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螢王》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41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螢王》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螢王》讀後感範文(通用8篇)

《螢王》讀後感1

今天,我讀完了曹文軒寫的書《螢王》。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很簡單,就是講爺爺八歲的時候,迷失在蘆葦蕩中,五隻螢火蟲救了他的性命,從此爺爺就一直守護着螢火蟲,直到生命盡頭。

我覺得爺爺是個善良、執着、不忘恩情的人。自從螢火蟲救了他的命,他就拼了命保護它們。為了螢火蟲,爺爺可以打架,可以得罪人,他把螢火蟲的性命看得比自己性命還重。他不允許任何人傷害螢火蟲,他聽得見螢火蟲説話,他與螢火蟲心心相印……

還有一個刻畫鮮明的重要人物——秋虎。小時候秋虎只是單純地嫉妒爺爺,因為螢火蟲只在爺爺頭頂上飛,所以捕殺熒火蟲,後來是因為利益要與爺爺作對,直到爺爺救了他的兒子,才一同保護螢火蟲。

我很喜歡看這本書,因為曹文軒能把場景和此時的心情描寫的栩栩如生,就像爺爺被困在蘆葦叢中的那一段,爺爺絕望的心情。想必大家都有過這般心情吧,比如一不小心把自己反鎖在房間裏,打不開門的時候。

我還特別喜歡描寫爺爺坐在河邊看螢火蟲的段落。因為在我生活的年代,我從來沒有見過一隻螢火蟲,曹文軒用文字帶我見到了那麼多螢火蟲。其實,當看到螢火蟲被人們大量捕殺,變得越來越稀少時,我真的很心酸,看看現在吧,夜空中何曾飛過一隻螢火蟲?沒有了原生態的河流,草叢,螢火蟲便沒有了生存之地,無力存活。

在爺爺要死去的時候,螢火蟲圍着他飛舞,彷彿全世界的螢火蟲都來了似的,莫名傷感。

《螢王》這本書非常美,有空大家也可以讀讀哦!

《螢王》讀後感2

經老師的佈置,我讀到了一本富友價值的書,這本書將純潔的心藏在一個個小故事中。這本書便是曹文軒的《螢王》。

這本書講述了曹文軒的爺爺與螢火蟲發生的小故事。小時候“爺爺”因想捉一種叫豆娘的一種小蟲子,在菜園中迷路了,在他絕望之際,由五隻螢火蟲引“爺爺”回了家,從此“爺爺”便喜歡上這些富有靈性的小生物,守護了它們一輩子。

在現在這個新時代,有些人可能沒見過螢火蟲,也可能懼怕它們,如果讓你喜歡上這些螢火蟲很難,但我認為每一樣東西都是有生命而且有自己的魅力的。像這本書中就有許多人,他們不會去珍愛這些螢火蟲,而是反反覆覆的去傷害它們,將它們捉起來裝到狹小的紗布袋中,拿去賣錢,將它們當成賺錢的工具,滿足自己的私慾。像書中就給了一個類似的反面人物,秋虎。他從小便是“爺爺”的冤家,從小便和爺爺反着幹,總是欺負“爺爺”。長大後便做起了螢火蟲的生意,他讓村裏的小朋友到池塘邊捉螢火蟲,以低價買進這些螢火蟲去做婚禮上的燈。“爺爺”發現後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我覺得現在需要這種人去愛護每一種小動物,不因認為自己比它們強大而滿足自己的私慾利用它們去賺錢,佔為己有。就因為很多人有這個思想,生態逐漸惡化,終於在現在人們漸漸醒悟,開始意識到這些小動物的作用,才漸漸開始有人來保護它們。所以我們也應隨着這股風保護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命。

在生活中我也有這樣的經歷。

記得小時候爸爸帶我到一個餐廳吃飯,這個飯館的菜很好吃。這時候上來一個菜,這個菜是由很多類似於麻雀的東西。我很好奇便問爸爸“這是什麼?”他説:“這是店裏的招牌菜——水煮荷花雀,很貴的,快嚐嚐”聽到這個名字我覺得有些熟悉,和疑惑,然後上網查了查,發現這裏所謂的招牌菜便做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荷花雀。我知道吃保護動物是犯法的,而且這些動物所受到國家保護,也是因為人類殺害的過多。爸爸知道了,讓我們都不要吃,還向店裏提出了建議。

的確,現在有很多動物漸漸也受到國家的保護,從前人們總愛買用動物製成的昂顧物品,但現在漸漸的變少了,人們也開始意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珍愛小動物,從我做起。

《螢王》這本書,描寫一個小孩從小到大一直堅持保護螢火蟲,體現了人們老一代最純潔的心。從最簡單的一件事體現出人心的變化,人的差別。

請保持你這顆純潔的心,善待每種小動物。

《螢王》讀後感3

螢火蟲與爺爺之間不可思議的緣分,是一幅充滿詩意與浪漫的江南水鄉水墨畫,字裏行間看似是孫子對爺爺一生的回憶,實則更多的是對生活的思考。

堅守信念的人終會得到生命的加冕

窗外一片漆黑,書桌上時鐘的指針已經指向了九點,我那被興趣班浸泡得疲憊的身體軟軟地趴在書桌上,無精打采地做着作業,心中有些憤憤不平:為什麼要做那麼多的練習?為什麼要上興趣班?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要堅持?我的努力真的能得到回報嗎?我的理想真的會實現嗎?煩躁地扔開筆,打了個哈欠,目光卻不由自主的掃到了桌邊我最近在看的曹文軒寫的《螢王》這本書,我的腦中突然跳出了書中爺爺的形象。爺爺八歲那年,為了捉豆娘而迷了路,在爺爺最絕望的時候是五隻螢火蟲救了他,用它們的光亮為爺爺指引方向,最終找到了回家的路。從此爺爺發誓要永遠守護螢火蟲,並真的用他一生的心血來實踐這個諾言,並被人們稱為“螢王”。我被爺爺的這份堅守而感動,為爺爺有如此堅定的信念而深深折服。承諾很容易,但為這份承諾而付出的堅守又是多麼的不容易!與爺爺比起來,我的這點小累又能算什麼?我難道為了一點小辛苦就要放棄我的理想嗎?不!我也要堅守我自己的信念,我也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拼盡全力!想到這裏,我堅定地拾起筆,繼續寫下去,因為我相信:堅守信念的人終會得到生命的加冕。

我們不僅僅可以做受益者也可以做助人者

“盈豐路到了,請下車乘客做好準備……”隨着廣播中悠揚的女聲地鐵的門打開了,人們一擁而入,車廂瞬間塞滿了人,我彷彿覺得周圍的空氣都一下子變得悶熱起來。這時,站在我座位前面的一位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頭髮已經全白了,背微駝着,一隻手吃力地拎着裝滿東西的大袋子,另一隻手努力地抓着扶手,她皺着眉輕輕地咳嗽了兩聲,拎着袋子的手也隨着咳嗽而抖動。奶奶的樣子讓坐在座位上的我犯了難,怎麼辦?要不要讓座?讓座的話我自己也還有好多站才能下車,而且現在車上人又那麼多那麼擠,不讓的話又覺得心裏過意不去,於是我決定假裝看書沒看到這一幕,這樣不就不尷尬了。正當我把手伸進揹包拿出《螢王》時,我的手彷彿被書燙了一下,我突然想到了秋虎,他的兒子飯豆不幸落水,是爺爺帶着螢火蟲趕來救了飯豆,秋虎十分感激,後來當爺爺為了保護蘆葦蕩砸壞了推土機而進了監獄時,秋虎帶領着鄉親們救出了爺爺,並和爺爺一起守護螢火蟲守護蘆葦蕩,秋虎也從一個受益者變成了一個守護者,一個聲音從我心底升起:我們不僅僅可以做受益者也可以做助人者!我清楚的記得上次我沒位置坐的時候,是一位阿姨給我讓的坐,而她自己站了好幾站才下的車。我站起身對奶奶説:“奶奶,您來坐吧。”奶奶坐了下來,大大地鬆了口氣,一個勁地誇我,周圍的叔叔阿姨也投來讚許的目光,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因為只有我知道是秋虎給了我啟發。

傳承是我們代代相傳故事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又是媽媽規定念古文的時間到了,我心不在蔫地念着,不一會兒就煩了,恨恨地放下書本,衝媽媽喊:“這些老古董有什麼好唸的,根本就沒有用,而且上面有好多的生僻字,還要查字典,煩死了!不讀了!”媽媽看着我説:“這些都是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一定要好好讀。”“這些東西根本沒用,現在都是高科技時代了,誰還看這些?哪有我的《螢王》好看。”説着我拿起看了一半的《螢王》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媽媽看看我,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走開了。小説看完了,可書中作者描寫的最後一個情節卻在我腦海深深地揮之不去:“爺爺去世後的第三天,我出生了”。爺爺的逝去和“我”的出生,看似兩件事卻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我”是爺爺的孫子,是爺爺血脈的延續,更是爺爺信念的延續和傳承,“我”的出生就是為了接替爺爺來保護螢火蟲保護自然。我突然明白了,我所謂的那些沒用的“老古董”其實就像媽媽説的那樣,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它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這又是何其珍貴的寶物啊!我要做的就是像書中的“我”一樣,做老祖宗的傳人,把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下去!想到這裏我趕緊拿起《大學》大聲朗讀起來,背後是一臉疑惑的媽媽……

《螢王》是我這個暑假讀的最多的一本書,每次讀它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它讓我看到了美與醜,善與惡,在以後的日子裏它將會是我的“螢火蟲”,陪伴我指引我。

《螢王》讀後感4

盛夏的夜晚,我們常常能看見螢火蟲。在我的印象中,螢火蟲不但美,而且很奇特。它們尾部發出的亮光在黑暗的夜裏,就像天上閃閃的星星。小説《螢王》中的螢火蟲,更神奇。不但會引路,還懂得報恩。就像童謠裏唱的那樣:“螢火蟲,像燈籠,高高掛,慢慢飛,黑夜裏,引着我,慢慢走……”

小小的螢火蟲也知道誰是好人誰是惡人?小説《螢王》中那五隻有靈性的螢火蟲就知道。

在一望無際黑暗的蘆葦蕩裏,螢火蟲引着爺爺,慢慢走,終於獲救了。爺爺在感激之餘,決定保護螢火蟲一輩子。可秋虎不理解,處處和他作對。捉螢火蟲去賣錢。爺爺勇敢機智地解救螢火蟲。螢火蟲知道報恩,幫爺爺一起,救起了秋虎落水的兒子,用行動感化秋虎。秋虎想拯救螢火蟲的棲息地――蘆葦蕩,可一切都晚了,爺爺死了,跟着螢火蟲走了。

《螢王》裏爺爺和螢火蟲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們村張爺爺和桂花樹的故事。

我們村馬路邊有一條綠化帶,裏面種着桂花樹和香樟樹。平時有些村民把垃圾隨手一扔,丟在綠化帶裏面的縫隙裏。日子久了,垃圾堆成了小土包。垃圾邊的桂花樹,也許是垃圾裏肥料起了作用,長得特別旺盛。一天早上,不知是誰點燃了垃圾堆裏的.廢紙,冒出了滾滾濃煙。一陣風吹來,火苗像一條火龍竄出來。旁邊的桂花樹像個可憐的孩子,在濃煙中搖擺,好像在呼喊:“來人呀,快來救救我,救救我!”可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好像誰都不在意它。當時我也看見了,也是這麼想:別多管閒事了。

正在這時,我看見張爺爺急步向桂花樹走去。張爺爺今年70多歲,滿頭白髮,在早晨的陽光下,白的發亮。只見他一手拿着掃帚和鐵鏟,一手拎着一桶水,來到垃圾堆旁,放下鐵桶和鐵鏟。雙手拿起掃帚,弓着腰,高高舉起向火苗拍去,連續拍打了十多下,火苗消失了了。然後他拎起水桶,把水潑在垃圾上,頓時火全滅了。他又拿起鐵鏟,把垃圾裝進鐵桶裏,拎到對面垃圾箱倒掉。這樣來回好幾趟,垃圾終於鏟完了。桂花樹得救了,張爺爺笑了。

那以後張爺爺做起了護花使者,好像愛花護樹是他的責任。

今天晚飯後,我又看見張爺爺靜靜地坐在桂花樹下面。桂花樹長滿了很多小小的花苞,一串串,密密麻麻,可愛極了。等到花開,香氣四溢,一定令人陶醉。桂花樹的葉子在風中擺動,好像在給張爺爺扇扇子。太陽的餘光,通過桂花樹葉子的縫隙,星星點點灑在張爺爺臉上,身上,手上,發出金黃的光芒。

讀《螢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上,大自然裏的一蟲一鳥,一花一樹都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好好保護和愛惜它們。

《螢王》讀後感5

螢火蟲在夜晚的樣子很美,可是在我們這裏已經很難再看到螢火蟲的身影了,可能就是因為人類的污染和破壞所導致的吧。然而在《螢王》裏講的是一個男生因為小的時候有五隻小小螢火蟲在他絕境的時候照亮他的道路,堅守保護這些小生命的故事。

在《螢王》裏,有一個人因為螢火蟲帶給他的希望和光明,所以一直保護着螢火蟲;有一個人,因為螢火蟲的救命之恩,所以他為了一個螢火蟲跟全村人作對;有一個人,在他眼裏,螢火蟲是他最寶貴的朋友,他不跟別人説話,卻偏偏對螢火蟲當作知心朋友那樣對待。他就是書中的“爺爺”,他就像螢火蟲的王,一直在守護着它們,只為了來年再看到它們。

看完這本書,我感慨萬分。在書中,美麗的自帶光明的螢火蟲,遭到秋虎等人的捕捉。一開始僅因為孩子式的惡作劇,到後來就是出於螢火蟲可以賣錢。在金錢的利誘下,螢火蟲遭到了滅絕式的抓捕,再到後來,螢火蟲賴以生存的蘆葦蕩直接就被人類的推土機掃蕩一空,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對環境無休止的破壞,給螢火蟲帶來了滅頂之災。在這個過程中,爺爺一直是一個守護者。為了守護螢火蟲,爺爺和少年時頑劣成年後貪財的秋虎鬥了大半生;為了螢火蟲他不惜與全村想掙錢的孩子為敵;為了螢火蟲他砸壞了推土機進了班房。他讓我想起我們學過的課文老人與海歐》裏的那個老漁夫,老漁夫十幾年如一日,不辭勞苦從幾十裏步行到翠湖邊喂海鷗。最可貴的是老漁夫給每隻海鷗都起了好聽的名字,老漁夫把海鷗當作是自己兒女,而海鷗也把老漁夫當作是自己的親人。當老漁夫逝世時,海鷗一直在守靈,不願離去,這一幕讓我們為之動容。

這本書真的讓我很感動,故事中的“爺爺”喜歡螢火蟲,故事中的“惡霸”也喜歡螢火蟲。他們為了保護螢火蟲,遭到村裏人的不理解;為了保護螢火蟲,“惡霸”的一條腿瘸了;為了保護螢火蟲,“爺爺”坐牢了。

“爺爺”説過一句話,他説:“天底下的螢火蟲都是螢火蟲!在我眼裏,這天底下,其實只有一隻螢火蟲,不,五隻螢火蟲!”這句話説明了“爺爺”一直忘不了當初那五隻救了他的螢火蟲,這也是螢火蟲為他而點亮生的希望。

誰能想到那一絲絲螢光,竟照亮一個人的一生。

螢火蟲,我只見過一次,小小的,在夜空中,閃爍着屬於它的光芒。但它給人們帶來了光明,帶來了希望,帶來了生機。

《螢王》讀後感6

今天去圖書館還書再借書,作為曹文軒的書迷,我看到了一本曹文軒著的《螢王》,兩眼放光,十分高興,我毫不猶豫把它借回家。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叫屈寶根的人迷路在蘆蕩中,在快要被餓死時,五隻螢火蟲飛來了,帶着他回到了家中。

長大後,屈寶根一直在保護螢火蟲。

一天,有城裏人説他們婚禮上要螢火蟲當燈用,營造浪漫氛圍,高價大量收購螢火蟲。村裏很多人都捕捉螢火蟲,螢火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而屈寶根依舊在保護螢火蟲,於是他和村民們結下了仇恨。

十年後,帶頭捕捉螢火蟲人的兒子落水了,又是在夜裏,天很黑,大家壓根兒找不到人。

這時,屈寶根來了,他的到來,使湖面上一片光亮。帶頭捕捉螢火蟲的人,抬頭一看,帶來亮光的正是他的“獵物”螢火蟲。不久,他兒子救上來了……

當城裏人再要螢火蟲時,他一口回絕了。為什麼?因為螢火蟲救了我兒子。

我們做人就要像屈寶根一樣,久不放棄,知恩圖報,並堅定不移。

《螢王》讀後感7

爺爺八歲那年,一隻淡綠色的豆娘將他迷惑了。

他先是在菜園的籬笆上,一動也不動,只是當有清風吹來時,才微微顫動翅膀。那翅膀是透明的,上面有網狀的花紋,薄薄的,有玉一般的光澤。翅膀顫動時,本來安靜地照在翅膀上的陽光彷彿抖動着、跳躍着,這樣的亮光反射到空中,籬笆的上方,便一閃一閃地亮。”

如此這般詩意的文字,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曹文軒的《螢王》像一幀一幀充滿詩意的水墨畫,在娓娓道來的故事情節裏,我很輕鬆地便讀完了整本書。

《螢王》以細膩的筆觸講述了一個詩意浪漫卻又充滿人格力量的故事:望不到邊的蘆葦蕩擋住了男孩回家的路,5只小小的螢火蟲閃爍着、飛舞着,為他點亮了希望的光芒。從此,男孩與螢火蟲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共同譜寫出一曲綺麗絢爛的生命組曲。也讓我看到了希望的魔力,讀出了生命的感動。

讀了文章,我才真正有所領悟什麼叫希望。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糟糕也最美好的事物。每個陷入困境的人都希望能夠有那麼一絲的希望,好讓自己的人生不會徹底陷入黑暗中。迷失在蘆葦蕩的“爺爺”看到的那五隻螢火蟲就是類似那樣一種希望,在陷入絕境的時候告訴你要站起來,在疲累的時候告訴你要堅持,在絕望的時候告訴你要向前……而“爺爺”無疑是那個特殊的存在,他讓自己變成了希望。他帶着螢火蟲出現,把飯豆從漆黑的水中拯救出來。他捍衞着蘆葦蕩,捍衞着螢火蟲,螢火蟲落在他的身上,他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螢王”。所有的希望也不是徒然的,“爺爺”的希望是緣於和螢火蟲之間的惺惺相吸。

我豁然明白每個人都應該是生活在希望中的,否則生活就會毫無意義。我已經十二歲了,我的心中有無數個希望。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來了滑板,我希望每個週末能玩上一會滑板,在新廣場上在初秋的涼風裏踏上滑板上上下下放飛自我;望着媽媽忙碌的身影,我希望我能夠獨立生活,自覺學習,學習上不要媽媽催促督促,少讓媽媽操心,多幫助媽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希望在學校裏專心聽講,團結同學,尊重老師,熱愛集體,力爭做同學的好榜樣……

曹文軒的《螢王》,讓我受益匪淺。我想,人生是海洋,希望是舵手的羅盤,使人們在暴風雨中不致迷失方向。我會為着一個個美麗的希望而努力。

《螢王》讀後感8

暑假裏,我讀了許多課外書,有的讓人熱血澎湃,有的讓人思緒萬千,還有的就像帶您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

剛剛拿到《螢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好奇:“螢王”是誰呢?會是一隻大怪物嗎?強烈的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這本書。

故事主要講了曹文軒的爺爺小時候在望不到邊的葦蕩裏迷路了,五隻小螢火蟲閃爍着、飛舞着,把他從死神手裏拉了回來,為他點亮了希望。從此,爺爺與螢火蟲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共同譜寫出一曲徇爛的生命樂曲。

當聽説有人和螢火蟲發生感情的時候,我十分吃驚:一隻小小的蟲兒怎麼會跟一個農村小孩有不解之情呢?讀完《螢王》之後,我漸漸明白:原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命也有感情的,而人和小動物之前也會在某個時刻建立深厚的感情,正如文中螢火蟲把爺爺引出草叢,才激發了爺爺對它們的喜愛。爺爺一心想着保護螢火蟲,當村裏的小孩捉螢火蟲時他想辦法制止,後來秋虎到村外去捉螢火蟲了,也被爺爺趕來阻撓。爺爺為螢火蟲所做的一切,為螢火蟲付出的感情,勝過親人。

也許我們覺得爺爺這樣做很傻,像個瘋子,多管閒事,可畢竟螢火蟲救過他的命,在爺爺看來,螢火蟲就好比他的親人,沒有人比他更愛螢火蟲了。

看到這裏,你應該猜到,“螢王”並不是什麼怪物,而是是曹文軒的爺爺,一位竭盡全力保護螢火蟲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