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安靜》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32W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靜》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靜》讀後感

《安靜》讀後感1

我很喜歡周國平老師的這本書,不僅僅因為其中真實質樸的文字,也因為安靜二字,這是我所向往的境界,是我喜歡的環境與氛圍。

這本書的題目就充滿了魔力,它彷彿帶着那麼一絲詩意,讓人深陷其中,我們享受安靜,不僅是因為那種寂寥,大音希聲的氛圍,也是享受一個人。安靜讓人感到富足。

而在如今的社會生活中,總是充滿了浮躁與喧囂哪怕是在神聖校園與課堂,最應該靜下心來去學習,保存安靜的地方去學習,保存安靜的地方仍不能免俗,雖説年輕人應該多一些朝氣,多一些活力,這是沒錯的。但是,在做學問,學習上也應當沉下心。年輕人也要適當地安靜下來。當然,現在是很難去尋到一個地方,一個安靜的地方,利益驅動了很多人的行為,慾望充斥了許多人,尋找一個地方屬於安靜變得極為不易。

有人可能會覺得不喜歡安靜,也不需要,他們更想要的是鎂光燈,是熱鬧。不得不承認,在人的生命歷程中對於熱鬧的嚮往都存在,我們能看到的都是年輕人的青春活力,生氣滿滿,而年長一些的人則會更加的沉穩,不會那麼喜歡太過吵鬧的場所,喜歡安靜一些。嚮往熱鬧只是生命歷程中某個時段的表現形式,世間的繁華喧嚷,總有塵埃落定之時。

書中有這麼一句話:“不管世界多麼熱鬧,熱鬧永遠只佔據世界的一小部分,熱鬧之外的世界無邊無際,那裏有我的位置,一個安靜的位置……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背後的無垠廣袤的世界,這也許是最適合我的性情的一種活法吧。”説的很有道理,但這也許也是適合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安靜其實並不僅僅只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安靜,有自己享受安靜的方式,因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感悟。

莎士比亞對生命有有過一局嘲諷:“充滿了聲音和狂熱,裏面卻空無一物。”這恰好從反面説明了內心的安靜,才是真正的充實。表面的熱鬧都不一定是真實的自我,而在探尋屬於自己的真正的對於生命的感悟,浮於表面萬萬不可取的。內心的充實才是真正的充實,所以,安靜還是一種境界,守護住自己內心中的那一份寧靜,保持心靈的寧靜,就是在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園。

周國平還説:“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脱了外在的虛名浮行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安靜並非意味着孤獨,相反,正是因為內心的富足才會安靜。人人都離不開對於安靜的體驗,繁華落幕之後,就是安靜。

我們的日子是滿的,生命卻是空的,安靜註定不是一種瞬間的偶然所得,而是常年累月的提煉與積累,讓內心更為充盈,使生命擺脱浮躁而趨於安靜。外在的喧囂都只是表面,內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充實。

《安靜》讀後感2

“喧鬧”,是“安靜”的對立面,這個觀點應該説毋庸置疑。所以,我為這篇文章起了這麼一個題目便難免引起歧義或是反對。是説“喧鬧”是“安靜”的真子集?還是説在安靜的世界裏尋找一絲喧鬧?首先,我讚賞你的見解,這麼説似乎都沒錯;其次,我想説這只是我在讀這篇《安靜》之前之後一個真真切切的感受,或説是想法。

若説世界是一座由“安靜”與“喧鬧”兩個托盤所構成的天平。那麼,“安靜”與“喧鬧”究竟孰輕孰重,我想,毫無疑問的是“安靜”的一邊。睡覺總得找一段安靜的時間,找一個安靜的場所吧?總不會有人喜歡“熱鬧”到大白天跑到校道旁睡覺吧!?當然,除去睡覺,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忙活着自己的生計,或學習、或工作。就舉個最貼近的例子來説吧,作為學生,難道在一間只聽得見翻書“沙沙”聲的教室裏學習不比呆在一間熱鬧得像菜市場的教室高效得多麼?相信大多數學子都渴望能有一個安靜的空間,讓自己在知識海洋裏遨遊。至少,我便是這樣的,喜歡安靜。遠遠看去,世界是熱鬧、生機勃勃的,但翻轉到地球的另一面,是夜晚安靜的半球。這使我不禁想問:世界真的是安靜的麼?

周國平的《安靜》中有這麼一段話:“不管世界多麼熱鬧,熱鬧永遠只佔據世界的一小部分,熱鬧之外的世界無邊無際,那裏有我的位置,一個安靜的位置……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世界背後的無垠廣袤的世界,這也許是最適合我的性情的一種活法吧。”

喜歡這一段話,也喜歡文中所説的這種活法。遠離人煙也許是一種消極的.避世,卻也難得尋求到一種全天候的安靜。古時隱士選擇了這種安靜,留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靜。而現在的我覺得,豐富的安靜是人生的一種至上的境界。安靜了,便擺脱了外界名利的誘惑;豐富了,便擁有了一種內心精神世界寶藏的可能。

只是,那種境界仍遠遠無法達到。因為基本上每個人都免不了“喧鬧一下”,都難以排斥喧鬧。所以我想,安靜其實應是一種態度,一種內在的追求,想追求安靜、追求高效、追求一種內在心靈的充實。而我們又不得不在“安靜”的外在染上“喧鬧”的油漆,以求不受污染,不被視為標新立異。

安靜,是喧鬧的心靈寄託,喧鬧在安靜裏。

《安靜》讀後感3

安靜與嘈雜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不過是相對而言的,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作者給我的印象也是安靜的。初識作者的文字是在《妞妞》一書,感覺文字運用親切又温暖。

再有機會拜讀,則是在圖書館偶然看到《安靜》這本書。並沒有馬上做出決定,而是躊躇了許久。一是因為這是本哲學散文集,怕是自己並沒有這種能力感悟出些什麼。二是因為散文或許不如小説精彩,倘若半路放棄,便覺得是對先生的不尊重。

可是當我看到封面上"人生的最好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脱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的字樣,我感受到了共鳴。

人總是需要一點時間安靜下來,一個人兀自處着,並不是需要刻意感悟些什麼,只是在這個變化太快的世界裏,需要平靜的心情。盲目的跟隨和追逐都會疲憊,一刻不停的奮鬥和堅持都需要調整,在為了某個目標或終點奔跑的時候,總需要一點時間喘口氣,停歇下來,靜靜地休息或是靜靜地思考。奔跑久了,自然會不知不覺成為一種習慣性的動作,於是便需要停下來,安靜下來,找回自己。

而其實先生告訴我的不止是這點,他用文字描述着安靜與相對安靜,嘈雜與相對嘈雜。安靜不僅只是指環境,比起環境的安靜,精神上的安靜更為難能可貴,它是一種精神容量的滿足,它是陶淵明所述的桃花源,它是生命價值體現的形態。同樣的,影響一個人的不一定是環境的嘈雜,更大部分的是內心的不平息,內心有多種聲音交雜在一起,糾纏思想。

安靜從另一方面是指心中的和平,對名利的淡泊,為自己創造一片恬靜的空間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而不是物質上的東西。即使物質能讓我們感受到的滿足感更快一點,但是精神得到的快樂卻能更加長久些。那種快樂絕不是用任何東西可以買到或者交換到的。

我彷彿感受到先生對生活的執着,對豐富的安靜的嚮往,對內在精神世界的渴求。是的,我着實能有共鳴。因為那種安靜,其實是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的。只是,過了太多的時光,我們有這樣那樣更加物質化的需求引領着我們走向不同的終點,忘記了最初的想法。

我想先生想告訴我們的,不過是精神世界的擁有和保留。多慶幸,我在年少時便有幸瞭解這一點。

《安靜》讀後感4

不管是從別人嘴裏聽見還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誰都不能説了解自己,旁觀者的角度是客觀的相對比較清晰透徹,那誰又是跟着旁觀者眼中的自己去改變?那反過説,誰又一直想着誰誰應該怎樣改變然後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結果?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想法不同罷了!

在我工作的地方,書架的一角,一眼就看到與我性格截然相反的一本書——《安靜》。説是截然相反,那是從別人客觀的評價加上自己本身的性格特點——我並不安靜,比較熱鬧,能説會道,甚至嗓門大!就是這樣的情況,我卻有這樣的習慣——將自己的經歷、想法寫下,將給自己的孩子看。後我學會安安靜靜地沏一壺茶,選擇一本書,看上一下午,以此提高自己寫日記的水平,期望着自己寫的這些東西能帶給孩子正能量。

雲朵經過天空的時候是悄然無聲的,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但是看到的人知道,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朵雲。也是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裏面的內容悄無聲息地劃過我的大腦心房,這個經過很緩慢,最終當雲朵消失也只是投進了地球的懷抱。是的,這本書的內容對我多少是有影響的,能夠豐富我自己的內心,讓我修身養性。而這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着痕跡,可能第一印象已經難以改變,時間久了,就會發現以前的存在只是為了驗證你以後的變化,不是沒有了消失了,而是有了更深的內涵。

這本書讓我最有觸動的不是告訴你要如何修身,如何安靜,如何放下暴躁的心,而是通過很多例子自然而然的讓你平心靜氣,認真地去思考一些問題。記得裏面的第二輯——《靈魂的在場》,在這一輯裏面主要都是關於人們面對死亡時的各種例子,看上去有點沉重,其實不然。

各種例子都是告訴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因為所有人生下就已經預示了衰弱最後死亡,所有人其實都是殘疾的,沒有絕對健康的人。身體遇到各種情況的時候,哪怕再惡劣,都應該被尊重,要對自己負責,不光是身體,也是思想!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有着很多年治療癌症末期病人經驗得醫生。有一天,當他翻開《死亡與死亡過程》時,他的認識很自然地發生了一個轉折,用他的話説,他到那時為止所認同的醫學常識被輕易地推翻了。他從一開始就用常人的思維思考,覺得應該用瞞着癌症晚期的病人並且和病人的家屬不斷的安撫病人的方法爭取癌症患者每一分每一秒,可是當癌症患者看到自己的病情並非如此時陷入了深度的恐慌,開始懷疑那些虛假的説明和空洞的鼓勵。所有人都知道這事和討論這事,唯有當事人被排除在外。一個問題也隨之產生了:那個即將死亡的人究竟是誰?最終這個醫生得出結論:病人有權知道與自己的生命有關的重要信息,有權決定怎樣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在被告知了真想以後,病人誠然會感到絕望,但這種絕望要比那種因為被欺騙然後又識破欺騙所感到的絕望要好得多,他至少可以由於受到信任而產生出自己面對的尊嚴感和勇氣,並且又可以在坦誠的氣氛中與醫生和家人進行正面的交流了。有的時候為病人爭取每一分每一秒其實也是對病人的折磨,因為病人時刻被病魔折磨着,那想想安樂死有時候或許會讓病人更加容易接受,固然親人痛苦,可是患病的是患者而不是患者得親人!後面就繼續寫了作者在其他書籍上看到的類似例子的感想。

我也是通過作者周國平所描寫的有感而發,我從這一輯看到的是滿滿的正能量,正因為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必須要去面對的問題,比如婆媳關係,比如面對自己的另一半,比如面對自己的事業,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需要自己用怎樣的心態和高度去考慮問題,然後化解問題。周國平正是通過不同的例子,告訴我正視問題,找到問題的根,去選擇讓當事人都能夠接受的方法,這個時候就不需要隱瞞,需要的是適當的合理的溝通。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的高度在搖擺,是更高了,還是更低了。沒人可以準確地説看書就一定是好的,自己觀念的變化可能就在一瞬間,可能需要試驗過之後才能產生化學變化。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些也只是我的理解,學本就沒有正確答案,可能有人會説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説我根本不瞭解這本書要表達的意思,也可能有人會説我的年齡不該這樣去理解,一知半解卻又理解得過於深奧把自己都繞糊塗了,當然也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我是不是有過一些不一樣的閲歷才有了這些見解等等。我記得相聲界有名人物郭德綱在接受採訪時説過,閲歷跟你的年齡無關,閲歷只跟你經不經歷有關,有的人十五歲就經歷了一些事,所以他懂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會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有的人五六十歲了,沒有經歷過同樣的事情,那他就不會真正明白去感同身受,只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解讀這樣的經歷。

而我,以後的路還很長,不管以前如何,認可自己的不認可自己的大有人在,這些都像雲過天空一樣,我都會聽,隨着我理解能力的提高,突然有一天我經歷了發現別人已經經歷過才跟那時候的我説些自己的見解,然後會有更深的理解以及覺悟;可能別人也沒有經歷過,沒關係,也聽,因為或許有一天真的用上了體會到了,那這種有預見能力的人更值得敬佩!

正因為不對任何事情的過於執着,才有更多的精力去面對去思考該思考的問題。既然沒有達到這種高度,那就以白居易"東舟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的心境繼續自己未完的閲讀,從行為肢體語言去感受靈魂的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