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3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精選10篇)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1

這本書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羅伯特清崎説:“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奮鬥終身卻不能支付,因為他們在學校中從未真正學習關於金錢的知識,所以他們只知道為錢而拼命工作,卻從不學習如何讓錢為自己工作。”

看這本書的時候,寫到作者有兩個爸爸,一個窮爸爸即自己的親身父親,而另一個是朋友的爸爸,即富爸爸。兩個爸爸的思想觀念矛盾,有着自己的做事行為和觀念。他們教育作者的觀念和方法都是迥乎不同的。他們有着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金錢觀。書中,兩個爸爸對待事情的方式,一個積極一個“消極”,或者説沒有抱負心。清崎剛開始遵從窮爸爸為他設計的人生道路:上大學然後服兵役到最後參加越戰,走過了平凡的人生初期。可是後來,清崎親眼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但是富爸爸則成了夏威夷的有錢人。清崎於是放棄了窮爸爸的觀念,開始毅然追尋“富爸爸”的腳步,踏入商界,最後過上了致富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讓我回想起父母家人曾説的話:只有好好讀書,我們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和更高的薪水。在父母眼裏,好像只有好好讀書,才能脱離貧困。可是現實卻是那些擁有高學歷的人並沒有在社會中混的很好,或者過着他們期待的樣子。社會可能有兩種態度如書中所説的那樣一個為錢而工作,一個錢為我工作。這也間接講述兩種人,一種被生活磨平了稜角,選擇屈服生活,過着平淡安穩的生活。一種是在被迫的生活中能夠抓住機遇,從而贏得成功的人生。如果一個人的眼界放不開,那麼他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我們應學會實現財務自由,不做金錢的奴隸,合理理財和投資,轉變自己對金錢的觀念。如今,社會的發展如此之快,我們註定不能擁有安穩的生活。若不想被生活擺佈,那麼我們必須跑在前面。這樣才不會隨波濁流。窮爸爸的思想觀念,保守,平穩,但是最終永遠都是一個普通人。可見觀念影響一個人的行動,而行動影響一個人出路。只有觀念先進,那麼我們才有可能成功。

書中富爸爸曾説:富人可以不為錢工作。是啊,有錢人從未把錢視為重要,可能在他們眼裏,錢只是一種貨幣,只是有來交換物品的憑據而已。但是並不是很多人都能成為老闆,我們可能不能成為富爸爸,但是我們可以學富爸爸樣的思想觀念,讓錢生錢,讓錢為我們工作。所以學會理財很重要,而如今的我們這方面意識太淡泊。

如何做好理財,我覺得一個人要擁有良好的消費觀念和不要對金錢產生貪婪的念頭。學會如何讓自己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雖然該書沒有真正叫我們學會如何去理財,但是改變了我們金錢思維層面的看法。至少可以告誡我們不要去成為金錢的奴隸。我好像懂得了那些上班族的無奈。生活中我們都是窮爸爸,為柴米油鹽,房價,車貸而苦惱。處於逆境中的我們,選擇了默默接受,不願打破困境,選擇了“安穩”。

最後,這本書其實也講述瞭如何做人的道理。生在這個充滿機遇的時代,如何做人變得太為重要了。這一切都取決你的人,你的思想,你的行為。一句話總結:讓我們做最好的自己!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2

《窮爸爸,富爸爸》這邊書裏有談到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是思維模式不同,窮人總是認為自己不可能成為富人,要成為富人,首先得學會用富人的思維來思考問題。

幾個月過去了,我終於看完了《窮爸爸富爸爸》,它深深的打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我的父親和那個“窮爸爸”差不多,從小到現在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好好學習,學習成績一定要好,要在班裏面考多少名次等等?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學習的目標就是好好讀書,每次考試一定要考出好成績,考試成績説話,很少説拿時間去思考財富,後來進入大學後,對理財沒有任何概念,現在回首,發現從進入大學也就是現金開始由自己支配我就沒有好好合理安排過,總是到了期末就剩不多的銅板。學會理財,對於我們每一個人還是十分必要的。

當今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是所有人最為關注的問題。由美國投資家、作家羅伯特·T·清崎和美國企業家、註冊會計師莎倫·L·萊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則從人的個體出發,分析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為窮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財商”概念,並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

該書中的富爸爸、窮爸爸都是聰明能幹的人,但兩人對金錢、財務、職業、事業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一個終生為財務問題所困擾,而另一個身後留下了數千萬美元的鉅額財產。但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把人們向來公認的:“讀好書,學好本事,拿高薪,過穩定生活”的模式給挖苦了一頓,作者羅伯特認為這是缺乏財商的做法,因這個人一旦走上這條路,就會陷上“掙錢、買房、買車、爭取加薪、再買更多更好的消費品,再還更多的債??”這一怪圈。於是作者舉了一個羅伯特為例,他有兩個爸爸,一個窮爸爸,出身名牌大學,在知名企業工作,告訴孩子要為企業而工作;而另一個富爸爸則告訴他要有自己的企業,説是“努力學習,找到好工作”這一套已經過時了。

我想我覺得這本書對於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和教育方式也是個巨大的衝擊。從現在看來,中國人還是按照傳統的思維方式其看待問題,社會的從眾心理還是很盛行,每個人並沒有自己的觀點,傳統的應試教育把每個學生都教育成去尋找標準答案的學生,那麼到了社會上會演變成所有的人都會去尋找一種答案的現象,而且是用同種思維去尋找答案,這是可悲的現象。那麼在對待金錢和人生的道路選擇上,我們的父母總是教育後代要讀書考出好成績,進入大學或進入名牌大學,大學畢業以後找個好工作,就算是成功的人生。我覺得90%以上的中國父母中國家庭都是這樣的想法,我們的教育工作者也基本上是這樣的想法。從個體上來説,人生沒有理論,更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是在於個體對於自己的定位和思索,一條路是很容易走入死衚衕的,必須放開思維的翅膀,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這是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説都是一個全新的思維體驗。我覺得人生沒有失敗,失敗只是因為自己沒有找到正確的道路和方向。

所以這本書隱含了一個問題:如果是用以前的思維和教育觀點去看人生的成功,那很多人都不會成功,如果他還是想通過以前的思維去獲得成功,那麼他可能很難總出困惑,但是如果他換一種思維去積極思考,積極行動,那麼他可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而且這裏還有一個成功的概念?什麼才叫成功?難道在現在的社會裏高學歷高薪就算成功?有一個在深圳打工的哥哥告訴我,在深圳,月薪2萬、3萬也不算成功,在香港,中產階級都不能算成功人士,因為他們買不起遊艇,在高級的馬會所和高爾夫會所他們交不起會員費,而這三樣東西是香港社會衡量成功人士的三個標準。現在成功的標準高了,更多的是看一個人的身價。所以,我們還是得重新思考什麼叫成功,之後我們才能調整自己的人生理念,死抱着一種舊觀念是走不出人生新天地的。

這本書是我讀到的最好的書之一。我覺得一本好書最關鍵的是給人以觀念上的啟迪,激發人的想象力和分析力,讓讀者在視野上和思路上有很大的空間。誠然,這本書不是一本具體的投資指南,但是確起到了黑暗中燈塔的作用,為我們的生活指明瞭一盞明燈,闡明瞭一種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價值觀。路就在自己腳下,如何走還得看自己了!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3

一直想要寫這篇文章,但因為工作的關係,一直被擱淺。讀完《富爸爸,窮爸爸》已經一個多禮拜過去了,回想看書那天,剛好是颱風天氣,被困住一天沒出門,剛好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把這本兒書一口氣看完。近一年多的時間除了看跟瑜伽有關的書籍很少涉入其它領域。前一段時間在朋友的推薦下才下定決心看這本兒書,還真是不容易啊!

羅伯特·T·清崎是其中的一位作者。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這些看似常識的關於金錢的觀念和知識卻是窮人和中產階級家庭所沒有的。他用敍述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的道出富人是如何致富的。給我感覺最深的是如何讓錢來為我們工作,而不是為了錢而工作。這需要與常人不同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方法。

如何理解資產和負債的關係。剛開始很難理解資產和負債,書裏最容易理解的解釋就是:“資產就是向你口袋送錢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掏出的東西。”所以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觀念的時候,在購置一些東西時候就懂得去衡量了,減少不必要的花銷而增加了自己的負債。就像我們買了房子,如果這個房子一直在消耗物業費,或者為了這個房子每月還要月供,如果不能讓它產生經濟收益,我想房子也變成了負債吧!

我這麼理解,資產是正數,而負債是負數。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如果一直買的是正數就會累積越來越多,並讓資產產生經濟效益,這個正數就會越來越大;而購買負數則會讓我們負得更多,付出的也會更多,而這就是書裏説“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我想這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如果要改變的話,首先要改變的是思維方式。

裏面還有一句話我覺得給我印象很深:“讓金錢成為你的僱員,不停的為我們工作,獲取更多更大的資產!”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為了錢去努力的工作,而在工作的同時得關注自己的事業,也是本書裏説的事業,那就是自己的資產。做個努力工作的僱員,確保自己的工作,但要不斷構築自己的資產項。如何構築需要方法,需要實際操作!任何的事情在掌握方法後都得付諸行動。這是雷吉老師所説的實操啊!跟瑜伽是一樣一樣的,光有理論是沒用的,必需相互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理論。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4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是一本十分暢銷也十分“另類”的書,暢銷書作家羅伯特·清崎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可以説作者在此書中一語道破了“富人的祕密”。

作者的親生父親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美國著名學府均取得學位,受過全面的高等教育。然而,雖然他擁有體面的工作,收入頗豐,卻終身面臨財務困境。而他朋友的父親中學就綴學了,卻因為有正確面對金錢的觀念和超人的理財技能和商業才幹,成為了一個樂觀的億萬富翁。

現實生活中的比爾·蓋茨、富特、戴爾等成功人士均沒有接受或未完成高等教育,而他們是現實社會的成功者。這類現實案例向包括美國這樣不避諱金錢的國家的教育提出了挑戰。到底人們在學校裏學到了什麼?為什麼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同樣會面臨財務窘境?為什麼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富人們理財的祕密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第一次通俗地説明了富人的祕密,他通過自己親身經歷印證了走向財務自由的首要觀念。在這一點上窮人和中產階級與富人有天壤之別: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為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為自己工作。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闡明瞭資產與負債的定義和關係。作者認為只有能不斷地為自己掙錢的財產才叫資產,而凡是讓自己不斷花錢的都叫負債,這種定義儘管看上去很簡單,但實質上卻充滿了人生智慧。在如何處理負債和資產的關係方面,作者用財商的觀念解釋了每一個人在面對金錢遊戲規則時都應該知道的理財技巧和知識。

羅伯特·清崎所揭示出的富人祕密的確讓人大吃一驚,既然“現金流”早已是現代社會“古老”的'遊戲規則,那麼為什麼像美國人這樣的“現代人”仍然不能從容面對它呢?甚至許多人還對此羞澀、“難過”呢?其實,作者所説的財商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只是許多人被一些傳統的金錢觀念桎梏着,逃不出“思維的牢籠”。另外,有些人雖然可以擁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卻缺乏一些最基本的理財知識。看了《富爸爸,窮爸爸》的人不禁要問自己:一個人可以花幾十年的功夫用於知識的學習,為什麼不能用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學學理財呢?

還有很多人把財務的困惑或缺錢歸納為知識的不足,總是想辦法去多學知識,取個什麼學位或什麼證書之類的,這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誤區,作者在他自如的敍述中輕鬆地打破了這種“財商的面紗”。

正因為用親身經歷為證據,作者打破了許多關於理財的錯誤觀念,伴隨着《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在全球的暢銷,許多讀者面對金錢時的軟弱內心被摧毀,可以説在全球形成了近十年來人們理財觀念的最大沖擊波,清崎的“富爸爸”系列產品在全世界已成燎原之勢。

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在很多情況下,他們之所以貧窮或財務困難,或者只能掙到低於他們本來能夠掙到的收入,不是因為他們已知的東西而是因為他們未知的東西。他們只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和完善做漢堡包的技能上,卻不注意提高銷售和發送漢堡包的技能。也許麥當勞不能做最好的漢堡包,但他們能夠在做出一般水平的漢堡包的前提下,做最好的銷售和發送工作。

我們看到如此之多渴望得到晉升和加薪的員工,那麼晉升和加薪能夠滿足他們實現心中夢想的願望嗎?一般不會。如果在企業滿足不了晉升和加薪的要求,或許有人會作出跳槽的舉動,但跳槽後情況會依然如此。最終的結果往往是抱有此類心態的人員不會因為報酬的多少彼此之間產生什麼本質的區別。相反,那些用思考代替貪婪,區分職業和事業(為自己工作還是為別人工作),明辨資產和負債(能夠源源不斷帶來收入的叫資產,導致帳單發生的叫負債),果斷把握機會的人,才能夠實現為自己和社會創造財富的目標。

因此,職場的人員一定要放棄單純依賴晉升和加薪來改善生活質量的想法,而應該在工作中勤于思考,不斷增加自己的資產。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5

大學時曾有位將“省一塊錢就等於賺一塊錢”當口頭禪的老師推薦我們去讀《富爸爸,窮爸爸》,當時不屑一顧。因為那時這書正在熱銷,不想跟風。

出來工作近一年,拿着微薄的工資,雖非月光一族,但境況也好不到哪裏去。考慮到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以及自己極有可能成為骨灰級剩女的現實,於是不得不硬着頭皮進行理財規劃,作為長遠之計。然後習慣性地百度搜索資料,然後搜到了《富爸爸,窮爸爸》,再然後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最後得出了以下心得:

1、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坦白地説,讀了這一系列的書,我最大的收穫不是理財的知識,而是幾下警棍,其中最狠的一棍就是“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一直很忙,生活上的就不説了,工作以來,全辦公室我是最忙的一個。因為忙,我以一個入職半個月的新人的身份接手公認物控組最繁瑣的包裝物料而忽略了為什麼接手的人是我而非別人;因為忙,在入職4個月後接下了飛利浦組幾個最難跟的型號而忽視了自己拿一個人工資做三個人工作的事實;因為忙,在全部門其他人都悠哉閒哉的時候天天加班,陷入了智豬博弈的困境不可自拔……

終於靜下心來,發現其實問題早已存在,而我也不是完全沒意識到,只是不願意面對事實,也懶得改變,於是以前以忙為藉口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避事實。

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這一棍,很猛,很痛,也很有效……

2、窮人為錢工作,錢為富人工作。

其實這一點一直都很清楚,只是不肯正視。窮人為錢而工作,錢為富人工作,所以窮者更窮,富者更富,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因稀少而成為傳奇。

3、用“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呢?”代替“我可付不起”。

這兩句話,一個是陳述句,另一個是疑問句,一個讓你放棄,而另一個則促使你去想辦法。説“我付不起”這種話會阻止你去開動腦筋想辦法,而問“怎樣才能付得起”則開動了你的大腦。實際上人的大腦是世界上最棒的“計算機”,腦袋越用越活,腦袋越活,掙錢就越多。輕易就説“我負擔不起”這類話是一種精神上的懶惰。

我很大程度上是悲觀主義者,所以更多時候我會説“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正如上面所説,我是個懶人,不僅僅是金錢上,對待其他事情我也總是輕易地用“我做不到”、“我不會成功”和“結局一定不好”一類的話來搪塞。相應的也就不戰而敗,反正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不是嗎?再然後真的……

從現在開始,禁止自己輕易説這類話。

4、分散風險也意味着分散收穫。

我來自貧窮的家庭,我所受到一直是“窮爸爸”式的教育,包括“努力學習能去好公司工作”、“掙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和“你以為我會印錢”。我對錢有一種難以擺脱的狂熱,卻又看多了賭徒投機失敗的教訓,所以投資的時候總是想着分散風險,雖然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卻從不曾越線。可以説今後依然會會考慮分散風險但也會平靜地接受收穫減低的事實。

總之,《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真的非常值得一讀,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對我的影響是很大,我打算找時間再回温一遍。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6

《富爸爸,窮爸爸》是美籍日裔作家羅伯特·T·清崎的代表作。本書雖然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是其中的故事卻更令人難忘。

這本書説的是家境貧窮的羅伯特和邁克期望家中有錢而成為當時還沒富的富爸爸的學生,經過考驗(其中富爸爸富起來了),兩人均掌握了所有知識。富爸爸死後將自我的所有家產傳給了邁克,而羅伯特最終也成為了美國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富翁。

這本書的故事極有好處。當我看到羅伯特和邁克因貧窮而被人瞧不起時,我為他們感到難過;當他們被富爸爸“虐待”時,我十分憤怒;當富爸爸身體力行,未達成承諾而努力時,我十分地感動,當富爸爸為了讓羅伯特和邁克儘早學成而簡化了課程時,我更加感動了;而當他們最終最後“修成正果”時,我開心極了。

當我得知羅伯特有時用富爸爸的話來解釋對錢的概念時,我開始敬佩起了富爸爸;而當我得知羅伯特對窮人、中產階級、富人三個階級所繪的圖是富爸爸當年所教時,我對富爸爸更是敬仰。我覺得羅伯特的成功與主人公富爸爸密不可分。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雖然是一本關於發財致富的書,但是其中的一些做人道理卻不可忽視,我覺得這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極有好處,而這本書中的理財知識和做人道理在不遠的將來將對我們不無裨益。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7

書中也幾次提到肯德基創業的事情,想到一個很好玩的段子,很多年前看到肯德基的故事,我這個人是非常傻樂觀的,當時就想等我六十幾歲的時候也要像肯德基老闆那樣堅持1009次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奮鬥。看這本書,忽然想到為什麼今天我不為我的夢想努力呢?然後我認真思考了幾分鐘,我還在探索我的夢想到底是什麼東西的路上。

這本書第二部分開端克服困難和第三部分開始行動,基本就是説教演繹,沒有第一章設計的易讀有趣,當然對於開始實踐這本書想法的人非常重要。

這本書反覆強調鼓動人們去學習財務知識瞭解現金流金錢遊戲規則,使自己成為金錢的主人,當然還要克服各種困難去實踐,財商是在解決財務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出來的。

這二十多年中國的金錢觀也發生着巨大變化,這本書中很多觀點目前已經不算新穎,那種感覺類似這些觀點看過飄過流過,個人沒有認真思考對待實踐,回頭還怨學校和家庭沒有教育適合自己的金錢觀念,後半生開始認識執念的力量有多大。

當前在學校,甚至大學裏關於財商教育還是薄弱甚至還有些偏頗。當然我並不完全認同人們一定要天天想怎麼致富,一門心思掉在錢眼兒裏面,我個人認為關注自己的工作,快樂工作在當下,在夢想前進的道路上,當然像我這樣弄不清楚夢想的,那麼就繼續追尋也未嘗不可,不管你走富爸爸還是窮爸爸的一生,關鍵是想法,關鍵是你是否清明覺知這一生這當下就是你想要無悔的,關鍵是開放的想法,不設限的態度。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8

來印尼的第14天,讀完了這本《窮爸爸,富爸爸》。

作為一名準畢業生雖然現在手裏還沒有任何可以流動的資金,但我覺得這本書已經成功的引起了我對理財的慾望,也讓我認識到自己在理財方面的欠缺或者可以説是財商教育的空白。

這本書是在《小狗錢錢》後看的第三本關於理財方面的書,如果説小狗錢錢中的很多內容自己在生活中根本沒有意識到,那麼這本書中的很多觀點,可以説與自己腦海中之前固有存在的東西截然不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文章提到了要以自己為先,而我之前一直認為一些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先考慮別人;當然還有貫穿全文的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我發現原來自己身上,身邊的很多朋友身上存在很多的窮人思維,本來我認為我這麼想就是理所應當的,應該其他人也會這麼想的吧,但在看了這本書後,發現自己思維的很多地方掉進了漏洞裏;第三個點就是全文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關於資本和負債,從口袋裏出去的錢是負債,而能進來的錢才是資本,窮人買入負債,而富人購買資產!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會覺得有點枯燥,特別是當你有一部分看不懂的時候,但後來這本書實實在在的改變了我自己腦海中對一些事物固有的認知,同時給我在金融方面的入門有很多的啟發,我開始迷上了作者講的東西,並且有一種很想繼續聽下去的慾望。很不錯的一本書,推薦推薦!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9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之前有讀過,也聽別人解讀過這本書,一直記憶深刻,而一本書在不同的時間段讀意義不一樣,一本經典之作每讀一遍,跟上一次讀肯定是不一樣的,領悟也更深,該書目前只讀了開頭。

開頭幾十頁中便有一句經典的話打動我:人們的生活永遠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富爸爸給這句話解釋説:“大多數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為他們都有恐懼和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他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後,貪婪或慾望又讓他們想擁有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於是就形成一種模式。起牀,上班,付賬,再起牀,再上班,再付賬。”

確實是這樣,物慾橫流的社會讓有些人被打磨的忘記初心,忘記來時的路。很多職場人士,包括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碩士、博士工作以後都是如此,以前的人們擁有一輛自行車就很滿足,後來擁有自行車不行,要擁有一輛摩托車,再後來,擁有一輛摩托車不行,應該是要一輛小汽車的。再後來擁有一輛小汽車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好車,豪車。

所以很多人説“即使拿三萬塊錢一個月依然撐不起一個家”雖然有點誇張,但是那是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對沒有錢的恐懼也是無止境的,在越高消費水平的人,要的東西越多,對錢的不安全感也越深。富爸爸提出:不要為了錢而工作,要錢為我工作。但是當目前為止,如果有的人還找不到一個方法“讓錢為我工作”的時候,可以找到工作對自己的樂趣和意義。當工作變成一種樂趣時候,做自己喜歡的事,工作也就不是工作了,而是成就你自己。

窮爸爸富爸爸讀後感10

書就像一束芬芳的花朵,每時每刻都讓我聞到它的縷縷清香,它濃郁的香氣如同香水一般,或許這就是書香。每當我一次又一次地接觸到書,我就會在書的海洋中徜徉。春、夏、秋、冬,四季循環,晝夜交替。轉眼間,已經有十多個春秋了,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書中看到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富爸爸窮爸爸》的故事是:一個富人和一個窮人,他們一起來到牧師面前傾訴他們的煩惱。

富人説他的錢一輩子都用不完,想為他的兒子聘請世界上最好的老師,讓兒子在家上學就行。他希望他的兒子可以接管事業,繼承家業。但是,20年後他的兒子無法面對現實世界,甚至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間,更不用説接管家業了。

窮人説他的家靠捕魚為生,因為貧窮,他沒有錢讓他的兒子上學。所以,當他每天釣魚的時候,他讓兒子坐在船艙裏,想讓他的兒子年輕的時候休息幾年,等到他老的時候把船給交給兒子。然而,20年後,他的兒子不會撒網,他覺得是因為貧窮讓兒子得不到教育。

富人的孩子不快樂,不敢出去鍛鍊,因為他沒有交任何朋友。窮人的兒子,是因為未曾撒過網,未曾親手捉過魚。如果富人和窮人對他們的兒子從小就接受培養和鍛鍊,結果肯定不是這樣的。富人的孩子將接管家族龐大的產業,窮人的孩子將成為一名熟練的漁夫。你可以想想,獨立、自強是多麼重要。讀了《富爸爸窮爸爸》,讓我知道了從小就必須學會獨立生活。

每讀一本書都會讓人知道深刻的道理,書成為了我人生的伴侶。書是人生的起點,書是人生的路燈,書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書是文學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