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五百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以下是這本書的讀後感,一起來閲讀吧!

我們仨讀後感五百字

我們仨讀後感五百字【1】

通過《圍城》,錢鍾書成為我最為喜歡的作家之一。其實作家這個稱呼放在錢鍾書身上顯得太沒有分量。由於他的原因,我讀了楊絳的《我們仨》,講述錢鍾書一家三口的故事。這本書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給你講述一個普通、温情的故事一樣,用毫不華麗的語言娓娓道來。就是這本書,讓我喜歡上楊絳和錢鍾書夫婦。

錢鍾書夫婦的婚姻被一直都被視為美好婚姻的典範和楷模。錢鍾書先生對楊絳女士有這樣一段評價,後來被視為理想婚姻的典範:1、在遇到她之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的事情。2、和她在一起這麼多年,從未後悔過作她的妻子。3、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

什麼樣的女人才能如此完美,什麼樣的婚姻才能如此琴瑟和諧,讓我用瘦狐狸的理論分析分析。

1、 錢鍾書、楊絳夫婦人生觀、價值觀高度一致

楊絳説:“我們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夫婦二者懂得英、法、意等多國語言,翻譯眾多文學著作,他們一生不追求功名利祿,只求得安心、專心的做做學問。在人生觀、價值觀上高度一致。他們是同一類型的人,他們想成為同一類型的人。

2、 兩人互相包容對方

在生活中,兩個人互相包容對方。錢鍾書是一個學問上的巨人,生活上的侏儒。

楊絳懷孕住院那段時間,錢鍾書只能一個人過日子。他每次到產院探望的時候,經常苦着臉和楊絳説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他把枱燈打翻了,也束手無策,書裏面還有一段説1972年的(錢鍾書當時應該62歲左右)是錢鍾書生平第一次劃火柴。不知道生活中有幾個人能像楊絳那樣如此包容這樣一個人?

我們仨讀後感五百字【2】

放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我也彷彿從自己的夢中走出來。書的邏輯再簡單不過:“我們倆老了”,所以“我們失散了”,失散了後,“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生活的經歷可不簡單,可謂閲盡人間滄桑,遍歷生活百味。一家仨,走上人生“驛道”,歡笑與温馨,在生活的“客棧”相聚,短暫卻又再一次地在驛道上失散,從此天各一方,如同一隻離羣的白鶴,聲聲悽悽。家也不復是家,只不過是客棧罷了。

人世的分分合合,卻如同一個同心圓,總轉不出家、愛人、女兒這個圓心。這個圓也許是個橢圓,因為生命的.軌跡,不會是如此的有序。圓圈內各式人物,襯托了這個圓圈的厚實與凝重。

人生入夢,還是夢入人生,如同夢蝶,確實顯透了幾分生的無奈,活的艱難。“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完全是夢”。這樣的文字,多少讓人覺得要這一切真要是夢又該多好。夢意味着生命還沒有到這樣的際遇,還有希望在醒來後。

可詩人藍德説,“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風雨伉儷的錢先生走了,自己至親的女兒也走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回憶舊日的時光時,這不是生命的煎熬又是什麼?一個人孤零零,一個人做着“老人的夢”,醒來後是無邊的黑夜,冷清的“客棧”,這時,害怕的是“萬里長夢”會有朝一日醒來。

生活的沉寂和孤苦,突然怎樣地增添了生命的重量,對過去種種往昔的無限追憶與留戀。沒有誰再陪伴在你的周圍,一切的喧囂似乎都隨着親人的離去而變得那麼的寂靜。沒有了老伴的常年的“呼嘯”,沒有了女兒的“做壞事”,一切又歸於清靜。

也許人的一生就像一塊石頭激起水中的波瀾,一個一個的圓就慢慢地散開,久而久之,波瀾就歸於平靜。但“過去的事,像海市蜃樓般都結在雲霧間,還未消散。現在的事,並不停留,銜接着過去,也在冉冉上騰”。

我們仨讀後感五百字【3】

你看不到楊絳先生滿腹才華的拋露,你也尋不到她追憶一家三口一生作為的身影。這部書僅僅是一位年邁的母親懷念過世的丈夫與女兒的書籍,如此這般簡單,純粹,這就是我讀完《我們仨》這本書後最大的感慨。

耳聞這本書的出版,已經不下兩年,帶着幾分好奇與探究之心去揣測這本書的內容,卻擱置了幾年,未曾去細細品味一番,至於原因,自己也説不清。昨天,在圖書館尋找餘華的《細雨中呼喊》,未尋得,卻看到了這本書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淡雅的封面,樸素的標題,它就那樣靜靜地、靜靜地躺在那裏,如同楊絳先生失去至親後那顆孤單卻又安靜的心。我帶着疼惜般地捧着它,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在讀它之前,我便猜想着,錢鍾書先生的一生該是何其的故事紛呈,這本厚厚的書裏該是滿滿地記載了錢先生的豐功偉績吧。 如果我猜對了,那楊絳先生就不是楊絳先生了;如果我猜對了,想必我也不是此刻的我了。書的最開端,每一頁上都印着楊絳先生一家人的舊照,那是我從未見過的錢鍾書和楊絳,一張張温情的全家福上,都是他們年輕時光刻下的痕跡。我們相差的歲月使我對兩位前輩的印象就是博學的老人,淡泊的學者,更是我們後人無法超越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