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3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搗蛋鬼日記》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通用10篇)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1

“你好,加尼諾,這幾天沒有捱打吧!呵呵,開玩笑而已。”作者萬巴手下的加尼諾是那麼的栩栩如生,描寫出了現在小孩子的“冤屈”,充分展現出了現在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讀完這本書之後,就會讓人回憶起那甜蜜而酸澀的童年時代。童年總是那一瞬間,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而萬巴筆下的《搗蛋鬼日記》便能讓你想起小時搗蛋的快樂。

説到加尼諾——一個總是因為好心而闖禍的孩子。在好心的驅使下,加尼諾創下了不少活:把炮仗拴在姐夫身上;把苯胺放進肉絲湯……他的搗蛋事例真是太多了!他去了哪兒,哪兒都會被他搞得翻天覆地,久久不能安寧。闖禍之後,得到的沒有表揚,淨是數落。其實加尼諾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後來……這就是小孩所受的“冤屈”;這就是大人對小孩的不理解;這就是家庭教育的誤區。

沒錯,現在的小孩總是被不分青紅皂白的父母給捱罵,小孩的好心被大人誤以為是“不好的事”,而小孩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了;因為有口難辯,小孩子只好被蒙上不白之冤了。如果大人換個角度來想,想一下加入自己是小孩,會怎麼做?大人也許就不會這樣了。生活中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一天,小明在放學的路上看到一個小弟弟受傷了,當小明準備赴他去醫院的時候,他想到爸爸給他的警告:早點回家!他轉來又一想,這是件好事啊!爸爸不會罵我的!於是他就扶那個小弟弟去醫院了。回到家後,已經很晚了。小明還沒説話,爸爸就揚起了巴掌……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事例,但是卻體現出了家庭教育的缺陷;父母的不可理喻……加尼諾就是這樣。

《搗蛋鬼日記》這本書藴藏着快樂,而快樂卻徘徊在“倒黴”邊緣。經過我的閲讀,我發現“倒黴”一詞經常都出現在加尼諾的日記裏面呢!這本書不僅是在像品味陳年老酒一般讓我品味着童年,也一樣在教育着家長。

再見了!加尼諾,我們下次再見……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2

乍一看題目,你可能會產生許多聯想:搗蛋鬼、壞孩子、調皮麻煩……但事實恰恰相反——這是一本能傳遞愛與正能量的書。

這本書講述的是主人公加尼諾因為各種原因,為家中帶來了許多麻煩事,如:在燉肉里加入一大把鹽,拆壞了一個布娃娃,報復大人,離家出走……調皮搗蛋的加尼諾總能製造麻煩。因此,大家總是“親切”地叫他“搗蛋鬼”。

加尼諾本想幫助他姐夫一臂之力,但卻沒想到好心幫倒忙,幫人不成,反倒被罵了一頓。或許在大家的眼中,加尼諾就是壞孩子,大麻煩,但我不一樣——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真誠、勇敢和天真無邪,我看到了一個孩子真正的天性。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到了我自己。

小時候,我也是大人眼中“愛闖禍的孩子”。知道母雞能孵小雞,我把雞蛋放在被窩裏,希望自己也能孵出小雞來。但萬萬沒想到睡覺時一不留神把雞蛋壓碎了,黃色和白色混在一起,一塊塊的黏黃染在了被子上,還散發着陣陣腥氣。於是,早上起牀還被奶奶狠狠地罵了一通。之後,我明白了:一般情況下,人是孵不出小雞的。因此也鬱悶了很久。我闖過的“禍”還遠遠不止這一樁呢——用針把兩張餐巾紙縫起來想做一個小包,但因為缺乏經驗把小包的口都封上了,手上的小針眼一個禮拜都還隱隱作痛;自己用調味料和樹葉做了一鍋“黑暗料理”,自信滿滿地入口一嘗,才發現樹葉的味道實在很不好,之後我發現了樹葉和蔬菜的不同……漸漸長大,我明白了“無規矩不成方圓”,便不再調皮,很少闖禍了。但是,那些從探索中獲取知識和能力的日子卻始終是我生活中的亮色。

生活本來就是五顏六色的。哭過,笑過,驕傲過,也委屈過……這些好的或不好的種種到最後總會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勇敢地去“闖禍”,去探索未知,你會發現,你的白紙上也多了許多鮮豔的色彩!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3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一本超級有意思的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搗蛋鬼日記》。我覺得這個書名很好玩,便翻開看起來,沒想到一看,自己就像被膠水黏住了一樣,拿着這本書就放不下了。

這裏面的主人公加尼諾是一個頑皮的小男孩,他最喜歡搞惡作劇,還常常喜歡打抱不平,卻不考慮後果。

雖然加尼諾愛搗蛋,親朋好友都為之頭疼,但偶爾也會歪打正着。比如在科拉托爾醫生家,為了報復嘲笑他的花花公子,便在他做燈光浴的時候,用大蒜猛擦他的臉,沒想到卻發明了醫學界從未有過的治療方法“燈光浴+大蒜擦臉”。

加尼諾還是大人們之間的一個“悄悄話傳聲筒”。比如説他聽到了馬拉利律師向姐姐露依莎抱怨他叔叔威納齊奧“老是不死”,“希望他早死,好繼承他的遺產”,罵他“吝嗇鬼”,姐姐也説他“守財奴”,加尼諾就馬上不顧一切地報告給了威納齊奧先生,而且還把女傭人切西拉給他起的外號“水果凍”也一股腦地説了出來。可能純潔的切西拉(威納齊奧先生是這麼形容切西拉的)一輩子也想不到就是因為這個外號,卻意外獲得了一萬里拉的遺產,而馬拉利律師也不會想到,就是因為自己管不好嘴與思想,並讓加尼諾聽到了,從而自己失去了一筆數目可觀的財產。

加尼諾身上發生的每一個故事都非常引人入勝,最讓我喜歡的日記就是捉弄可憐蟲校長及其暴力的夫人,還有發明令人憎恨的瘦肉湯的可惡廚子,這次搗蛋卻是一次最解氣又搞笑而且是正義的行為。

讀完這本書以後,我認真地思考了一下“搗蛋”這個詞,搗蛋也要有分寸,一定要考慮後果,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你長大了才能成為一個能擔當的人。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4

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搗蛋鬼日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露易基·貝台利。作者以自傳體的形式,介紹了一位九歲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人們稱他為搗蛋鬼加尼諾。加尼諾受到姐姐的啟發學着寫日記,決心把自己的想法和經歷的事情都記到上面去。日記記載了小加尼諾在半年的時間裏怎麼把家裏攪得天翻地覆:他在姐姐的婚禮上把炮仗拴在了姐夫的扣眼上;他在客廳裏表演魔術,差點兒射瞎了客人的眼睛;他在家裏玩釣魚,卻釣下了一個老人的牙齒;他在火車上拉下了緊急制動閘,僅僅是出於好奇;他自己搞了一個動物園,掛在樹上的“猴子”竟是鄰居家的小孩……

這本書語言風趣幽默,在閲讀的過程中,我甚至笑出了眼淚。笑過之後,也引起了我的思索,我為什麼寫不出這麼形象生動的日記來呢?我將我寫的日記與書中的日記做了一下比較,我發現自己主要是不善於觀察,不善於記錄。有時在玩的過程中,內心比較有感觸,但是卻沒有用筆及時記錄下來,等事情過去以後,再去回想,就沒有當時的感覺了。我還要學習作者樸實的語言描述,全書中雖然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但讀起來讓人感覺猶如身臨其境。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的父母們能好好地讀一下這本書,雖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發生這麼多這麼誇張的事情,但通過這本書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內心世界,可以幫助我們與家長更好的溝通和相互理解。相信有家長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會成為更加正直、善良的好學生。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5

近日裏,我讀了《搗蛋鬼日記》,這本書是由意大利的作者萬巴寫的小説,它由日記的方式編寫。

這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加尼諾,總是好心辦壞事,其中有一篇日記讓我記憶深刻,他離家出走去了他姑媽家,他姑媽有一盆心愛的龍膽草,他的姑媽每天都給它澆水,把她照顧的很好,但是加尼諾看到龍膽草,他忽然有一個想要報答姑媽的想法,他把龍膽草從窗台搬下來,重新種植了,過了幾天,他的姑媽在跟龍膽草聊天的時候,發現草也乾枯了,有些葉子已經掉下來,同時感覺了龍膽草長高了,又過了幾天龍膽草乾枯了,這是加尼諾知道他辦錯事了,告訴他的姑媽是他動龍膽草,他姑媽很生氣的聯繫了他的父母,讓把他帶走了,在他身上發生很多這樣的事情,然後被所有的人稱為“搗蛋鬼"被別人誤會,自己離家出走,這些都是主人公加尼諾經歷的事情,加尼諾經常製造各種麻煩,讓大人對他暴跳如雷。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給大人制造麻煩的同時,自己也會受到傷害,同時這本書表現了兒童活潑頑皮的天性,充滿了童趣和歡樂,同時也引發了我的讀書興趣。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6

這是一本生動又有趣的意大利小説。

書中的主人公加尼諾在9歲生日時,得到了一本十分珍貴的日記本,綠綢的封面讓日記本顯得很特別。加尼諾十分珍惜。於是,他將日記本視為自己的小夥伴,每日與它訴説自己的故事……下面我就講一個關於他的故事:貝蒂娜姑媽有一盆心愛的龍膽草,加尼諾為了讓姑媽高興,就在龍膽草下面綁了一根小木棒。貝蒂娜姑媽去打水時,加尼諾趁姑媽不注意,將小木棒往上頂了一下,龍膽草順勢長高了一截。貝蒂娜姑媽回來見了十分驚訝。姑媽又轉身去拿剪刀修剪龍膽草的枝葉,加尼諾就又把小木棒頂了一下,貝蒂娜姑媽見龍膽草驚人的生長速度,高興的差點暈過去。

姑媽就這樣目瞪口呆地看着龍膽草不斷往上躥。忍不住發出“啊,呀”的驚呼!加尼諾越頂越開心,一不留神就將花盆頂翻了!貝蒂娜姑媽這才才恍然大悟!加尼諾就是這樣,常常好心辦了壞事,玩笑竟也成了搗蛋!

但是,他本身的善良,勇敢感染了每一位讀者!我們要學習他善良的本質,摒棄他的調皮搗蛋!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7

《搗蛋鬼日記》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萬巴,這是一篇日記體小説。這是一本令人笑聲不斷的少兒讀物,主人公加尼諾的調皮搗蛋,在給我們帶來歡笑、思索的同時,也讓他和周圍的人麻煩不斷。

加尼諾是聰明的,可愛的,它具備了一個小男孩對一切事物的好奇的天性。他做的每一件事的出發點都是善良的,我們要向加尼諾學習。但加尼諾一次次的實話實説,給大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姐姐的舞會被破壞,馬拉利競選失敗……在大人們的眼裏,這些都是非常討厭的,不可原諒的,但是在我的眼裏,加尼諾是沒有做錯的。就是因為那些大人太不把加尼諾放在眼裏了,太虛偽了。

從這本書中,值得思考的和反思的應該是成人的世界,心口不一的偽善,唯利是圖的行為,自以為是的行為,還有對孩子們的不尊重。還有一些大人對孩子錯誤行為一味的懲罰。

讀完這本書,我交了個朋友,加尼諾。他聰明可愛,他單純﹑善良﹑機靈,能言善辯。這本書會讓你去思考……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8

一些兒童文學類的書籍深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我也是其中之一我經常看這些兒童文學書。

一天在圖書館裏我突然間發現了一本《搗蛋鬼的日記》。這本書的作者是露曷基·貝台利他是意大利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詩人。《搗蛋鬼的日記》共出版過101次還曾被拍成電視劇和電影。於是我便拿起書本隨手翻看起來。看着看着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

在這本書裏我讀出了這本書裏的主人公加尼諾被人們稱為“搗蛋鬼”。加尼諾受到姐姐的啟發學寫日記決心把自己的想法和經歷的事情都記到上面去。日記記載了他在半年時間裏怎樣把家裏攪得天翻地覆甚至毀掉了他姐夫的政治聲譽和前途終於成為“不可教誨”的禍星的經過。

我讀了這本書深刻地體會到:在兒童的教育上許多過錯來自大人而不是孩子不肯改正錯誤。作為大人就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要過於自信不能總以大人的身份訓斥孩子在不少情況下孩子的意見和想法是有道理的。

希望家長不要對孩子進行毆打應該教育好孩子大人的表率是作用非常重要的。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9

從上週開始,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拿起了一直久久放在書櫃上的它。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的萬巴,主要講了主人公加尼諾十分的調皮搗蛋,常常令家人十分頭痛。並且也是他的童年寫照,這是一本時而令我捧腹大笑,時而又令我深思的書本,這本書通過孩子的視角,揭露了大人世界的虛偽的這本書與荒唐。

而加尼諾的一次又一次的調皮搗蛋,也給家裏人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姐姐的舞會被毀""馬拉力差點失明,竟選失敗以及失去大筆遺產。……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加尼諾怕因為自己導致姐姐的舞會被毀,怕姐姐打他,從而踏上了逃往貝蒂納姑媽家的片段,非常精彩。

而另一段故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加尼諾的媽媽告訴過它,只要説謊話就會下地獄,而一天,有人來收房租,媽媽讓姐姐説她不在家,而加尼諾為了讓媽媽不下地獄,就大聲説:“媽媽沒不在家。她在樓上。”可是討到了一堆打。所以,大人世界是這虛偽的本書,這本書運用了許多幽默風趣的語句和文筆,充分風刺了大人虛偽的面貌———姐姐們總是在背後拿別人的照片在寫字評論………

而這本日記體的自傳式小説,也深得廣大讀者的喜愛。

《搗蛋鬼日記》讀後感10

在一個陽光普照大地,落葉開始鋪滿街頭的秋日,我翻開了這本書--《搗蛋鬼日記》。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個聰明絕倫又愛搗蛋的加尼諾。這本書的開頭就是從他媽媽給他買的這本日記開始的,加尼諾十分珍惜這個漂亮的日記本。於是,他將日記本視為自己的小夥伴,每日與它訴説自己的故事。這裏麪包含了他對生活的希望、對大人們的不滿、對探索未來的渴望等等。

在這期間曾發生過許多好玩的事情,例如:

有一次他的老師給他們上課,老師問了他們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祖國是你的什麼?比德站起來回答:祖國是我的母親。而加尼諾正打着盹,老師氣憤地叫他再回答一遍。他自信滿滿地回答:祖國是比德的母親。看着老師疑惑的表情,他又充道:“因為剛才比德説過了祖國是他的母親……”

像這樣好玩的事還有很多很多。讀這本書,真是其樂無窮,有趣極了。

看完這本書,我知道了:大人們任何時候不能匆忙的判斷事情的對錯,應當先了解事情的經過而在判斷。孩子們應該不能滿足於書本上的知識,要敢於探索,提出自己的問題。也就是作為我們孩子應該時刻保持好奇心。當然也希望家長們能越來越理解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