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幸福從細小處開始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1W

看完一本名著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幸福從細小處開始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幸福從細小處開始讀後感

想要給“幸福”賦予上感情色彩,有點惶恐,因為沒勇氣肯定現在的自己就是幸福的,因為不知道究竟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是否就是幸福的。興許幸福只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卻總是要等到抵達終點,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才發現原來最幸福的是自己已經走過人生那麼多坎坎坷坷了。

富蘭克林説,幸福要從細小處開始。是的,只有着眼小處,才有可能讓一個人得到幸福,甚至造福全人類。我由此想到了在雜誌上看到過的一個故事;一對窮夫婦,丈夫冬天總是搶在妻子之前洗澡,為的就是讓妻子在洗澡時不會覺得太冷。很多人看完後會覺得妻子是幸福的,但相比之下,我覺得丈夫更幸福。幸福不一定要得到些什麼。一個人如果懂得製造幸福,並能夠把幸福給予別人,就會感受到一種給予的快樂。快樂了。也就覺得幸福了。

富蘭克林從社會的角度,更多地把幸福闡釋為人們所得到的社會利益。的確,從付出者的角度來看,若想帶給別人幸福,就更應該注重細節。但我覺得,要是作為幸福的接受者,也許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去過生活,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無所謂,不是不在乎,而是不要太在意。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有義務一定要讓另一個人幸福。就像氣球,承載得越多,就飛得越慢,飛得越低,越是熱切盼望得到更多幸福,就會越覺得不幸福。因為內心太過急噪,不容易被滿足的心靈就像是無底洞,空虛最終會戰勝充實,所以即使已經很幸福,也無法彌補心中的空缺。

想想故事中的妻子也許就是個懂得滿足的人,很現實地講,物質上的“幸福”,有時比精神上的“幸福“更容易打動人心。家裏窮得連暖氣都裝不上,但妻子並沒有抱怨過生活的拮据。得知丈夫每天搶先洗澡的原因,她也感動得落淚。和丈夫一樣都是懂得着眼細處的女人,所以是再小的細節,都會被感動,也會覺得幸福。所以我説要學會無所謂,因為幸福總是來得很突然。

幸福是什麼?也許只是一種感覺。就像我看到這個題目就被吸引,閲讀文章後能有所思考,這些文字讓我覺得很滿足,所以我是幸福的。其實要擁有幸福很簡單,多為別人付出,你就會得到雙重幸福,來自自己創造幸福過程的那份美好回憶以及別人回報的那一份。

面對幸福的時候,我希望,自己是無所謂的,學會理智的“無所謂”,也許我就能一直幸福了。

Tags:讀後感 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