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25K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當代作家張嘉佳創作的短篇小説集,首次出版於2013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感1

這本書由一個個小故事集合而成,每一個故事講述着不同的人生百態,講述的是我們身邊的張三李四的故事,但是卻能直擊人心的身處。因為有時會覺得,故事裏的某個人和自己身邊的某人很契合,然後,覺得整本書是那麼親近。

陽光燦爛的午後,或者是臨睡之前,翻開《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感受着一個個小人物的喜怒哀樂,彷彿也能看到自己身邊那些親近的人曾經發生,正在發生或者是將來要發生的故事。在安靜的閲讀中去體會不同的人生哲理,願每一個親愛的人獲得幸福。

作者張嘉佳,被稱為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人,書裏面的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有胡説八道的,細細品來,總讓我怦然心動。作者是真心喜愛文字的人,同時也想借自己的文字去給那些在迷茫和痛苦中的人帶來指引。

在讀書的過程中不由得就會想到自己,忍不住想回頭看看自己已經走過的路。説長不長,説短不短,也已經走了四十多年。在這一路上不斷有人來,又不斷的有人離開。今天那珍視的人,可能明天就變成陌路人。有人説,所謂人生就是一個迎來送往的過程。得到失去都是一種常態。在書裏也看到,有人失去事業,失去愛人,但是最終都還是要勇敢的生活。而那些我們曾經深愛的人,他或許傷害過你,但是他一定給你的生命中留下過温暖。所以,也期望他們獲得幸福。

張嘉佳想傳達的都是滿滿的正能量。正確去看待得失,正確面對人生的低谷,帶着美好的祝願祝福在你生命中路過的每一個人。張嘉佳告訴我們的是,坐一會,喝一杯,看看風景,帶着祝願,向前走。總會有一個真正屬於我們的全世界會在我們面前展開,我們應該以幸福的名義去接受。然後,以幸福的名義,去祝福。願生命中每個親愛的人,被這個世界温柔以待。

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感2

曾一個人走在昏黃的路燈下,聽風聲在耳邊呼嘯;地方曾午夜時分打開電台,幻想着收音機天線中的陌生人;我也曾坐在海邊的樹蔭下,看着白雲追尋你的記憶,看着漫天星空如墨,看潮起潮落……

偶然一次讀到《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拂過心頭的是那些愛卻不得的疼痛、生死離別的遺憾,念念不忘的美好,一再錯過的宿命:“豬頭把最好的愛給了燕子,卻從燕子的全世界徹底路過;茅十八將自己給荔枝用心的愛藏在了機器裏,終將也只是她生命裏的過客;陳末對於幺雞的愛,只在她説完謝謝你從我的全世界路過後才懂”。在這之前,我從未覺得愛是如此難過,如此痛苦。你曾在書中提到過:“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局總是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一個蘇州大丈夫卻有着如此細膩的情感,在當初,我未曾想過你不是小姑娘。

又是一次偶然,看到了你寫的《讓我留在你身邊》,一隻金毛狗狗梅西的親口闡述,是它眼中的擁有與消逝,時間與距離……梅西與老爹的生活故事,或有趣,或傷感,笑中帶淚,總讓我想起一句話,覺得用在你身上很合適:煽情的文章很容易觸擊人的心靈,悲涼的劇作反而更添傷感。你就是這樣一個人,時而煽情、時而悲涼。那其中的一句話我仍舊記得:“正能量不是沒心沒肺,不是強顏歡笑,不是弄髒別人來顯得乾淨。而是淚流滿面懷抱的善良,是孤身一人前進的信仰,是破碎以後重建的勇氣。”我覺得你就是個心靈按摩師,給了我足夠強大的內心。

不知何故我喜歡上你,可能是你牽動心絃的筆調,或許是你暖心的寫作風格,其實還有你粗糙卻又細膩的言語,你的每一次、每一本都希望能通過温暖人心的創作,將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陪伴、不離不棄傳遞給生活中的每一個孤獨的人,讓所有美好的、幸福的想象留在人們心中,而我,也是那千萬個被觸動的人之一。

正如網絡上記載的,你是一個作家、編劇、導演,畢業於南京大學,擁有許多光耀,我雖不及你,卻也相信自己的將來。我也希望日子裏有個如你一般的人,從清晨到夜晚,從遲暮到破曉,只要是你,便好。

還記得你曾在書中寫過的那句話嗎?我也很想對你説:世界那麼大,讓我遇見你;時間那麼長,從未遇見你……

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感3

當我看到這本書時就被吸引了,濕漉漉的街角剛好映照書名《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人的一生就像是一條路,有人會陪你一時,有人會陪你一路。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張嘉誠所著,是一本讓你笑出聲來流下淚來的書。讀過睡前故事的人會知道,這是一本紛雜凌亂的書。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敍述,敍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那麼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有胡説八道的。當你輾轉失眠時,當你需要安慰時,當你等待列車時,當你賴牀慵懶時,當你飯後困頓時,應該都能找到一章合適的,從而觸動你的心絃。

翻開這本書,可以看到讓你哭讓你笑的痴男戀女,管春、毛毛、荔枝、茅十八、小玉、馬力……他們的愛情離別讓你流淚心酸。故事裏,各色各樣的主人公到處串場,卻又轉身不見。幾個人物,一段故事,卻能引起強烈的共鳴,因為這些故事同樣在我們身邊上演……嘻笑怒罵間,一股熟悉親切之感由心底生出。

當你為情所困、所擾時,也許也會用酒精來麻痺自己,當喝得大醉時在路上大喊某個人的名字,來實現情感的宣泄。大醉過後一陣酣睡,醒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幹過什麼事,也許是記得的,可那又怎樣,除了自己,在別人眼中那只是一個小插曲,當時被人提起兩句或是笑一笑,不久就會被拋在腦後,因為他一個過路者。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的時間遇見不同的人。大家都會打個招呼認識一下,再聊幾句,最後互道再見。不同的是有人聊的時間長,有人聊的時間短,可最終都會分手。就好像手機通訊錄中,一段時間會頻繁聯繫一個或幾個人,可當通訊錄中的名字消失,又會記得誰是誰。

“一個人的記憶就是一座城市,時間腐蝕着一切建築,把高樓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會被沙子掩埋。所以我們淚流滿面,步步回頭,可是隻能往前走。”當人的一生開始時就好似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執筆的人是我們自己,但是紙卻只有一張,容不得我們反悔,只能繼續一筆筆畫下去。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也不可能重新來過。

在生活中,我們也會有書中人物的經歷,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無奈、困難,誰都無法預料到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更不會知道結果會是怎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掌握好現在,不被過去所擾,不為將來所憂。

故事不只是故事,也許它會對我們的處境,對我們所面臨的困難有所提示。就像《老情書》中母親對胡言的教育:母親用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愛情教會了兒子“愛就去追,去爭取,不然永遠沒資格去得到”。

只希望“如果你要提前下車,請別推醒裝睡的我,這樣我可以沉睡到終點,假裝不知道你已經離開。”這樣就不會留下離別的悲傷,而我的全世界就會少一些淚水。

這是一本會讓你笑出聲,也有可能讓你流下淚的書。

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感4

與其説《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是講愛情,不如説它講的是青春。青春是什麼?是害怕失去,但又不停的在演練着失去時的迴腸蕩氣;是錯愛無悔,即使錯愛也逃不過硃砂痣白月光的結局;更是撕心裂肺,撕裂夢想仍然看不到現實在哪裏。

電影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四次分手的場景。第一次分手,在山城重慶不停歇的雨水中,在穿越都市的電波中,小蓉與陳末,分的山崩地裂,人盡皆知,被分手的陳末如喪家之狗。氣質清新的杜鵑飾演小蓉,分手説的很堅決,看不到有迴轉的餘地。莫名讓人想到大學畢業離校的最後一天,回不去的曾經。

第二次分手,在一場色調温暖氣氛歡樂的訂婚現場,豬頭説這是給燕子的驚喜,燕子説我是來跟你分手的,畢竟分手這麼大事,得當面説。與這些年對外塑造的性感不同,柳巖的底子裏始終都有一種堅硬,所以當她擦乾眼淚,拉着豬頭的手走向熱鬧的宴會廳時,我們讀出了一種慘烈。這慘烈來源於想象,想象世界闊大,我可以走得遠,也可以爬的高,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的腳步,愛情也不能。

第三次分手緊隨其後,豬頭送燕子上出租車,説你要幸福,你一定要幸福,停不下來,出租車開走了,依然拼盡全力追上去,終於看懂自己的心,一直以來對你那麼好,不是因為你需要我,而是因為我離不開你。岳雲鵬飾演豬頭,場景從“小嶽嶽”淚流滿面的特寫中拉開,長路在鏡頭裏鋪展,相聲演員的聲音撕裂,幻化成每一個人的.青春期。

最後一次分手,原本應該是一個複合現場。城市夜晚璀璨的星光裏,被放大的照片在眼前一格一格的閃過,鮮活的記憶也一幀一幀的被拉出,曾經的陳末和小蓉,但也只是曾經。他們只能被印在照片裏和記憶中,眼前的我和你,還有漫漫前路,各自命運,請珍重。

這四次分手像是電影的主調,從頭貫穿至尾,每次響起,都是一個高潮,帶動着電影的其他部分成就一首可歌可涕的青春戀歌。

沒有説到的是茅十八和荔枝,因為他們之間不是分手,而是分別。如果説陳末小蓉、豬頭燕子的故事裏,還有現實參與的話,那麼茅十八和荔枝的愛情,則是一出徹底的青春寓言。自以為天下無敵的小警察荔枝,和孜孜不倦探索宇宙真理的宅男茅十八,性格里沒有任何“接地氣”的部分,戀愛也談的無比童話。上下階梯間的熱鬧追逐、面紅耳赤咫尺之距的試探與表白、美麗稻城裏的人工教堂、説不倦的“我愛你”,這一切,織就成最美麗的愛情圖畫,讓人忍不住沉迷。可還是要分別,也只能分在“讓我成為你的英雄”的夢想裏。

如果説四次分手裏的故事是電影的高潮,那麼茅十八和荔枝的故事,則是電影的靈魂。它用一種寓言的方式,將青春還原。青春是美好的,可分別無法挽回,但是總有一些珍貴的東西留下,值得你我永遠回味,並且期待。

期待什麼?期待重逢。重逢發生在陳末和幺雞之間。“太子妃”張天愛飾演幺雞,不見成名作裏的盛氣凌人,成為一個默默守護愛情的灰姑娘。張天愛演出了那種堅韌,是在其他人物身上沒有的。而重逢之前,是陳末的等待,伴隨着沉重,他説,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命運。但命運並不是等待我們去改變,命運是我們經歷了一切,還能去相信。命運是我們愛過人,也被人愛過,但他們終將會成為一個人。

讀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感5

今天我為大家推薦一本輕鬆又能帶來温暖的書,一本讓所有人都心動的故事。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作者張嘉佳,江蘇南通人,畢業於南京大學。被讀者稱為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人。出版了小説《幾乎成了英雄》《刀見笑》等。所著《小夫妻天天惡戰》《姐姐的故事》等文章也反響巨大。曾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這本書就是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人張嘉佳獻給你的心動故事。這本小説最初以“睡前故事”系列的名義在網上瘋狂流傳,幾天內1,500,000次轉發,超4億次閲讀。在各大圖書排行榜牢牢佔據第一,成為奇蹟。書中一共精選了四十多個故事,講述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這些故事發生的地點很多,人物也很廣。故事的寫法很獨特,真真假假,有的故事主人公又串到另一個故事裏當起了配角,故事中有喜有淚,悲喜交加。就如封面上説的一樣,每1分鐘,都有人在張嘉佳的故事裏看到自己。書中的故事像朋友在深夜跟你敍述,敍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那麼多篇章,有温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當你輾轉失眠時,當你需要安慰時,當你等待列車時,應該都能找到一章合適的。

其實早就在網絡上看到過張嘉佳的文字,淡淡地講故事,可是不得不説那些故事很不錯,是留有餘味,看完之後,還要再三回味的那種。他的文筆,是最符合當下大眾閲讀習慣的:以假惡醜凸顯真善美,在耍賤和煽情中自由切換,就算知道故事是假,也仍然感動,這也是我翻開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裏每個故事裏都有悲劇,但裏面的小人物都是善良的,感情都是真實的。就是這些真實的、温暖的、毫不矯情的正能量感動了網友和無數讀者。如果把文學作品比作美食,有果腹主菜就一定有開胃甜品,《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就屬於開胃甜品。它的作者把其定位為“睡前故事”實在是頗為貼切,每天讀上一篇然後安然入睡,用別人的世界點綴自己的夢的方式恰到好處。

你可以在每個夜晚讀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包括五六篇小説,作為睡前故事,它們的功效不是催眠,而是呼喚温暖。用七個夜晚讀完這些故事,卻需要用更多的夜晚來回味。

我也曾思考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裏的故事為何會引起這麼多人的共鳴?正如作者張嘉佳所言,是因為所有故事裏都不經意地透出了一種意念:“這種意念,就是從絕望裏看出希望。人會絕望,也許是面臨最大的困境,也許僅僅是情緒來臨。找到自己起身的力量,找到繼續前行的理由,這被我們稱之為希望。我們都需要希望,而無論任何狀況,希望確實存在。”

那麼,當我們心情不好,工作煩心時,當我們白天被淘氣學生弄得筋疲力盡時,讓我們讀讀這本書,希望每一個讀它的人都能收穫一個好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