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愛瑪》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6K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愛瑪》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愛瑪》有感

談到簡.奧斯丁我們就會想到她的《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是她最著名的作品,而《愛瑪》則是她的成熟之作。《愛瑪》是簡奧斯汀的第五部小説,完成於一八一五年。簡.奧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力,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和愛情風波。她的作品格調輕鬆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深受讀者歡迎。

《愛瑪》和奧斯汀其他作品一樣,這是一部關於愛情與婚姻的小説。它講述了聰明富有的愛瑪熱.心為好友撮合,自認為能善解人意,為別人尋找到好的歸宿,卻總是事與願違。經過幾番亂點鴛鴦譜的周折,愛瑪在不經意間發現了自己的真愛,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成就了三樁美滿婚姻。《愛瑪》這部作品乍看似乎不是很好看,因為它的內容就是圍繞着愛瑪來寫一些瑣碎的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純美愛情,也沒有幽默的話語。但一本書看完後給了我截然不同的感覺。《愛瑪》圍繞着愛瑪的生活展開來寫的,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18世紀英國社會的愛情觀、婚姻觀。

首先我來談談《愛瑪》中的友情,這主要指的是愛瑪與哈里特之間的友情。起初我很奇怪為什麼傲慢自負的愛瑪會選擇與平凡的哈里特成為朋友。最後我終於明白,這樣做可以襯托出愛瑪高貴、友愛與她幫別人撮合婚姻的才能。然而這部作品最值得思考的.是從中體現的婚姻觀。

《愛瑪》這個故事是發生在一個英格蘭鄉村和鄰近地區中產階級的生活中,這裏的人們熟悉對方,就像我們中國的村莊一樣。但是與中國的習俗不同的是,英國人的社會等級觀念比較強,他們普遍認為貴族或者是社會比較上層階級的人們不應該與下層階級的人交往,他們認為這樣會有失身份;尤其是結婚問題,如果一個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男士與一位沒有家庭背景的女士兩情相悦,甚至達到談婚論嫁時,肯定會受到其他人的鄙視和侮辱,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柄,那個男士最壞的結果會被逐出家門。就是因為這樣,許許多多的有情人不能眷屬,造成更多的悲劇。所以,貴族們平時的消遣活動就是邀請同樣社會地位的人們飲茶,參加舞會等這種社會現象這是奧斯丁所厭惡的,所以她要在作品中以浪漫的手法歌頌真、善、美,鞭撻假、醜、惡,這無疑觸痛了同時代那些與作品中嘲笑人物不無類似的人們。

《愛瑪》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均追求與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與溝通,要求社會地位上的平等權利,堅持獨立觀察、分析和選擇男子的自由。這或許在我們現在看來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在當時的英國社會確實一大步的進展,尤其是女主角愛瑪.伍德豪斯更是最特出的例子。此書是站在愛瑪的角度思考問題,讓我感覺到這女子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她相貌端莊,聰明開朗,生長在富貴家庭。照理説,這種英國的富家大小姐應該是早早地嫁人,然後有空就和一些貴婦,聊聊衣裳,聊聊八卦,日子就這樣如流水般離去。但是她並沒有想過嫁人,甚至還説:以後都不嫁人。甚至做起紅娘,為她的好朋友哈麗特.史密斯小姐做媒,她竭力為地位地下的女子尋找社會地位比較高的配偶,但結果往往與她預料中的不一樣,鬧出許多始料不及的笑話。愛瑪是個聰明的女孩子,但是她並不是完美的,她的缺點是過分自行其是,稍稍自負。每當奈特利先生指出她觀點中的不妥處,或許是對某人的評價與她不同時,她不會立刻檢討自己,甚至一意孤行,但到最後結果出來和她預想中不同時,她總會深思、總結自己的錯誤。

有人認為這是作者有意引導讀者嘲笑當時英國社會上那種普遍的一意孤行的惡習。而我是十分贊成這種觀點。而與愛瑪同樣以自己方式幫助別人的是書中的主要男主角,奈特利先生。奈特利先生我認為是在全書中最為明智的一個人物。奧斯丁把奈特利放在最清醒的地位,用他的語言指出她認為的社會的惡習。他對於那個“認為自己所作所為並不感到悔恨,依然認為自己在判斷女性權利和女子的微妙心理方面比他能力強”的愛瑪是包容的。又如,在一次舞會.上,看到社會地位低下的哈麗特.史密斯小姐受到輕蔑的冷遇時,他挺身而出,協助她度過難堪局面,對諂上欺下的行為進行打擊。與愛瑪相反的是,他鼓勵地位相符的哈麗特和羅伯特.馬丁之間的真情相愛,便給予一定的幫助,讓有情人終成眷屬。《愛瑪》中吸引我的還有那像謎一般的情節。作者謹慎地將一些重要的線索掩蓋起來,直到需要時才揭開真相。讀者從愛瑪的角度去觀察其他角色的感情和性格,不禁通過種種線索去探求真相。

這部小説,上演了一場略帶誇張的生活喜劇給我們的讀者。奧斯丁一生中從來沒有結過婚,卻給我們帶了這樣如此不同的愛情故事。讓我們在享受文字的同時,不禁思索着:男女平等的權利是人們偉大的智慧結晶。這一部名著正是對當時英國社會反抗的無聲吶喊。無數的文字形成一把把鋒利的劍,刺向社會的弊端,這就是無論那個文人與生俱來的神聖的職責。

Tags:愛瑪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