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14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

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1

我今天分享的是美國作家比爾·布萊森的鉅著《萬物簡史》———一本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的書。作者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歎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有益於人們瞭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

作者用漫談的方式,通過講述各種歷史逸事把難懂的科學概念寫的生動可讀,把枯燥的東西講得引人入深。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世間萬物是怎樣演進的?人類是怎樣的一步步成為地球的主宰的?在這個宇宙中,生命是一個奇蹟,它需要一連串永無休止的好運。從地球最深的海溝底部到最高的山頂,生命的全部生存範圍只有28公里。作為人類,更是神奇!我們不僅有存在的恩典,而且還享有獨一無二的欣賞這種存在並使之更加美好的能力。我不禁感歎生命的可貴以及存在的美好!

生命如此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好好珍惜。新聞上屢屢傳來因為各種不順而輕生的新聞,讓人看了不免惋惜。他們不懂生命之可貴,不懂他是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難才來到地球上,又怎樣熬過無數次的危險,才讓擁有智慧的自己出現在地球上。對於這些人,我多希望他們能看看路邊石縫間的小草,看看苔原中的地衣,學習他們的堅韌,感受他們強烈的生存慾望,再看看生命進化的歷程、人類血染的歷史,就會明白生之為人的幸運!

生命是脆弱易逝的,需要我們努力捍衞。生命的家園,地球,美麗卻危險: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潛藏着危機。戰爭、地震、火、瘟疫……太多災難。今後,仍有無數生存難題需要面對——温室效應、宇宙射線、星際隕星、太陽耀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需要為“生命的存在”而努力,勇做生命的捍衞者!

生命短暫而燦爛,如果把整個地球的歷史壓縮成一天,那麼出現第一批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是上午四點,人類的出現要一直到午夜前1分17秒。按此推算,我們到現在的全部歷史也就短短几十秒,但即使是如此短暫的存在,人類也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優越的位置,成為了生命舞會中當之無愧的、最耀眼的明星。

看完《萬物簡史》,我感覺萬分幸運,一切都那麼恰好,在茫茫宇宙裏,在無邊無垠的時間長廊裏,不早不晚地趕上了這場生命的盛會;我特別、特別地感恩生命給予我的所有,知足、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親愛的同學們,請熱愛你們的生命,珍惜、感恩你們所擁有的!

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2

《萬物簡史》講述了宇宙中的許多祕密,從微小的粒子、原子的組成到生命的來源;從伽利略發明的單筒望遠鏡到現代化大型哈勃天文望遠鏡;從小小的單細胞到豐富多彩的動植物;它從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數學等幾個方面解釋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就像一個百變魔盒。原子、粒子的組成、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這些紛繁複雜的科學概念通過科學家的講述變成了非常有趣的東西。

其中,我最喜歡生命這一節。生命是由無數個沒有生命的原子集結在一起而成的,如果用鑷子(當然很小)鉗出身上的原子,人其實也就是一堆原子塵土。而且,只要是一個生命,就都是運氣好得不得了:你每一個祖先都沒有被燒死,被壓死,被累死,被餓死,都能成功地生兒育女,在每一個你的祖先身上都有一段傳奇的經歷並最終產生了——你。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而且,只要原子的排列出現了一點點的差錯,哪怕是最細微的,你現在也許就是啃食巖石表面的海藻,或是像海象那樣懶洋洋地趴在巖石上曬太陽,或是在海面上噴一口氣,然後鑽到海底十八米的深處去吃一口美味的蚯蚓。既然生命是如此不易,我們當然要利用好自己的一生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幫助社會進步,“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

作者曾經不止一次説過地球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生活在太陽比較穩定的時代,當它從星雲開始形成,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最後的滅亡,這一過程大約要經過100億年,我們正好生活在壯年的紅巨星這一段時期,它不像新星那樣有活力;同時又不太老,有大量的物質可以讓它以每秒鐘大約400萬噸的速度自由持續的揮霍,用來維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但最重要的不止如此,我們的地球恰好有水的存在,這是我們生命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很多鮮為人知的祕密正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去追求,而那些答案和剩下的未被人發現的祕密,還藏在那黑洞洞的宇宙深處中,人類目前已知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想要得到那些藏在更深處的祕密,只有讓我們一起去學習,去探索。

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3

小時候,我用稚嫩而充滿好奇心的雙眸去看大千世界的萬物,可我並不知道,萬物也可以有歷史,不知道宇宙也可以立傳。我只能用膚淺的目光去看待萬物。但是,《萬物簡史》卻讓我擺脱那扇世俗的門,讓我在浩瀚無邊的科學帝國裏去領悟他們。

回溯到書中,你知道這些奇怪驚人的科學異事嗎?例如: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看的到的奇點;全球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變得更加寒冷;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你閲讀了這一系列的奇聞怪事肯定會感到大吃一驚,而我也感到不可思議。這本書的作者就用妙趣橫生的筆觸寫了這本書,更是清晰明瞭地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故事一一道來。更讓我佩服的是,這些繁瑣的事變的個個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你知道生命的起源嗎?我自想生命應該是在某一時刻,某一地方蹦出來的吧!而書中所述:時間已經證明,事情跟本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在賦予我們生命的化學物質裏,沒有什麼非常奇特的物質,要是你想製造另一個有生命的的物體,無論是一顆青菜,一條魚,甚至是一個人,你其實只需要四種元素:碳、氮、氧和氫,加上少量幾種背的東西,主要是硫、磷、鈣、鐵。把30多種這類的混合物放在一起,形成糖、酸和其他基本化合物,你就可以製造任何有生命的東西。也許,可能正因所此,在你的手中誕生一個新的生命。但是,這一切來説,生命始終是不可思議的,令人滿意的,甚至是奇蹟般的發生。

其實,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到我們很幸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太陽較為安穩的的年代。當太陽從星雲開始形成,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最後到滅亡為止。從中,這一過程足足要經過100億年。而我們正好生活在太陽較少動的時段——紅巨星,同時紅巨星他有大量的物質讓它在每秒大約400萬噸的超速度發揮,從而用來維持地球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

就如書中介紹,每一個人閲讀此書以後,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新的感悟,而我一樣,也許在浩瀚的宇宙心空中,生命可能是那麼脆弱,每一秒可能就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每一秒都有一個生命的結束。而《萬物簡史》這扇科學帝國的大門帶我領略了生命的精彩,生命多災多難的進程,也許還能讓我明白科學的真諦。正因為這樣,我對“死亡”這個可拍的字眼不在感到可怕!回憶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非常贊同美國《紐約時報》説的一句話:“《萬物簡史》似乎註定要成為一部現代科普著作的經典!”

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4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還意猶未盡,沉浸在作者比爾·布萊森筆下一個個風趣幽默的科學故事中,他的筆法不僅清晰明瞭而且親切,風趣。他寫的一個個原本深奧難懂的科學知識、概念,在我看來,就像是爺爺和我嘮家常一樣。

這本書引言的第一段話就把我牢牢的吸引住了。“歡迎,歡迎。恭喜,恭喜。我很高興,你居然成功了。我知道,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事實上,我認為比你知道的還要難一些。”第一章節寫的是宇宙中分子、質子、原子的大小概念。這些概念在我原來都看過的科普書中我連翻都不想翻,只有一串串枯燥的數字,而在這本書中,一切的數字都與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做了對比。舉個例子吧,質子小到什麼程度?書中這樣描述:像字母“i”上的點這樣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擁有約莫5000億個質子,説的更確切一點,要比組成1。5萬年的秒數還多。怎麼樣,有感覺了吧。

我覺得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六章,題目是生命本身,我之所以喜歡這一章,是因為我被這章所講的一切內容震撼了,我們的地球上出現了生命,可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作者將其歸納成最主要的四大條件:

1、優越的位置;

2、合適的行星;

3、我們是個雙字行星;

4、合適的時間。

這四條缺一不可,在這四條中,一個好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也是要求最高的,我們的地球離太陽剛剛好,不遠也不近,再遠一點或在近一點,温度就會變得極端,我們就不可能出現了。

現在想想,我們可以生活在這暖融融、藍盈盈、水靈靈的地球家園中,享受着春天和煦的微風,夏日清涼的海水,秋天累累的碩果,冬天皚皚的白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覺得這第十六章就像是一個半命題的作文題目,要讓我填的話,我會寫,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讀完這章,不僅使我的知識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還使我認識到了生命的一個更深層的意義。

當然,這本厚厚,沉沉的書,絕不只有這麼一點,吸引我的的還有那些科學家千奇百怪的故事: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了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中放風箏……還有那些偉大而奇妙的科學發現。

我覺得我們對這世界的萬物瞭解的還只是皮毛,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等待着我們去發掘,去探索。

萬物簡史經典名著讀後感5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荊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為萬物寫史,為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你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祕。在這本書裏,作者不是在陳列知識,而是用滿腔熱情把知識做成工藝品,讓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湧而出的熔巖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為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為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哈雷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製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鐘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於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幹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為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16年之後。”

雖然已經讀過很多的科普書,但我要説,《萬物簡史》是到目前為止,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一本科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