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西湖夢》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61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西湖夢》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西湖夢》有感

西湖的文章數不勝數,作者中有很多高手,再寫下去連餘秋雨先生自己也覺得愚蠢。但是,多次違避,最後筆頭一抖,他還是寫下了這個俗不可耐的題目。也許是這汪湖水沉浸着某種歸結性的意義,餘秋雨先生避不開它。

餘秋雨先生初識西湖,在一把劣質的摺扇上。那是一位到過杭州的長輩帶到鄉間來的。摺扇上印着一幅西湖遊覽圖,與現今常見的遊覽圖不同,那上面清楚地畫着各種景緻,就像一個立體模型。圖中一一標明各種景緻的幽雅名稱。多麼雅緻的一把扇子。

明代正德年間一位日本使臣遊西湖後寫過這樣一首詩:

昔年曾見此湖圖,

不信人間有此湖。

今日打從湖上過,

畫工還欠費工夫。

可見對許多遊客來説,西湖即便是初遊,也有曾經來過的感覺。而這樣會產生了一種疏離,無法與它進行正常的交往。正如家常菜不宜於大場面,可讓兒童偎依的媽媽不適合化粧,西湖場面太大,化粧過多,難以叫人長久安駐。事實上風景絕佳處都適合安家。

西湖給人以疏離感,還有一個原因。它成名過早,遺蹟過密,名位過重,山水亭舍與歷史的牽連過多,結果,成了一個象徵性物象非常稠厚的所在。遊覽可以,貼近去卻未免吃力。為了擺脱這種感受,餘秋雨先生跳到湖水中游泳,獨個兒遊了長長一程,算是與它有了觸膚之親。

餘秋雨先生感覺到湖水並不涼快,湖底也不深。但他上岸後一想,自己是從宋代的一處勝蹟下水,游到一位清人的遺宅終止的`,於是,剛剛弄過的水波就立即被歷史所抽象,幾乎有點不真實了。

這就是西湖神祕的面紗,讓人感到錯綜難認。

寫後小記:我把作者的思路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上自己的修飾,盡力表現出作者當時的情景。

Tags:有感 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