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城南舊事讀後感(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2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城南舊事讀後感(精選10篇)

城南舊事讀後感1

《城南舊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它記敍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童年生活。

大柯的幾根垂落的枝條,存留的枯葉,臨街被塗蓋的字號,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巴在皇城牆上的冬雪……讀着《城南舊事》,我漸漸地走近了書裏,看着英子在城南度過的童年,它們就像是一股微風不知不覺地滲入我的腦海中∶緩緩的駱駝隊、惠安館、衚衕的井、鬧市僻巷、草垛子,駱駝隊、井邊的妞兒、惠安館的瘋子——秀貞、躲在草垛裏的小偷、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不理“我們”的德先叔、和“我”形影不離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與“我”建立下了深深的感情,都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歲月中消失了。童年,突然破滅。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很真實、純樸.温馨,那樣得純淨。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玩時。

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讀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僅幫助他們母女重縫,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鑽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此刻,我為英子感到驕傲,讀着讀着,我的心時而害怕,時而快樂,又時而傷心。我覺得很奇怪:難道英子不害怕秀貞嗎?看到最後,我才明白;是因為她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正是她有了這一顆心,她的童年才幸福。這本《城南舊事》就像一縷清風,讓我知道別錯過童年,花兒謝了還會開,太陽下山明天還會爬上來。

城南舊事讀後感2

一座城,一個人,一本書。《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説。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對童年往事的回憶,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個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一種説不出來的天真,卻又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整本書都透露出作者對童年的懷念和對北京城南的深深思念,反映出當時歷史背景下的生活風貌。

看着英子的童年故事和她生活的北京胡同,總會不由地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和上海弄堂,努力想再體會一下小時候的種種心境,卻發覺很多感受、很多事情都已模糊不清了,實在有些傷感。北京的衚衕、上海的弄堂都不僅是城市的脈搏,更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人們對它們都有着特殊感情,他們是一座座民俗風情博物館,烙下了許許多多生活的印記。

《城南舊事》由《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以及《爸爸的花落了》五篇短篇小説組成。女兒看後問我是否發現每個短篇的共同點,她説每個故事的結尾都是分離。是啊,每個故事都是以分離場景結束的,怪不得最怕離別的我總覺得有些壓抑難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作者以這樣的一句話給《城南舊事》畫上了一個句號,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小學剛畢業的英子從此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從此滿歡聲笑語的童年生活就此結束了。

用女兒的話來結尾:這本書真的很好看,但有種憂傷的情緒,就像一杯奶茶,雖然是甜的但始終有一絲淡淡的苦味。

城南舊事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這本書,獲益匪淺。

林海音用温柔的筆觸敍寫了英子童年的快樂與悲傷。英子認識了一個叫妞兒的小女孩,她扎着兩條蜻蜓似的小辮子,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後來英子換了新房子,她在新房前面的草地上又認識了許多新的朋友。慢慢地,英子上了小學。一次學校裏要搞活動,韓主任説:“由英子來當小喜鵲,每天留下來練!”演出的時候,她快樂得像一隻小喜鵲一樣。

英子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不快樂。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素貞認出妞兒是自己的小桂子,就把她帶走了,英子也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夥伴。上六年級的一天,英子剛寄了錢回來,就聽到了爸爸病逝的噩耗,她沒有流淚,她感覺一下子變成了大人。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童年,我也有我的童年。讓我感到快樂的事情很多,比如上天天小舞台展示自己的字,在班會上展示自己的主持才能,或者是跟着爸爸媽媽到外地走走。甚至有時吃一頓牛排也讓我高興得不得了。我也會遇到一些不快樂的事。比如媽媽答應我去看電影的,可是因為一點小事不讓我去了,這讓我感到又惱火又傷心。再比如做作業時不很順心,爸爸卻不理解,我感到很委屈。現在想想,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跟英子一樣,我也會慢慢長大,那時候再回過頭想想,所有的快樂和悲傷,所有的微笑和淚水,都是我童年的幸福!

城南舊事讀後感4

城南舊事是我“最喜歡書榜”裏排名第三的書,我把這本書完完整整地讀了10遍。我細細地品味着這本書,發現字裏行間都表達了英子對老北京的懷念。作者林音海用談談的文字將我領進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老北京,看到了老北京的那個衚衕,衚衕裏的那雙充滿童真的大眼睛,大眼睛裏有無數的好奇。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像是一場夢。回憶童年,有許多是就像是夢一樣。讀着讀着,我彷彿身臨其境,看見了作者林海音的童年: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夥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後因肺病去世的父親……不管是誰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記憶裏深刻的人物。但是這些人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聲中離去了,消失了。

小英子也是十分大方和會關心別人的人。在秀貞要去找思康叔時,小英子不僅拿出了自己的鑽石表,還把媽媽打的金鐲子也給了秀貞做盤纏。英子小小年紀就知道要關心、照顧別人,怪不得她的童年會那麼快樂。童年中有許多的東西都流逝了,不像花兒謝了可以再次綻放。儘管我們伸盡手去挽留,依然不能改變。

時間過得太快了,一轉眼我就上五年級了,很快就要畢業告別童年了。所以我希望趁現在的時間,我要好好地把握自己的童年,將來不會再有任何遺憾。

城南舊事讀後感5

童年是多彩的,童年是美好的。每個人都喜愛童年,珍惜童年,寫童年數一數二的就是《城南舊事》了,在書本中,那個在大樹底下學駱駝咀嚼可愛的小英子,一下午抓住了我的眼球,使我也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童年如畫,把點點滴滴的微笑收集起來,放在我們的白紙上,使它脱離了潔白,變成了一幅一生都珍惜的畫卷。童年如流水,從叮噹的泉水,變為涓涓細流,再進入實踐,進入廣闊的知識海洋。《城南舊事》生動有趣,雖然不是我們現在的童年,但卻有着同樣的樂趣。

拿起書,沉浸在作者的童年往事中,看着那天真無邪的英子,與惠安館的“瘋子”做朋友,與衚衕裏的'賊相互談笑,也只有一個孩子才能幹出來的事兒。還有蘭姨娘,宋媽,各種景色和人物都是那麼有趣,也讓我體會到不同人的生活和苦衷。為了供優秀的弟弟讀書而去偷盜的賊,也只有像英子這麼個小女孩才會説出自己的感想。

《城南舊事》也讓我想起了幼年時的我,學習金魚嘴巴一張一合的傻事,彷彿就是從前的自己。我還想把一隻狗灌醉,看它是不是也像醉漢一樣晃來晃去,也只有那時的榆木腦袋才想得出來。天真和童年成了正比,它們倆是對好朋友,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本豐富多彩、同時又與眾不同的《城南舊事》。

翻閲人生的書本,讀起那不一樣的《城南舊事》是每個人的喜愛。那將是一本多麼精彩的童年畫卷啊。

城南舊事讀後感6

我從圖書館借來一本《城南舊事》,封面看起來很普通,可仔細閲讀起來卻能領悟出很多道理,讓我受益匪淺。小學的時候也有有一篇課文《冬陽童年駱駝隊》。學了這篇課文,我就非常渴望能讀一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不,機會來了,在我們學校的“燭光圖書館”中,我見到了由張倩寧姐姐捐贈的《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由五個短篇組成的,用小英子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舊北京20世紀30年代末的幾個故事,這幾個故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驢打滾兒》。《驢打滾兒》中的宋媽是一位受封建意識毒害很深的農村婦女形象。她勤勞、樸素、善良,具有中國農村婦女那種對生活十分執着的韌性,她的丈夫好吃懶做,家中一貧如洗,她只得丟下兩個孩子,自己外出掙錢來養家餬口。不料,在她走後,丈夫把一個孩子送人,另一個孩子也不慎掉入河中溺死。一位母親就這樣相繼失去了兩個孩子,她沒有反抗,在“婦為夫常”的封建思想下只有順從。她好像成了一個生孩子的工具,沒有悲怨,沒有憤恨。她的悲劇正是當時中國農村婦女説的悲劇。

想想宋媽,再想想我們,我們現在的生活何其幸福。我們整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學習,還能享受“蛋奶工程”,享受“義務教育”,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呢?

城南舊事讀後感7

城南舊事講得是一個悲劇,主人公小英子她幫瘋女人找回了孩子,但母女不久還是慘死在火車輪下,後來,小英子認識了一個做小偷很善良的一個人,他被小英子撿的小銅佛則被抓走,奶奶宋媽的一個兒子被水淹死,女兒則被賣走。後來小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她丈夫接走,小英子也隨着家人遠行。

讀了這本《城南舊事》,讓我深刻的意識到生活的的堅苦,小英子十分樂於助人,他沒有因為秀貞被大家稱為“瘋女人”而不於她接觸,反而還幫助她找到了孩子;她也十分仗義,當夥計讓妞兒唱一段才許她走時,小英子有説不出的氣惱,一下躥到妞兒身旁,叉着腰問他們:“憑什麼?”總之,小英子在品德方面都十分優秀。

在小英子的生活中,有很多陪伴過她的人,如: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悽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英子她十分天真,把任何事物都看得十分清楚,他看到那個小偷時,知道了他是為了弟弟上學讀書,所以來偷車西。英子不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是,小英子發現了小銅像,警察卻把好小偷紛抓了。英子十分傷心。

《城南舊事》這本書過於深奧,現在我也只知一二。

城南舊事讀後感8

合上《城南舊事》這本書,我感慨萬千。它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敍述,將我帶回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帶回到林海音的童年時光。

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見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的深厚友誼,三天兩頭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寫下的承諾,認真地聽“小偷”的故事;她巧妙地利用德先叔和蘭姨娘的愛情,緩解了家庭危機;她愛着自己的奶媽,望着她盤着腿,坐在驢上離去,傷心難過卻又無可奈何……

我從這本書裏看見了只屬於林海音的快樂童年。英子小時候愛聽故事,總要刨根問底“後來呢?”。她不明白大人們為什麼會相互討厭對方,因為明明都是好人。英子和夥伴們一起玩時,總是不亦樂乎,甚至可以自己養小油雞。

這些趣事,我們這些現在的孩子是體驗不到的,而且再也沒有機會去體驗了。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富足,但是當英子交了很多好朋友的時候,我們只能以家裏的玩偶為伴;當她蹦蹦跳跳在野地裏奔跑撒歡兒時,我們只能在現代化的小區裏走走蕩蕩;儘管去農家樂能見到雞鴨,可卻體會不到英子那個年代的孩子們的快樂。

每次看《城南舊事》,我心裏總會湧起一絲絲對往日童年的嚮往。雖説它是那麼普通,但是對我而言,它卻像一箱無盡的寶藏,帶給我快樂和幸福,還有一絲絲的温暖,讓我回味無窮。

城南舊事讀後感9

午後的陽光下是悠閒的,散漫的。一個人泡一壺好茶,讓茶香溢滿書屋,捧着書靜靜的閲讀。此時與書的親近,是書的內容走進我的心靈,與我融為一體,心與心在碰撞震撼着我。於是我找到了知己。

靜靜的看完手邊的《城南舊事》,它把我拉進了一個懷舊的心靈裏,將自己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的表現出來。讀《城南舊事》心頭會蕩起一絲絲温暖,她不刻意的表達着什麼,文中沒有風花雪月,沒有豪言壯志,只有娓娓道來。像我此時品的茶,像我昨日飲的酒。她不經意的表達着什麼,卻為我留下了濃郁深厚的清香,使人有一種暈的感覺。

林海音帶着我走進了《惠安館》,認識了《蘭姨娘》,在《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回憶着《冬陽-童年-駱駝隊》。作者筆下的人物是那樣的真實而生動的再現當年當地的人們生活,他們善良,愚昧。他們充滿歡笑還有悲傷,這些把我帶進了作者的精神世界裏。年輕漂亮的小芸要嫁人了,她和姐妹們討論着嫁粧的購置和對未來生活的展望。她的母親方老太太為小芸繡着鴛鴦枕,她在隔壁聽着女兒和好友的交流後,從孩子的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年輕的影子-----文字在不經意中鼓舞着我們,對於目前要有信心和希望,不然日子就難熬了。

城南舊事讀後感10

莎士比亞才曾説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天空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城南舊事》的日子讓我領悟到了這一點。我對這本書喜愛至深。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文學家林海音,小説借主人公英子年少時的童年回憶,向世人展示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和真實情感。

一本你喜歡的書,就是你的一位故友,總是又説不完的話。《城南舊事》就是我的這位老友。當我讀到“我雖然很害怕,但是我也得硬着頭皮去做——這是爸爸説的。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時,我彷彿看見了一位和藹的父親正語重心長地教導女兒做人的道理,字裏行間都透露出真摯的父愛。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爸爸,爸爸特別疼愛我。在家我被他寵成了小公主。對我而言,他為我做什麼我都認為是理所應當了。可我反問自己,我關心父母的記憶幾乎沒有,甚至我都沒有好好地聽他們説過話。看到懂事聽話的英子,我覺得自己真的該好好反思反思。

春去秋來,林海音提起自己的童年是那麼的懷念。這不禁讓我害怕起來,現在的我已是五年級的學生了。我的美好的童年過得是如此的快,快到我感覺自己都沒有好好地去珍惜它。如果碌碌無為下去,老了想起童年豈不要成為空白一片。所以,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認真地學習,多多的讀書。讓每一天都變得豐富多彩!

《城南舊事》真是一本百看不厭的好書,朋友們你們也一定要讀一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