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9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10篇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1

最近,我總是沉浸在美好的書海中。在茫茫書海中,我總算找到了最令我感動的那顆明珠———《綠山牆的安妮》。

安妮是個簇擁着一頭紅髮,臉上長滿雀斑,喜歡談天扯地的女孩。不論是馬瑞拉,或你或我,在第一眼看到在拼寫中加個“E”的安妮時,都會是這樣留下印象的。打從安妮被綠山牆容納的那一刻起,她就投入了無限的興奮與想象。正是這種聽似無厘頭的想象,讓所有對她不抱有任何希望的人們改變了想法。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概括安妮,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誇張”這個詞。安妮的想象力十分誇張,她能把樹葉花朵想象成人,把綠眼睛想象成閃閃發光的紫眼睛,甚至能把安妮這個名字想象成完全不相干的科迪莉亞。安妮不僅想象誇張,用的詞也誇張。一般來説,常人喜歡在優美的環境下説自己感覺喜悦,安妮卻不一樣,她選擇的是奇妙這個詞。你能想象出心痛是怎樣的嗎?你一定會在一剎那之間想到這種感覺,但是卻不能表達出來。安妮是一個很隨性的孩子,因此,她能夠一下子就將自己的內心想法有關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其實,用誇張這個詞來描述安妮一點兒也不準確,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安妮”,她指引着我們進行着無數的想象。但是,又因為我們的腦子裏摻雜了太多的“雜質”,因此,我們才沒法像安妮那樣隨性。

這本書也反映出作者寫作手法的高超。這一系列的表達其實都與讀者有着強烈的共鳴,於是,作者刻畫了安妮這樣的一個愛幻想的孩童人物。而且,就算讀者中的大人們不喜愛聽,文中許多人對安妮的看法也能讓人們不得不重新觀察並重視想象力這種東西。

啊,如果這個世界的所有人都能像安妮一樣純潔善良,充滿想象力,那這個世界就近乎完美了吧。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2

她,一個大大咧咧的女孩;她,一個腦子裏充滿奇思妙想的女孩;她,一個幸運的女孩,因為一次陰差陽錯,她的人生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她,就是《綠山牆的安妮》中的主角——安妮。

安妮是一個在孤兒院裏長大的孩子,她不像其它孤兒那樣憂鬱。相反的,她很快樂。在她的世界裏,因為有幻想,每天都過得很愉快。她會給身邊的每一樣事物取名字,會把自己幻想的東西當成真的,她會······她自信、勇敢、善良······在她身上,人世間許許多多美好的品質都能發現,她真是個“品質富翁”啊!

正是這樣的一個女孩,給原本冷清寂靜的綠山牆農舍增添了不少歡樂,也正是安妮,令笑容經常綻放在“刀子嘴豆腐心”的瑪麗拉的臉上······

安妮這個人物帶給我了極大的震撼,也徹底顛覆了我對孤兒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孤兒大多都是憂鬱、自卑的,其它特別一點的孤兒則是天天打架的“小混混”。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見過像安妮一樣活潑的孤兒。這麼開朗的孤兒,天底下恐怕很難再找出第二個了吧!

讀了《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我覺得,安妮雖然是一個孤兒,但正是因為她是個孤兒,她的樂觀向上才顯得更加寶貴。我一定要像安妮一樣樂觀、勇敢,用樂觀的心態對待每一件事情,努力克服每一個困難,爭取每門學科都很優秀!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3

《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出自於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瑪麗手寫,她的筆觸清晰流暢、生動幽默,值得我們一看。

這本書講述了兩個主人公馬修和瑪麗拉倆兄妹在綠山牆過着平平淡淡的日子,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一個勞動幫手,原本他們打算好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結果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然是一個女孩。她是一個長着滿頭紅髮、整天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雪莉。安妮兒既天真又熱情,整天想着浪漫的事情,十分愛惜綠山牆的每朵花,每根草,把每條小溪、河流比作‘‘閃亮的河”;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當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在瑪麗拉的教導下,學會了很多東西......

安妮雖然失去了父母,但還是以面目樂觀的方式去迎接每一天;安妮也非常乖巧懂事,她會幫瑪麗拉洗碗、放牧、洗衣服等等;安妮還是一個知錯能改的女孩,裏面有一篇文章:《雷切爾.林德太太生氣》。書中寫到:林德太太嫌安妮長得太醜,被安妮聽到了,當時她很氣憤,説了幾句不好聽的髒話,但在馬修的一番勸説下,安妮主動道了歉,得到了林德太太的原諒。安妮把一切事情和景物都想得十分美好,她知道自己不許穿貴重的衣服,所以經常穿着瑪麗拉自己給她縫的毛線衫。安妮經常想象着她有一天能夠穿上最典雅、最美麗漂亮、最高貴的白色紗裙,脖子上戴着一條亮閃閃的粉色項鍊,上面的紅頭髮盤起來,加上一些漂亮的夾子,腳穿着藍色水晶鞋在綠山牆廣闊的綠草地上自由自在的奔跑,這種感覺真好。她的意願很快就達成了,在一次表演聯歡會上,她穿上了。

安妮在愛的關懷下成長,我在困難的時候,有好朋友幫助我;朋友遇難了,我幫助他(她);我有幾道題不會,老師一親切的開導教我解題;鄰里之間相互謙讓。我不禁哼起了一首小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每一天都有新的驚喜和盼望,讓我們沉浸在安妮的幸福中吧。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4

似乎是幾年前的事,但仍記憶猶新,隨着時間的推移,已發出泛黃的光芒。在時間的面前,它似乎從未關心過自己的年齡。只是靜靜地向我們講述着那千百年來的故事,不可抹去的記憶。

微風輕輕地拂過,吹走它那泛黃的書頁。歲月不饒人,人在漸漸地長大,變老。由一開始的黑髮漸漸變為一頭銀髮,書亦是如此。歲月從它身上踏過,它的書頁也變得破舊不堪了。

秋天,在林蔭小道上蕩着鞦韆。回憶着它在春天給我講述的故事。

看似平凡的童年,卻有着不一樣的趣味。看似平凡的生活,卻夾雜着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鹹。

她和其他女孩一樣,喜歡漂亮的衣服,喜歡最流行的款式。但她長得並不漂亮,瘦長的身材,大大的眼睛,滿臉雀斑。最讓她在意的是那一頭紅髮,她羨慕其他女孩的像波浪一樣金黃色的頭髮。也曾幻想過從一隻醜小鴨變成天鵝,渴望過想象中的美麗容顏能夠變成現實。

那一日,她聽到琳達夫人對自己相貌的評價,憤怒加速了她的腳步,理智卻在瞬間化為烏有。她對着琳達夫人一通亂鬨。委屈的淚水再也止不住了,像瀑布一樣“砰”地一聲爆發了,飛也似地奔出客廳。

微風拂過,吹得樹上的樹葉沙沙作響。似乎是為安妮感到憤憤不平。

只是一瞬間,一瞬間的時間,就讓她的心情來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她討厭別人説自己丑,討厭別人説自己的辮子像紅蘿蔔。她只是期待着有一天能變成美麗的公主,期待着她的頭髮有一天也會變成美麗的金黃色波浪一樣的頭髮。可天意卻偏偏不能隨她如願。

又一個晴朗的下午,安妮與戴安娜在河邊手牽手地發誓永遠做朋友,做最好的朋友。藍色的天空,温暖的大地見證了他們的友誼;太陽為他們的友誼之路照明;想象中的小河在他們面前緩緩地流過,好像也要停下來見她們的友誼似的,並祝福她們永遠做最好的朋友。

“陽光總在風雨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人生總有些磨難,無論是面臨着就業的選擇,還是生命的考驗,都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見到美麗的彩虹。對於友誼,也是如此。

記得那一次,安妮邀請戴安娜去綠山牆做客。不料卻錯將葡萄酒當作草莓汁喝掉了,巴利夫人也因此不予許戴安娜和安妮做朋友(巴利夫人對戴安娜很嚴格,只有乖孩子才能做她女兒的朋友)。但卻重新喚起安妮上學的決心,因為只有在學校才能見到戴安娜。誰知即使在學校,巴利夫人也不予許戴安娜和安妮交往。

為什麼命運總喜歡捉弄人呢?一段純潔無暇的友誼,要被迫終止……

也許是上帝的安排,那一天晚上,蜜妮得了喉炎。安妮冒着大雨去戴安娜家搶救蜜妮,讓巴利夫人感激不已,並原諒了上次安妮將葡萄酒當做草莓汁給戴安娜喝的錯事,也希望她們能夠和好如初,一段純潔無暇的友誼也得以延續。

“患難見真情”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錯,只有經過風雨才能檢驗出友誼的價值,友誼也因這場風雨變得更加真貴無比。

時光如梭,轉眼間安妮就畢業了。我們好像在這一刻都瞬間長大了,不再是以前那個調皮娃娃了;不再因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了。我們想抓住以前的那些點點滴滴,想讓童年的快樂時光在自己的身邊多呆一會兒。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一中茫然若失的感覺,我們懷念以前那個安妮,那個活潑快樂的安妮。

在畢業的那天,我們都失聲痛哭。我們留念學校的一切,留念與同學們補課的那一個又一個晚上,留念那每一次一起度過的聖誕之夜,想念受人愛戴的史黛西老師。我們想要抓住那些點點滴滴,卻又無能為力,只能任由它被歲月的河流沖走,只留下一些隻言片語。

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歲月,我們和安妮一樣原來心目中活潑可愛的人兒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逐漸成熟了的亭亭玉立的清秀佳人,也圓了安妮當初的夢。可歲月也剝奪了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又給我們送來了更大的壓力。

在林蔭道上與戴安娜散步的安妮,與琳達夫人吵架的安妮,在帽子上插花的安妮,都已成為過去。唯有那泛着歲月的光芒和有着童年風采的相冊記錄着我們的點點滴滴,刻印着我們可愛天真的笑容。

回憶就像在空中慢慢盪漾的鞦韆,在我們的腦海中盪來盪去。那動聽的歌聲也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戛然而止。我們想要抓住那些回憶,握在手中。重温那些温馨而快樂的場面,想要重新去品味。卻無能為力,無法將想象變為事實,只能任它而去。

當我們想去遊樂場去重温那些快樂的場面,卻發現這時的笑容,沒有那時的真摯。我們想拼命地擠出笑容,卻發現那擠出的永遠是微笑,卻沒有半點當初的快樂感覺。我們想問為什麼,為什麼不能去重温當年那些快樂的感覺呢?

也許,我們真的應該讓歲月為我們安排一切。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那個令人懷念的童年了,我們要學面對現實。我們不能總停留在回憶裏,要學會珍惜現在。不要讓它從你手中逃走後,卻又追悔莫及。就讓我們那個天真可愛的安妮留在記憶的典藏裏吧!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5

“一看見這房子,我就覺得像是自己的家。”自從扎着兩根紅色的小辮子、臉上佈滿雀斑、愛幻想的安妮,坐上馬修馬車的那一刻,就註定會給未來的綠山牆農舍帶來希望。

本來,綠山牆農舍需要的是一個會幹農活的男孩,但是善良的馬修兄妹為了安妮不被送到布里埃特家,還是收養了她。從此,孤兒院出來的安妮在馬修兄妹、朋友、老師的關愛中漸漸長大。雖然,愛想象的安妮經常鬧出一些天真的笑話,但她對生活的熱愛、對朋友的關愛,以及努力、積極向上的精神讓大家慢慢喜歡上了她。正如約瑟芬太太所説的:“她不像別的女孩千篇一律,卻像彩虹那樣五彩繽紛,變幻莫測。”

安妮可以為了馬修去向林德太太道歉;可以看見黛安娜一亮一滅的燈光信號,趕緊跑過去;也可以為了照顧瑪瑞拉,而放棄去雷德蒙德深造的機會,留在綠山牆。“我不能在家裏遇到困難的時候一走了之”這是安妮對瑪瑞拉説的話,閲讀到此,我的心早已被深深地震撼了,被安妮對朋友的關愛、被安妮對家人的感恩之心感動了!

細細想來,我又何嘗不是生活在愛與關懷的世界裏?學期結束時,上交課外書到校閲覽室一事,就讓我體會到了同學間的友愛:同學們個個及時歸還借閲的課外書。有的同學因為一時找不到,還特意去新買了一本交到我的手上,正是同學間的友誼,讓我很好地完成了圖書管理員的職責。我們的老師在炎炎酷暑裏,還在一字一句地修改着同學們的作文,老師的無私付出,就像綿綿細雨,用愛心滋潤着同學們的心田。還有養育我們的父母親,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給我們撐起了一片可擋風雨的愛的小天地……

合上書,我彷彿看到了對生活充滿愛、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的安妮。讓我們學會關愛、向着感恩的方向前進吧!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6

幻想擁有很大的空間,你可以在此自由飛翔,去想要你所要的任何東西;幻想是一個很和藹的魔術師,他可以讓你空白的世界變得十分充實;幻想是一座很美的花園,他可以讓你看到世界的精彩……有這樣一個女孩兒,她活潑美麗、心地善良。但她有一個毛病,就是愛幻想。她一旦幻想起來,話就會説個不停。她就是《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安妮。

馬修兄妹想從孤兒院領養一個男孩,誰知孤兒院送錯了,把安妮給了他們。因為安妮的可愛與天真,馬修兄妹還是決定領養她。從此,他們只要看到安妮幻想就會感到快樂,生活變得十分美好。更令人欣慰的是,安妮以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於皇后學院(高中),卻未選擇上大學,而是陪伴孤身一人的瑪麗媽媽。她的事蹟讓王子島的人刮目相看,人人都在困惑,這還是當年那個醜醜的小女孩嗎?

《綠山牆的安妮》是一本講述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心靈成長故事。它教會了我們要不怕面對困難,要像安妮一樣樂觀向上地對待每一件事。這本書也是一個講述滿滿愛意的故事,瑪麗、馬修夫婦教會我們只有學會寬容、和藹、向上、陽光、包容、呵護……才能使孩子更優秀,讓世界更美好!這更是一本講述童年時光的書,裏面的所有人都是快樂的,尤其是孩子們。他們擁有世界的愛,擁有美好的時光,擁有璀璨的童年。正是因為這些小生靈的存在,整個世界才更加美好,更加活潑,更加精彩。

綠山牆的安妮用美麗的畫筆描出自己的美麗人生,用卓越的意志繪出多彩的童年。人生如一場夢,你可以甦醒,也可以沉睡。但千萬不要逃避,徜徉在經典的書海里,我與經典好書有個約會!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7

我的媽媽是個老師,她的學生都説《綠山牆的安妮》這本書很好看。今年暑假,媽媽就借了這本書。我一看到封面上畫的小女孩,就被她迷住了,於是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故事是這樣的:馬修和馬瑞拉要從孤兒院裏領養一個男孩,想幫他們幹活。但卻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就是安妮。

安妮是個聰明、浪漫、愛幻想的女孩。在去綠山牆的路上,她把“林蔭大道”取名叫“喜悦的潔白之路”,把“巴里的池塘”取名叫“閃光之湖”,這些名字使綠山牆生機勃勃。她也很幽默,她做出的事情會使一本正經的馬瑞拉常常哈哈大笑。她愛交朋友,戴安娜成了她最知心的朋友。有一次,她還救了戴安娜三歲的妹妹——明妮·梅的生命,得到了戴安娜媽媽巴里太太的表揚。安妮非常勤奮好學。她面對女王學院的考試,已經盡了全力,而且她説品嚐到了奮鬥的快樂。她以排名第一的成績考上了大學;但她很有愛心,為了照顧失明瞭的馬瑞拉,安妮放棄了大學,在家自學,當了一名鄉村教師。

我最欣賞安妮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品質。我想到了我們平時遇到困難就放棄,心裏感到非常慚愧。我們應該向安妮學習,學習她堅韌不拔的精神。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8

安妮是個十歲左右,長着一頭濃密的紅髮、臉上很多雀斑、嘴巴很大,是個很善良,喋喋不休,充滿幻想的小姑娘。她被瑪瑞拉和馬修收養了,來到綠山牆農舍和黛安娜成為了好朋友。在學校裏安妮和基爾伯特是競爭對手,最後他們並列第一,考上了奎因學院。馬修因為心臟病發作去世了。安妮決定當教師,基爾特伯把教書的學校讓給了安妮。安妮很感動,最後和基爾伯特成為了好朋友。

安妮是個敢於承認錯誤,聰明、善良,知恩圖報的孩子。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人要善良、堅強,才能得到幸福。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9

她長着一頭紅髮,有一雙大而明亮的眼睛,滿臉雀斑。她愛幻想,愛生活。她活潑樂觀,勤勞善良。猜猜她是誰?她就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蒙哥馬利所寫的《綠山牆的安妮》這一書中的一個十歲的女孩兒——安妮?雪莉。這樣一個看似平凡的女孩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綠山牆裏,來到一對需要幫手的卡思伯特兄妹家。

安妮雖然從小喪失父母,歷經種種生活磨難,但她卻依然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為人直率、善良,很珍惜友誼。她與一位安靜的女孩——戴安娜,結成了好朋友。她想象力豐富,給每一個地方、每一條河、每一個生物都取了名字——“閃光的湖”,“森林女神的水泡”……

安妮不僅愛幻想,而且還是一個十分堅強樂觀的人。在一個小型聚會上,安妮為了不受到得意忘形的喬西的嘲笑,接受了喬西的挑戰——在屋頂上走。可走到一半不小心摔傷了腳踝。但安妮雪莉並不沮喪,還安慰瑪麗拉,慶幸摔傷的是腳踝,不是摔斷脖子。還在這養傷的七個星期間,知道了原來自己有那麼多朋友,特別開心。一直和瑪麗拉不停地聊天。

讀了這本書後,安妮身上這種樂觀的態度給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以前我不太會寫作文,也不喜歡寫作文。一聽到“作文”兩字,就頭疼,發出無奈的叫聲;一看到作文本,就欲哭無淚,恨不得把它給撕了;時間用的最長;有時寫着寫着就跑題了,有時廢話一大堆……媽媽還特意為我報了作文班,我一開始非常不情願。看了安妮的故事後,我仔細想了一想,多練習寫作其實對我也有好處:它可以提高我的寫作水平;可以發泄我的情緒;可以幫我保存我對每一件事的感受……用文字記錄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即使沒人看,也已經把心情流露在文字上了。作文如同我的朋友,安靜聆聽着我的心情,也是挺好的。面對困難,就應該保持這種樂觀積極的態度,事情才會變得越來越好。如果只是一味的埋怨,會變得越來越糟糕。現在,我慢慢的開始接受作文,並開始喜歡上作文。並從題目中整理思路來構思,從老師的評語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並努力改正。

我要向安妮學習樂觀的對待人生每一個挑戰,因為挑戰背後則是絢爛的彩虹!

讀《綠山牆的安妮》有感10

一個紅頭髮、發着滿臉雀斑,熱衷幻想而且喋喋不休的女孩,你們知道她是誰了嗎?沒錯,她叫安妮。

自從陰差陽錯來到了綠山牆農舍,她就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這個閉塞的鄉村。林蔭大道成了“歡樂潔白之路”,巴里先生家的池塘成了“閃光之湖”……同時她也做了不少傻事,比如將止痛藥當成香草精放進蛋糕,在屋檐上行走……當然還有無休止的幻想,幻想自己是被海盜偷出來的國王的女兒,潔白的櫻花是高貴的白雪公主,她還把影子和回聲想象成是她的知心朋友,訴説着心事……

誰又曾想到這樣一個充滿靈性、熱愛生活、樂觀堅強的女孩卻是個自幼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的孤兒?但是她沒有放棄追求快樂的權利,沒有因為貧窮而失去理想。我覺得自己和安妮相比差之千里,生活中稍微有一點不順心就怨天尤人,哀聲歎氣。嫌自己不夠漂亮,怪媽媽的飯燒得不好吃,羨慕別人有的玩具我沒有……其實我擁有的比安妮多太多了,我有一個温暖的家、親切的鄰居、老師同學的愛護,還有滿屋的布娃娃……那我是不是應該感到幸慶和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更應該熱愛生活,熱愛周圍每一個人,用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件事情呢?答案是一定的。

安妮在逆境中仍然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考取了女王學院。讀到這裏,我臉上又是火辣辣一片,倍感慚愧。每一次遇到難的數學題目,我就想退縮放棄,不願意思考,這些“攔路虎”也擋住了我前進的道路。現在只要想到安妮對學習的那份狂熱和拼搏,我就渾身充滿能量,繼續埋頭苦讀;當晨跑途中累得氣喘吁吁時,我又彷彿看見那個不畏艱險,積極快樂的安妮在前方向我招手,指引我勇敢地向前行……

從此,安妮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盞指明燈。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她教會我用燦爛的微笑去面對生活,用良好的心態去迎接挑戰,用堅強的毅力越過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