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熱】草房子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草房子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草房子讀後感

草房子讀後感1

《草房子》作者以優美的文筆,描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的小學生活。

本文分九個章節來講述桑桑在油麻地所發生的一些故事,從殘疾人“禿鶴”對人格自尊堅守,最終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以及因身世謎而被受板倉小學同學欺負的紙月,在桑桑的幫助下成功擺脱了他們欺負;蔣一輪老師與白雀一段純潔的愛情故事;秦大奶奶從一個處處與學校做對的老人,變成一個保護學校而獻身的老人,無處不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杜小康由於家庭鉅變,從一個優越家庭輪為一無所有的失學兒童,為家庭生計而在校門口擺小攤,不卑不亢的經營;細馬是邱二爺家過繼的'兒子,因為是江南來的,口音不一樣,所以上學時受到同學的嘲笑,所以不原學習去放羊,邱二媽的冷言冷語讓他想逃回家的念頭,而邱家最後得靠細馬這個頂樑柱;桑桑得了鼠瘡,在生與死的邊緣掙扎,父親帶他千里迢迢求醫,結果幾次都失敗了,父親想讓桑桑在臨死前見到最美好的事物,實現他的願望,最後還是達成心願。

桑桑這個小男孩因為是校長的孩子,這得天獨厚的條件讓他自始至終的生活在草房子裏面。於是他就成了連接所有在草房裏活動着的人物和事件的一個見證者。這裏面有和他一般大年紀的同學,也有教書的老師。這些人物形象性格分明,各有特色。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打開都是一段故事。

陸鶴的自尊心:陸鶴因為不長頭髮經常被別人戲弄。在他的自尊心意識萌發之後,他開始很在意自己的這點與眾不同之處。他想過不去上學,為了長出頭髮忍受用生薑擦頭的刺痛。後來又戴上了帽子。越在意什麼越對什麼敏感。在一次會操比賽時,為報復老師對他光頭的歧視,他報復性的在比賽時惡意展示了一下。表面上看他勝利了,會操的秩序因此被打亂;但他卻輸的很慘。因為學校的榮譽因此受到損傷,換來的是大家對他更加的冷淡。一個人是不能沒有集體的。一旦被脱離,個人的心理上也必將受到打擊。後來,在一次節目表演中,陸鶴挺身而上,這一次為了學校的榮譽他積極的努力。這次他重新贏回了大家的心。陸鶴最終又融入到了這個集體大家庭裏面去。我們每一個生活在羣體裏的人都是這個集體的一部分,集體的榮譽班級的榮譽也就是我們大家的榮譽。

這本書魔力般的吸引了我,通過作者的筆墨,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草房子》我忽然覺得童年並非華麗的城堡,而是一間充滿陽光的草房子,看似平常,等我們但細細回味,就會發現其實充滿了温暖。

草房子讀後感2

利用雙休日的時間,看完了《草房子》。心裏頭有種什麼感受,無法用什麼詞來形容。準確地説,應該是震撼,一種美的震撼,美的心痛吧。

説實話,這本書我買了很久了,一直沒有認認真真的去看它,當初買的時候也是聽了別人的話才買的,我把它擱在書架上,寫完作業後,就去書架前看看,翻翻。不經意間,注意到了《草房子》,才想起,原來這書我還沒有看完呢。所以就立刻捧讀起來,兩天就讀完了。

這是一部講究品位的少年長編小説。

寫了一個善良,天真的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讓人從中不為人知的感歎,從中受到啟發。

草房子,它本身就是那麼原生態,純自然的東西,根根乳白色的閃閃發亮的茅草全部來自於海灘的自然中,“受着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的暴曬”柔軟,韌性,密實,“冬天是温暖的,夏天是涼爽的”,它是原始的,又透出一派古樸來。現在到處都是水泥鋼筋混凝土速成的框架樓房,別説“冬暖夏涼”反而是“冬冷夏涼”,只能靠先進的空調來急救酷暑嚴寒,而窗外排出的熱量,汽車尾氣的熱量又充斥在現時的天空,更加的燥熱反常。

書中主要是縈繞於心中的是“草房子”的孩子在遭遇苦難時的默默承受苦難的堅韌的毅力美。

桑桑,小説中一個貫串始終的主人公,他的獨特,他那種隱隱的普愛之心處處給苦難中的朋友以無形的力量。他,支撐起油麻地孩童世界的一片天空,註定他在“一大片金色”的草房子中走出疾病走出油麻地走向“那隻巨大的旋轉着的花環”……

紙月,一個很可憐的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孤苦伶仃的。但很堅強,一路堅持走了過來。

細馬,雖然以前不找邱二媽的喜歡,但在經歷了一場水災之後,重新又回去了,扛起了一個家庭,自己則作了一個牧羊少年。

還有杜小康……

我喜歡這本書,不僅因為那悠然的筆調,那流水般的敍述。還有書中那一首首純真的童謠。它們的出現,猶如在一幅畫卷上添加了繽紛色彩。

小姑娘,快快長,

長大了,跟連長,

有得吃有得穿,

還有花不完的現大洋。

“咿呀……呀,……,喲……喲喲,喲喲……咿呀咿呀喲……”

這書中一切的一切,把我深深地打動了。

那麼你呢?還不趕緊去讀讀!

草房子讀後感3

當我拿到《草房子》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封面上那些活潑可愛的兒童人像吸引了,腦海中冒出了許多問題——這本書寫的是我們同齡人的故事嗎?封面上的人物與草房子有什麼關係?他們在作家筆下是一羣什麼樣的孩子?帶着這些問題,我迫不及待地讀起了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的是我爺爺生活的那個年代的故事,一個叫桑桑的男孩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

桑桑一家四口,住在油麻地小學,爸爸桑喬是這所小學的校長。油麻地小學,是一色的草房子。書中人物所發生的故事,都與油麻地小學有着密切地關係。

書中講述了桑桑和他的同學禿鶴、細馬、杜小康,還有他的老師蔣一輪、温幼菊以及紙月、秦大奶奶的一連串生動、感人的故事。

桑桑是個敢想敢做的小男孩。他和大多數同齡孩子一樣頑皮,天真好奇。有一次,桑桑為了能讓自己養的鴿子有個家,他把家裏正用着的碗櫃,做成了一個大鴿籠,結果被媽媽狠狠揍了一頓。還有一次,他把蚊帳改成了漁網,雖吃到了美味的魚蝦,但遭到了媽媽的懲罰,被沒收了他的蚊帳,晚上被蚊子咬得全身是包。我也曾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電視為什麼亮,總想拆開來看看,但最終不敢做,或在萌芽期就在家長的責備中破滅了。

桑桑很受大家喜歡。他聰明、活潑、熱情、勇敢、善良,大家都願意和他玩,也很關心他。特別是在桑桑久病尋醫過程中,許多熱心的人,都給了他生活的勇氣和力量。文弱的温幼菊老師,常安慰他的一句“別怕”和她那首無詞的歌曲,總是在他耳畔飄蕩,給他力量。當我看到桑桑生病後,他爸爸揹着他一次次去看病,卻一次次失望而歸,我一直為他提心吊膽!最後,看到他治好了病,我真為他高興!我一顆揪着的心,終於放下了。

生病期間,桑桑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更加善良。他願意為人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幫同學從地上撿起一塊橡皮,他都為自己而感動。桑桑面對死亡出奇的平靜、樂觀和勇敢,以及樂於助人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

作者曹文軒筆下,這羣孩子所發生的故事,他們的情感,讓我產生了許多共鳴。尤其他形象生動的文字,對每個人物活靈活現的描寫,都讓我記憶猶新,令人回味。

我喜歡這本書,更喜歡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草房子讀後感4

草房子是普通的、是平凡的,但,《草房子》卻是高雅、曲折的,在一個又一個悲涼、感人的情節中,我覺得,我的知識又增長了。從今往後,我要關愛他人,就算再苦的日子也不能放棄生活,人生就是因為經歷了,磨難了,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哪怕最後死了,你也是死而無憾。

草房子這本書很好看,我看完紅門(二)了,剛看到藥寮這章。這一章很詳細的描寫了鴨子的模樣,炊煙的樣子,杜小康父子的苦難。

草房子的每一章都在描寫一兩個人的事情。比如:第一章禿鶴描寫的禿鶴髮生的事。第二章紙月描寫的紙月的事。第三、七章白雀(一)、白雀(二)描寫的白雀和蔣一輪的事。第四章艾地寫的秦大奶奶的幾件事……

這本書有許多比喻句,如而當太陽如金色的輪子,轟隆隆的滾過來,直滾到人的頭頂上時,天地間就彷彿變的火光閃閃了。

這本書的幾個主要小孩:桑桑、陸鶴、紙月、杜小康、細馬。這本書分為了九章,每一章都很精彩!

《草房子》這本書是曹文軒寫的,是曹文軒純美小説系列中的一本,一共八本。《草房子》這本書是由九篇文章組成的。這本書裏的主人公是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桑桑是一個活潑、頑皮、樂於助人的小男孩,在《細馬》和《艾地》的故事裏最能體現出他的樂於助人了。

《細馬》的故事是這樣的:桑桑家關係最密切的邱二爺家有一個叫細馬的繼子。一場十天的洪水把邱二爺家淹沒了,邱二爺一家就住在了桑桑家。但是邱二爺生病了,需要又白又嫩的柳樹鬚子治病於是桑桑就幫助細馬摘柳樹鬚子,他們摘得滿頭大汗,終於摘了大半筐。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桑桑的樂於助人。

《艾地》的故事講的是:油麻地小學的一角住着一位秦大奶奶,但是校長想把她趕走,就在奶奶房子的四周種滿了樹,於是桑桑就幫助奶奶拔樹,還幫助奶奶把地澆平。最終秦大奶奶留了下來,秦大奶奶非常感謝桑桑,桑桑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啊!

另外,在《藥寮》和《禿鶴》裏也體現出了桑桑勇敢和調皮。桑桑為了治病,勇敢地將非常苦的藥喝了下去,桑桑把陸鶴的帽子掛在了旗杆上,這充分的表明了一個小男孩的調皮性格。

《草房子》這本書充分的描寫了桑桑的各個方面,桑桑真是一個調皮、活潑、樂於助人、勇敢的好孩子,我有好多方面不如他,我要學習他,做一個優秀的好孩子。

草房子讀後感5

《草房子》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的吧,他就是曹文軒。

曹文軒於1954年1月出生於江蘇鹽城,中國兒童文學作家。197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他曾任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

《草房子》是曹文軒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小説所描寫的故事發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過對主人公男孩桑桑終身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的描寫,講述了五個孩子的成長曆程和油麻地老師、大人的故事。

六年中,桑桑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卻不尋常的事情:少男少女之間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光彩;在體驗死亡中對生命的深切的領悟;大人們之間撲朔迷離的情感糾葛……這一切,清楚地展現在少年桑桑的生活中,並影響着他的世界觀。這六年,也是桑桑接受人生啟蒙教育的六年。

《草房子》所描寫的故事中,我很佩服的一個人那就是杜小康,他本來家境富裕,可一夜之間,富人變窮人。然而他並沒有放棄生活信念,他微笑着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挑戰。他不斷“創業”,想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我也很喜歡主人公桑桑,因為他敢於改變自己。因為紙月的到來,桑桑為她改變。紙月彷彿是正義善良的化身,猶如一個小天使。因為紙月,桑桑變得懂事了,不再搶妹妹的餅乾吃了,吃飯也變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灑得湯湯水水……

少男少女之間的情誼是真摯的,不含一絲雜質,不要片面地認為異性之間沒有純潔的友誼。孩子們永遠是最純真、最無邪的,大人看不懂我們,因為我們天不怕,地不怕,我們敢於去創造。因為我們未成年,做事情都有一股子闖勁兒。

總而言之,《草房子》帶給我的感悟還遠遠不止這些!它更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珍惜童年、珍惜友誼。

童年是一去不復返的,友誼需要大家一起來守護;假如青春不老,那我們永遠不散場;讓我們用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困難與挑戰吧!

草房子讀後感6

著名作家於青説過:“盪漾於全部作品的悲憫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趨疏遠,情感日趨淡漠的當今世界中,也顯得彌足珍貴、格外感人。”這段話精闢介紹了《草房子》的本質特色。的確,讀完本書,留給我的是深深地感動。

《草房子》的主人公是一名既成熟又幼稚的小男孩桑桑。在我眼中,他是一個近乎完美的小男孩,天真、善良、機敏,有他這個年齡應有的調皮,小腦袋裏裝滿了詭計。心情不好時,藏在心裏,發泄在自己心愛的鴿子上,害的鴿子四處逃竄,看到這裏我就忍俊不住:桑桑啊,桑桑,你幹嘛不説出來。對紙月的關心,默默藏起來,不露痕跡,可真是“人小鬼大”。我感動於作品的“真”。

人性的“善”令我久久不能平靜,感動之時淚水悄然滑落。一開始看秦大奶奶,我實在時憎惡她:賴在油麻地不走也就罷了,可是你故意把鴨子趕到校園、放進教室,豈不是太過分?可往後看,看到秦大奶奶給小女孩梳漂亮的辮子,任由男孩子在她寶貝的艾草地上打滾嬉鬧,我竟然有點喜歡她了。後來,自家的鴨子管住了,不再打擾學生學習了,甚至還能將其他人家跑進學校的鴨子一個個趕走。嗯,這才是我心中的秦大奶奶。時間就這樣平靜的流逝,秦大奶奶也年邁體弱了,一次為了救落水的孩子差點淹死,在麻油地人們的千呼萬喚下,好不容易醒來,好幾天才能下地走動。看到這裏我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她再也不會下水救人了。可不久她竟然為了撈學校裏掉進池塘的南瓜,永遠的離開麻油地,看到這裏我已經泣不成聲,“你怎麼這樣傻,就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秦大奶奶走了,留下身後的一片艾草,留給麻油地人們無盡地回憶,留給我純真的感動……

“此時無聲勝有聲”。桑桑病了,父親揹着他四處求醫,默默地走在泥濘的小路上,紙月看見了,急忙抱着稻草鋪在他們將要經過的小橋上,生怕他們滑倒,可自己卻被淋濕了;細馬,邱二爺的過繼兒,就在邱二爺病的快不行了,在寒冬裏,到河邊柳樹下,冒着凜冽的寒風,用瘦弱的身軀去刨樹根,急了就用手去挖,雙手血淋淋的……邱二爺走後,和邱二媽一起撐起一個家。

令我感動、回味無窮的還有很多,讀《草房子》,如跟一羣善良、純真的麻油地孩子在交談,放飛思緒,真情在麻油地上空蕩漾,留下無盡地感動,我彷彿跟淳樸的麻油地人們在一起,我此時真正領悟到“餘音繞樑,三月不知肉味”。

草房子讀後感7

“父愛是一座山峯,讓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風霜雨雪也沉着堅定;父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父愛是一道光輝,讓你的心靈即使瀕臨黑暗也能看見光明大道。”讀了曹文軒叔叔的長篇純美小説《草房子》,我不由地想起了這首小詩。

《草房子》主要講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六年小學生活。調皮的桑桑、樂觀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清純的紙月、孝順的細馬。無疑是本書的焦點。

其中《藥寮》一章深深地打動了我。得知桑桑得了絕症,桑喬一次又一次地撫摸着熟睡中兒子的小腳;為了治好兒子的病,桑喬丟下工作,領着桑桑滿世界地尋醫問藥,在幾天時間裏面,就踏破一雙鞋底。在一切努力都白費後,桑喬猛然想起兒子曾有打獵的慾望,他不再在乎人們知道他從前是一個低賤的獵人,毅然取下槍,在眾人的.目光中坦然地帶着桑桑去打獵。當他看到兒子抓着打下的野雞,高興得幾乎發狂的樣子,兩眼頓時濕潤了。一個動作,一句問候,一滴眼淚,都是父親對兒子無聲的愛!文中的桑喬讓我想起了我的爸爸。

有一次,媽媽因單位臨時有事不能回家,於是讓爸爸回家給我做飯。那天,爸爸氣喘吁吁地趕回來,累得大汗淋漓,他拉了拉領帶透了口氣,笑着問:“兒子,餓壞了吧?”我絲毫不領情,皺着眉頭,沒好氣地問:“怎麼回來得這麼晚?我都等了多長時間了?你看看現在都幾點了?”這些爸爸似乎早已預料到了,他不但不生氣還開玩笑地説:“哈哈!我的寶貝兒子一定是餓昏頭了。等着,我給你做好吃的。”我氣呼呼地“哼”了一聲,跟爸爸賭起氣來。爸爸不再説什麼,埋頭默默地做起飯來。多少年過去了,世事如煙,但父親忙碌的身影,温馨的笑臉,卻像大浪淘過的金子,燦燦地沉澱下來,晶瑩閃爍,照亮我的人生。

古有黃香温習、王祥卧冰求鯉、吳猛恣蚊飽血、楊香扼虎救父。作為備受呵護的新一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珍惜擁有,好好學習,懂得感恩,孝敬父母,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再憂傷地哼唱起那首《時間都去哪兒了》。

草房子讀後感8

在這個美好的假期,我讀《草房子》這本書。裏面的內容深深地感動我,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這些都出自於曹伯伯的純美小説《草房子》。

這本書敍述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這一切的一切都散發着人性之美的光輝,不斷地衝擊着我的心靈。

最有趣的就屬禿鶴那章,他和桑桑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同學。其實他叫陸鶴,只是,他是一個十足的小禿子,所以油麻地小學的人都叫他禿鶴。禿鶴的頭很地道,大家都想摸摸,可是必須用東西換。可是有一天禿鶴對自己的頭很在意,誰摸他的頭他就和誰急。禿鶴的爸爸就給他買一頂帽子,桑桑和幾個同學拿着他的帽子到處扔,有一天學校要會操,禿鶴想參加,可他沒帶帽子老師不讓他參加,最後禿鶴在台上鬧,蔣一輪老師只好讓他參加,可他卻闖禍,他去討好別人,大家都不理睬他,直到有一次演戲,沒有合適的選擇,才讓禿鶴來試試,這一試卻讓人對禿鶴刮目相看。

最讓我感動的就屬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強的一個,在油麻地生活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小學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校費很多時間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在大家的眼中,她是一個可惡的老婆子,經常搞破壞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落水的喬喬。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後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生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枴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枴杖關她夠不着的窗户……最後,她竟為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感動之餘,我不禁想;是什麼使她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是什麼使她為一個區區南瓜不顧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麼使她在垂暮之年發出人性光彩?是愛!是油麻地人的淳樸,是油麻地人對她純真的愛。也是她那顆感恩的心。關愛、純樸、感恩書寫秦奶奶完美的最後一筆。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盪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讚歎這極致的美。

《草房子》是一本永遠值得我珍藏的書!

草房子讀後感9

讀本書想到學校的一項任務“控輟保學”。看着杜小康對知識的渴求,心裏五味雜陳。確實沒錢,怎麼上學呢?細馬不上學是主觀原因,杜小康卻是客觀條件造成的。目前生活條件優越,十二年免費教育,可為什麼還有不願上學的孩子呢?哪裏出現了問題?就老師來説,孩子來上學,即使成績不好,又能影響多少呢?所以希望每個孩子都能上學,那怕只是為了長大。中小學生禁毒知識競賽中看到一段微視頻,一個十九歲的女孩在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參與了吸毒。當時感慨“控輟保學”的必要性,十幾歲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卻自以為已經長大,特別容易受傷害,學校就是一把保護傘。作為家長,要用真心來管理孩子,使盡全力,想方設法,別留下太多遺憾。細馬雖沒上學,但邱二爺家遇難時,他選擇留下,邱媽媽生病時,他扛起家裏的重擔。高尚的品行,是孩子原初都有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珍愛孩子的善良與純真,每一次、每一點和每一滴。杜小康離開校園,經歷風雨後長大了,珍惜每一次的經歷,只要我們還在經歷。

孩子的世界有時淒涼卻不失美好,大人的世界也如此。蔣老師和白雀的故事,開始桑桑很願意為他們當愛情信使,因為大家都是愉快的。但白爹爹好富嫌貧,最後導致送信變成桑桑的苦差事,因為他們各自都成家有了新的生活。人生會遇到諸多選擇,只要目標清晰正確,就該堅定不移、排除萬難去抵達。路途也許荊棘叢生,但走過去才會山花爛漫。人生需要堅持。“藥寮”主人温幼菊,人如其名,“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她的座右銘是“別怕”,縱然吹落北風中,也曾枝頭抱香過。

桑桑還有忘年之交“秦大奶奶”,奶奶守着她的一畝三分地,更是守着離她而去的老伴,和政府、桑校長鬥智鬥勇,可愛至極。最後奶奶離開了學校、也離開了油麻地的草房子,永久的留在了大家的心中。

桑桑生病,桑喬知道了人生的重心,面子不值幾斤!獵人又怎樣?於是身着獵服,帶着兒子跳進桑田,狩取兩隻野雞換得兒子開懷大笑,何樂而不為呢?桑喬是一個好父親也是一個好校長,於是調往縣城。桑桑也跟着離開了親愛的朋友們,將油麻地的草房子深深的藏在了心間。

草房子讀後感10

小説描述了一位14歲的少年坐在草房子的房頂上看着油麻地小學,回憶起了自己的一個禿頭的同學——陸鶴的成長的故事。

陸鶴最開始很快樂,生活過的無憂無慮。他在油麻地小學上學,雖然同學們都叫他“禿鶴”但是他還是很高興的回答了,好像他本來就叫“禿鶴”……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三年級,可是有一天,他卻對自己的禿頭重視了起來,他甚至為此而不想上學了,於是他的父親教給他了一個偏方:只要用生薑擦頭皮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長出頭髮來。於是,他每天都擦拭自己的頭皮,原先光溜溜的頭皮上有了血色,很快,七七四十九天就過去了。

可是,陸鶴的頭上還是沒有什麼動靜,當時正值盛夏,當人們儘量從身上脱去什麼的時候,陸鶴的頭上卻多了一頂雪白的薄帽。有一次匯演的時候,要求是附近的五所小學一起比賽,地點是油麻地小學,大家都很認真的排練,陸鶴也不例外,可是,他的班主任死活也不願他參加,因為他是一個禿頭,可是陸鶴很固執,執意要參加,班主任沒辦法,只好答應了,但是前提是他要戴一頂帽子。一切井然有序的進行着,當操做到三分之二的時候,陸鶴卻將帽子摘去了。

因為陸鶴長得很高,所以他的光頭吸引了許多同學的目光,於是大家都心不在焉的,操也沒有做好,原來挺好的動作被他們做的軟弱無力,結果不用説,當然沒有拿到獎了,而陸鶴也被校長桑喬給收拾了一頓。很快,風波平息了,陸鶴的觀念也改變了,他心想:我本來就是一個禿頭,沒有什麼好掩飾的。直到有一次又要表演的時候,學校選了一個名叫《屠橋》的劇本,於是學校選了幾個人表演,一個連長,一個小姑娘,還有一個偽軍。

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劇本好就好在它能把人都得哈哈大笑,但是這裏面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關於你那個禿頭的偽軍,很多笑點都涉及到禿頭,但是你總不能説着是禿子但是卻有一頭黑髮吧,於是校長桑喬就想盡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可是還是無濟於事,這時,陸鶴站了出來,向校長自薦,校長同意了。

於是他就努力地背台詞,誰都沒有想到,他僅僅用了半天就熟悉了這個角色,到了晚上他仍然在練習,果然,經過大家的努力,他們得到了第一名的頭銜,可是解散的時候,大家卻找不到陸鶴了,最後,大家在小河旁邊發現了他,而他卻在那裏默默地哭泣着。文章最後一句是:陽光照耀在油麻地小學師生的身世,同時也照耀在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身上……

其實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困難,但是,只要我們不氣餒,努力的拼搏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

草房子讀後感11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草房子》的書,是我國兒童文學家曹文軒的作品。

這本書講述了在油麻地這個地方,有一所叫做“油麻地小學”的學校,學校的教室都是一棟棟草房子,看起來並不高大,但屋頂大大的,裏面很寬敞。這種《草房子》,實際上很貴重。他不是用一般的稻草或麥秸蓋好的,而是從300裏外的海灘上打來的茅草蓋成的。那茅草密而旺盛的長在海灘上,受着海風的吹拂與毫不遮擋的陽光的暴曬,一根一根的都長的很有韌性,陽光一照閃閃發光,海風一吹就能發出金屬般的響聲,也就是這樣一棟棟的草房子,見證了主人公桑桑,禿鶴,紙月等它們之間的友誼,以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温情。

比如桑桑,有好幾次他都見到自己的好朋友,紙月遲到了,在一次紙月因為遲到還被老師罵了後,就決定要一探究竟。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發去找紙月。後來他發現了原來是每天早上被村裏的惡少所欺負。桑桑為了不讓紙月受到欺負,寧願自己被打,也不讓她受欺負。這種友誼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再比如杜小康,他家原本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一户,可是在一天裏出了變故,家庭一落千丈。無奈之下杜小康的爸爸杜雍和只好讓自己的兒子輟學,帶他去300裏外的地方放鴨。經過種種困難,鴨子終於長大了,沒過多久他家的鴨羣就闖入了別人的池塘,吃掉了將近3萬條魚苗,鴨羣又被魚塘的主人給扣壓了下來。杜雍和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又病倒。而杜小康回家後卻沒有氣餒,以自己的能力開了一個小小的商鋪在學校門口,他那頑強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又或者是桑桑的父親桑喬。在桑桑生病期間他帶着自己的兒子四處奔波,尋找醫治方法。而在這一段期間,桑桑因為父親拾回了自己的童年。

讀完了這本書,我十分感動,被書中的所有主人公的故事所感動。生活中我們最需要正是書中提到的這幾種:

友誼。在生活中,我們最不缺這個,但也是最缺的。無論是在大人的世界還是兒童的世界都有夥伴,夥伴之間都會產生友誼。但我們之間的友誼沒有書中那麼親密,所以我們要更加的和朋友之間產生更濃厚的友誼。

親情。現在所有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自己家的兒女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課外班,從而剝奪自己孩子的自由。在這裏,我呼籲家長應該帶孩子們多玩耍玩耍,讓他們有個快樂的童年。

讓我們為朋友之間的友誼,家人之間的親情而努力奮鬥吧!

草房子讀後感12

近期精心閲讀了曹文軒所做的《草房子》,對其人物,對其情節都十分有感觸。今天我要寫的就是我對這本書的感受。

我覺得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書開頭介紹的“禿鶴”。他的原名叫做陸鶴,由於他天生禿頭,無藥可治,所以大家才管他叫做“禿鶴”。他從小就被大家笑話,他自己到是沒有什麼感覺,他的禿頭被人人摸,他卻天真到了一點意見都沒有反而很高興。等到禿鶴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才知道自己的頭很珍貴而且別人都沒有,所以竟轉變成了“有償”的。也許這個人物在全書中佔不到很多的位置,但是我認為卻給了讀者一個濃厚的興趣,通過這個詼諧的人物,烘托出油麻地的孩子都是純潔的,天真的。讓讀者更加希望認識更多的油麻地的孩子和了解更多油麻地的故事。因此,從這裏可以看出,作者曹文軒這樣的佈置是很高明的。

讀完開頭,就讓我有了相當濃厚的興趣去繼續讀下去。我看到了桑桑的敏感和同情心,紙月的細膩,秦大奶奶奮不顧身……不過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細馬。

初次看到細馬這個名字我還以為是隻馬的名字,但後來才知道他是嶽二爺與嶽二媽從嶽大爺家帶來的嶽大爺最小的兒子。他長的很精神,喜歡笑,十分愛説話。但是當他到了油麻地小學時,他變了,變得十分孤單寂寞,沒有人聽的懂他滿口的江南口音,沒有人在課餘時間與他玩耍。他甚至覺得自己不是啞巴,勝似啞巴。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喪失了與別人交往的權利,那麼他的世界將不是彩色的,將不是立體的。細馬最後因為這一點使他不想再上學,他去放羊,以此來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逐漸他覺得他跟羊很處得來,他可以跟那羣羊一呆就是一天。但終究經過幾次交談,使桑桑和他成為了最好的朋友。他那堅強,不服輸的品質十分另人敬佩。

總結全書,細細品味了那麼多的人物,我唯一感歎的就是成長似乎並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許只是一瞬間。不管是對於細馬,還是杜小康,都是如此。現如今,父母們老是感歎養個孩子費力,費神。但是往往不能體會到養子的樂趣所在。而正是《草房子》給我們揭示了一羣孩子的生活經歷,為我們找到了養子的趣味,自然也就充滿了温馨和愛。

草房子讀後感13

桑桑是一個小男孩,他喜歡做出一些誇張的事。而六年的小學生活卻讓他沒齒難忘,在這六年中,他經歷了無數感人的故事:這些男女無瑕的真情,同學間天真的友情……他從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嚴,頑強……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裏埋下了“愛”的種子。

陸鷹是個長着光光腦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禿鷹”,他充滿無助與孤單,被叫”禿鷹”的他常常小鎮水碼頭最低的石階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發呆‘流淚,但是,他卻憑着自信讓所有人刮目相看,誰説沒頭髮就醜,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對尊嚴的執着堅守上的。可見,孤單‘尊嚴的傷害並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藥”紙月是個內向、善良的小女孩。

她的心靈如同皚皚白雪般純潔,她沒有爸爸媽媽,只有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慈祥的奶奶,為了不讓奶奶為自己擔心,當板倉小學的男生欺負她時,她沒有告訴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淚,直到桑桑幫助她把板倉小學的男生打跑後,默默無聞的她才露出一絲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話不多,卻總能幫助別人,不要認為內向是一個缺點,有時,默默無聞卻是最可愛的。

白雀是一個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寬闊,但銀鈴般清脆,她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這就是真正的美。

初次看到細馬這個名字我還以為是隻馬的名字,但後來才知道他是嶽二爺與嶽二媽從嶽大爺家帶來的嶽大爺最小的兒子,他長的很精神,喜歡笑,十分愛説話,在油麻地小學,他變了,變的孤單,無助,沒有人聽的懂他滿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個啞巴才有的壓抑,他是那樣的可憐,這使他不想再上學,他去放羊,以此來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幾次交談,使桑桑和他成為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頑強的品質十分另人敬佩。

這本書魔力般的吸引了我,我與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樂同悲,當看到桑桑生病時,我哭了,第一次為書中的主人公而哭,我怕,怕桑桑會死掉,我對着天祈禱,保佑桑桑能夠度過難關。

人生無處無真情,在《草房子》裏,我看到了另人落淚的真情。

草房子讀後感14

暑假裏,我一口氣讀完了曹文軒的《草房子》。合上書,金色的草房子、苦澀的艾葉、彎彎的小河、茂密的蘆葦蕩又出現在我的面前,思緒不由自主地回到故事開始的地方--油麻地。一個叫桑桑的男孩在這裏度過了六年讓他一生都難忘的時光。合上書,那座草房閃耀着金光,書中的許多故事讓我感動,讓我難忘!

《草房子》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在書中當我得知禿鶴為了彌補之前的過錯,重新找回同學之間的友誼,在一年一度的全鄉中小學文藝匯演中,主動請求併成功扮演一個別人不願意的角色--禿頭偽軍連長,從而給學校爭得了榮譽。自己也開始了戰勝自卑、懦弱和缺陷,最終找回了屬於自己的自信,我真為禿鶴感到高興;當我知道細馬為了給他爸爸治病而不畏辛苦、任勞任怨的放羊時,我不禁感到慚愧;當曉得桑桑患有絕症後,還很堅持,努力地去戰勝病魔,當然,這也少不了爸爸和老師的功勞,我看到這裏不禁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心裏默默的為桑桑祈禱祝福。

為什麼杜小康要遠離學校、遠離家鄉、任勞任怨的為爸爸幹活?為什麼紙月要夜以繼日、熬夜苦讀?為什麼細馬要不畏辛苦、幫爸爸去放羊?這都是由於他們勇於擔當家裏的一份責任,用稚嫩的肩膀去扛起家裏的重擔。

我不禁想起自己:當細馬只穿着一件單衣、不畏寒冷,清晨一早出門放羊時,我還在暖烘烘的被窩裏睡得正香;當杜小康為了重振紅門,去遠離家鄉300裏的蘆葦蕩養鴨而吃盡苦頭時,我卻在悠閒的看着漫畫書、玩遊戲、看電視,我真為自己感到羞愧!為了少做一份數學練習題,我常和家長爭得雞犬不寧;為了晚點起牀,我裝睡得正香,直到家長一再催促,才懶洋洋地起牀現在我們的生活環境多麼的優越,可是我們大家都不珍惜。這也應了一句話:擁有的越多--越不懂得珍惜。

如今,我已經升入六年級了,已經是大孩子了,我要象文中的桑桑一樣堅強,象杜小康、細馬一樣自立、有擔當。當好老師的小助手,當同學們的領頭羊。我要告別以前的懶懶散散、遊手好閒。我應該學會多在家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父母減輕生活的負擔,不再像以前那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能總是問媽媽,我的東西在哪裏?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草房子》的象魔棒一樣吸引着我,書中的故事閃耀着人性的光輝,讓我終生受益!

《草房子》永駐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