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長生殿》讀後感700字-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96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生殿》讀後感700字-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生殿》讀後感700字-讀後感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算是長恨歌的名句,也是長生殿這齣戲的來由。説起玄宗和貴妃的風流韻事,從史實到演繹,無所不有無所不包。據説康熙獨愛《長生殿》這齣戲,恐怕和這齣戲寫的是“皇帝的愛情”不無關係。因為《長生殿》這部戲脱胎於白居易的《長恨歌》,因此雖然故事引人入勝,內容上卻已沒有什麼可説的了。楊貴妃死後李楊二人的“反思”“懺悔”。他們二人豐富的心理活動,才是《長生殿》的所描寫的重點。而其中流露的作者對天寶間的種種批評和裁判,更加昭顯了作者的本心。

楊貴妃死後,李隆基變成了一個孤獨的老人,他的思想變得複雜而矛盾。帝王層面上説,他一方面執掌山河,另一方面卻昏聵無能,愛情上説,他一方面多情,另一方面卻沒有堅定的意志——一個外強中乾的負心人而已,這幾乎就是整部《長生殿》悲劇的源頭。

悲劇發生後,李隆基不斷的回憶和懺悔,在《獻飯》這一折中,李隆基感歎自己“不明”,致使內外混亂,為害百姓。但李隆基並不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恨滿朝大臣不耿直,不説自己荒淫誤國,而是説“寡人哪裏知道”縱觀全劇,他對安史之亂的直接反思並不多見,而且相當淺率。相比之下楊貴妃的'反思卻觸及到自己生前每一樣作為,“哪一樁不是罪案”,從《長生殿》的內容上看,楊國忠的弄權、安祿山的作亂與貴妃並未有直接的聯繫,可見楊玉環將這些完全歸咎於自己,歸咎於那些妒忌任性的行為,這對一個養在深閨深宮的女子來説,無疑是不公平的。

歸結起來,作者並未反思皇權至上的制度,在這種君主集權制度下,君主個人品行與德才的失誤會導致嚴重惡果。從而也相當明確地表現出了洪昇對歷史的批判方式——“女色誤國”,弱化、洗脱了李隆基的責任,固然算作歷史侷限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