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成長在路上》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9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成長在路上》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成長在路上》讀後感1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時,小胡老師還是像往常一樣送我們每位老師一本書,這次是讓我們自己選購書。一開始,我還真有點頭痛,不知道自己買什麼書,後來在沃老師的推薦下,買了一本幼兒園新教師必讀《成長在路上》一書。

剛沒看多久,我發現這本書真的很適合我們職初的新教師,對於我們剛走入職場的新教師,每天都會面臨許多許多的問題和困惑:有迷茫,有焦慮,有困惑,有期待。

而這本書,恰好彙集了眾多職初期老師問題與困惑,優秀教師的解答和對策,專家的意見與建議等,通過實用、實操、實效的方法,幫助我們順利度過關鍵期。本書共七章,結合新教師的實踐需要,從角色轉換如何做,面對幼兒、家長、同時的問題怎樣應對,常規培養的靈巧方法,備課、説課、聽課、評課的技巧,如何寫計劃、總結、觀察記錄和反思,如何開展主題活動和新教師經驗幾個方面給了老師許多參照。內容全面而實用,既有理論支撐,又有教師的實踐智慧。通過一個個鮮活的實例,一個個具體可操作的策略,給了我直接的指點,讓我更加容易地掌握應對某些問題的技巧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讓我在第一時間對班內遇到的困惑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由於自己沒有經驗,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把握不是很好,面對怎麼帶班?怎麼和孩子交往?如何觀察幼兒需求?面對有些孩子做事慢;有些孩子具有攻擊性;有些孩子愛告狀;有些孩子膽小無自信等等,一個個鮮活的案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幼兒和自己身上,但我該如何去把握處理呢?書中都一一給出了相應的答案和建議。

這本書裏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章。因為這是我在工作中出現的實例,就是教我們怎樣在一日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常規。特別是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説,要儘快建立一定的常規是非常困難的一項工作。但裏面卻有很多培養良好常規的妙招。具體細緻到很多可以現學現用的兒歌、遊戲。從來園、點名、洗手、擦手、進餐、擦嘴、漱口、喝水……一直到離園都有為我們支招。

除此之外,它還具體地説明了在培養常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要建立平等的師幼關係,發揮幼兒主體性;教師間要協同一致,形成合力;教師要以身作則,言傳更要身教;尊重年齡特點,方法要適宜。每項內容中都有具體的做法,使讀者一目瞭然。它使我們在工作中更有方向,更加自信。有了這樣的指引,我們會像吃了定心丸,將惶恐變為淡定。

通過對本書的閲讀更加明確了一名年輕教師在工作之中所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需要掌握的一些技巧方法。一個優秀教師的.誕生不取決於職初期知識的多寡與能力的強弱,而在於他能否從每天的教育實踐中、從每個孩子身上、從同伴和師長那裏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和經驗,內化為自身的職業發展動力,這種好學上進的進取精神是造就優秀教師的根本。書中的這些寶貴經驗將引領我們迅速成長,是值得我們仔細翻閲的好書。

《成長在路上》讀後感2

當我剛剛進入這個崗位時,我很激動,很興奮,很新鮮,同時我又很緊張,很陌生,很不安。時間飛逝,轉眼我已經在這個崗位上成長了兩年多了,可是,在工作中,我還是會碰到很多令我束手無策的事。看了《成長在路上》這本書後,讓我感覺如獲至寶,給我解決了很多疑難問題。

書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個個具體可操作的策略,給了我很大的幫助,讓我通過一個捷徑瞭解到了更多的有價值的經驗,讓我儘早擺脱困境,體驗成長,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書中共有七章,結合新教師的實踐需要,從角色轉換如何做,面對幼兒、家長、同事的`問題怎樣應對,常規培養的靈巧方法,備課、説課、聽課、評課的技巧,如何寫計劃、總結、觀察記錄和反思,如何開展主題活動和新教師經驗幾個方面給了老師許多參照,內容全面實用。

給我印象很深的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教會我在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面對邊玩邊做的孩子,就要我很有耐心的用言語隨時提醒他,切不能大聲斥責他,面對孩子的謊言,如果孩子願意改正,就要表示原諒,重要的是去了解孩子説謊的心理,不能隨便給孩子亂扣“愛説謊”的帽子,孩子也是很愛面子的,所以必要時也要給孩子一個台階,試着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畢竟孩子的世界是充滿了想象,也許他只是將假想和現實混淆了。除了面對教育對象,還有服務對象——家長,合作對象——同事,那些比我年長的家長,那些原本陌生的同事,都要我學着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第三章中主要給我啟發是怎樣將一個班級常規做好,書中講了很多培養常規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我發現,確實有很多沒做到,例如在常規訓練中,我們不能控制孩子,將我們自己作為一個“領導者”,常常板着面孔“發聖旨”,我們要給孩子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環境,發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親自參與制定常規,從而調動他們遵守規則的自覺性,我嘗試過,效果真的很好。書中還教我如何將常規無形的滲入到一日活動中去,讓孩子不知不覺的,快快樂樂的將常規運行起來。我們常常會抱怨孩子們太不守紀律了,常規太差了,其實常規的好壞與老師運用的方法有很大的關係,方法得當,則事半功倍,方法不當,則適得其反,一定要學着靈活的運用方法,使孩子有積極主動開心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的建立良好的常規。

總之,這本書就像我的一盞指路明燈,給我前進的道路照亮了方向,但是不管書上説的多好,我一定要親自去,去實踐,這才能將這本書的作用發揮出來,不但如此,我還要不斷的去探索,尋找更好的方法,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幫助,通過我自己的努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會做的更好。

《成長在路上》讀後感3

成長之路,艱辛坎坷。在這條路上,我們不斷地遭受困難挫折,也不斷地與之拼搏奮鬥;在這條路上,我們收穫了成功的喜悦,也飽嘗了失敗的悲傷;在這條路上,我們傷痕累累,卻更加堅定地向前走去。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一直在路上。

誠實,我們在路上

小時候,媽媽在教導我們時,總會説:“做人要誠實”,老師也一遍遍為我們評述着“狼來了”的故事。那時候的我們,天真單純,也許是因為不敢違抗媽媽的聖旨;也許是因為真的害怕會被大灰狼吃掉,我們一直都恪守着這條原則。後來,我們長大了,卻漸漸忘記了這條幼時的訓誡。當同學有問題來請教我們時,明明是自己得心應手的難題,我們卻淡漠地丟下一個冷冷的背影;當我們發現自己得了不該得到的分數時,卻總因為一點虛榮將它遮掩過去;當父母因為我們做錯事而批評我們時,我們從不會勇於承認錯誤,卻找各種理由來為自己推卸責任。現在的我們,也許因為謊言,得到了一些表面上很光彩的東西,但是,誠實,卻被我們逐漸淡忘。如同一具披着華麗外衣的森森白骨,誠信,被我們丟在了何處?

堅韌,我們在路上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需要面對的事越來越多,遇到的困難也不計其數,在解決它們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挫折。也許是因為我們還很稚嫩,沒有經過磨練,所以,當我們失敗的時候,總是灰心喪氣,之前的自信和勇氣消失殆盡,彷彿覺得這次失敗後就再也無法獲得成功。於是,我們變得暴躁,變得消極,整天抱怨着生活的不公,卻沒有花一點時間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每日活在埋怨中,日益沉淪。堅韌在我們身上,體現在何處?

寬容,我們在路上

我們的身邊,總會有那麼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人和事。隨着不斷的成長,我們對待他們的態度,也有了變化。幼時,我們堅定地詮釋着“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我們要學會寬容”的警言;但時間久了,我們會發現,不順心的事有太多太多,始終保持寬容,實在太累;為什麼每次都是自己受傷害?別人為什麼總是那麼快樂?於是,我們不再事事忍讓,遇到不合意的事,總會大發脾氣,知道得到自己想要的,方才罷休。周圍的親人朋友,都對我們的變化感到詫異,我們的寬容,到何處去了?

我們一直在成長之路上走着,風花雪月中,我們得到了一些東西,但同時也失去了些什麼。儘管有時會為那小小的成就而眉眼彎彎,但我們依然還有着很多不足等待着自己發現。在不斷地改變下,我們才能使自己更加完美,最終,化繭成蝶。用笑臉迎接挫折,用行動反擊失敗,人生的路上太陽正好,天氣正晴。就這樣邁開大步勇敢向前跨,我們停不住步伐!成長,我們在路上!

Tags:成長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