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娛樂至死讀後感(精選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1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娛樂至死讀後感(精選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娛樂至死讀後感(精選6篇)

娛樂至死讀後感1

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在復旦的圖書館,《娛樂至死》這本書一直處於借出的狀態,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著作依舊葆有足夠的生命力,孜孜不倦地傳播着他的思想和觀點,但這不是印刷時代的勝利,反而可能是對印刷時代終結的一種緬懷。

尼爾波茲曼先生在書中描繪了從印刷機到電報再到電視時代的變遷,他的憂慮也隨着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加深,似乎一切都在向娛樂化靠攏,嚴肅話語語境喪失了生存的空間,公眾的思考和耐心也變成了奢侈品,萬千媒介像巫師一樣奪走了人們的想象力不同的主流媒介決定了不同的社會特徵,公眾的意識形態和參與方式也發生着鉅變。

這一切確確實實正在發生,並且愈演愈烈。可怕的是,尼爾波茲曼先生不會想到他大肆批判的電視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互聯網時代到來了,我們正義無反顧的投身其中,無法自拔。

技術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媒介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電視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甚至到下一個虛擬現實時代,我們已然清楚地認識到,技術是改革的第一動力,任何一項新的技術都可能顛覆我們的認知,繼而重構整個社會的秩序,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媒介只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一種手段罷了,它處於整個序列的前端,我們就誤以為媒介決定了我們的文化精神,這種看法我是不認同的。

媒介並不是問題的本質,它只是娛樂化的載體和表現形式,本質是人性中對娛樂的渴求和需要,所以我們會為電視時代、互聯網時代提供給我們的產品買單。

Facebook、人人網、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顛覆了人與人、人與空間甚至人與過去之間的關係,重構了一種新型的社交網絡,泛在的娛樂化從形式到內容都比電視時代更加嚴重。

但是,不要忘了,公眾醉心的遠不止這些媒介,網上購物、電子遊戲、網劇等等,都是互聯網時代公眾所熱愛的活動,它們佔用我們的時間比電視高出了許多。這表明,尼爾波茲曼先生的觀點很有預見性,但缺少一定的準確性。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向懶惰的妥協,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媒介不是罪魁禍首,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這就像是市場經濟的勝利,公眾願意為其埋單,享受這種娛樂化所帶來的快感,寧願犧牲自由、思考、嚴肅、辯論等作者所提及的價值。電報沒有錯、電視沒有錯、聯網沒有錯,歸根到底技術沒有錯。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所以,我們不能將尼爾波茲曼先生批判的東西全部怪罪於媒介,它也只是在完成它的工作而已,那些創造娛樂產品的人也只是在完成他們的工作而已,並且做的不錯。值得警醒的是我們自己,是每一個媒介的接收者,我們自身的趨娛化是否讓我們失去了一些更加寶貴的東西?例如用鋼筆寫下的文字、例如一場嚴肅的辯論、例如一封深情款款的書信,或者一次沉靜的冥想。人類總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慾望,有人説懶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原因。

我們太懶了,很多事情不願意去做,新的發明就應運而生,為我們提供便利。我認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相較於之前的不便利,就是向娛樂的過渡,向懶惰的妥協。這種程度愈演愈烈,就證明人類正變着方兒地滿足人性的慾望。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媒介不是罪魁禍首,電視、互聯網都沒有錯,起殺心的是人而不是刀。我們終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娛樂至死讀後感2

有兩種方法可以讓文化精神枯萎,一種是奧威爾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另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種滑稽戲。《娛樂至死》這本書想要告訴我們,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人終將毀於他所熱愛的東西。

這本書結構清晰,以時間為序,介紹了美國社會由印刷機統治的“闡釋時代”,經過電報、報紙、攝影術這樣一個躲躲貓的世界,到最終電視出現,是如何一步步向娛樂時代轉變的過程。並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媒體對人思想認識、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向娛樂附庸趨勢發展的影響,闡述媒介危機,令人深省。

作者之所以把印刷機統治美國人思想的時期稱為“闡釋時代”,是因為闡釋是一種思想的模式、一種學習的方法、一種表達的途徑。那個時期因為印刷技術的普及,“閲讀蔚然成風”,書本一行一行、一頁一頁地把這個世界展示出來。在書本里,這個世界是嚴肅的,人們依據理性生活,通過富有邏輯的批評和其他方式不斷地完善自己。而電視時代中,公共話語逐漸向脱離語境、膚淺、碎片化轉化。電視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具體的圖像,來迎合人們對視覺快感的需求。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應和電視廣告適應娛樂業發展。

《娛樂至死》並不是一味反對電視,也不是反對娛樂,正如作者本人説“娛樂本身並沒有過錯,有些精神病學家指出,我們每個人都會築起自己的空中樓閣,但如果我們想要住在裏面,問題就出現了”。波茲曼更看重和擔心的是不該娛樂的也娛樂了,人們一味沉迷於娛樂而形成的娛樂性思維,慢慢失去對社會事實的基本判斷能力,最終思維鈍化。赫胥黎試圖在《美麗新世界》告訴我們,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層出不窮,人們在簡單的百來字下發表見解,傳播信息。速度取代質量,大量信息鋪天蓋地,造成信息過剩,書中作者提到信息過剩會導致“信息——行動比”失衡。信息不再服務於人們,相反,人們服務於信息,也即“現代的信息恐慌”。我們應該清醒,媒體應該成為拓展我們認識世界的途徑,而不是剝奪我們思考的能力,將我們的靈魂變成機器媒介冰冷的靈魂。

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挾,才是重中之重。

娛樂至死讀後感3

《娛樂至死》是我讀的尼爾波茲曼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童年的消逝》。兩部作品都旗幟鮮明地對電子媒介(尤其是電視)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尖鋭的批評。作者大力宣揚印刷媒介將人類帶入理性、文明的時代,而電子媒介儘管在技術上取得了更大的進步,但給予人們更多的是享受、娛樂,使人們逐漸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正如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所言,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幾十年過去了,尼爾波茲曼的預言發展如何呢?《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想告訴讀者的是赫胥黎的預言,即毀掉我們的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而非奧威爾的預言,即極權壓迫。(時間有限,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未讀),為此我特地讀了下喬治奧威爾的《1984》和《動物農場》,即另外一種預言。讀罷,冒一身冷汗。儘管中國現在民主法治逐漸步入軌道,奧威爾的預言似乎與我們再無瓜葛。但是,回頭看看歷史,斯大林時代的蘇聯、納粹時代的德國與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極其吻合的展現了奧威爾筆下的世界;放眼當下世界,剛剛垮台的卡扎菲政權、持續遭受軍政府統治的緬甸、屢屢挑釁國際法而不知悔改的北朝鮮等均經歷過或正在水深火熱的極權壓迫。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波茲曼筆下的美國,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持續享受着相對自由的政治、高度發達的經濟與科技、繁榮的文化所帶來的種種福利。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中國似乎從奧威爾的筆下一步步走到了波茲曼的筆下,改革開放是轉折點,儘管隨之而來一些先前沒有的問題,如貧富差距、貪污等,但瑕不掩瑜,即問題掩蓋不了歷史的巨輪向前推進產生的輝煌,最終也不會阻擋歷史前進的腳步。

波茲曼認為電視的娛樂性會把人類從理性的公民變成不再思考的傻瓜,他顯然嚴重低估了受眾的智商和情商。即使電視如波茲曼所説,“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此種情況下娛樂是僅僅是手段,而手段可以大於內容對觀眾產生影響力。由此看出,波茲曼是“魔彈論”的忠實信徒和發揚者,他忠實的相信電視以娛樂手段作用於觀眾的強大力量,並且不限內容,只須有一種娛樂手段就能產生出槍彈射入身體的效果。要達到波茲曼所説的效果,觀眾應該做到以下幾點:電視成為唯一接觸外界事物的媒介;電視説什麼就信什麼;只看電視而不再進行人際溝通;分不清電視裏的世界和現實世界的界限等。顯然,電視環境下長大成人的美國人依然有眾多好手考上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名校,而且他們取得的成就絲毫不比前人(即生活在電子媒體出現前的人)差。

由此可見,電視沒有阻止精英的輝煌。波茲曼號稱印刷時代的人多麼具有理性的光輝、思辨的能力,但史上種種喪失理性的羣體暴力事件均出現在印刷時代或以印刷為主的時代,法國大革命、德國法西斯等,電視的流行是人們變得不再思索、感情用事,但卻再無此類破壞巨大的事件。當然這其間的主要差別並不在於印刷和電子的差異導致,我在這裏只是想説明電視也好,報紙也好,均是一種媒介,對人的思想、行為並不起關鍵的支配作用。技術是為人服務的,有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技術,而非有什麼樣的技術就有什麼樣的人。“每種技術都有自己的議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種隱喻”,我同意技術存在隱喻,但揭示隱喻的是人,而且人在隱喻起作用的過程中扮演決定性角色。所以,比起尼爾波茲曼,“魔彈論”觀點的代表者誇大其詞的能力顯然略遜一籌。

人有追求快樂的權利,而人活着的最終目的也無非就是不斷追求更大的快樂。同時,人與人之間又是差異化的,即對快樂各有各的定義和理解。政客爭權,商人逐利,學者求真,都是對快樂的嚮往。對於平民百姓來説,衣食無憂、家庭和睦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他們對於政治常常不抱太大興趣。波茲曼認為電視將政治娛樂化,一個選民同時又是電視觀眾的話,恐怕很難做出理性的選擇,只能浪費手中的選票,最終喪失政治話語權。按照波茲曼的觀點,如果選民不是一個電視觀眾,而是一個崇尚閲讀的人,他必將在選舉中做出理性的選擇,選出合適的公職人員。我完全同意比起視聽元素文字有助於培養理性思維的觀點,但是這一點在政治上不靈。人類歷史發展表明,精英統治平民、平民有所制約是目前最為合理、有利的政權組織形式,如果二者角色對調,往往引起軒然大波和動盪。相比較,精英是理智的,平民在這方面較為欠缺,如果平民通過學習開始變得理智,那他會逐漸向精英階層流動,或者推翻現有的精英階層,自己掌權。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廣大平民並不具備這樣的特質,而他們也沒有必要具備。因此,波茲曼無需為他們擔心,政治是複雜的遊戲,平民多是看客,而看客只需帶着眼睛和好心情就行。尼爾波茲曼擔心的是統治階級以以娛樂麻痺民眾,這樣的擔心有一定道理,但比起歷史,如今可以娛樂政治是社會開放和民主風氣的表現,是歷史的進步。文明不是一步到位的,循序漸進才有章可循。

在看書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敢苟同的觀點,如對麥克盧漢的盲信,電視“信息—行動比”極低,電視取代教室的功能等。有趣的是,對於一些作者引用的觀點,我卻極為推崇。西塞羅説過,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擺脱現實的奴役,而現在的年輕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為了適應現實而改變自己。中小學教育不用再説,一切為了分數。高校的學生不再苦惱於分數,但畢業時找工作、考研的種種心態和動作極其吻合了西塞羅的説法。約翰杜威在《經驗和教育》中寫道,“也許人們對於教育最大的錯誤認識是,一個人學會的只有他當時正在學習的東西。其實,伴隨學習的過程形成持久的態度也許比拼寫課或地理歷史課更為重要。因為這些態度才是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的東西。”這個觀點主要是有感於自己的考研過程和過年回家遇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侄子貪玩、不愛學習。一段時間積極努力的自主學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受益終身。如果小孩從小就缺乏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將來恐怕很難在學業上走得更遠。在中學時代,所謂“差生”不如“優等生”的地方不在於小學那點皮毛知識,而在於多年來養成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它們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學,有可能是一生。

娛樂至死讀後感4

《娛樂至死》這本書的封面就是一個大人牽着一個小孩的手,而大人的腦袋卻被一個電視機所替代,很快我們就能從這本書的封面中解讀到這個時代的趨勢:媒介即信息。而作者也是從麥克盧漢的這一觀點出發的,然而作者與麥克盧漢的觀點也有不同,作者更加註重的是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的大環境下,媒體,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正如作者所説的:每一種媒介的出現都是帶來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革,公眾的話語方式規範決定了華語的內容。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總是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娛樂真的能致人於死地嗎?開篇的幾行字成了讀完這本書的動力,在看到奧威爾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和赫胥黎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戲,我作為一個21世紀的人來説,更認同的是一場滑稽戲的言論。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很多種傳播文化的媒介,從最早的口口相傳到後來的報紙,電視和現在的電腦,如果作者知道有微博那一定也會寫在書中。這種趨於大眾的話題都日漸娛樂方式出現,使人們缺少了思考,談何創造呢。在這個時代裏似乎娛樂成為了一種生活狀態甚至是生活目標。這一點印證了作者的説法“其結果是我們成為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同時我覺得我們應該認識到,作者這種觀點是基於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大環境提出的,運用到21世紀的中國似乎剛剛好。人們關心的不再是大會中提出了什麼方針和政策,關心的是那些政治家們的花邊新聞和八卦,對他們的辦事能力毫不關心。大量的信息不予篩選的就在電視節目上播出,新聞和信息鋪天蓋地的向我們大眾運來,只為了提高收視率,真正能讓人有所思有所想的內容卻一筆帶過使其無人問津。作者在書中用一種真誠方式來談論這個時代憤青的話題,同時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人能在那麼早的時候對這種社會現象提出理論系統的研究是難能可貴的。

如作者所説的,這個時代已經不再以記憶力的好壞評論一個人的智商的高低,在印刷術發明並大規模普及以前,人類處於長久的口述文明之中,語言是主要的媒介,人們非常看重記憶力,由於沒有書面文字,頭腦必須成為流動的圖書館,文化的傳承是靠口口相傳交流和延續的;印刷術特別是印刷機普及後,人類由口述文明轉化為書寫文明,在由鉛字組成的文化裏,文字取代口述成為文化的重心,思想變得更富抽象性,語言、可解義、邏輯性成為內容的標準,思想的深度亦得以展現;攝影、電報、電視等電子媒介把人類帶到一個電子化的世界,在這種由圖像構成的語境裏,事物均以直觀的方式呈現,連貫性和邏輯性不再重要,“知道”比“理解”變得更加現實和迫切,事物的界限變得隨意而可以分離,就像蘇珊桑塔格説的“碎片式”世界一樣,“存在的只是現在,而不是任何一個故事的.一部分”。作者所擔憂的是,電子和圖像革命所產生的後果,由其作為媒介呈現出的世界在我們眼裏不再新奇有陌生感,而是自然而然。人們會不自覺接受了新媒介對於真理、知識和現實的定義,無聊、瑣碎、語無倫次變得有意義和合情合理,嚴肅的公眾話語將以娛樂的方式呈現,思考不再那麼重要,什麼都事不關己。

但是我想説的是在電子和網絡發達的今天是作者沒有想到的,電視像是得到應有的報應一樣,網絡裏面微博論壇的出現是這種公媒操控人類思想的結束,私媒以他運用人數廣和傳播速度快的特點茁壯成長,人們開始對身邊的事情發生了思考,去編輯新聞,在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不可能的,然而現在每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成為一個記者,去發現身邊的事情,去思考,去傳播得到公眾認識的便會成為一個話題引來更多人的思考。可是私媒也是一把雙刃劍,也有很多人用遊戲人生的態度去對待遊戲新聞。

總之,這個時代使人變得需要運用在社會大環境下的常識去理解和判別信息。作者的擔憂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而文化在未來可能會被束置高閣,從文化中會分離出來一種信息,不是真理也不是是非,而是新聞。所以文化不會成為滑稽戲,新聞才是滑稽戲。

娛樂至死讀後感5

娛樂至死的時代,細思極恐。

當下,更別提是多麼像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淘寶的千人千面,資訊、短視頻app的個性化推薦,讓眼前呈現的只有我們感興趣的。

作者的核心思想:在娛樂至死的時代,我們不假思索地接受經過包裝的內容。

有人可能會説,技術的發展有利有弊,我表贊同。電視,手機的出現,讓很多人可以足不出户的見識外面的世界。

但是糟糕的一面,我們所看到的內容不是最真實的,都是經過包裝的,並且絲毫未留給我們思考的時間。

比如《奇葩説》看似能夠得知很多道理,其實瞬間即逝。得知的知識也是非常碎片,不具備推論性,我們都知道思考的時候會結合以往經驗和儲備知識來想問題,而在看電視過程中是做不到的。

以為知道了很多事實,卻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

也正是在信息化時代,讓我們更容易跳過複雜問題,因為創作者知道如何取悦觀眾。難理解的,需要闡述的,觀眾不會喜歡,觀眾喜歡的是故事,是偶像。越是簡單,越是有視覺刺激,越能提高收視率和點擊率。

要解決衝突,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問為什麼。切記,不要用笑聲代替了思考,更可怕的是不知道為什麼要笑以及為什麼要思考。

娛樂至死讀後感6

常常聽人説,現在從電視和網絡上就能獲取很多知識,事實確實如此。但正如書中所言,我們從這當中所獲得的知識包含了太多的娛樂性。電視節目需要收視率,需要盈利,沒有收視率,絕大部分的節目都辦不下去。換言之,娛樂性是電視節目生存的必要手段。為了達到娛樂性,電視上呈現的節目效果,大多是剪輯後的成果。在這個前提下,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我們從中獲取的知識,看到的畫面,是片面的,僅僅是碎片。比如對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歷史、還原作品,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認為,要獲取實在、完整的知識,還是要多看書。就像公司這次“青年讀書會”活動,就是要幫助青年開拓視野、實踐歷練、知行合一,不斷提升綜合素養。

在這裏,我要引用上面徐友漁講的那句話。這是他對這本書的評價,但也是在我們讀書時該有的做法。我們要明白,放在我們面前的書,並不每本都是好書,其中肯定有殘次品。尤其是讀議論性強的作品時,尤其要保持清醒。因為往往作者説什麼,我們就認為是什麼,容易被作者帶跑。

如何去甄別書的好壞,仁者見仁。只是在書的選擇上,我倒是有這麼幾點建議:一是選擇好的出版社。畢竟這些出版社,有口皆碑,出錯率低;二是選擇好的譯者。這點適用於讀古代作品和外國作品時,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看的都是譯文,是第二手資料,是以譯者的讀後感為基準所形成的,誰知道譯者期間殺死了多少個哈姆雷特,又創造了多少個哈姆雷特呢?換言之,還要學會比較,就是要看好幾本不同版本的《堂吉訶德》,選擇其中最好的譯品;三是儘量多讀史書,少看小説,各種小説。

而對於書本上學不到的,需要言傳身教的,一個人生導師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了。以前聽故事,聽成功人士講他們的奮鬥史,似乎都會提到一點:我遇到“貴人”了。尤其是公司最近舉辦了師帶徒的拜師儀式,多位師徒結對成功,更讓我覺得公司似乎就在創造一個為我們找到“貴人”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