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精選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2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精選5篇)

《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1

今天我讀了《名人傳》之《貝多芬傳》。

貝多芬原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生於1770年,逝於1827年。是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稱為“樂聖”。1792年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與海頓、莫扎特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

《貝多芬傳》是從英雄貝多芬的角度為我們講述的。貝多芬的偉大,絕不僅在於他是一個音樂家。他有對人生的大苦悶與精練的美麗靈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樂就是這英雄心的表現。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裏,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

讀了《貝多芬傳》我懂得了:生活不會總是一帆風順,挫折與憂患還是需要我們直面的人生課題,我打算以後遇到困難一定會堅強不軟弱,去勇敢的面對。

《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2

在這個寒假,我讀了《貝多芬傳》,深深地體會到了貝多芬一生的艱難困苦。

貝多芬的原名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他的童年是悲慘的。他的父親急於求成,很想把兒子培養成當時年紀輕輕就已經響徹全世界的作曲家,音樂家被譽為“音樂神童”的莫扎特。在父親的暴力和被迫下,貝多芬差點被父親毀了他的音樂之路。

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再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痛不欲生,只好寫信向朋友傾訴。後來貝多芬來到維也納,見到了莫扎特,拜了海頓為師,漸漸地他開始拋頭露面了。當他終於品嚐到一絲甜蜜時,痛苦卻再一次降臨到他的身上,貝多芬的耳朵漸漸地開始聽不見了。這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説,這比死還難受。後來他找到了醫生,可還是沒能醫好。後來他就聾了,可貝多芬並沒有被命運按到,他先後創造出了許多被人們所唱的曲子,被人們尊稱為“樂神”。

在貝多芬身上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不能被困難所壓倒!

《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3

在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叫《貝多芬傳》。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堅強。

貝多芬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他不像莫扎特,享受着家庭的温暖。他耳朵聾了以後,還在堅強的寫自己的歌曲。當他耳朵完全聾的時候,他也沒有放棄,他寫了許多著名的歌曲。在他當指揮的時候,第一次指揮時,指揮得一塌糊塗。第二次指揮時,指揮完了,觀眾席裏爆發出排山倒海的掌聲,他卻不知道。他獲得了自己兄弟的兒子的監護權,而比爾卻出入賭場,負了很多債務,貝多芬絕望了,在自己死後,竟然不是自己的兒子為自己闔上眼睛。

我和貝多芬不一樣,他堅強,我軟弱。他雙耳失聰,還能寫出很好的曲子。我只要被刀片劃一下,就會哭的驚天動地泣鬼神,更不要説雙耳失聰了。不過我變了,在2月10日中午吃完飯,我下去和初一的姜雨心去玩遊戲,我和她一人買了個刀片,切雪用,我不小心用刀片劃到了手,我沒有哭,也沒有大聲地喊叫,我一看,在右手無名指上有個小口子,我馬上從隨身攜帶的包裏拿出創可貼貼上。從那以後,我知道了要堅強。

《貝多芬傳》使我學會了堅強,我喜歡這本書。

《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4

今年暑假,爸爸讓我看了一本書,是插圖版的《貝多芬傳》,書中貝多芬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始終堅持不懈地創作音樂的.精神讓我記憶深刻。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的一個破舊屋子裏,童年時,他經常填不飽肚子,卻如飢似渴地學習音樂。經過努力,他25歲時終於開始嶄露頭角,不幸的是,從26歲開始,他的耳朵漸漸的聾了。這對於音樂家來説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沒有聽力音樂家連音符都聽不到,他怎麼創作音樂呢?但貝多芬沒有灰心,沒有退縮,耳朵聽不見了,他就用一支小木杆,一端插在鋼琴箱裏,一端用牙齒咬着,靠牙齒感覺木杆傳來的震動來“聽”音。正是憑着對音樂的熱愛,憑着堅強的決心和堅韌的毅力,貝多芬創作出了《英雄交響曲》等許多著名的作品,貝多芬也和他的音樂一樣傳遍了世界各地。

貝多芬真是了不起啊!和他相比,我要幸福的多,不會經常餓肚子,能夠坐在寬敞的教室裏學習,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不把學習成績提高呢?

我要從現在開始,以貝多芬為榜樣,熱愛知識,刻苦學習,不怕困難,不懂就問,努力把自己鍛鍊成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八好少年”,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貝多芬傳》讀後感300字5

作為一個學了4年鋼琴的孩子,我已學過貝多芬寫的曲子,很想知道能寫出這麼優美篇章的大師有着怎樣傳奇的經歷。

當我讀完《貝多芬傳》的時候,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貝多芬在童年時候就表現出了特殊的音樂才能。11歲發表了第一部音樂作品,17歲時曾為天才的作曲家莫扎特演奏。但他的童年也是不幸的,他19歲時,父親下崗,為了維持家庭生計,貝多芬被迫去宮廷當古琴手。20歲時他便離開家鄉波恩到維也納定居,儘管後來因耳疾而漸漸失去了聽力,但他沒有向命運低頭,反而以更頑強的毅力堅持創作,後來成為一位聞名遐邇的音樂家。

貝多芬是不幸的,命運給了他太多的磨難,貧窮、殘疾、孤獨。不過,他沒有向命運曲服,最後成為一名強者。

作為我們小學生來説,要發揚貝多芬精神,要認真學習,不要向任何困難妥協;要紮實地做好每件小事,不要對事情淺嘗則止;我們要學會體貼父母,不要做家裏任性的小皇帝。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我們堅持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