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父與子》有感 7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讀《父與子》有感 700字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1

今天,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了一組漫畫,有6個片段,這幅漫畫就是《父與子》中的——讓人着迷的書,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完了它,作者是埃·奧·蒲牢恩。

這組漫畫內容是:”傍晚,該吃飯了,父親和母親都到飯桌前了,可兒子卻不在。父親奇怪地問:“兒子到哪去了?怎麼沒來吃飯?”母親便命令父親:“去!去卧室把兒子叫出來。”父親挺着大腹便便的肚子,去卧室找兒子了,父親看見兒子趴在地上專注地看着書,生氣地向兒子吼道:“快去吃飯!”兒子便乖乖地向餐廳走去。父親支走兒子,自己確盯上了樹,便看了看,就被吸引了。兒子來了,父親卻沒來,母親生氣極了:’怎麼來了一個,又走了一個,兒子你去叫,這個死老頭,小孩也就罷了,大人也這樣。“媽媽用手指指着卧室,坐着端正的兒子向卧室走去,笑道:”哇!哈哈!老爸在看我的書啊!:這位父親趴在地上,拖着下巴,還翹着腳呢!

看了這組漫畫,我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那個禿頭的大鬍子爸爸,慈祥,和藹,幽默,那個留着刺蝟頭的淘氣兒子,調皮,聰明,可愛。《父與子》這本書,這幅漫畫,儘管沒有一個字,卻容易懂。孩子看了好笑,大人看了也好笑,各人笑個人所理解,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有其子必有其父。

我有一本書,每次看這本書我都會着了迷。有一次,很晚了,媽媽讓我去睡覺,我卻拿着那本書不放,媽媽把書搶了過去,我嚇了一跳,假裝睡着了,等媽媽睡着了,我偷偷拿起書和枱燈看了起來,不知看了多久,我睡着了。

喜歡讀書是一件很好的事,不喜歡讀書可就是沒文化,有一句話:“沒文化真可怕。”好好讀書。有些人很喜歡讀書,增長文化,成績優秀,得到了很多人的表揚。

有些人卻不喜歡讀書,看到書就頭疼,成績就不好,放假也不好過,還被人一直批評。

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多看書,像我做一個小書蟲,成績也不會太差,閲讀其實很好的。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2

《父與子》是一本由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思創作的一本家喻户曉的經典漫畫,他的裏面包含了濃郁的父子之情。深厚的父愛和父親真誠的保護,感動了我,也感動了幾代人的心。

《父與子》收集了一對父子之間發生的上百個故事,觀點和情感讓我感到父子的世界多麼美好,也讓我進入這對父子的世界。

書中的父親努力給孩子最快樂的童年,於是什麼事都幫着兒子,幫他寫作文,直到老師來找他,兒子的惡作劇,他也能忍則忍,這明明是包庇的愛,他面對兒子的無理取鬧,裝作鎮定,可當兒子被人欺負時,爸爸便立馬幫兒子出口氣,這更能體現出這種無私的父愛,兒子有了這個父親是他的幸福,當父親忍無可忍時,父親才逼自己的手去打兒子。這更是另外一種方式來表示父愛,爸爸讓兒子明白,父親管你再嚴厲也是對你好。兒子不對的時候,他想盡一切辦法讓兒子明白道理,可有的時候,兒子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時,爸爸便二話不説先打,打完再慢慢講道理。兒子呢?他有時十分任性,有時又十分乖巧,可愛,樂於助人。他在爸爸訓話時,用心聽,聽後説對不起,兒子心裏明白爸爸是為他好,爸爸這麼做,只是恨鐵不成鋼,兒子也知道爸爸對他的那份用心良苦。

書中的爸爸正如我媽媽,那書本中的兒子便如我。我的媽媽也是一個充滿了母愛的人,她也三番兩次的教育我,讓我認真學習,可我有時就是不聽,媽媽還是很耐心的對我説。又一次媽媽讓我認真寫好作文,我不聽,媽媽只好慢慢的讓我理解她的用心良苦,我就是不聽,她最後千説萬説,我才聽,我真的對不起媽媽。

《父與子》這本書讓我感到了父母的愛最偉大,當然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就算再狠,再罵。他們自己心裏也過不去,所以我們就更不能氣他們。父母對小孩子包庇的愛,我認為不對,真正的愛是讓我們學會獨立,愛,是讓我們跌倒了自己站起來,愛,是讓你們讓我們自己照顧自己。這才是真正父母對我們的愛,而我們每個人的愛都是獨一無二的。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3

世界上有很多種爸爸:有隻要孩子不聽話就會狠狠地打的“狠爸”,有不工作在家全職教育孩子的“奶爸”,我的爸確是一個有工作又不會打我的爸爸。

週末裏,我認真地閲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德國的漫畫家卜勞恩的漫畫,描繪了書中的父親與兒子的故事。這本書共有195個父子之間的小故事,讓兒子知錯就改;在平淡的生活中,他們偶爾會互相捉弄對方,但心中都愛着對方,更多的時候,是爸爸以一顆童真之心,不厭其煩地創造一切條件陪兒子玩耍,讓兒子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

最讓我感動的是:爸爸和兒子在河邊打水漂,可岸上的小石子太少了,晚上爸爸竟然運來了一大車小石子,準備讓兒子玩個夠。放假的時候,兒子想要美美地睡個夠,可爸爸居然把兒子搬上了小汽車把兒子運到森林裏,讓兒子在動物大合唱中醒過來。兒子不小心把墨汁打翻在了地毯上,爸爸發現兒子在地毯上畫出了一隻可愛調皮的小猴子,不但沒有大發脾氣,反而還和兒子一起開始了“潑墨創作”。爸爸陪兒子玩蹺蹺板,突然看見管理員來了,便連忙用帽子遮住鬍子,又趕緊蹲下身子,假扮小孩子矇混過關……

這是一個多麼有愛心的爸爸啊!在他們倆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我和爸爸的影子。記得一次,我要打羽毛球,但是公路上車很多,廣場上又都是人,沒有合適的地方打。爸爸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了在離我家門前不遠的一塊空地上打。因為地方小,我用力一打,打到了爸爸的臉上,他臉上頓時起了一個腫塊。爸爸一點都沒有怪我,繼續忍痛和我玩。這都是因為爸爸心中對我的那份深深的愛。他對我的愛不是給我買好看的裙子,也不是讓我住漂亮的房子,而是雖然他很忙,但他無時無刻不在陪伴着我。

有人説“父親,應該是個氣度寬大的朋友。”而我的父親也是這樣。爸爸,我愛你!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4

我為了在同學們面前爭回面子,在課餘的時間就跟爸爸練習起來,學會了一些基本的技巧,而這樣我還是打不過同學們;600字作文你們説,我有這樣的媽媽,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啊。小貓咪,別害怕。今天,一個有趣的故事——《把小企鵝踢下海》,更是讓我受了很大的教育?黨旗的每一角都寫滿了共產黨員的偉大、無私。

為什麼這位父親執意去尋找兒子?因為這位父親説過一句話“不論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是這位父親經常對兒子説的。表達了這位父親對兒子那堅定而執着的愛。正因為有這種愛,有堅定的信念,才使這位父親堅持不懈。這也是父親對兒子一種愛的承諾,永生不變的諾言,不離不棄的心願。是黑暗中的明亮,是世間真情。

我從報紙上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個女孩每天早晨上班時,都要去父親的住處,並且坐下來陪父親喝一杯茶。她父親每天都要做上早點等着她,因為他不想讓女兒不吃早點就上班。一個下雨早晨,外面颳起了冷風,女孩因為鬧鐘忘了定時睡過了頭,因此來不及看望父親,於是,女孩給父親打了個電話。“你真的不來了嗎?”話筒裏傳來父親關切的聲音,話音裏包含着父親明顯的失望。女孩便向父親保證:“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但在女孩出門的拐彎處,她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原來他為了女兒能吃上早點,他一接電話就趕來了,更讓人感動的是,父親怕女兒堅持陪自己喝茶而耽誤工作,他便一直默默的守侯在女兒的路口。這是多麼偉大的父愛啊!是多麼的無私啊!

我們常説,爸爸愛我們,我們也愛爸爸。它或許太含蓄,它或許太深沉,只是不善於表達。其實,爸爸對我們的愛像大海,而我們對爸爸的愛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條透明的小溪,與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難怪我們經常聽人們這麼説:“父愛無邊。”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5

自從我讀了《感動是五味的沙拉》一書中《地震中的父與子》之後,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本篇文章介紹了美國洛杉磯一次大地震中的一件事,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自己的妻子後,疾步衝向自己親愛的兒子阿曼的學校去了。他眼前那個昔日充滿孩子歡聲笑語的三層漂亮教室變成了一片廢墟,父親趕到廢墟現場,他知道兒子的教室在底樓的第三間教室。他聽到一些家長們在哭喊:“我的兒子啊!我的女兒啊!”,再看看眼前的一片廢墟,快要絕望了,但在絕望之時,他猛然想起他曾對兒子這樣説過:“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和你在一起。”結果,他找人來幫忙,大家都不願意幫他,都絕望的走了,因為大家都怕餘震,沒用任何工具,就用雙手挖,他挖呀挖呀,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渾身上下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4小時,8小時,12小時,16小時,24小時,30小時,36小時.......當他挖到36小時時,樓板下傳來兒子的聲音:“爸爸,是你嗎?”

父親説:“是的,兒子,我救你來了!你在裏面還好嗎?”兒子卻説:“我這裏還有14位同學存活着,你先救他們出來吧!我知道你是會和我在一起的。”最終,這對了不起的父子經歷了巨大的磨難後,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讀到這裏,我的眼眶濕潤了,我感受到父愛的偉大以及兒子先人後己,珍愛生命,對同伴負責的高尚品質,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呀!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會和你在一起。”這句話雖平凡,卻藴含着父子之間的信任之情,他表達了父親對兒子堅定而執着的愛,正是這種富有高度責任感的愛,父親堅持的挖掘,才換來了他兒子的生命及那麼多孩子的生命。

我要大聲説:“平凡的父愛!偉大的父愛!我要讚美你,感恩你!”

《地震中的父與子》我也要謝謝你,謝謝你教會了我感恩!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6

母親的愛是延綿不絕的溪水,細膩而體貼。父親的愛是塢挺拔的高山,沉默而嚴肅。不論是那一種愛都是無私、無限、無價的。永遠都是我們人生道路中最美的一抹風景,永遠都是支持我們前進的動力。從我們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沒有一天是停止過的。

父親註定永遠都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無論發生什麼是,父親永遠是第一個支援你的人。父與子主要寫了洛杉磯地震中,一個年輕的父親堅信兒子和自己之間的承諾不論發生什麼事,我都會和你在一起!一句話勝過了千言萬語,包含了所有的信任。他不顧周圍危機四伏的廢墟,堅持要到教學樓去救生死不明的兒子,沒有工具,手就是最好的工具,沒有別人幫忙,自己的信念就是最好的幫忙人。就這樣,年輕的父親憑着自己的堅持,獨自一人在廢墟中執着的用雙手搬開一塊又一塊的沉甸甸的石塊,時間是流逝得如此之慢就算是如此,時間就是再慢再深也阻擋不了父親救兒子的決心和愛!看,那雙血淋淋的雙手就是父愛的證據,那雙佈滿血絲的深邃的雙眼盛滿了對兒子的愛,又好似透明的玻璃,一碰就會碎。多麼偉大的一對父子,讓我們看到了兩個高尚純潔的靈魂,現在我們應該知道地震可以摧毀任何事物,可就是震毀不了人們因愛而生的堅定地信念。

5.12大地震,有多少的人因精神的死去而肉體隨之死去,又有多少人憑藉着堅定的信念而勇敢的從死神的手中逃脱。多少愛和離別交織在淚水之中?多少驚心動魄的愛的故事剎那間迸發在天地間?多少感人肺腑的情親赤裸裸的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一震,我們都相信了愛可以創造奇蹟,創造明天。信念可以戰勝一切,而愛是信念的源泉,愛是不會停止的,這意味着信念是永遠存在的,奇蹟是無處不在的!

父母的愛是永遠不會退色的,哪怕經過了多年時間的洪流,也衝不跨父母愛的堤壩!母愛只會越積越深,父愛只會越堆越高,在我們的人生旅行中,我們註定遊不過母親愛的大河,攀不了父親愛的巨山。也許父母的對我們的愛是一種本能,一種永遠不可能改變的本能,正是這種平凡而偉大的本能創造了我們。我們要記着:我們是因愛而生的,所以,我們也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個愛我們的人。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7

我們學習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愛是多麼偉大啊!

在1994年的一天厄運正悄悄來臨美國。只聽一聲巨響,洛杉磯已變成一片廢墟。許多家長佼幸逃離後,來到孩子的校園尋找孩子但卻一無所獲。可阿曼達的父親卻不顧生死徒手挖了38小時終於救出了14孩子。我被他們那種偉大的愛為知感動。

地震讓許多人失去生命,損失慘重。地震儘管奪去了我們的生命,但是它奪不去我們的偉大的愛。愛是什麼?我認為那有可能有時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是它在關鍵時刻顯得尤為重要。它能使人在絕望中不低頭折節,滿懷信心地面對現實。這股決不放棄的力量源泉就是愛,它是多麼偉大!這是我從“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跟你在一起。”這句話中體會到的。爸爸在刻不容緩地徒手挖殘垣,從來沒有停下來在,愛的力量鼓舞下終於找到了14位同學。因為有了巨大的精神支柱阿曼達在廢墟里顯得十分勇敢,還臨危不懼讓同學先出去,是人百感交集。我深深地感受到:愛的力量是多麼堅不可催啊!

學完這篇文章後讓我浮想聯翩,讓我想起了前不久發生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是全世界人民舉世哀痛的一天。14時28分大地再也壓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發生了8。8級大地震,讓汶川一帶變成一片廢墟。許多人在廢墟里堅持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是什麼創造了奇蹟?那毫無疑問—就是愛!這不正像文中那對父與子嗎?全世界人民為之感動都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渡過難關。作為中華人民的一份子,我和爸爸義無返顧地將一百塊錢投入募捐箱。這也算我們的一點愛心吧!

如今地震已去,人們又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地震無情,人有情。大災有愛,讓我們堅信:奇蹟的出現來自於偉大的愛!

愛是多麼偉大啊!願愛揮灑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8

前幾天,我讀了篇文章,題目是《地震中的父與子》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愛的偉大 。

“在地震來臨之際 ,父親安頓好母親,就衝向學校,找到兒子所在的班級。但眼前已成廢墟。”讀到這兒,我歎了口氣,心想:教室都變成了廢墟,那人怎麼還能活着呢?死了的話,父親一定是傷心流淚,很痛苦吧?

當我繼續往下讀“父親用手剝開廢墟,嘴裏不時發出‘兒子在等我!’”我不由得發出感歎,讚歎這位父親擁有着頑強的精神和永不放棄的決心。是啊,面對災難,面對痛苦,父親仍然堅持自己、不挫敗信念。但我仍保留疑問:他會找到兒子嗎?他的兒子還活着嗎?

他獨自一人挖,許多人極力勸阻,讓他回去。他用堅定的眼神看之他們:“你們是來幫我的嗎?”最後,大家都哀聲歎氣地離開了。1個小時過去了,12個小時過去了,24個小時過去了,他足足挖了有36個小時。忽然,他聽到了聲音:“爸爸,是你嗎?”“是我!是我!”爸爸欣喜地回答道。“爸爸,我這裏有14個同學,我們躲在教室的1個角落裏。”

看到這兒,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這真是了不起的父親。我驚呆了,想不到一股每個父親都能擁有的父愛竟這麼偉大,竟讓一位父親不顧自身安危,冒着隨時隨地都有爆炸的危險,挖廢墟救自己的孩子,並挖了足足36個小時。但這位父親卻沒有倒下,一股偉大的力量支撐着他繼續挖下去,救自己的孩子。讀完這篇文章,讓我再次回到了1年前的那個冬天。

記得那時,我重病在家,爸爸不怕辛苦,夜裏把我背到了醫院。那天下着大雨,或許是因為雨太大,雨珠遮住了爸爸臉頰上的汗珠,但我還能感受到爸爸的辛苦。剛到醫院,把我安頓好,爸爸的手腳冰涼,腦門發燙,呀!發燒了!而爸爸還一直對我和媽媽説:“沒事兒,沒事兒。一會兒就好了,我抵抗力強,一會兒就沒事兒了!”聽到這兒,眼前的景象模糊了,眼淚不知不覺地從臉頰上流下。這使我知道:父親的愛有多偉大啊!

再次回到文中,我認為這是了不起的父親。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9

那是一天下午,我和媽媽在逛街,我剛看中了一件衣服,爸爸打來電話説奶奶的腿讓別人軋着了,讓我們趕快去醫院,我卻偏要買了衣服再去,媽媽説下次來買,我説,下次來就可能讓別人買走了;誰知道你守不守信用呢;明天我就要上學了……我找出各種理由來“説服“媽媽。媽媽生氣了,把我帶上了車,説我沒孝心不知道心疼奶奶。一路上我總在反省:“我真的沒孝心嗎?的確。我怎麼沒孝心了?奶奶的腿都讓別人的車軋着了,你卻還要買衣服,這時候奶奶説不定還等着你去看望他呢!我的大腦無言以對,奶奶平常很疼愛我,見我去看望她指不定有多高興呢。我認識到自己錯了。想起了最令我難忘的一篇感人的課文——《地震中的父與子》。

《地震中的父與子》展現了爸爸永不放棄的精神,也體現了兒子在困難中對爸爸的信任,鼓勵同學們,先人後己的精神。課文主要講:美國洛杉磯發生了大地震,一位父親衝向孩子的學校,當時學校已經倒塌,孩子生還的希望十分渺小。別人找了一段時間後都放棄了尋找孩子,只有這位父親堅信不疑的認為兒子在等着他的救助。他一直挖掘了38小時,終於聽到了瓦礫下孩子們的聲音,和路人一起,救出了孩子們。在救助過程中,兒子先讓自己的同學出去,並説了一句令人感動至深的話:“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我知道你會跟我在一起,我不怕,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和我在一起。”我的心被深深地感動了,38小時就是一天半,是什麼力量促使這位父親不顧疲勞和安危,去挖掘廢墟中的兒子?是偉大的父愛和他作為父親對待兒子的責任心!再往下看,一個年僅7歲的孩子,竟然會在如此危險的關頭,讓同學們先脱險,如果沒有對他人的那種責任心,他一定會只顧自己搶先上來。然而父親在生活中對兒子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無論發生什麼,我總會和你在一起。”

在這次事中我不該和媽媽犟嘴更不應該不信任媽媽,如果連自己的父母親都不信任了那你還會信任誰呢?相比之下,我十分缺乏這種信任,這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別人要信任有責任感,在困難中要給別人給予鼓勵和信心。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10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1994年美國洛杉磯發生地震後,一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而在廢墟里挖了38小時,最後終於救出兒子的動人故事。

看到這篇課文,我不由想起了那件事情:那次,媽媽帶我去逛交流會。我蹦蹦跳跳的,可高興了,一會跑到這兒,一會跳到那兒。媽媽提醒我説:“慢點,人很多,小心走丟。”我漫不經心地回答了一聲:“知道啦。”後來,我告訴媽媽我要去看書,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我到書攤前,哇!好多書啊!沉浸在書海里真是件幸福的事情!咦,十五分鐘過去了,媽媽怎麼還沒來啊?難道媽媽拋棄我了?我抱着懷疑的態度,找了起來。我轉了整整一圈,都沒找到媽媽。我鼻子一酸,傷心的淚水奪眶而出。我心裏想:哼,你不要我,我也不找你,我去找爸爸!正當我準備走的時候,耳邊又響起了那個熟悉的聲音:”欣欣!欣欣!”原來是媽媽在找我,我順着聲音傳來的那個方向看去,媽媽正焦急的喊着我,滿臉汗珠。她快要哭出來了。很明顯,她的腳很痛,但她還是一路小跑着,邊跑邊喊着我的乳名,我的鼻子又是一酸,眼淚又一次的奪眶而出,我不顧一切的衝了過去,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我看見,那酸酸的東西也正從媽媽的面頰上悄無聲息的落下來……

後來我才知道,媽媽為了找我,腳都磨起了泡,而我卻……想到這,我又一次的哭了,因為在看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之後我才明白,媽媽愛我愛的太深了,為了我而付出的也太多了……

父愛、母愛是什麼?是指南針、是依靠、是幸福、是靠山。當你迷失方向時,只需他們在前方輕輕呼喚着你的乳名;當你失敗時,只需他們對你説些鼓勵性的話語;成功了,他們會警告你,讓你不要驕傲,繼續前進;遇到危險了,他們會在身前為你抵擋,抵擋住那可怕的危險。

父愛、母愛也許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了這份愛,他們付出了多少?沒有想過嗎?不,不是。不是沒有想過,而是想過之後覺得他們為了子女這樣做是人之常情。那我告訴你們,是錯的。父母為了我們而付出的,真的是太多了……

同學們,無論是《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的父親,還是我們自己的父母親,要知道,他們為我們而付出的愛,都是用盡全力的。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11

每個人都有一個愛他的爸爸,文中的主人公也是這樣,他的爸爸太愛他了,父親的愛是最美的,但是父親在我們面前總是很嚴肅的形象,雖然叫我做本身不情願的事,但是後來仔細想想也覺得是贊曰,這就是無聲的愛。

文中的父親是問記者,他愛他的工作,更愛他的兒子,20xx年他的兒子參加了高考。他按照事前與兒子的約定送兒子去考場,這次意味着人生的考試讓兒子搞到了空前的壓力。他一直都在鼓勵他兒子,他相信他兒子一定能考好,這也是每個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送過兒子到考場後,他回到了工作崗位,也許就是因為兒子就今天高考,他的神經有點緊張,他感到了一絲異樣的感覺,一種説不出的感覺,莫名的恐慌,擔憂毫無異味地向他襲來,或許這就是人們所説的第六感。這時候人都會奇怪的躁動,不安。然而就在這時,那隻要父親不睡過頭就可以避免的事情發生了。兒子的班主任打來電話説,兒子在考場上,非常不舒服。那時也許連父親也懵了。到最後還給兒子捎來這麼一句話,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一定要堅持。我想現在這位父親一定會很後悔,一定會很難過。覺得自己對不起兒子,兒子的心血也要白費了。兒子渡過了人生中的最難的幾個小時,兒子走出考場他哭了,兒子的十幾年心血拜拜的付出了。我想那件事就如一根針紮在父親的心上,至今都不會忘記拔除,這個做記者的父親比別人更有閲歷但這個出乎意料的事情降臨的時候,他確定難以自持。

你知道他兒子為什麼在考場上不舒服嘛?因為到了考試的前一個晚都12點了兒子還不能入睡,這個非常愛兒子的父親知道沒有充足的睡眠,腦力第二天是很難適應高強度的智力考試的,他犯下一生不可饒恕的罪過,在兒子的杯裏放了一顆,兒子喝了睡了。而他因該把兒子杯子裏的水倒掉的,他卻睡過了,兒子第二天早晨起來複習功課,又把那杯剩下的水喝了,到了考場血藥神經高度集中,而的作用,感冒的作用,內心巨大壓力的作用,足以擊倒一個堅強的身軀。父親至今天也不能原諒自己。

他叫兒子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到有堅持,因為他愛兒子小夥子加油,因為她愛兒子,至今不能原諒他自己,因為他愛兒子。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12

一本散發着墨香的語文課本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地翻閲着,一篇篇文章是多麼生動優美啊!特別是《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章講的是1994年,美國發生大地震,面對巨大的廢墟,許多人都絕望地放棄了救援,只有一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在廢墟里挖了38小時,最後終於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14名同學。

當我讀到“他挖了18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阻攔他,他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時,使我深受感動。

我真敬佩極了這位了不起的父親。為了兒子,他可以不顧一切,在廢墟中挖呀挖呀,這是愛的力量的支撐,這種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真誠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全心全意的付出。為了孩子,生命可以不要,一切身外之物都可以捨棄。這位堅強、勇敢的父親,正因為他心中有愛,任何事情都動搖不了他救兒子的決心。此時,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見到兒子,決不放棄!多麼偉大的父愛啊!

當我讀到“他挖了38小時,終於聽到兒子的聲音”時,真是難以想像,這位父親的驚喜和急於見到兒子的迫切心情。可是,在生命的希望面前,兒子卻先讓同學出來。讀到這兒,我禁不住熱淚盈眶了。阿曼達只是一個九歲的孩子呀!在最危險的時候,卻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這是一種純潔無私的愛!他們父子倆真是一對英雄啊!

我想,如果父親不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可能是一定程度的努力後會放棄對兒子的尋找、營救,如果父親是一個自私的父親,他教育影響下的孩子可能也不會在關鍵時刻作出這樣的選擇。愛是信念的源泉,是力量的源泉,更是偉大的源泉。

如果人的靈魂都像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樣,具有強大的愛的力量,還有什麼奇蹟不可以創造呢?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13

今天,我懷着一股無比敬佩之情,讀完了一個感人心扉的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1949年美國洛杉磯的一次大地震中,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不顧眾人的阻攔和危險,在一片廢墟中挖了38個小時,終於挖到了兒子及他的13個同伴。兒子先讓同伴先出自己殿後,因為他堅信父親會和他在一起。他們父子譜寫了一曲父子深情的頌歌。

掩卷深思,我對這個故事深有感觸:這位父親堅信兒子在等他,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愛;而這個兒子相信父親會來救他,所以在廢墟中堅持了38個小時,這是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以及對父親的愛。正因為這對父子相互信任,相互愛護,所以創造了奇蹟,使14個孩子生還。這篇文章讚揚了危難之中,父子深情和父親執着的信念,以及兒子先人後己的高尚品質。

讀着讀着,我不由得想起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兒隨父親坐飛機去看望美國留學的媽媽。突然,一陣強大氣流突如其來。父親在沒有任何防備之下,把給女削蘋果的刀,插入了心臟,但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堅持了10幾個小時,直到女兒跑到媽媽懷裏,才放心的離去……這位父親雖然不幸中刀,到他是靠什麼生活下來的呢?是愛,是對女兒的愛,對女兒的負責;是對全家人的愛,對全家人的負責。正是這般愛的力量,使他堅持了那麼長時間。可見,愛是多麼偉大,多麼持久啊!

在生活中,父愛母愛無處不在,我的媽媽也為我不辭辛勞,媽媽對我的愛可以從點點滴滴感受到……

就説今年暑假,我報了4門培訓班。有時正好英語和語文時間錯不開,媽媽就對我説:“你去學語文,媽媽替你去學英語。”就這樣,媽媽在一個小教室裏學了一個上午,要知道,那個教室裏足足50多名學生。可想:媽媽是多麼熱啊!好不容易放了學,媽媽似乎忘記了疲憊,立馬給我補起課來。望着媽媽那都大的汗珠如潮水般一滴一滴地滾落下來,我的眼睛不由模糊了……這是媽媽對我的愛,就是這股愛是我堅持了一個月的辛苦,是媽媽給予了我信心和力量!

啊!父愛、母愛的力量是多麼強大,多麼高尚,多麼無私啊!事實證明,愛是人間美好的一股力量……愛,可以改變人的思想;愛,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14

爸爸是船,媽媽是帆,載着小小的我駛向彼岸,是愛的動力,是愛的決心,是愛的毅力,是愛的自信,才使我到達彼岸,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愛是高尚的,愛是崇高的!自從學了《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我才真正瞭解到父愛的無私、偉大。

文章記述了1994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後,一位年輕的父親不顧各種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在人們認為幾乎不存在希望的情況下,執著地從瓦礫堆中營救兒子的動人事蹟。

沒有這種無私而偉大的父愛,誰也不可能堅持這樣長時間的、希望渺茫而危機四伏的挖掘,兒子也許便因為人們的放棄而葬身於瓦礫堆中。

我讀後心潮澎湃。這位父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兒子為了救同學,讓他們先脱離危險。這真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啊!如果這位父親僅是來到這片廢墟絕望的大喊“我的兒子!”那他的兒子和14個同學就只有長眠於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這對了不起父子那樣,成千上萬的孩子或許就能得救。

也許,我們的爸爸平常對我們的關愛不像媽媽那樣無微不至,但我們仍然能時時感到父愛的温暖。

記得有一次,閆老師對我們説,區裏要進行古詩背誦比賽,讓我們把背過的詩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顧,我卻牢記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訴了爸爸,爸爸一聽,立刻給我忙活起來。

晚上,我甜蜜的進入了夢鄉,可誰知爸爸努力抵抗着“睡魔”的干擾,依然給我打印着,生怕我完不成老師交給的任務。第二天,我一起牀,發現爸爸的眼睛變成了“熊貓眼”,媽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我,我感動極了。

還記得我小時候,只知道讓大人給我買自己心愛的玩具、零食,而不顧大人的重重困難,大人們有時也無可奈何,只好給我買。自我讀了《地震中的父與子》後,我絕不會在像小時候那樣做了。

也許,爸爸的愛不是生病時的陪伴和呵護;不是考試前的千叮嚀萬囑咐;不是睡覺時給我們蓋被子的身影。但是,父愛,同樣是偉大的。

《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使我更加認識到父愛的深厚。

讀《父與子》有感_700字15

寒假裏,我看了《父與子》這本書,這本書有趣又生動,作品中一幅幅小巧精緻的畫裏面閃爍着智慧之光,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着人們的心靈。其中的一些連環畫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忘加葡萄乾的蛋糕》、《輸不得的父親》、《不值得幫助的傢伙》、《馴馬的對策》、《假面舞會的化粧》、《畫的照片》,這些連環畫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有時我笑得前仰後合,有時笑得眼淚都出來了,還有時一發不可收拾,笑得我話也説不出來。

《父與子》是一部一個字也沒有的連環畫,它是德國的卜勞恩漫畫大師的代表作。我家裏就一直珍藏着一本《父與子全集》,它可是我的最愛,每逢有空的時候,我會拿出來看,儘管我已看過十多遍了。

《父與子》一書,這本書沒有文字,只有讓人目瞪口呆的圖畫。一幅幅幽默有趣的畫面,藴含着一個個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哲理。

《父與子》描繪的是一對父子温馨快樂的生活。一個長着刺蝟頭、調皮、可愛、喜歡搞惡作劇的兒子yi ge 長着大鬍子、和藹、善良、又經常被人嘲笑的父親他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搞笑畫面。

《父與子》為什麼會獲得人們如此喜愛呢?因為這本書中塑造的父與子是一對可愛而又有趣的人物。書中很多故事都能使讀者在幽默的同時體會出更深層寓意。他們善良、正直、真誠和寬容,懂得生活。他們對生活中的奇遇或凡人小事總是抱着樂觀的態度,這本書是一本成人和兒童共同閲讀的不朽傑作,是一本人們永遠最愛的連環漫畫經典。

平時的我們總是心安理得的接收着來自父母的禮物和愛哪有想過父母同樣需要我們的愛和禮物。禮物也不一定是物質的只要在空閒時為父母捶捶肩洗洗腳同樣能讓父母明白我們的愛。愛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我們要學會去接受與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