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有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有感

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有感1

《草房子》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桑桑在油麻地小學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生活,每一章都是以桑桑的朋友為主角來撰寫的如:禿鷹、紙月、白雀、秦大奶奶、杜小康、細馬、温幼菊(藥寮),有的歡快有趣;但有的也是催人淚下,而這一切就清楚而又朦朧的展現在少年桑桑的小世界中。

其中我比較喜歡《紙月》、《艾地》這兩章,《紙月》這一章中中講述了刻苦學習的紙月之前在板倉小學唸書時因被同學欺負,便來到兩裏外的油麻地小學來上學,但在之後紙月因兩週都遲到而且被老師批評了,於是桑桑認為很蹊蹺,來到了幾十裏外的板倉,並從欺負她的三個同學中救下了紙月,並向校長報告後,請了區領導去協調,最後紙月也過上了美好的日子了!從中感到桑桑是樂於助人,敢於向不良行為做鬥爭的正義之人,我應該向他學習,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艾地》這章中講述了在油麻地小學剛成立時由一位老奶奶住在這裏,但因為這塊地讓當地政府看上了,於是強行掠奪這塊地,但秦大奶奶認為她的丈夫秦大死在了這片地上,所以不肯讓出,經過幾番周旋,政府已經拿秦大奶奶沒辦法了,於是便讓她住進了油麻地小學的校園裏。但桑桑的爸爸桑喬調到油麻地小學擔任校長時,認為校園應該是完整的,所以桑喬聯繫了政府再一次的把秦大奶奶趕出校園,但秦大奶奶並不想走,於是桑喬勉強讓他住了下來,但又過了幾周秦大奶奶因救人受傷後,學校和秦大奶奶關係更加密切,但突然有一天秦大奶奶提出想要離開校園,但桑喬想把他給留住但她堅決離開學校,之後便發現秦大奶奶得病之後便照顧起了奶奶,等病好後因為奶奶想撿南瓜而落水去世了,奶奶去世後學校便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去埋葬秦大奶奶!

本書通過一件件生動的故事講述了桑桑六年的小學生活,讓我想起我的小學生活,我們的班主任何老師和藹可親,像媽媽一樣照顧教育我們,我的同學們,雖然偶爾有爭執和不愉快,但我們依然像一家人一樣互幫互助,相親相愛,體諒包容對方,我非常珍惜今後相處的點點滴滴!

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有感2

在寒假裏,我讀了很多書,有《森林報·夏》,有《草房子》,還有《窗邊的小豆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文軒的《草房子》,那是一本滿滿都是愛的書。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有:桑桑、陸鶴、紙月、細馬、杜小康、秦太奶奶等。在這些人物中,我最欣賞的是細馬。

細馬是個孤兒,他被邱二爺、邱二媽領養回家後就在油麻地小學讀書。因為細馬是江南人,這使得他跟油麻地小學的師生溝通時有一定的障礙。細馬就變得很孤獨了,這也直接導致了細馬不想再去上學而在家放羊。他經常把羊放到油麻地小學那兒,漸漸地,細馬學會了一些油麻地的髒話,便開始天天罵油麻地小學的學生,把自己以前的怨氣發泄出來,大家便開始討厭細馬。但是邱二爺並沒有多責怪細馬,反而更關心愛護細馬。當細馬打算離家出走,但在走前他開始感受到邱二爺對他的愛。後來,細馬因為擔心邱二爺又回家了,之後,細馬把邱二爺邱二媽叫成了“爸爸媽媽”。沒過多久邱二爺得了絕症,身子一天天弱下去,最後還未能活過春天。邱二爺去世後,細馬開始懂事了,用賣羊得來的一部分錢買了一隻母羊,後來賺了不少錢,細馬用這些錢造了一座堅固的房子,實現了邱二爺生前的夢想。

細馬的經歷讓我想起了上學期經歷的語文考試。前幾次語文考試考得不理想,但我總覺得自己還是可以的,而爸媽勸我要努力些,我卻一直當“耳邊風”,結果考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差,終於媽媽忍不住發火了,嚴厲地批評了我:“你看看你,讓你好好學習,多用點心,你有聽嗎?”可我還和媽媽頂嘴:“會考好的,不要再説了,煩死了!”我和細馬一樣的倔強、不服氣,氣呼呼地瞅着媽媽。媽媽看着我滿臉通紅的臉,漸漸把語氣放輕了,撫摸地我的頭:“孩子,媽媽這麼生氣,並不單單因為你成績退步了,我只是着急你怎麼不明白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道理呢?”聽了媽媽的話,我高昂的頭慢慢地垂了下來,內心似乎多了一些震動。

於是,我暗暗下定決心要用功學習,放學後,我會主動做好回家作業,翻開書本複習,找到許多自己容易忘記的內容並且及時記下來,心裏暗暗對自己説:“這次我要認真考,給自己爭口氣!”

語文考試又來臨了,汪老師發下試卷,我開始認真答題,把關鍵詞圈出來,防止粗心,做好後,我又一題一題檢查下去。收捲了,我對這次考試很有把握,最後我以九十五點五的分數拿了全班第一。我心裏似乎慢慢懂得了媽媽説的“付出才會有回報”,嘴邊漾起了微笑。

《草房子》中的細馬因為邱二爺的愛而變得懂事,而我因為媽媽的愛而變得懂事。生活中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愛,也許它很小,也許它很大,也許它很温柔,也許它很嚴厲;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體會,細細發現,這樣你就會感受到愛!

讀曹文軒的《草房子》有感3

《草房子》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小説,這部小説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字裏行間流露出純淨而美好的情感。在這部小説中,我們無須繃緊神經字斟句酌,也無須埋頭苦思箇中深意,更無須反覆推敲語言特色……只要隨心翻閲,就能發現文中處處流淌着詩意的美,充盈着淳樸的愛。

《草房子》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都很普通,隨處可見,但卻讓我感動萬分——

陸鶴,一個天生禿頭的孩子,被孩子們戲稱為“禿鶴”。同齡人的嘲笑讓禿鶴自卑萬分,為了捍衞自己的尊嚴,他對其他的孩子進行了報復,但也因此造成了他和別人的疏離。而在這個成長過程中,他漸漸認識到外貌的美醜不是最重要的,心靈的美麗才是最可貴的。當他重新抬起頭來,敢於面對自己的缺陷時,他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

桑桑,一個純真、調皮而又善良的男孩。桑桑幼小的心靈中總是裝滿了稀奇古怪的念頭,他的調皮搗蛋常常讓人啼笑皆非。儘管村子裏、學校以及家裏都被他搞得雞犬不寧,但他的調皮的外表下卻裝着一顆善良上進的赤子之心。他敢於創新,敢於承擔責任,敢於幫助弱小,也敢於面對疾病,並且以一種昂揚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的苦難。桑桑的故事,總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憶起許多童年趣事,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明白無論生活多麼苦,無論事情多麼糟糕,我們一樣可以輕鬆面對。

秦奶奶的故事卻讓我印象最深刻。無依無靠的秦奶奶,花去了大半光陰,終於得到自己的一塊土地,但她還來不及擁有就要把土地歸還國家作為建校之用,她的消極抵抗讓人覺得既可笑又可悲。然而飄零悽苦了大半輩子的秦奶奶又是一個多麼善良、慈祥的老太太。在孩子們純真、熱情、友善的包圍中,這位行將就木的老太婆用生命的餘光照亮了每一個人的心堂:她,在寒冬中救起落水女孩;她,甘願離開打拼一生的房子;她,用生命拯救滑水的南瓜……秦奶奶的離去讓人憂傷,她的音容笑貌卻深烙心中。

還有膽小而多才多藝的紙月,命運逆轉的杜小康,追求愛情的白雀等等,他們都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向我們訴説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其實平凡的生活中,時時演繹着美麗的故事,處處彰顯着善良的人性。曾經有人説:“生活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的,只要留心生活,人間處處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