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3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盛夏的翅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範文(精選6篇)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1

《盛夏的翅膀》是一本勵志少年小説,它讓我體會到了不同於城市的温暖與成長。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羅泊村的小村莊裏。這裏的人們過着充實而又幸福的日子,艾樂一家也是如此。可是生活不會一帆風順。自從阿媽被查出脖子上的腫瘤後,一家人便像泡在了冬日的水裏,一天比一天寒,一天比一天冷。艾樂知道,阿媽的病不能拖,因為學校裏那個唱歌很好聽的翠英老師就是被這個包塊送去了天上。可是,艾樂上學要錢,阿媽治病也要錢,哪有那麼多錢呢?艾樂是個有孝心的好孩子,見了阿媽生病,他逃學,賺錢給阿媽治病。最後,艾樂還是聽了張老師的話,參加了升學考試,並且考上了縣一中。就在艾樂盤算着以後的事情時,阿媽永遠地離開了艾樂。在失去阿媽的痛苦中,這家人又開始犯愁了:艾樂的學費怎麼辦?老畢摩是村裏最有威信的人,他聽説這件事後,在村裏連夜奔跑,總算湊夠了艾樂一年的學費。但是,以後幾年又該怎麼辦?就在大家犯愁時,鎮長竹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大姐蕎粒的刺繡出名啦,外國人搶着要她的繡品呢!而艾苦和艾康開了一家竹製品加工廠和一家農家樂。歡笑聲充滿了這個小院。艾樂不用擔心了,他終於可以放心地這個盛夏賦予他的“翅膀”,飛向自己的遠方。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要感歎一句“天無絕人之路”。艾樂的阿媽死後,這家的五兄妹怎麼會不難過呢?可是家裏的一切都還等着他們去做,他們並沒有被困難打倒,而是用自己的雙手讓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不怕困難,勇敢地去面對一切,就是有了自己的一雙“翅膀”!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2

温情款款,輕盈靈動,這是《盛夏的翅膀》,讓我深受感觸。

《盛夏的翅膀》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從小吃“百家奶”長大的雲南彝族少年艾樂,因阿媽生病,想輟學打工為阿媽掙錢治病,後來在全村各族人的幫助下,艾樂拿着凝聚大愛的“百家錢”,終於展開希望的翅膀,帶着祖輩的夢想,走出大山,繼續求學圓夢的故事。

作者以成人的邏輯口吻講述兒童的故事,這和許多故作可愛、幼稚的兒童文學有着很大的差別,這種樸素而理性的敍事方式是我喜歡的。沒有很多童話故事裏常用的非黑即白的人物設定,也沒有非邪即正的激烈矛盾衝突,作者所做的就是以最自然的方式把多民族融合生活的農村人際交往展現出來,把人間最自然的情感表達出來。

民族村寨裏的善,是李維流淌在筆端的一股股清泉,沁人心扉。打魚的阿爹打到了要產仔的大紅鯉魚,儘管賣了可以解決一點生計,但想到的是老輩人傳下的規矩:“不獵懷崽的獸,不捕擺子的魚”;森林中救下的受傷小鹿,儘管有老闆來出大價錢收購,正可換錢交學費,但艾樂一家還是幫它養好傷後放歸山林;雖然地處偏遠,但彝家人知道,“家有讀書人,門上會發光”。小艾樂的漢族小學老師用最樸素的話告訴他:“人這一輩子哪,可以窮,可以生病,但不能沒有一顆嚮往遠方的心哪!”對大山深處的孩子們來説,走出大山是一個很嚴肅的人生命題,山外的世界就是命運的彼岸,而接受教育,是通向彼岸的唯一道路。有一股善的力量始終在推動着、鼓勵着小艾樂走出去,走向遙遠的地方,見識更廣闊的世界。

民族村寨裏的美,是飄拂在村莊上空的山嵐,輕柔温暖。艾樂生活的村子是一個多民族的村子,他出生時母親沒有奶,他吃的 “百家奶”,源於民族的大愛。當艾樂的母親不幸因病去世後,彝族老畢摩召集來白族老祖、回族老阿訇、傣族老貝瑪、哈尼老祖,動員大家共同為艾樂湊學費,這也源於民族的大愛。我深深體會到,五十六個民族之所以是一家,就是因為有這份手足深情,有這份至親的大愛。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彷彿置身於一草一木、一聲鳥鳴、一片蛙聲的大自然之中,置身於淳樸的民風、善良的人性、豐饒的家園之中。不知不覺,我像艾樂一樣爬上一座從未到過的高山,展開了夢想的翅膀。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3

《盛夏的翅膀》是一部勵志青春小説,讓我感受到與城市的温暖和成長不同。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羅博村的小村莊裏。這裏的人們過着充實而幸福的生活,艾樂一家也是如此。但是生活不會一帆風順。自從在我媽脖子上發現腫瘤後,我家就一直泡在冬天的水裏,一天比一天冷。艾樂知道阿姨的病不能耽誤,因為在學校唱歌很好聽的崔瑩就是被這個包送上天的。然而,艾樂需要錢上學,她的祖母需要錢治病。她怎麼會有這麼多錢?艾樂是個孝順的好孩子。當他看到他的祖母生病時,他逃學並賺錢給她治病。最後,艾樂聽了張老師的話,參加了入學考試,被縣一中錄取。就在艾樂考慮未來的時候,奶奶永遠離開了艾樂。在失去祖母的痛苦中,一家人又開始擔心:艾樂的學費怎麼辦?老畢摩是村裏最權威的人。聽説這件事後,他在村裏跑了一夜,終於拿到了足夠樂毅一年的學費。但是接下來的幾年我們該怎麼辦呢?就在大家都着急的時候,市長朱升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巧姐的刺繡出名了,外國人都搶着要她的刺繡!艾Ku和艾康開了一家竹子加工廠和一家農舍。小院子裏充滿了笑聲。不要擔心艾樂。他終於可以用夏天給他的翅膀飛到自己的遠方了。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歎,人無絕人之路。艾樂的祖母去世後,這個家庭的五個兄弟姐妹怎能不悲傷呢?但是家裏的一切還是等着他們去做。他們沒有被困難打敗,而是用自己的雙手讓生活越來越有希望。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勇敢的面對一切,不要害怕困難,就是我們有自己的翅膀!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4

一份濃濃的鄉土情,一個懵懵懂懂的鄉村少年,一個普普通通的夢想,造就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盛夏的翅膀》。

本書的作者李維是一個來自雲南邊地彝族村寨的寫作者。李維求學的時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的社會,許多中原地區的孩子都不得不輟學,何況是貧苦的山裏娃娃呢?在各種艱難境遇下發奮讀書的少數民族孩子們,只好涉江水、攀懸崖,每天來來回回幾次,只為能夠背上書包走進教室,獲得知識,走出大山。李維的求學路也是如此,所以在他獲得成功後寫出《盛夏的翅膀》,以告訴更多的人:在山裏還有這樣一羣與天鬥、與地鬥,努力與命運抗爭,敢於追夢的孩子!

《盛夏的翅膀》講述了鄉村少年艾樂的故事。艾樂原本有一個雖一貧如洗卻其樂融融的家庭,他們純樸、善良又勤勞。但天公不作美,阿媽的病在每日辛苦的勞作下越發的嚴重,艾樂一心想要輟學為阿媽掙醫藥費,阿媽卻撒手人寰了。幾乎萬念俱灰的艾樂在鄉親們的萬般勸慰下立志繼續唸書,走出大山,踏上了尋求夢想的道路。

書中令我記憶尤深的,是羅泊村各族人民的團結友愛。阿媽撿回的小鹿,艾樂年幼時的百家奶,送別艾樂的百家飯……其中的哪一種不凝聚着人們的真心真情!羅泊村的每一個人都是美好的,他們能夠熱心地互相幫助,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就算有天大的禍事,大家一起扛!而在當今的社會裏,人情似乎淡漠了許多,更多的是個人的埋頭苦幹,與別人的相互競爭與提防,人與人之間豎起了藩籬與圍牆!紛亂繁華的世界裏,我們被矇住了雙眼,看不見最真實的我們,最本真的自己,心底的情緒無法訴説,陷入了孤獨迷茫和無助……如果我們能像艾樂他們一樣,彼此真誠,彼此温暖,彼此支持,彼此助力,逐夢之路不是會更光明,築夢的力量不是會更強大嗎?

夢想是我們人生的目標,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是我們一生所求,可夢想難道僅憑個人就能實現嗎?它需要自己的努力,老師的教誨,家人的鼓勵,國家的重視!有了真正的夢想,人們才會團結;有了團結,夢想才會實現。一個人有了夢想,人生才會飛躍;一個國家有了夢想,社會才會進步;一個地球有了夢想,時代才會發展。

我閉上眼,思索着自己的夢想。夢想隨着清風飄入藍天,與其他千千萬萬個夢想團結在一起,編織成一幅宏偉的藍圖——中國夢!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5

暑假的時候,我閲讀了一本書名叫《盛夏的翅膀》的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來自雲南的少年艾樂從小吃“百家奶”長大,因為媽媽生了重病,想要放棄學業去掙錢給媽媽治病,後來在大家的幫助下,他手握“百家錢”走出大山,繼續唸書的故事。

讀過這本書後,我的內心無法平靜,感受到來自大山深處人與人之間深厚的感情,滿是善良和感動。

這本書告訴我,愛心是做人的根本。艾樂出生的時候他的媽媽沒有奶水,他喝的不僅僅是“百家奶”,更是來自大家對他的關愛。當他的媽媽不幸去世之後,村民們為他籌集學費,這使我深深體會到了,愛心給人帶來的幸福,更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愛心。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艾樂始終堅守着信念,戰勝了來自生活的磨難。艾樂,一個少年,在本該無憂無慮的年紀承受住了來自家庭的困難,人事的.滄桑。面對這些挫折,他並沒有被打倒,而是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為家裏分擔,我折服於他的堅強。

這本書在寫少年的堅韌的同時還寫出了愛心無價的道理。艾樂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堅持愛心夢想將會實現。家庭的貧困並沒有埋沒他內心的善良本性。比如,他的爸爸放生大紅鯉魚,媽媽放小鹿歸山。善良在這一家人身上,在村民們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有感觸:不論身處什麼困境,永遠都不要放棄心中的夢想,堅定自己的信念並努力,夢想將會實現。“如果驕傲沒被現實大海冷冷拍下,又怎會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遠方。”,艾樂經歷的正如這歌詞。在這同時,我們不要因為周圍的環境而丟掉了該有的善良本性。

既然生活偏要我們歷經艱難險阻,那我們就披荊斬棘,勇敢地面對挫折。艾樂,謝謝你的堅強教會了我如何堅持夢想,我將會像你一般樂觀,保持心中的善良,展開夢想的翅膀!

盛夏的翅膀讀後感6

《盛夏的翅膀》讓我看到了來自偏遠地區的學生學習、生活的艱苦,巨大的痛苦與磨難面前,他們用善良織起了一大片希望的錦霞——也讓我學會珍惜自己順遂學習生活的來之不易……

母親重病需要錢醫治的時候,小小年紀他想到的是輟學自己想辦法為最親愛的媽媽治病;內心無數的委屈,他想到的是向村口的老榕樹傾訴,從未自暴自棄倒下堅強的旗幟;由於家庭原因,成績優異的他選擇不參加考試,獨自坐在瑞湖邊落寞地扔着石頭,如潮的委屈從未淹沒他對媽媽的愛……小艾樂是堅強的,當他緊攥着張老師給他的80元錢,抓住難得的機會考上了縣一中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多麼地感動又為之雀躍——艾樂真的是好樣的!

我從未想過會有那樣對知識如飢似渴的孩子,堅韌頑強地支撐起生活的一片藍天;我從未細想過偉大的民族的愛能夠燃起那樣一段熾烈的善良的火焰!

讀過“小艾樂”的故事,我不禁深深地低下了頭——安逸順遂的學習生活,我居然會厭煩它無聊乏味,每天鑽研偷懶和玩樂的法子……這樣的我又怎麼能在困難來臨之際支撐起心頭的一片晴空呢?學習之路上小小的幾個數學題目便令我漸漸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可是生活艱苦的“艾樂”呢,他又是怎樣隱忍地堅持,承擔了他那個年紀本不該有的沉重!

小艾樂的漢族小學老師也用最為樸素的道理告訴他:“人可以生病,但不能沒有一顆嚮往遠方的心。”

反思自己,我也該有一個遠大的夢想!我們該有一顆嚮往遠方的心,該有一顆堅定不移追逐知識的心,該有一顆始終善良的心!

讓我們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在智慧的海洋裏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