超凡的趙雲……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最欣賞的是重情重義的關羽。文中描述的很簡單:身軀魁梧,棗紅臉,丹鳳眼,濃眉,鬍鬚長,又英俊又威風,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後騎一匹“千里赤兔馬”。他投漢不投曹,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釋曹操,他刮骨療傷,斬顏良,殺文丑,幾乎天下無敵,這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再説説本書的作者——羅貫中,他大膽創作,運用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勾勒出每個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文章寫得生動、形象。怪不得人們把這本書評為四大名著之一。

我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讓大家也讀讀羅貫中的偉大傑作。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1

這個月我閲讀了《三國演義》,書中講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之間為了統一中國而奮鬥的一段歷史故事。裏面刻畫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如: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義氣深重的關羽,英勇無比的趙雲,陰險詭詐的曹操……我最難忘的是曹操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

先來説曹操。人們一説曹操,最先想到的詞是陰險狡詐,而我讀了《三國演義》後,知道了曹操用兵天下無雙,在劉備落魄之時收留了他,還與他一起青梅煮酒論英雄,説他與自己是並世英雄。在他的領導下,魏國兵多糧廣,不料被司馬家族偷樑換柱,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呀!

諸葛孔明,大家都喜歡他。他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他雖然一世英明,而生命卻非常短暫。當我讀到諸葛孔明於建興12年8月23日逝世時,我深深為他感到可惜!

讀了《三國演義》,我受益匪淺,似乎長大了很多。合上書,我思緒萬千,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你呢?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2

公飲數杯酒畢,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任汝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

刮骨,對連打針都覺得要疼死的我們,對於關大老爺所承受的刮骨之痛恐怕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但關公卻眼睜睜的連眉頭都不皺一下的承受下來,可見他那鋼鐵般的意志與精神,讓人由衷的敬佩,同時忍不住長歎:“好一個英雄好漢!”不愧大丈夫之稱,亦未辱沒了他的傲氣。常聽別人説:“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我要以他為榜樣,鍛鍊自己的意志,做一個面對困難堅強不屈的人!

有人説《三國演義》就是中國人的生活,只要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這些英雄故事和歷史風雲都將會繼續傳頌下去。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3

三國演義是文學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講述了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義薄雲天的關羽形象。在作品中,關羽是義的象徵。雖然曹操送給他金銀和美女,天天以酒宴款待,但是他卻不為所動。之後明白劉備在袁紹那裏,毅然放下了曹操給他的優厚的待遇,過五關斬六將前去投奔劉備,他這種義氣讓人們對他充滿了敬佩之情。

和重義氣的關羽比,呂布能夠稱之為小人了。他本來是丁原的義子,但董卓送了他赤兔馬等物,他便動了心,殺了自己的義父,棄明投暗。在呂布眼中,這些寶物比什麼都重要。

此刻的人,都把義看的很輕,而看重利益。哎,我忠心期望大家都能像關羽一樣講義氣。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4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後,東漢F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政權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後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羣雄聯軍伐董卓,雖然之後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羣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羣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讀了《三國演義》讓我瞭解了三國的時期歷史。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5

周瑜真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軍師,但是因為自己的工作方式不正確,讓事情反而變得更糟糕。當時,因為周瑜中了一支有毒的箭,情緒不能激動,但周瑜不肯離開,於是便在那兒養病。之後,鄰國的人要抓週瑜,又説了一些令他生氣的話,周瑜的病情又加重了。

剛剛打了敗仗,又受了傷,就就應好好養傷,等精力十足的時候再來,而不是堅持鬥爭。就像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劉翔的腳也受傷了,如果再跑,腳的傷就重了,或許在往後幾年就都跑不了,於是他便選取了退出比賽,好好地治療和養傷,準備以後的比賽。我認為他這麼做是對的。這場比賽或許對於2008是一個很大的遺憾,但如果不這麼做,將來便會有更多的遺憾。而且帶傷跑步也跑不快,拿不了第一名啊!

遇到這些狀況,我必須不會做出像周瑜一樣的笨選取。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6

這個學期,我懷着激動的情緒把《三國演義》又看了一遍。

這本書主要講了蜀、魏、吳的百年思想鬥爭、武力鬥爭等千餘件事。書的作者是羅貫中,他把故事中的人物寫得淋漓盡致,如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不可天下人負我”;周瑜的“心胸狹窄,忌才好勝”;諸葛亮的“料敵如神,指揮若定”等。

我讀了《三國演義》後,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文中的關羽(又名關雲長)。關羽很了不起,他身高九尺,胸前長鬚飄飄,臉色好象紅棗一樣,一雙丹風眼,兩條卧蠶眉,相貌十分威武。

我最佩服他的堅強。有一次,他的左臂中了毒箭,需要有刀子劃開肉,把骨頭上的毒一刀一刀地刮下來。雖然這個手術會使“病人”十分痛苦,但是,他依然一邊強忍着劇痛,一邊專心致志地和謀士下圍棋。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佩服。

雖然關羽在麥城一戰中身餡埋伏,被敵軍殺害,但關羽忠義兩全的英雄形象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7

扣人心絃的戰爭,形象鮮明的人物、駕輕就熟的計策……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曹操、孫權、周瑜…苦肉計、空城計、桃園三結義、刮骨療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國演義》裏獨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一個又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讓我欲罷不能。

當劉備三顧茅廬終於打動諸葛亮時,我被劉備求賢若渴的誠心所折服,我也為他得到知己而高興;當週瑜和黃蓋巧施苦肉計時,我既感慨周瑜的過人機智,又為那一鞭的抽打而忍不住心痛,明知是假,卻由不得同情黃蓋。

在書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故事是《草船借箭》,因為諸葛亮很聰明,用自己的辦法就拿到了周瑜要求的十萬只箭。

三國的事説也説不完就讓大家和我一起去探索吧。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8

這個假期,我讀了《三國演義》。它是中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説,作者是羅貫中。它體現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的發生發展與被鎮壓的過程,集中描繪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為了奪取政權,統一中國而展開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

《三國演義》不僅讓我知道了不少歷史知識,更讓我記住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仁義善良的劉備、心胸狹窄的周瑜、忠厚義氣的關羽······其中最讓我敬佩的人是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他在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巧用空城計智退司馬懿中展現出非凡的才智。

讀完這本書,讓我有了一些深刻的認識。人無完人,我們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失誤而橫加指責,也不要因為自己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缺點,只有不斷的改正自已的缺點,發揚自已的長處,才能不斷進步不斷成長。還有當我們遇到悲傷困難的事情時,要用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它。

讀《三國演義》,讓我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9

寒假,我通讀了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草船借箭》。

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蜀吳聯合,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故意為難他,叫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説三在能做好。諸葛亮找魯肅借了二十條船,最後巧妙地從曹操那裏借到了十萬支箭,周瑜自歎不如。

諸葛亮可是實至名歸的神機妙算,他觀測天象算到第三天的早晨江上必起大霧。而且他還深知人性,料到曹操生性多疑不會出兵,知道魯肅忠厚老實,可以信賴。

另外,我還很喜歡魯肅,他本是幫周瑜打探消息的,結果卻幫了諸葛亮一個大忙,還偷偷瞞着周瑜。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顧全大局,善良守信的人。

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嫉妒之心不可有,寬容之心不可無”,嫉妒心既害了別人,又害了自己,我們要做心胸寬廣,從善向上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20

今天我買了一本三國演義書,我非常愛看。到睡覺時還看。

媽媽不讓,曾三次被媽媽警告不睡覺第2天就不讓玩電腦,我被逼無奈,只好略施小計。

第1計:跑到wc看,後被媽媽察覺到,不但被媽媽臭罵一頓,還被轟出去。

第2計:曾2次以到廚房吃飯看。

一直看到半夜3點,不過總算看完了。第2天一副嶄新的黑眼圈誕生了。

我來給大家講講。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諸葛亮、孫權、關羽、張飛、趙雲。先説曹操吧,世人都説曹操是奸雄,可我並不這麼認為。青梅煮酒時,曹操完全有機會殺了劉備,以除後患。可他並沒有這樣做,這點完全可以顯出曹操的大義。這點是周瑜完全做不到的,他眼裏只有諸葛亮,一直想殺他。後來他發現劉備也不簡單,便想殺劉備,或把他留在江東。可見周瑜氣量是如此狹小。

三國演義是本好看的書,請大家都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