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廊橋遺夢讀後感-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廊橋遺夢讀後感-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廊橋遺夢讀後感-讀後感

我坐在車上,車在疾馳。

右前方是一條江,遠遠地看,它像是一條黃色的寬寬的帶子,有着細波浪花紋,和冬烘先生腰間的粗布腰帶一樣,皺皺巴巴。

今天晴,深秋的陽光透過車窗玻璃,照在臉上,我不自覺地眯起了眼。我不是困了,只是這温度剛剛好,很舒服。夏天的太陽光太過熱烈,讓人只想逃跑。而冬天的又不夠熱度,甚至比不上一個暖暖的小壁爐,無法滿足。

人們都喜歡大自然中的剛剛好,但總也把握不住自己情感世界裏的度。那些痛不欲生,咬牙切齒,追悔莫及……你如今撕心裂肺默默吞下的眼淚,都是當初看不清想不透太任性埋下的罪,有因必有果的道理。女人在面對情感時尤其如此,半推半就地進去,鬼哭狼嚎地出不來,大多數女人在男女關係裏表現得都很不盡人意,真遺憾!

《牡丹亭》的題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一往而深,有的。但情不知所起,這我不同意。從來不相信有無緣無故的愛。愛一個人,起心動念的那一刻,其實是很清晰的,就像閃電,閃沒閃過,天空最清楚。

愛情從產生,發展到結束這個過程,往往男人的背影已經走遠,可女人還在裏面打轉。所以,最後遍體鱗傷的總是女人,最後被嫌棄的還是女人。本題似乎無解。也未必!世事沒有絕對,都看那是誰。

那怎麼樣的女人在情感世界裏可以更加遊刃有餘,不那麼受傷?我的答案是,在情感裏可以做到與男人同步的女人。如果把談戀愛比作一次跳舞,音樂響起後,自然地入場,優美的起舞,曲終人散時優雅地轉身離場。這對共舞者來説都將是一次難忘的體驗。所以,女人在愛情裏面,保持一定的理智很重要。

一個叫弗蘭西斯卡的女人,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弗蘭西斯卡是《廊橋遺夢》的女主,這本小説出版於1992年,在1995年被拍成了電影,小説和電影都是經典。

故事講的是四十多歲的鄉村家庭主婦弗蘭西斯卡一個人留在家裏,老公和孩子們一起去了隔壁鎮參加一個展覽。

一天午後,弗蘭西斯卡在自家門口與上前問路的五十二歲的《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金凱德,兩人一見鍾情,以火箭的速度一起墜入愛河。他們一起聊天,跳舞,用餐;一起去散步,攝影。他們抱着,吻着,做愛……兩人已經達到靈與肉的高度結合,用書裏的話就是,沒有了“他”或“她”,生出來的.是一個已經不再是“他”或“她”的結合體。

但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老公和孩子馬上要回來了,剛剛燃燒起來的愛情之火到底是繼續添油加柴,讓它越燒越旺,還是當頭一盆冷水澆滅?

弗蘭西斯卡面臨着抉擇。

金凱德告訴弗蘭西斯卡,他很愛她,希望她能跟着他遠走高飛。但是,弗蘭西斯卡在經歷了內心的各種掙扎後,最終做出了痛苦的選擇,那就是留下來堅守家庭。

四天的相遇相愛相別離,此後便是至死不渝的天涯守望。故事並沒有特別驚天動地的創意,不過是一段中年男女的愛情。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評價,看起來爭議還很大。

有人説,他們的愛情太美好!女主真幸運,這個年紀還能遇到真愛。同時她很有分寸,為責任放棄愛情,很偉大,可敬。也有人替他們遺憾,他們覺得真愛應該在一起。認為女主太狠心了,懷疑女主是不是不夠愛?

但有人就毫不客氣了!他們認為,明明是一段婚外情,女主婚內出軌,憑什麼還被樹立了偉大二字的牌坊?這種不倫之戀居然還受到那麼多的追捧!説好的正確三觀呢?別説不同的人會有如此迥異的觀點,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這個故事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在此,我不對他們的愛情做倫理的分析。不要用道德來評價親密關係,這是常識。每一份真摯的情感,每一顆真誠的心都值得尊重。愛就是愛了,沒有對錯。但是愛情是有技巧的,不害人不傷己,這算是對愛情最起碼的敬意。

讓我們來看看,在這個故事裏,弗朗西斯卡是如何演繹作為一個聰明的女人對待感情的正確方式,她是如何做到了愛情來時毫不猶豫,需要結束時讓它戛然而止?

弗蘭西斯卡第一眼就愛上了金凱德,她的身體和內心都很坦誠。那樣的夏日午後,空氣和人心都很燥熱難耐。弗蘭西斯卡看到從車裏走出來的金凱德,她覺得他是從一本書上出來的幻像,可見她對他多麼傾心。她説,她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也許是在這麼多年以後,少女的心境像水泡一樣浮上水面,終於爆開了。”金凱德的到來喚醒了她那遙遠的少女夢想。

用金凱德的話,“就像二隻孤雁在神力召喚下、飛越一片又一片廣闊的草原,整個一生的時間,我們一直都在朝對方走去。”那就是“命中註定我愛你”,故事裏他們的緣分就是這麼神奇。

金凱德還説,“我在此時來到這個星球上,只是為了愛你。”試想哪個女人可以抵擋這種甜言蜜語?更何況是這個內心還保留着少女時代夢想的困在鄉下小農莊的家庭婦女呢?

弗蘭西斯卡一眼就愛上了金凱德,她也接收到了金凱德愛的反饋,這些統統不稀奇,而我覺得很讚的是弗蘭西斯卡對這份突如其來的愛情的態度,不矯情,不掩飾,對人對己都很坦誠,我喜歡這樣的女人。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裏有一段話詬病大多數女人在面對感情時太過彆扭的表現。他説,“一個女人,即使她心裏火燒火辣的,想委身於人,但是她們通常總要否認自己有這種打算,還要裝出一副驚恐萬狀或者怒不可遏的樣子,非等男人再三懇求,説一通彌天大謊,賭咒發誓和作出種種許諾,這才願意平息下來。”這樣累不累?

再來看,弗蘭西斯卡在面對抉擇時的做法。就像所有的故事既然開始,必然就會有結束一樣,命運彷彿在和弗蘭西斯卡開玩笑,在她認為自己遇到了這一生真愛至愛時刻,同時附上一道單項選擇題。她的決定有多難?當金凱德問,“我們怎麼辦?”她默不作聲,是內心極度矛盾的沉默,然後柔聲説道,“我不知道。”愛和責任是矛盾的,但弗蘭西斯卡做出這種決定難道全是因為責任?

我不這麼認為。雖然金凱德對她許下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可以在大漠的沙堆裏做愛,在蒙巴薩的陽台上喝白蘭地,瞭望阿拉伯三角帆船在初起在晨風中揚帆啟程。……”浪漫而瘋狂,對不對?可是這種話説的人可以認真,但聽的人怎麼可以當真?弗蘭西斯卡並不因為戀愛了就腦子變傻。兩個人一起生活更多地意味着平淡的生活,激情不可能一直在線。所以,金凱德走了,弗蘭西斯卡沒有跟着走。理智告訴她,即使她跟着他走,也未必會得到幸福。

少年時我們迷戀激情,成熟後我們知道平庸的可貴。詩與遠方的美好,都是因為距離現實很遠。聰明的弗蘭西斯卡知道,愛情在神壇,生活在人間。

愛是盲目,可以瘋狂。但生活徒愛不行,愛只能是曾經擁有。最好的愛情,讓你不斷完善自身,卻不能丟了自己。對於已是中年的弗蘭西斯卡來説,自己是自己,自己已不是自己,是一個丈夫一雙兒女。

“我在人海撿到你,終究要把你放回人海。”所有的愛情都是人生的過客,你別不甘心。山海可平,人心難平,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及時清醒,事事甘心。弗蘭西斯卡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追憶四天短暫的愛情,那份愛已然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