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衚衕文化》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衚衕文化》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衚衕文化》讀後感(通用5篇)

《衚衕文化》讀後感1

百姓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他比鏡子更透徹,一切美好與醜陋都清晰可見,從沒有修飾加工過的另類之美。生活就是百姓文化的表現,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無不反映着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其實這種思想也是歷史鑄就的,在他面前無可挑剔也無可批評。一切似乎是順其自然而形成的,卻又充滿曲折,當一切都流向正確的方向時,我們只能繼續優良的,而盡力避免“逆流”與“迷路”,對於某些精華的片斷有也只能留念。

離我們不遠,剛逝去的這些片段中也必有這一幕——衚衕文化。衚衕文化是古今交界處百姓文化的代表,自有一番廣博的世界。在近代中國,中華民族的融合因清政府統治而達到頂峯,也因清政府對外的無能而使其倍受凌,辱,是封建的大高院還是手工業商業的集聚地都將在那些瞬間被決定。也許民族的大雜居將人們的建築習慣推向歷史高峯,於是封建的高牆與市民的精細結合,迷信的方位與理性的情感結合,綱紀的秩序户與情感的交流結合,自然地形成了“衚衕”。“衚衕”的院落方正有序,井井有條,又不失鄰里的交往,向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空間。“衚衕”的名字更體現了百姓的大智,像是在思想層層束縛下的掙扎,一片受污穢感染卻自由活潑的天地。對一座城市來説,“衚衕”又完全像是靜脈,不必是主動脈或大靜脈,僅僅毛細血管也可以決定其生死。當時的中國人民又何止是受夾板氣,封建統治者禁錮其思想,束縛其行動,又剝削其血肉;帝國主義的到來並沒改變什麼,反到又加上了殖民統治,哪有洋大爺不都得躺着,手工藝品賣不出去又能怎樣,幹完活之後沒被餓死不就萬幸了嗎?這不算什麼,我們可以“忍”但“忍”一時不代表會忍一世。薄進而少出,沒有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還追求什麼別的,一個“忍”字背後有多少辛酸,看似消極的背後有多少反抗,説出這個字需要承擔多大的無奈?但這還不能看作是“衚衕文化”的全部,有的人將“忍”忍到底誤解了“忍”,但更多的人只暫時一“忍”中華民族的氣節還在心底,於是才有今天的一切。

歷史風雲變幻轉瞬即逝,而我們後人除了懷念當時的經典外,更應當借鑑其精神,追究缺點是必須的,體諒情懷同樣必不可少。總之,歷史是人民造就的而不是由支配人民的一幕幕組成的,人的歷史終究在於人。

天地萬物,千變萬化,各具形態,但是,構成萬物的元素並不多,就只有元素週期表上的那幾十種。同樣,文章的形態千差萬別,但是,表達方式也就那麼幾種,有敍事、描寫、抒情、議論和説明等五種。這五種表達方式,在不同的作家筆下,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就呈現出各自獨特的文體形態,表現出作家鮮明的個性特徵。汪曾祺的散文也是如此,他以心靈為熔爐,把幾種表達方式運用得靈活,剪裁得得體,熔鑄出他的散文的獨特的文體形態,那就是,以説明為框架,以敍事為填充,以抒情為筆調,三者和諧統一,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高中語文第一冊有一篇汪曾祺的散文《衚衕文化》。這篇散文就具有這樣的特點。作者在開頭部分總説衚衕和文化二者之間的關係,“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然後分説,先説衚衕,説到衚衕的取名來源,衚衕的大小和數量,衚衕功能和環境;再説文化,總説衚衕文化的性質,“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接着説明“封閉”的種種具體表現。最後,説明衚衕和衚衕文化的發展趨勢,“北京的衚衕在衰敗,沒落”,“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衚衕和衚衕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這就是文章的結構框架,顯然,這是一種説明性的結構形態。

這樣的結構並不出奇,奇就奇在作者用敍事為填充。比如,為了説明北京城方正的特點,你看他怎樣説,“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兩口睡覺,老太太嫌老頭子擠着她了,説‘你往南邊去一點’”。作者就這樣用日常生活的小事,娓娓道來,生動有趣,使你對北京城的特點有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換一種方法,用常見的九種説明方法的任何一種來介紹,效果會這樣?再比如,為了説明衚衕文化的精義是“忍”,作者就講了三件事,一件是老舍《茶館》裏的王利發的一句經典的話,略寫;一件是他自己的小説《八月驕陽》裏的一段對話,詳寫;一件是對一個小夥子打了一個小姑娘一個嘴巴,他和兩個老北京的不同態度,詳寫。在作者筆下,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恰到好處的説明了衚衕文化的精義。所以,汪曾祺筆下的敍事,不同於説明文中的舉例子,而是極富文學意味。

更為出奇的是,作者在敍事時,帶有濃厚的抒情筆調。比如,“看看這些衚衕的照片,不禁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這是直接抒情。“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描寫衚衕的衰敗景象,透露出極其傷感的情緒。文末一句“再見吧,衚衕。”,留戀、傷感和無奈之情交織在一起,難以言説。

從《衚衕文化》就可以具體感知汪曾祺散文的文體形態之美,之奇。打個比方,如果把汪曾祺的散文比作一幅畫,那麼,説明就是畫的線條,敍事就是填充在線條之內的顏料,抒情就是畫面呈現出的光澤和色調。

補充説明,在《汪曾祺作品自選集》(灕江出版社)裏,汪曾祺自選了十二篇散文,其中,《翠湖心影》《昆明的雨》《跑警報》等文章就具有這樣的特點。汪曾祺在這部集子的《自序》裏説:“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讀着汪曾祺的這些散文,確實感到普普通通的幾種表達方式在他手裏已經運用得極其嫻熟老到,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於是,他的散文就表現出和諧之美,自然之至,毫無矯揉造作之感。

《衚衕文化》讀後感2

衚衕,一聽這個字眼,讓我們不由的想起了北京,在我的印象裏,北京不僅是帝王之都,也是現代文化中心。北京城裏有大大小小的衚衕,人家説起北京胡同多,有名的三千多個,沒名的數不清。衚衕原來的意思是水井,衚衕的名字也千奇百態,有按計數起的,有按名人起的,還有按行業起的,各樣的都有。衚衕見證的時代的變遷!

衚衕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在那裏居住的人大都不願搬家,就是我們説的捨不得挪窩。衚衕和四舍院是一體的,是他們居住的一種方式。北京人的理想住處是獨門獨院。生活在衚衕的老北京人也很有自己的特點:

一、講究,好面子,誰家有個事啊,相互問候一下這個禮數是不會少的。但是平時不愛來往。

二、容易滿足,對於物質要求不高,大白菜情節特高,有人説北京人一輩子吃的白菜摞起來比北海白塔還高!

三、好熱鬧、不愛管閒事。

四、安分守已、逆來順受。有句話最形象:睡不着眯着!

衚衕文化是一種小市民文化,隨着社會的變遷,這種文化和衚衕正在消失。作者是在衚衕長大的,他對正在消失的衚衕和衚衕文化有一種惆悵和留戀!但是他又清楚的認識到這種文化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能表示無奈!但是在最後,他説再見吧!衚衕。又表現出了作者的灑脱!

北京現在成了一個快節奏的都市,我覺得在建築上保留一些衚衕還是比較好的,畢竟衚衕也是北京的一時代標誌!

《衚衕文化》讀後感3

從小就很喜歡北京,尤其是老北京,這種喜歡裏有説不清楚的複雜的印象。一想到它,心裏彷彿就暖暖的、潮潮的,像春日午後的輕風吹過。中間又淺淺淡淡、若有若無地夾雜着一絲兒眷戀,一絲兒悵惘。總之是一種無法言傳的感覺,正如讀完了老作家汪曾棋這篇《衚衕文化》之後所有的。

北京我是去過的.。眼裏的北京和別的大城市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高樓林立,汽車潮湧,人們都忙忙碌碌的―一個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的城市。然而不知為什麼,在這樣的“北京”面前.我並沒有感到原來想像中的興奮,相反,心裏總是籠罩着一層揮之不去的失落和茫然。這,似乎並不是我印象裏的北京。那印象裏的北京“該”是什麼樣子呢?其實,我還是説不清楚。幾白年帝都積累下來的喧囂繁華,利落鏗鏘的京腔京韻,故宮金光閃耀的琉璃瓦屋頂,或者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安街,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那麼完全。印象裏的北京,不是一幅畫兒,而應該是一部電影,是一個充滿了形形象象、熙熙攘攘、喜怒哀樂、雞毛蒜皮的歷史的、文化的、活動着的北京。就像文章裏寫的那樣。大方塊兒的北京被大大小小、長長短短、寬寬窄窄的衚衕隔成了一個個小方塊兒,相對獨立卻又相互聯接。而老北京的靈魂―北京的人們就居住在方塊兒裏,穿梭在衚衕裏,一代一代,一年一年,房子漸漸舊下去,衚衕的名字興許也被唸錯了。更不用説四合院裏,衚衕之間,發生了多少恩恩怨怨、悲歡離合的故事

但北京還是北京,日益灰暗下去的城市基色並沒有削減五朝帝都的豪氣。北京人還是北京人,説起話來依舊鋼刀切蘿蔔似地又脆又快,走起路來仍舊慢踱穩邁地不慌不忙。也許,正是歷史上數百年長處天子腳下,已經有太多的風雨來讓他們習慣了這種從容平淡、寵辱不驚。那麼,大概這一條條記錄着北京滄桑變遷的衚衕,應該可以算是印象裏北京的一種最標準的存在狀態了吧。

想到這裏自己也有一點好笑,讀了一篇文章,怎麼好像有一種懷舊的感覺。但再想一想,也不奇怪。無論哪一個人,哪一個國家,都是有昨天,有歷史的。我們都從過去一步步走來,繼承、發展、更新。時間是不會中斷的,所以對於過去,我們不可能切斷,也不可能忘懷。我相信我對老北京那種奇異的牽念來自天性,那是流淌在文化積澱的血液裏的故都的音符。

《衚衕文化》讀後感4

南方的冬季從不稀罕光明磊落,濕潤潤了一整個年末。便是偶爾飄落的雪花,也不情願,出了彩。在北方時常想念這塊地兒,是春天、夏天,連悽愴的秋天也不尋常,可嚴冬呢,寒氣痛徹心扉,臆想惡毒幾分。這幾日,更勝往年,家中苦坐許久,天氣卻很好,心便撲到了窗外頭,隨着初醒的早晨融化了。是一聲畫眉,不遠的巷口,雙腿終於不聽使喚地邁向前,身子也靠了靠,屋外走走總好過閒坐成眠。印象中,家鄉的冬景不曾伴有音韻,像是黃梅戲帶着搖滾範,特意出醜取悦他人似的,過些時日,怕是架子鼓的尾巴也要露出一二。可耳邊到底仙樂暫明,不免竊喜,帶點驚訝,好似是覓得一知己。

鳥類學家嫉妒地讓人生氣(少女怕還得泛起紅暈),何其幸運,天使相伴。上回接近這小生命還是漫漫炎夏的北京,而今卻是晚冬的江南了。北京多鳥雀,提籠架鳥的人也多。我喜歡這番吵鬧,更喜歡這信鴿掠過,塵霧中的北京。

僅存的記憶裏,偌大的北京同當代中國的其他大城市都有着區別,這是種由內而外的殘破感、歷史感。卻又不同於古文獻中描繪的殘舊的古城牆,更比不上希臘雕塑中那不可言喻的殘缺美,它很不一樣,它是當代中國發展帶來的輕快的年代感,並不厚重。在大多數人眼中,美感是不可能賦予這樣的建築羣的。但是,北京的城市精神,卻就在這殘敗聲中立地生根,恍惚間,便蒼天古木。

老北京的遛鳥文化從何談起,我不知道,據我所知,汪曾祺老先生對此很是瞭解,若有興趣不妨仔細品品。而我只是覺得,這平淡的啾啾聲,與三十年的北京相依相隨,密不可分。

一旁汽車鳴笛,人多了,三五成羣,連畫眉也放緩了頻率。於是也不細想,一人,走進了這深巷。

巷子窄窄的,幼年常來,確實天然的步行街。循着聲兒,快走幾步,薄薄的炊煙在遠處不慌不忙地飄散,眼前三個年輕小夥子,有説有笑,慢步向對口,又等待許久。此刻小雨閒閒落淨,青石板着實有些晃眼,鳥鳴也轉急了不少,可幾位年輕人卻並不着急,倒是這聲啾啾不合時宜了,作罷,突然消失了動靜,似有怯意。好一會兒,屋內探出一身影,房間暗暗的,看不清模樣,約摸是個女孩子吧,説笑幾聲便走入屋內,這一回,大門切切實實的關緊了,不便久看,緩緩回過神,卻煩亂不少。

望不得源,解不得法。眼前的三位年輕人,身影竟與遠在北京的老大爺慢慢重合,兩者之間存在着相近卻又不可捉摸的東西。但時空畢竟是不可避免的鴻溝,不然,眼前的房屋怕是還得憑空再挪二尺吧。

記憶中,北京城裏的小衚衕大都寬敞,帶點皇城的氣魄,(小的或許見不成,北京胡同太多了,外鄉人是不能定論的)卻並不喧鬧,安安靜靜,很舒服,勝過了搖籃,是母親的臂膀。夏日晌午的蟬鳴自然是另當別論。衚衕口,大約三五步,該有家小店,不售凡雜,唯花鳥蟲魚,像是一居雅處。久而久之,人來人往,成了風景,這便是所謂的人文景觀。這樣的妙處,在北京常見,也有趣,佇立片刻,便能身心愉悦,該去多坐坐的。

早上人不多,正午剛過,幾個身影。兩人對子,旁人便靜靜地看。照例是老人家,不時也有年輕人,都不説話,下棋,看棋。幾小時,一下午,漫漫時光何其多。這景象入了畫想必也是好看的,頭頂綠蔭,芭蕉扇去不走火氣,伴着鳥鳴聲,好不愜意。一棵古樹,繁茂,葱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樹下依然觀棋不語。可古樹呢,枯葉落入木野狐?

現代北京的衚衕與老北京有些區別,不僅僅在於外觀,還有着內在。其實我是沒有資格説這話的,不出生在此都沒有資格,只是個人理解。

北京,大四合院,四方正正,皇家氣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自皇腳,不免自傲自豪,藏於內,不發外,人之本性。可筆直的街道卻也養着安分守己的良民(妄下論斷),老北京。

衚衕,源自蒙語,水井的意思,人依水而居,傍水而聚。歷史追溯上百年,都是各有魅力的小巷。不同的地域文化帶來陌生的稱呼,像上海一帶便呼作弄堂,也很好聽。小巷老街的發展,中國歷史的縮影,開枝散葉,各有特色。基於城,立於民,薪火相承。

老胡同聯繫北京城,形成更為小眾的文化,是謂衚衕文化。發展至今,便又有了新面貌。

改革開放後的北京城,較原先少許古意,多的是新氣象。近三十年的歷史發展(或算不得歷史),新舊接替,別有一番風味,另有一地風情。衚衕依舊,筆直、率真。可人,喜新厭舊(非貶,本心而已),改變總是快於物件。納新乃善事,拿來!棄舊卻得辯證對待,不做詳談。這般發展卻是並不能全盤否定的。

留不住的總是保持着離去時的身影。古樹也到底落葉歸根,不曾理睬一旁的棋盤。人少,安靜。不見了“剃頭挑子一頭熱”,聲聲響笙向深深。簡單的倒像極了從前揚州的小巷子。整條街沒日沒夜便橫躺在這土地上,依舊是筆直的,也不斜眼看那高樓,若街巷有年紀,也算是垂暮耄耋之年,半百便知天命,現在快化仙了。

留下的忙忙碌碌,時常遛鳥一聚,麻將一聚,很熱鬧。而轉角的小飯館成了文化中心。老闆娘也如故,笑面春風,四面玲瓏,至於半夜失眠,大概也眯着眼吧。大家都好得很。

自古不變是人心,文化也是人心,中國文化,懂得變通,圓滑嘛!等以後成了仙,怕還能豎起一字碑,刻大字:某某大衚衕。以供世人瞻仰,還能拍照留念,而到此一遊之類應當是徹底消亡的,這也是時代的進步。

一路走走停停,抬頭看到的是電線杆子,少了幾隻麻雀,冷清不少。耳邊的畫眉突然變了調,成了布穀。四顧無人,當是小屋子裏傳出來的。這條老街真的老了,短短十年,記不得它原來的容顏。嗅覺記憶卻深刻,熟悉的老味道,彷彿昨天,老酒還在那兒。我原先是未曾聽説這兒有養鳥雀的,耳邊也從未曾喧鬧。或是這幾年興起,向其它地兒取的經,是新發展。在屋外徘徊了一陣,屋內的叫聲變着法兒,都很好聽,可到底沒了當初的歡喜,只得轉身離開了。

終於不再回首,回首曾經,未來還有新未來,希望還有新希望,一切都會好的。只是失眠,是眯着眼,還是放空想想她,怕也未知。

第一次相遇是北京,好久未見了吧。

《衚衕文化》讀後感5

衚衕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古老的城市小巷,衚衕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衚衕裏的市民文化則成了汪曾祺研究的興趣所在,於是我們看到汪曾祺選擇了北京胡同作為表現市民文化的載體。汪曾祺的文字猶如行雲流水一般的自由暢快,平淡之中富有韻味,如此淡而有味的文風貫穿於此篇作為汪老為攝影集《衚衕之沒》寫的一篇序言之中。本文將從衚衕文化中的“忍”文化着眼,來分析汪曾祺先生面對日漸衰敗的衚衕文化的複雜心態。

汪老説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這種“忍”既體現在面對政治局面變化的置身事外、冷眼旁觀,比如汪老以民國時期的學生運動為例;也體現在他們日常生活的人事處理上,例如文中提到旁觀者對於小夥子為小事對開電梯姑娘動手打人卻漠視及不加譴責,這都可以歸類為北京人精神生活上的“忍”文化。至於北京人物質生活的“忍”文化則可以通過汪老之前所描繪的“北京人易於滿足”並且“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來作深刻地瞭解。我想,以上舉例都不難看出“忍”已然成為北京人的一種習慣,而非是人類有意識的行為,而衚衕文化的深刻內涵便是:封閉、自足、忍耐、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其中夾雜着汪老對“忍”文化的可憐可悲之複雜的心情。

《衚衕文化》中汪曾祺通過引用北京俗語“窮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來揣摩北京人“忍”與“耐”的處世態度。縱觀北京城歷史悠久的君王統治文化,令人不得不驚歎封建文化對於北京人生活滲透的深度和廣度,當習慣了皇權至高無上的尊嚴,北京人只有“忍着”“耐着”“眯着”才能保住性命。汪曾祺對於北京人逆來順受的文化心態是持有鍼砭的態度,而“北京人,真有你的”這七個字則進一步印證了汪老對於北京人處世之道的嘲諷以及揶揄,從而也自然而然引渡到了衚衕文化衰敗的必然趨勢。

稍微細心點,我們就會發現.作者對傳統文化喜愛但並不迷戀,對衚衕文化的消亡感傷但並不悲惜。封閉保守的衚衕文化在迅速發展的商品社會裏,已不適應開放進取的現今時代,它的消亡是歷史的必然,懷舊也好,傷感也好,無奈也好,都不能阻擋這一趨勢。汪老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他在表達自己的悵望低迴之餘,也豁達樂觀地對着將逝的衚衕文化道一聲“再見吧,衚衕!”汪老就是帶着這樣一種複雜的心情為正在消失的老胡同、已經枯朽的舊文化唱了一首哀而不傷的輓歌。汪曾祺耳濡目染了衚衕文化幾十年,與衚衕的一朝一夕都透露出汪老對傳統文化魅力的留戀低徊。在面對見證了自己大半個人生的衚衕正在經歷的沒落,汪曾祺的內心是矛盾且複雜的。

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審視、剖析讓筆者思及,每一種抽象文化都依附於一個個具體的形象存在,而生活中許多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也許都藴含着某種深厚的地域文化,比如茶文化、酒文化、服裝文化、旅遊文化等等,只要我們細細觀察,認真體會,就會發現平淡的生活實際上常常充滿着濃厚的文化氣息。我想這亦是汪老能帶給我們讀者最有意義的一味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