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7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精選10篇)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1

花了三天時間經歷了一場感動之旅,看完《布魯克林有棵樹》,我的讀後感是——如果有什麼可以帶你走出人生低谷,那就是樂觀和堅持。

弗蘭西,一個生長在美國布魯克林窮人區的小女孩。那裏的環境有着我所能想象到的一切惡劣:混亂、骯髒、貧窮、罪惡。街道上都是酗酒的人,角落裏都是罪犯的身影。這種環境不得不讓人發出噁心的讀後感。長在污泥之中,我們的弗蘭西儘管穿着破舊的衣服,住着簡陋的房子,卻擁有一顆閃亮的心,清清白白地生活着,奮鬥着。

當我看到弗蘭西小小年紀就要像大人一樣四處奔波:賣垃圾、用極少的錢購物、給別人打工……真為這個懂事的小女孩感到敬佩和心疼。可是她卻説:“活着,奮鬥着,愛我們的生活,愛着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是要經過生活多少的磨難,才能令一顆幼小的心發出這樣樂觀釋然的感慨?有多少大人能夠做到?我想,很多人只是身體長大了,靈魂還是卻沒有變成一個真正的大人。在弗蘭西面前,我們是不是該自慚形穢呢?

當我看到弗蘭西和弟弟因為手臂上的污泥而被醫生護士恥笑,貶低他們不配活着的時候,我感到憤怒。弗蘭西勇敢地反抗了,難道貧窮的人就沒有生存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了嗎?生活丟給弗蘭西的垃圾,沒有把她壓倒,相反,她得以踩在垃圾堆上,從而更接近陽光,就像布魯克林的那棵天堂樹,茁壯成長着。弗蘭西喜歡閲讀,她堅持着,相信着,總有一天會存到足夠的錢買下喜歡的書,在陽光下靜靜地享受。

我們都該從弗蘭西身上學習樂觀與堅持,這也是我從這本書裏收穫的最有益處的讀後感。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2

兒子的語文老師要求兒子假期讀幾本書,其中一本《布魯克林有棵樹》,給他買到後,今天我一天把它讀完了,好感動!

書中主人公是一個貧窮而快樂的小女孩弗蘭西,她必須熟悉回收站每一種廢品的價格,因為只有通過賣廢品她才能得到一點點微不足道的零用錢;她必須知道如何買到完整的廉價發黴麪包,因為只有發黴的麪包才能為他們節省那麼一點點的生活費用她生活的條件那麼差,環境那麼惡劣,但弗蘭西卻有自己的辦法使自己快樂起來,她能在平凡中發掘快樂。她賣廢品得到的零用錢是稀少的,但她卻如視珍寶,她會小心的計劃,一些存錢,一些去買自己喜歡吃的小零食,雖不經花,但她卻樂在其中;她買的廉價發黴麪包味道固然不好,但她卻會纏着媽媽做獨特的美食,品嚐着這廉價卻飽含快樂的食物;她每到週末都會去圖書館借書,雖然圖書管理員對她的態度不好,她卻不放在心上,每次借完書,她就坐到家門口的太平梯上,藏在濃濃樹蔭裏,她在這裏看着書,做着白日夢。這樣的時刻,讓她超脱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頓,她享受着、快樂着,就這樣,她拿着一本書,守着一碗零食,獨自一人在家,看着樹影搖曳,任下午時光溜走,這是一個小女孩所能達到的化境。她就這樣看着書,與世界和諧共處着,心裏頭快樂着。

這是一本關於生存的書,講述閲讀如何讓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講述知識如何改變人的修養與命運,講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撐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個堅強的小女孩,在貧窮而温暖的家庭的支撐下,始終保持着那份尊嚴和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人生的大門終於為她打開她得到了更多的快樂!

她告訴我們,要學會尋找快樂!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3

作者貝蒂·史密斯(1896-1972),是德國移民的女兒,成長於紐約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經歷與這部小説主人公弗蘭西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學完成了初步的知識積累。後來她進入大學學習新聞、戲劇、寫作和文學。《布魯克林有棵樹》是她的主要作品。

本書的內容和書名一樣,樸實無華,讀起來感覺就像是一個朋友將她成長的故事在自己耳邊娓娓道來,非常的親切。

這是一個温暖、有力量、令人感動的成長故事。

弗蘭西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祖輩是典型的新大陸移民,連着幾代人都在白手起家的美國夢中浮沉掙扎,母親做清潔工,父親酗酒,時常無業,到死也沒有留下什麼財富,因有弟弟妹妹,她還不得不輟學,早早打工賺錢養家……

用消極悲觀的觀點看,弗蘭西沒理由幸福快樂,然而她始終保持着尊嚴和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通過堅韌的性格和不懈的努力去爭取受更多的教育,最終收穫了自己的幸福。

這本小説自面世後就成為青春文學、布魯克林歷史的經典、乃至美國精神的縮影。

看完後,我想起了餘華的《活着》。苦難本身不是好東西,但很多時候,生活並沒有給我們太多的選項。我們只能選擇接受或者逃避。如果把苦難視作生活的一部分,接受它,試着和它和平相處,讓它磨礪自己的性格,那麼苦難便成為一筆寶貴財富。

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祖母睿智、茜茜熱情,凱蒂堅韌。奧普拉·温弗瑞説:我想,在我成長過程中讓我最受感動的一本書就是《布魯克林有棵樹》了。這的確是值得大力推薦的一本書了。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4

暑假裏,我讀了美國作家貝蒂斯密斯所著的《布魯克林有棵樹》,它講述了20世紀初紐約的布魯克林,一個叫弗蘭西的女孩的成長故事。

平平淡淡的開頭,帶我進入了弗蘭西的生活。漸漸地,我離弗蘭西的生活越來越近,也因為我發現了我與弗蘭西的共同點,弗蘭西就不再是一個角色了,她彷彿就在我身邊。我融入了她的生活,認識了她的家人,一起和她體味生活的一點一滴,我體會到了她生活的艱辛,漸漸地,我感覺到那些故事就不再僅僅是故事,那就是生活,因此,我被她以及那些生命的堅強所感動。

這本書很特別,它只是向我靜靜地敍述了一個很長的故事,沒有夾雜一句議論或者抒情,而我就靜靜地聆聽,一點也沒有覺得乏味。這就是它,靜靜地閃耀着人性温情的光輝,卻也有着令人感動的無限力量。

那些生命,可歌可泣——在弗蘭西畢業那天,她收到了已經去世了的父親提前為她準備好的畢業禮物——一束玫瑰與一句寄語。讀到這裏,我的淚與弗蘭西的淚一起奔湧。

不禁想起,汶川大地震中,"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着,一定要記得我愛你!"一條未發送的短信,是一個母親的信念,她的母愛有不懼生死的力量,傳遞給寶寶和我們每一個人。那彷彿是一個誓言,無論生死,都永遠要用母愛保護寶寶。

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可是,就是有那麼多的生命,他們相信愛,他們相信愛是永恆的。雖然生命的活力離他們而去,他們的愛卻依然活在人們心裏。

《布魯克林有棵樹》,那棵樹是指弗蘭西,也指布魯克林的所有人,甚至是世界上的全部生命。每一個生命都像一棵樹,只有經歷了滋養和風雨,才能堅強地挺立,倔強地成長。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5

《布魯克林有棵樹》是美國作家貝迪史密斯的著名小説小説的主人公,弗蘭西是個出生在貧困家庭中的一個普通小女孩。弗蘭西在貧困的環境中依然不失對生活的嚮往。她樂觀,積極,活潑,陽光,富有想象力。而《布魯克林有棵樹》一字一句的記錄下了她那艱難而不失活潑的燦爛的青春。當你打開這本書弗蘭西從10歲到16歲的美好青春將被你一覽無餘,你會明白,人間處處有真情。弗蘭西與爸爸親近與媽媽有些疏遠,但最關心,最瞭解弗蘭西的卻偏偏是這位默默奉獻,任勞任怨的母親。弗蘭西為了一家人的支出,放棄了自己的前途。輟學找工作來供弟弟尼雷上學,媽媽怕耽誤了弗蘭西的學習,堅持讓弗蘭西繼續上學,後來弗蘭西上了暑假大學,母親十分激動。

書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件事都將弗蘭西一家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睦睦的表現淋漓盡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這個了,爸爸去世兩年多了,媽媽收到了來自妻子去世一年半的麥克布蘭先生的求婚,放到其他人身上,應該不會有幾個孩子同意吧?但這件事發生在弗蘭西的母親身上,一切卻變得那麼順利。當事情發生後,弗蘭西與弟弟尼雷最先想到的卻是他們呢18個月大的小妹妹勞瑞。他們小時候吃盡了苦頭,可不想勞瑞也這樣。或許他們認為有了一個新爸爸,勞瑞也不用像他們小時那樣受苦了,他們很懂事,他們尊重媽媽的選擇,不會刻意排斥這件事,他們希望勞瑞和媽媽更加幸福,讀了這件事我心中深深的感歎,深深的佩服,弗蘭西的懂事。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6

差不多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地讀完了這本書——《布魯克林有顆樹》,有一些啟發和感悟。

布魯克林的這棵樹長在移民區,生長環境貧困、卑微、髒亂,是一棵大大的臭椿樹,但是卻勇敢、頑強、樂觀,即使是在堅硬的'水泥地面也能長出芽來。它又被當地人稱為天堂樹。

布魯克林的這棵樹也是一個貧困的小女孩,她家庭貧困,有時候缺衣少食,經常被迫餓肚子,但是她卻有幸如飢似渴的讀書,是一個被書喂大的孩子。她發誓把圖書館的書從A讀到Z,最幸福的童年時光就是坐在樹蔭裏靜靜地讀書。這個愛讀書的小女孩靠讀書學會寫作和思考,甚至走上工作崗位,走出赤貧,跳出那方貧窮天地,走上創作之路,開啟自己幸福的美國夢。

布魯克林的這棵樹也是一個赤貧的家庭。雖然極其貧窮,父親靠在酒店給人唱歌賺點小錢,母親靠幫人做清潔填補家用,但是,爸爸即使只有一套禮服也總是能收拾地乾淨筆挺,皮鞋、紙做的假領子也一樣鋥亮挺括,儼然紳士。母親更是能幹利索,總是能把一貧如洗的家和做清潔的地方收拾地非常整潔。最值得敬佩的是媽媽聽從不識字的姥姥教誨,從孩子們生下來就給孩子們睡前讀書,《聖經》、莎士比亞,在那樣一個極其貧窮的時代(二十世紀初)反反覆覆地給孩子讀書,以至於孩子們都能背下來了。

布魯克林的這棵樹還是一個時代,在二十世紀初期美國那樣一個物質極其匱乏的時代,人們能夠堅強地克服艱難,頑強地生活下去。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是這幾個關鍵詞:堅強、樂觀、拼搏。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7

《布魯克林有顆樹》是一本關於成長的書,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在貧窮地區的小女孩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弗蘭西的童年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母親偏愛弟弟、深愛他的父親過早去世、家境貧寒、在學校受人輕視。她就如那棵長得鬱鬱葱葱的天堂樹,頑強地在貧民區生長着,她養成了堅韌的性格,同時這種性格使她受益終生。她,是一個堅強的人。

其中有一段令我記憶猶新:弗蘭西和弟弟尼雷在上學前要去打天花疫苗,但是因為他們玩泥巴餡餅而忘了洗手。手臂上十分骯髒、沾滿泥巴的弗蘭西受到了醫生和護士的鄙夷:“這些人這麼骯髒的活着,實在不應該。”但弗蘭西勇敢地反抗着:“我弟弟是下一個。他的胳膊和我一樣髒,請不要吃驚。你不用跟他説。跟我説好了。”護士很吃驚:“我真不知道我們説的這些話她居然都懂。”

為什麼弗蘭西應該不懂?難道窮人家的孩子就沒有“知書達理”、“有文化”的權利嗎?

我在思考着:“布魯克林有棵樹”,這裏的“樹”指的是什麼呢?是那棵天堂樹嗎?不是的!這棵“樹”代表的是一種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一種滋長在心中的精神,一種在貧民區中也可以頂天立地的精神!這種精神不需要有多麼優越的條件,只要你的心中有這樣的一方土地,樹就會茁壯成長,抵達天堂——這就是天堂樹。

我們的心中,是否有這樣的一棵樹?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8

最近我讀了《布魯克林有顆樹》,這是一本講述生命的書,講述如何從卑微的生命變得高貴,講述了知識如何改變命運,家庭的力量可以讓孩子實現自己的願望。

《布魯克林有顆樹》主要講述的是弗蘭西,一個生活在布魯克林窮人區的貧困的十一歲女孩,一個經常捱餓,整天吃發黴麪包的女孩,可她懷有偉大的夢想,她的母親不疼愛她,她的父親也很早去世了,她總是遭遇到別人嘲笑。

弗蘭西是一個有自己思想、乖巧懂事的人。她的童年如同打翻的五味瓶一般。

活着,奮鬥者,愛着我們的生活,愛着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生活的充實常在,人人皆可獲得。

她的學生時代十分悲慘,她的同桌每次讓煤油浸濕他的毛巾,在弗蘭西的頭髮上塗抹煤油,弗蘭西被全班的小朋友嘲笑,回家之後,它還被自己的母親將大蒜放在身上,身邊的人都躲避她。

作者和《童年》中的阿廖沙有相似之處,但阿廖沙的童年裏雖然有黑暗,但是他的人生中也不缺乏着光明。文章中的弗蘭西的童年與我們身邊的人的童年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他們當中也許有的人穿過黑暗,遇見光明,但有人卻會因為無法面對黑暗,從此一蹶不振。

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弗蘭西當時生活艱苦,條件惡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9

今天我讀完了《布魯克林有顆樹》這本書,這是著名作家來自美國的貝蒂史密斯寫的,他的經歷與這部小説主人公弗蘭西十分相似。

弗蘭西與他的弟弟尼雷,他們生活在布魯克林的一個貧窮人家,他們的媽媽是一個清潔工,靠着給人打掃衞生換取免費的廚房,爸爸是一個唱歌的人,喜歡喝酒,能歌善舞,十分缺乏賺錢養家的本領。

雖然弗蘭西家十分貧窮,但是他們卻有着尊嚴,在這本書中,有一篇寫到好多站在玻璃房裏扔石頭的人,明明自己也是窮苦出身,卻因為踐踏了別人而快樂,而當弗蘭西的促進改善了之後,還不忘回到糖果店,默默做一些好事,給貧窮的孩子一次摸大獎的機會,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應該就在這裏。

弗蘭西的想象力也讓他脱離了生存的艱難,人們正是因為想象力才活得不那麼墮落,弗蘭西的想象力雖然有時不切實際,可是也讓它擺脱了許多不開心的事情,弗蘭西帶着兒時練就的艱難與刻苦開始邁入了未知的未來在,而這個世界的色彩也在慢慢的消失。

活着,奮鬥着,愛着我們的生活,愛着生活饋贈的一切悲歡,那就是一種實現。

布魯克林有棵樹讀後感10

布魯克林在哪裏?那裏有棵怎樣的樹?在那兒發生了什麼故事?帶着這一系列的疑問,我走進了《布魯克林有棵樹》的世界。

這本書主要描寫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弗蘭西一家一開始非常開心,雖然和弟弟尼雷常常捱餓,家境清貧,可是總能感受到父親在生活中播撒的快樂種子,一家人倖幸福福的過着好日子。父親約翰尼酗酒後,由於被人嘲笑,他痛不欲生,最後在醫院救治無效死亡。在丈夫過世後,家裏更加困頓,母親凱蒂生下妹妹勞瑞,挑起生活的重擔,越來越堅強。弗蘭西在失去深愛他的父親後,面對偏愛弟弟的母親,面對貧窮在學校飽受的鄙視,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她用自己的堅強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併為自己的家庭夢打開另一扇窗,最後這個家庭非常圓滿、温馨。

我覺得這本書很不錯,是一本關於成長和生存的書,它告訴我們弗蘭西的日常生活是怎樣悲傷,怎樣快樂。雖然弗蘭西和弟弟尼雷是在苦水中泡大的,可在談到不用吃苦的妹妹勞瑞時,反而表現出同情,可惜她沒有見過充滿柔情而快樂的親生父親,可惜她體會不到那份苦楚中甜的滋味。這告訴我們,即便是在生活中受困、受窮,也不能失去骨氣,失去樂趣,失去希望。讓我最為印象深刻的是,弗蘭西星期六會去圖書館借書,星期天下午她會拿着借來的書,坐在太平梯口,藏在濃濃的樹蔭裏,看着書,做着白日夢。這樣的閒暇時光,可以讓她忘卻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頓。弗蘭西在物質上幾乎一無所有,卻意外的擁有巨大的精神財富。為什麼有很多男孩子喜歡弗蘭西?就是因為閲讀讓她變得高貴,有知識面的人是能將生命的道路變得更寬、更廣的。這告訴我們,愛上閲讀,會讓我的生活變得更美麗,更多彩。

這是一棵普通的樹,這是一棵不起眼的樹,這還是一棵頑強不屈的樹,即便遇到再多困難,也能努力抬起頭看到天堂。我會深深地記着這棵布魯克林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