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7W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1

假期和開學的這幾個星期,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還沒開始看,只看書名就知道了是一本關於寫昆蟲的,經過我的略看,才發現是寫昆蟲的生活和日常習慣,還有他們的性格與特點。

讀了這本書,我從書中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慣:螢火蟲是會發光的甲蟲。有很多文人都寫了詩來讚美螢火蟲,而只有法布爾為螢火蟲短暫的生命而惋情。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要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它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螞蟻竟然是兇悍的掠者,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我不應該討厭蟬始終在喋喋不休的唱歌,而應該慶祝蟬在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終於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美麗的翅膀,能在温暖的陽光下,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又如此短暫。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會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具有才能。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眼前,讓我足不出户也能感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昆蟲記的作者是一位外國著名作家法布爾寫的。他的一生並不順利: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極其貧困,他想“登上大學講台”的夢始終沒有實現,開闢獨立的昆蟲學實驗室的願望始終得不到支持。他的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偏見”和“貧窮”屈服。他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備,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最終他將一切品質和才華彙集在這種精神之下,為人類作出自己獨特的奉獻。

《昆蟲記》這本書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和無數的啟發,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閲讀的好書,只要認真閲讀,就能明白它帶給我們的樂趣與這本書給我們的啟發。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2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是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學文藝作家。他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鑑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裏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

《昆蟲記》是法布爾耗費了畢生的心血所著的,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食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不僅僅這本書值得讚揚、褒獎,作者研究昆蟲的過程更是值得我們認同與尊敬的:在法布爾的那個年代,研究昆蟲就是將昆蟲解剖,研究內臟或者是將昆蟲浸泡在燒酒中,再瞪大了眼,觀察它們的頭、胸、腹、爪、翅、觸鬚等,再將它們分類。可是他們對昆蟲的生活習性及那些器官的用途卻漠不關心。當時的生物研究室就是酷刑室、碎屍間。而法布爾卻不一樣。他在“荒石園”裏,讓昆蟲們活蹦亂跳地生活着,讓它們仍然自由自在的鳴唱,而他就在旁邊全神貫注地觀察着,有時能從早待到晚,真是廢寢忘食。並且,他的記錄正像他文中的一句話:“既未胡亂添加,也未掛一漏萬。”處處都細緻入微、通俗易懂。他讓血腥、冷酷的生物學變得生動而趣味。

《昆蟲記》一書,不僅僅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更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爾精神。我們要學習法布爾的精神,執着、專注的追求自我的目標,認真的觀察與探索;尊重、善待一切生命。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3

小朋友,你們讀過《昆蟲記》嗎?你們知道白蠍會不會自殺嗎?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

有人説,蠍子被圍在一團火當中,用毒的蟄針戳刺自己,直到自己死去。這事是真的嗎?法布爾親手做了一個試驗來驗證這件事。

法布爾用燒紅的木炭塊圍成一圈火牆,把幾隻大白蠍放在火牆當中。炙熱的火苗開始烤到蠍子的身體,它倒退着在火圈裏打轉。一不留神,碰到了火牆上,燒得身體直冒煙。它開始左躲右閃,但還是會碰到火牆上,蠍子變得瘋狂了,不停地衝撞火牆,不斷地被燙傷。絕望中的它狂怒了,揮舞着長槍,再反捲成鈎子,而後伸直開來,平放在地,接着又舉了起來,動作來得非常猛烈。突然,大白蠍一陣發抖,接着就一動不動了,身體伸得直直的,平卧在地上,再往後,仍舊不動,徹底僵直了,這蠍子,它真的死了嗎?如果它確實用短劍刺殺了自己,靠自殺得到解脱,那麼,毫無疑問它是死了。我們看到了,只那麼短的時間,它就被自己毒液奪去了性命。

但法布爾還是有些懷疑,於是鑷子夾起看上去已經喪生的蠍子,把它放在一灘涼沙土上。一個小時後,所謂的死者突然復活了,和接受火烤試驗前一樣生機勃勃。法布爾繼續試驗了好幾只蠍子,結果完全一樣。原來,認為蠍子自殺的那些人,是被它突然失去活力的現象迷惑住了,這説明蠍子並不知道自殺是怎麼回事。

我們要學習法布爾聽到別人説的話不輕易相信,還要動手驗證一下。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天,我和爸爸讀了一本課外書,書上寫着駱駝的鼻子內有一層會自動開關的膜,當沙塵暴來臨的時候,膜會自動關閉。我半信半疑,和爸爸一起到動物園去看駱駝,果然看到駱駝的鼻子內有一層肉色的膜,象兩扇能自動關閉的小窗户。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4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等。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視角,文學家一般的筆觸”。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和《昆蟲學札記》。

《昆蟲記》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值得每位同學閲讀的好書,只要你認真地閲讀它,就可以像我一樣,從中獲益很多。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5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它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正是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小小的昆蟲,一下子變大了,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存在。例如:我們平常見到的蟬,它先在地下度過漫長的歲月,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歡快的高歌;又如我們在春天隨處可見的螳螂,別看它個頭小,但它可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大將軍呢,它最擅長用“心理戰術”對付敵人,讓敵人落荒而逃;平常見到的螞蟻,別看它們都是小不點,但它們在生活中等級分明,分工明確,遇到敵人時團結互助,總會齊心協力的把敵人趕跑。

這本書不僅讓我知道了有關昆蟲的習性,還讓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

就拿法布爾來説,這位著名的昆蟲學家,之所以每天堅持觀看昆蟲,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富有好奇心的人,正是好奇心驅使着他了解昆蟲的奧祕。他每天都會在昆蟲那裏度過大部分的時間,他面對着長期觀察昆蟲這種枯燥乏味的生活,並沒有放棄,而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不觀察透徹不罷休,每天非要把每個昆蟲的習性觀察清楚。正是法布爾這種執着的精神,才能創造出成功,寫出像《昆蟲記》這樣的著作。

而我原來每天寫作業拖拖拉拉,遇到難題時,直接放棄,詢問媽媽。讀完《昆蟲記》後,我慢慢的也變得像法布爾一樣了,遇到難題時做不出來不罷休。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昆蟲記》,一本改變了我的《昆蟲記》。法布爾這種執着的精神讓我銘記在心,時時刻刻做一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孩子。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6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以無比的熱情、追求真理的精神,傾其一生心血著成的科學鉅著,是世界公認的青少年科普經典。在他的筆下,昆蟲世界如此千奇百怪、生機盎然,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了不懈的努力。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尤為出彩,表現出了驚人的靈性。

《昆蟲記》不僅僅是簡單的昆蟲記錄,而且是以人性來關照昆蟲世界,研究的是“生命的活態”、“生命的過程”、“生命與環境之間的有機聯繫”、“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密切交往”,通過小小的昆蟲來反觀人類社會,表現出了深刻的人文情懷。

昆蟲世界,温馨的場面很是稀少,大多數的戰爭,就能親眼所見,但是,能體現“愛”的場面,有時都沒聽説過,不過,《昆蟲記》中,法布爾卻記載了許多温馨的場面。

如法布爾在《朗格多克蠍的家庭》這篇文章中中寫道:“那麼,小寶寶是怎麼孵出的呢?我有得天獨厚的機會親眼看見這個過程。我看見蠍媽媽用大鄂小心翼翼地挑起卵的薄膜,把它撕破,扯下,然後把薄膜吞下。再給小寶寶們剝胎衣時,蠍媽媽加倍小心,猶如温柔慈愛地舔食胎衣的母羊和母貓,儘管工具很粗糙,但是寶寶的細皮嫩肉沒有任何傷痕,也沒有傷筋動骨。

我簡直驚呆了,蠍子是最先近乎我們人類的母愛傳給自己的孩子的,遠在植物區系那個遠古時代,等第一隻蠍子出現時,生兒育女的那份愛心就已在醖釀之中了。生命的孵化已不再危險重重的外部或內部進行,而是在母親的腰間腹下完成了。”

沒錯,哪怕再稀少,昆蟲世界中也有愛,有潮起潮落,有戰爭和拋棄。誰能説他們有,誰又能説他們沒有呢?

我從《昆蟲記》中體會出美妙、樸實和趣味。它既讓我增加了許多有關昆蟲的知識,又讓我從中瞭解到了作者散文詩般語言的美妙。它讓我感受到作者的那股韌勁兒,那種孜孜不倦,那種實事求是的精神,那種不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明明白白就決不罷休的博物學家的感人至深的精神。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7

暑假裏,經媽媽的推薦,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

剛拿到書,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的,昆蟲在我心裏從來只是那種十分脆弱,毫無特別之處的弱小生物。可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改變了之前的想法。這本書打破了我的傳統認識,讓我瞭解了一個全新的昆蟲世界,瞭解了我熟知的螢火蟲、螞蟻、蜘蛛、甲蟲、毛毛蟲等昆蟲的習性、勞動、繁殖等知識。作者法布爾在介紹這些小動物的時候,文字優美,讀來並不枯燥,其中,我最喜歡描寫螢火蟲的那段話:“螢火蟲的光是白色的,非常柔和而且幽靜,沒有一點刺激,就像星星的光華被這一隻小小的昆蟲收集起來一樣,讓我們懷疑天上的星星原來就是無數螢火蟲在那裏睡眠。”如此一段優美的文字,讓人身臨其境,彷彿一隻只螢火蟲在你面前飛行,令你情不自禁地閉上眼睛去幻想。

隨着讀書的深入,我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因為這些小小的昆蟲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大家知道螞蟻非常弱小的,一個小孩子就可以輕鬆把它捏死,可它為什麼能在大自然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生存下來,並繁衍生機呢?就是因為螞蟻的機智與團結。每到下雨之前,螞蟻就會搬家,搬到安全的地方去避雨,避免家族受到淹死的危險,可見螞蟻有預測天氣的智慧;當尋找到大的食物時,螞蟻總是一羣一起去搬運,用實際行動證明“團結就是力量”這個道理;當遇到火災時,螞蟻們就會抱成一團滾出去,外層的螞蟻寧願被燒焦,失去生命,也不願讓裏面的螞蟻受傷,它們這種犧牲精神是何等的可貴。

總而言之,《昆蟲記》這本書給我打開了瞭解昆蟲世界的大門,揭開了我心中的一些疑惑,還為我的人生道路指明瞭正確的方向。《昆蟲記》值得你一看。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8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被裏面各式各樣的昆蟲迷住了。他們有的兇殘,有的温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濕、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蟋蟀在裏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爾也想把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

蟋蟀為什麼能彈出那麼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複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裏,使四個發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隻發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着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爾發現這昆蟲竟有着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們陪伴着我,讓我感到了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於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絃琴都非常滿意。

蟋蟀是一個哲學家,它們似乎這個的虛無縹緲,並且都能開盲目地瘋狂的追求的人擾亂。它們是土地的靈魂,一個活着的微點……最小最小的一粒,它們的和痛苦,比無限大的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讓我無比的熱愛它們。

《昆蟲記》是一部記載着各種昆蟲習性的書,是一片雄偉的鉅作,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9

《昆蟲記》一書,給了我許多的回味。在書中,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祕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裏,瞭解蜘蛛、蜜蜂、螳螂、甲蟲、蟋蟀、蟬等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看到了一幅有關昆蟲的精彩畫卷。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讀“幫忙的甲蟲往往不懷好意。更多的時候,它是打着幫忙的幌子,做着趁火打劫的營生”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原來甲蟲也是非常的狡猾;讀“四年苦工,才能換來幾十天重見光明的生活”,我知道了蟬的生命意義;“天氣越來越冷了,迷宮蜘蛛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將巢咬破,而它也筋疲力盡而死”,這句話,又讓我體會到了它的滿足感和一位母親應盡的全部責任。

讀完這本書,讓我不僅能瞭解到昆蟲世界的真實面目,更能發現大自然中藴含着的無窮奧妙。想想我自己,以前真是太膽小、太可惡、太……總是遇到長得醜、自己害怕的昆蟲就趕緊躲、逃,遇到比較渺小的昆蟲就給踩死。記得有一次在家門口看見一羣螞蟻排着長長的隊伍在前進,沒頭沒尾的,不知在幹嘛,便生慈心撒麪包渣兒給它們吃,它們就立刻扛起這些食物,似乎很高興的往回走,看着它們搬運的是我的東西,就覺得自己做了件大善事,可念一想:萬一它們認識我了,再跑到我家裏去找東西,那可怎麼辦?想到那時我渾身爬滿了黑螞蟻,噁心死了,便不禁打了個寒戰,不行,決不允許這種事發生,於是,我就一腳踏地碾一堆,另一腳接着碾着一堆,結果——他們全被我殘忍的殺死了!可讀過《昆蟲記》後,我就為自己做的而後悔。書中説,可惡的紅螞蟻既沒有任何勞動技能,也不會撫育兒女,為了生存,它們就野蠻的掠奪黑螞蟻的兒女,強迫這些俘虜為自己勞動。黑螞蟻?我踩的不就是黑螞蟻嗎?它們已經很可憐了,而我,或許,它們那時只是為了有安全的環境而為小螞蟻搬家,或是它們是一羣緊急的救援兵,那些可憐的小生命正等着它們去救,又可能它們在找食物回去哺育它們的孩子。我想,我真是太壞了。

這本書,教會了我很多,它讓我也懂得了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讓我明白,這些昆蟲不論是大的還是小的,醜的還是俊的,但它們都是可愛的,都是值得我們去保護的。《昆蟲記》讓我愛上了大自然,愛上了這些昆蟲!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10

走進《昆蟲記》,就如同走進了昆蟲的世界。

——題記

來到一個樹蔭環繞的灌木叢邊,你就會聽見一陣又一陣的音樂聲,這是在歡迎你的到來,在裏面,昆蟲這是多種多樣的,深入它的腹地,你就會看見一個很大很大的樹樁子,我坐在它的上面打開了《昆蟲記》。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那厚實的樹蔭來到我的面前,它親切的和我打着招呼,然後就坐在書頁上的每一個字聊着天,早上的太陽是充滿活力的、温柔的,它沒有像中午時的烈日炎炎,但沒有像下午時的睏倦與炎熱。

昆蟲記的作者是 讓- 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他被譽為“昆蟲界的荷馬”。他是法國人,他的一生都用在了昆蟲研究的這一方面,他把昆蟲們生動形象的比喻成各種各樣的人。他曾經對其他昆蟲學家説:“你們是在碎屍場上工作着的,你們把昆蟲變成一種既噁心又可憐的東西,而我卻在大自然裏在研究,在昆蟲活着的時間裏觀察的。”

在他的筆下,“屎殼螂”是一個勤勞的搬運工,為他們的孩子準備食物,“切葉蜂”是一個無比智慧的建築學家,他能在葉子上剪下一個和洞口大小差不多的圓形葉片。“螳螂”是一個弱肉強食,但又不缺乏母愛的一種動物。

在法布爾筆下,所有的昆蟲都是有身份的,有價值的,在這個小小的灌木叢裏,所有的昆蟲都是有價值的,綠色的蟈蟈、紡織娘、知了、還有蛐蛐,他們在樹上和樹下組成一支龐大的樂隊。

他們唱出了原生態的樂章,他們的樂曲讓我聽得如痴如醉,我躺在地上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我看見了一隻蟬,他也看見了我——這個不速之客。

他伸出了吸管在樹上戳了一個小細孔,開始享用起那甘甜的汁液,我立即跳了起來,用手把蟬拉了出來,我看見那一個小洞口,洞口向外湧着甜美的汁水。

《昆蟲記》是生物界的史詩,同樣讓- 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也是生物界的荷馬。

在昆蟲記中我明白了在任何的事物中,只要腳踏實地的去幹,任何事都會成功的,任何事情都會有成就的。是從昆蟲那裏學來的道理。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11

你聽見了嗎?那樹上的蟬鳴;你看見了嗎?隱於草的蛛絲;你發現了嗎?空中起舞的蝶;你瞭解過嗎?那些微小的生命。

請想象吧:於一個豔陽高照的夏日,身邊拂過陣陣清涼的微風,你坐在大樹下看書,陽光透過樹葉間的孔隙,在書頁間閃爍。有蟬在鳴叫,先是一隻孤單的獨唱,緊接着是合唱,最後是一場盛大的交響樂。有蝶在眼前飛過,那多彩的翅膀,有紅色、有粉色、有白色交織在一起。往前走幾步,是清澈的溪流,聽見“叮叮咚咚”的水聲了嗎?陽光在波浪上折躍,璀璨生輝。這就是大自然,我們所生活着的大自然,我們所熱愛的大自然。

請走慢一點吧,讓心靈的腳步走慢一點,偶爾也可以停下來,看一看街邊的風景。大自然是優雅而又從容的,人類也只是她的一部分。生命之弦有她所能承受的極限,過於緊繃,必然斷裂,所以請熱愛生命,熱愛你的生活。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愛好吧,音樂也好,繪畫也好,體育也好,併為之努力吧,為自己所愛的事情付出一切,便是生命最偉大的意義。

請熱愛大自然吧,熱愛生活中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個動物,盡力保護好他們。人類位於食物鏈的頂端,與自然環境密不可分,一旦環境遭到破壞,人類也必將受到牽連,也必將嚐到自己種下的惡果,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人類自己。看到了嗎?河流的枯竭,土地的污染,空氣的渾濁,資源的匱乏,大自然已經遍體鱗傷。請熱愛她,熱愛河流,熱愛土地,熱愛空氣,熱愛生命,熱愛我們身邊的一切。

如果不是這本書,我遠不能體會這一切。我明白,後人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遠眺,人類才得以智慧和進步。它是本不朽的傳奇。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12

《昆蟲記》又稱《昆蟲學札記》《昆蟲物語》,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是一本講述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它融合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又用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於法文原着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以及特徵的描述等。《昆蟲記》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然後以其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

當我們觀察着園蛛,尤其是絲光蛛和條紋蛛的網時,我們會發現它的網並不是雜亂無章的,那些輻排得很均勻,每對相鄰的輻所交成的角都是相等的;雖然輻的數目對不同的蜘蛛而言是各不相同的,可這個規律適用於各種蜘蛛。這是《蜘蛛。的幾何學》中的一個小片段。昆蟲記所有的昆蟲都各具特色。蟬:為快樂而放聲高歌,永遠不知疲倦的歌唱家;黃蜂:本能讓他們遭受美麗的嘲笑,卻沒有賦予他們動腦筋的能力;螳螂:外表美麗而天性兇殘,是不折不扣的殺手……他們都是鮮活的生命,他們也如人一樣認真的活着。

法布爾細緻入微的描繪了昆蟲的世界,他以不同的眼光和角度向我們展示了昆蟲的世界,每當讀《昆蟲記》時自己也彷彿身臨其境。他讓我們知道昆蟲跟人一樣,有自己的性格、特長、習性,我們應善待他們。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13

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書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故事情節曲折奇異。在書中,我瞭解到昆蟲世界裏最傻最笨的是蟬,最無情的是螳螂,在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要小的蟲子,當蟬產下它的卵,這些小蟲子就把蟬卵作為食物,可是蟬看見了蟲子就在腳邊上,卻沒有一點兒危機感,假如蟬一腳把蟲子踩死了,那樣蟬卵也不會被蟲子吃掉。

螳螂是個“壞傢伙”,為了產卵,它會吞了自己親人,更可惡的是,它在一個地方產下卵後就走掉,也不會去關心自己的兒女生活健康。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與人類截然不同的。打我記事起,我的爸爸媽媽都很愛我,我家還有一個疼愛我的姐姐。不僅如此,人間總有真情在,就算是互不相識的陌生人,我們也經常得到別人的幫助,或者去幫助他人。説到這裏我想起一則暖心的新聞:幾天前的一箇中午,一位老伯推着一輛四輪手推車,推車上坐着一個老阿姨。天突降大雨,老伯疾步走過,一個正準備去吃午飯的七中學生看見了急忙走向那對老人,用遮雨的布蓋着老阿婆,把自己的雨傘給老伯遮雨,而自己的背後卻濕透了。他把倆位老人送到一處可擋雨的地方,讓老伯在此等候雨小點再離開,可是他沒走幾步就看見老伯準備要冒雨離開,他怕老伯淋雨受寒,就讓他在這裏等着,自己去附近買啦把新雨傘,把這把新買的雨傘遞給了老伯,看着老伯撐着傘走了,他才安心回去和同學吃飯。

正是因為人人都有愛,我們的生活裏才有親情、友情……我多麼希望昆蟲的世界裏也有這樣一個温暖的家,一份暖心的愛。我還是希望螳螂一家能夠團團圓圓地生活在一起。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14

《昆蟲記》的作家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並且詳細的記錄編寫。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

通過讀書使我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了法布爾觀察得仔細,就連小小的螢火蟲怎樣捕食他都看得很清楚。他還不辭辛苦,追蹤觀察了迷宮蛛是怎樣產卵和養育寶寶的。為了觀察石蠶的生活習性,他親自養了一些,講述了石蠶如何利用簡易房子金蟬脱殼。法布爾這種堅持不懈、探索大自然的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呀。

平常我們經常看到的螢火蟲,它們在漆黑的夜裏身體發出微弱的光芒,就像路燈一樣給人指明路。在我們的感覺裏這種小昆蟲是可愛的,可是當你看過這本書後知道了螢火蟲是怎樣吃飯的,你一定不會再認為它很可愛了。螢火蟲的主要食物是蝸牛,看到這裏你一定和我一樣驚奇吧,小小的螢火蟲能吃和它一般大小甚至比它還大的蝸牛嗎?可是事實就是如此,螢火蟲先把毒液注進蝸牛的肉裏,將蝸牛的肉質轉化成了清湯,然後再將湯吸進肚裏。

讀到這裏我不僅驚歎昆蟲界是這樣的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的是法布爾能將螢火蟲觀察的如此細微,可見他是花了多少心思。而且我從法布爾的身上看到他雖然只是在做觀察昆蟲這一件小事,可是沒人比他更花精力和心思,所以法布爾才能完成這個著作。可見法布爾是多有堅持精神啊。

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彷彿把你帶到了一個昆蟲世界上,他那如此細膩的文筆,將每一種昆蟲寫的很仔細。

其實渺小的生命也是需要尊敬的,如果沒有這些渺小的生命那世界也沒有這麼美麗。

昆蟲記600字中學生觀後感範文15

《昆蟲記》是法國文學家法布爾的一部不朽的著作,他用了人生大部分時間來觀察昆蟲,更寫出了十卷觀察後的感言,世界怎能不為之轟動?《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整本書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勤勞的蜜蜂,愚笨的毛蟲,漂亮的蛾,可怕的蜘蛛,它們可稱得上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其中,我對《狼蛛》這一篇最感興趣,每個動物都會有自己的“殺手鐗”,狼蛛的“殺手鐗”則是它的兩顆毒牙,十分兇猛,可以立刻致它的獵物於死地。狼蛛的腹部長着黑色的絨毛和褐色的條紋,腿部有一圈圈灰色和白色的斑紋,長着四隻可怕的眼睛,最喜歡住在長着百里香的乾燥沙地上,每天都會吃新鮮的食物,它殺敵的方法就是撲在敵人身上,將毒牙刺入敵人致命的地方才能將它徹底殺死,成為自己豐盛的晚餐。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現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儘管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但它們的每一個動作定有它的深刻含義。以前,我總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頻頻殺傷小昆蟲們,根本不顧它們的感受,看了這本書,我才後悔到了自己的錯誤,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法布爾的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要捉到活着的昆蟲來觀察,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一定要向法布爾那樣,努力、堅持不懈,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更好的!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世界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