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67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1

出於對孩子教育培養的需要,也是出於對教育孩子成功經驗的借鑑,我從女兒學校推薦家長閲讀的一系列教育叢書中選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家長》。

本書中,李教授告訴我們“家長也是教育者”,“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們教育子女的同時子女也在教育着我們,而且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應該是和諧的統一,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是一位當之無愧的教育者,是孩子永遠的老師,無論是學校老師或家長,其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把孩子培養成優秀的可造之才。我從未認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老師的事情,也從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自己就完全放心,萬事大吉。但在實際行動中卻在這樣做,讀完本書後自覺慚愧。

李教授在書中強調:“和許多年輕的父母一樣,我非常愛我的女兒,但我不把我曾有過的‘科學家夢’、‘藝術家夢’強加給她。我抱定一個信念,我要讓她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而什麼是快樂?快樂絕不是單純的笑鬧,絕不是一味的順從,其含義應該是科學的、有着許多健康的東西存在其中。因此李教授告訴女兒:“快樂,源於善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於知識,暢遊在浩瀚知識的無邊海洋,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於童心,永遠保持赤子般的純淨無暇,就是最大的快樂!快樂,源於超越,戰勝自己並爭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樂!”讀後我即把這段話贈與我的女兒。我的女兒也是千千萬萬普普通通中學生中的一個,但我也希望她能做個如此“快樂”的人,“做最好的自己”。

總之,讀完李教授的書,我覺得書中每一篇小文章,每一個小故事,每一個微小的人生片段,一兩句話的教育感悟……都給人一種温暖的、健康的、向上的感覺,一種愛的感覺。

最後,用李教授的話共勉吧:“與女兒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

“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這是一直以來劉墉對自己生活狀態的一種描述。近日一直在讀他的書,越來越發現,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一定有着一位智慧的家長。撇開作家和畫家的身份不説,單從他寫給兒子的116封信,到他寫給女兒的教育日記,才發現優秀孩子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卻在一朝一夕之間的點點滴滴。作為父母,對孩子,你究竟瞭解多少?在汗顏的同時,也再次萌生一個強烈的願望——我想做個好媽媽。

對於所有的父母來説,我們對孩子的願望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成功,希望孩子幸福。但關鍵問題是,我們能保證孩子同時擁有健康、快樂和成功嗎?如果不能同時擁有的話,如果非要在這幾個詞中有所選擇的話,我們該如何選擇、如何排位?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從來就沒有想過。我們總是把所有最美好的匯聚在一起,組成一個炫目的未來,放在那裏,然後讓孩子裝上這些詞語化成的夢想,揹着沉甸甸的行囊上路。我們會不會想到,孩子在不斷往前衝刺的過程中,可能還沒有成功,就失去了快樂和健康。我們也沒有想到,這些東西它們是要在不同的時段出現在人生當中。

就像劉墉自己所強調的,“在這些淺白的文字背後,都有着理論的背景。”當我們不斷提醒孩子要努力讀書,要勤奮學習的時候,是不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真正的成長動力來自於內在的願望和要求?當我們不能一輩子給孩子提醒下去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讓孩子保持持續的動力?我們都知道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我們是否這道這個良好的習慣應該如何分解成一個又一個細小的目標,不斷實現、不斷鞏固,最後成為孩子自己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我們是否知道幫助孩子樹立各個階段的目標並形成強大的自律能力是孩子走向成功的一個重要路徑?

對每一個人來説,做父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做優秀的父母卻是一件需要經過不斷學習和反思才能做好的事情。我又想起那句話,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家長綜合素質的競爭。反觀我們自己,再看看周圍的朋友,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天家長們的心態的話,我想,那就是——“焦慮”。看着別人的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對現實,也對未來。但焦慮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為了不再焦慮,我想,放鬆心態,面對現實,我們來關注過程中的每一天,擁有了高質量的每一天,也許就擁有了一個高質量的未來。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2

讀罷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家長》一書,沉思良久,感慨萬千。其中許多育女心得,讓我深受啟迪。結合我們家庭的實際情況,我調整了以往很多做得不夠的地方,也想爭做一個最好的家長。

從前,我總以為僅憑遺傳,我的孩子該錯不了。所以,總是撒手不去管她,只忙自己的事情。我與她的父親在單位也算得上業務骨幹,認真工作一天是比較累的,所以回到家中,我收拾完家務便看電視多於看書地放鬆,她的父親則除了晚歸便是上網休閒。我們勤奮工作,認真學習的一面孩子從未見過,更無法感受到我們的好習慣好品質。在她眼中媽媽就知道洗衣,做飯,看電視,爸爸就知道吃飯上網睡大覺。當孩子的成績赫然低至警戒線時,我們的第一反映不是自責,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劈頭蓋臉訓斥孩子不努力。其實出現這種態度的根本原因完全是家長的虛榮心作祟,總覺得孩子給自己丟了面子。

我曾一度很狂躁,手忙腳亂,虎視眈眈地盯着孩子,將其摁在椅子上一科接着一科地做作業,並報各種補習班提高班,輪番去上。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的成績非但沒提高,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隔閡卻越來越大,到最後簡直是水火不容,我感覺我都要瘋了。我想沒有一個家長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沒幾個孩子認同家長的愛。在孩子教育方面我們走了一大段彎路。

其實,自有孩子以來,我們很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看過很多相關書籍,聽過很多專家講座,那時的我有些迷信書本,迷信專家,生搬硬套,不善結合實際分析總結,聽的時候很激動,用的時候沒耐性,所以收效甚微。看了《做最好的家長》這本書後,煩躁的心漸漸平靜下來,其實我認同這本書的原因是我看書的角度調整了,不把它看成是專家的講座而是一個普通家長的育女經驗,去感同身受,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調整思想,制定方法。我深深感到“玉不琢不成器”,資質再好的孩子也要精心打磨,更何況我這普普通通的孩子,更是得付出持之以恆的努力。

我首先想到的便是以身作則,先改變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將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關掉電視與電腦,多看書,勤思考,並給孩子介紹與孩子分享多讀書讀好書的快樂。把更多的閒暇時間留給孩子,多與她交流,平等待她,傾聽她的喜怒哀樂,不嘲笑,不譏諷,接受她的幼稚,寬容她的缺點,教會她分析錯誤改正錯誤,不再急功近利,不再暴跳如雷。“我尚不完美,何以苛求我的孩子”。就這樣平等的對待孩子,並且相約互相勉勵,共同進步。

正確的思想是進步的階梯。家長的帶動是孩子奮進的力量。在我調整好自己的短短几個月時間裏,喜訊不斷傳來:孩子拿了全校奧數競賽一等獎;作文獲獎並發表;書法等級評定,全班九君子過級,孩子是九中之一,優勢科目成績驕人,弱勢科目檢測一次提高一次……最重要的,也是我最感欣慰的是:孩子主動學習,刻苦學習,熱愛學習的習慣正在養成,這是我最想最願看到的。

將家長優秀的一面盡最大可能的展現給孩子,以身作則帶動孩子;不以成績的優劣升降愛孩子的温度;與孩子平等互勵,相信會有好的收穫。

每個人一輩子都要不斷的學習,我願與孩子一起分享一起成長。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3

放寒假那天,兒子遞給我一本書,並且很嚴肅地跟我説:“媽媽,這是你的作業,看完它,寫一篇文章,開學的時候我交給老師,別弄壞嘍,還得還給老師呢。”我小心翼翼地接過來,《做最好的家長》——著名教育專家李鎮西老師的教養女兒手記。戴老師拿來的這本書猶如一場及時雨,因為對於剛榮升為小學生家長一個學期的我來説,心中有許多關於教育孩子的疑慮,迫切地想找到答案。

書中講到,好習慣在小學階段養成。首先要讓孩子永遠快樂地學習。對剛進小學的孩子,保護他對學習的興趣、信心和快樂感,是第一重要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宇宙,每一個家長都要欣賞自己的孩子,發現自己孩子獨一無二的優勢,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我始終認為,這是培養優秀孩子的前提。寬容孩子的第一次挫折,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考試成績好,但是,面對已經很糟糕的考試成績,如果家長一味地責怪孩子,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必然會受到挫傷,這比糟糕的考試成績更糟糕,相反,如果我們能及時鼓勵孩子,並認真幫孩子一起分析問題、總結教訓,那麼這正是孩子學習進步的開始。孩子的學習信心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兒子進入小學這一個學期,我真的感到非常欣慰,用省心二字來形容最貼切了。我一直比較重視培養他的學習興趣,讓他在快樂中學習,不過分關注他的分數,更不跟其他任何人比,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剛開始的時候,他會因為沒考滿分自責,我反而有些擔心了,不斷的開導他,告訴他,他是最棒的,分數代表不了什麼,咱們一起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就好了。慢慢地他也自信滿滿了。輕裝上陣,學習應該更快樂更有效率吧。有時候問他,現在如果讓你重回幼兒園,你願意不?他會痛快地説,不願意。為什麼呢?因為上學可以學知識。能看得出,他愛上學習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孩子應該有怎樣的學習習慣呢?李鎮西老師在書中講了幾個方面,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首先,不要用粗心來原諒自己。這也是我們經常出現的問題。不少孩子包括家長愛用“粗心”來原諒或者説掩飾學習上的問題。其實更多的時候,考試的失敗不是由於粗心而是由於知識不熟煉所致。比如説,我們平時回家,即使心不在焉也不會迷路,為什麼?因為我們對回家路線非常熟悉,以至形成了不受意識支配的條件反射。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對所學知識也爛熟於心,即使我們在做題時不是百分之百的細心,但出錯的概率還是要小得多。因為輕鬆的一句“我粗心”,把自己在掌握知識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都掩蓋了起來,等到下一次再因同樣原因考試失利,又會用“我粗心”來原諒自己,如此惡性循環,會給自己下一步的學習帶來多麼大的危害啊!怎樣解決粗心的問題呢?平時要求孩子做到:把粗心錯題歸類分析、訓練快速一次對的習慣、準備一個錯題本。解決了粗心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要嚴格執行學習計劃,善於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歸納整理學習資料,樂於與他人交流學習。

李鎮西老師講到了,小學階段,最重要的習慣是讀書的習慣。他對孩子的引導,主要有,營造家庭的書香氣,用書香氣薰陶孩子的書卷氣;和孩子一起讀書,並儘可能讓孩子在玩兒的氣氛中接觸好書;自然而然地讓孩子多背一些古典詩文。這幾方面,我們的戴老師也是一直引導孩子和家長在做,比如去暖暖心的親子共讀,要求背誦古詩詞、論語,孩子每天都會很自覺地拿出幾本書來看,這種習慣不是強迫他去做的,而是慢慢培養的他發自內心的喜歡做,對於共讀,以後我要嚴格要求自己,對孩子不能有一絲完成任務般的勉強,而仍然是遊戲一般的心態,和他一起快樂讀書。

學習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遇到挫折怎麼辦呢?李鎮西老師講到,尋找增強孩子自信心的切入點,珍視和放大孩子的光榮和自豪。這讓我想起了戴老師曾把孩子的日記敲在電腦上,寫進博客裏,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日常記錄,但在網絡上看到自己的作品,看到老師的鼓勵,孩子還是相當自豪的.,對本來有些情緒的他來説,這無疑是一劑良藥,孩子期末考試的雙百成績,和老師給予的鼓勵是分不開的,真的感謝老師。

培養孩子的人格魅力,讓孩子擁有美好的品格,最最基本的是善良。不一定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科學家,但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善良的人——給別人帶去快樂,因而自己也快樂。小孩子的心是最最純淨最最善良的,有時候給同學輔導一下功課,自己都開心的了不得,有時候給同桌讓一讓,同桌的一聲謝謝,都讓他感動不已。書中推薦了一本《愛的教育》,一定要拿來跟孩子一起讀讀,希望一起從書中感受“愛”的魅力,讓孩子一直做一個善良的人。

引用李鎮西老師的一句話:做一個好家長,並不一定是把孩子培養得光環耀眼,功成名就,而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是讓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能力,贏得幸福快樂的人生!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懷着感動和愛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做最好的家長,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4

最近,我拜讀了李鎮西老師的一本關於家庭教育的書——《做最好的家長》。這本書雖説是家庭教育的書,但教育是相通的,我想這本書不僅適合於每一位家長,也適合於每一位老師。作為家長,每一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作為老師,每一個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是最優秀的。那麼如何使他們達到最棒的,最優秀的呢?這本書李鎮西老師結合女兒的成長、成才過程給我們家長、老師提供了一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實踐。

教育要重視孩子習慣的培養。我們都知道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很顯然,孩子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我想這裏的習慣應該包括各種習慣,如學習習慣、勞動習慣,衞生習慣等等。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中,李老師強調學習時不能原諒自己的粗心,學習要有計劃,善於發現學習中的問題,樹立緊迫的時間觀念,善於歸納學習資料、樂於與他人交流學習等等。在勞動習慣的養成時,李老師從女兒上三年級時就讓他為全家人洗碗,一直洗到高中,甚至女兒高考那幾天晚飯後也堅持洗碗。

教育要重視孩子良好品質的培養。現在,我們很多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很多方面被忽視。而李老師注重孩子善良人格的塑造、堅強意志的磨練、寬廣胸懷的拓展等。為此他要求孩子做個善良的人,以幫助別人為快樂,真誠地愛身邊的人,要關心班集體,要為集體服務,要學會堅強等。

當然,關於家庭教育李老師這本書中還講了很多,如教育要持之以恆,教育要重視家庭的薰陶,教育要給孩子快樂,教育要給孩子鼓勵等等。我想只要我們每一位家長、每一位家長用心去讀,用心踐行,一定會收穫斐然。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5

今年一放暑假女兒就給我一本書讓我讀,這本書就是《做最好的家長》--李鎮西教養女兒手記。看完後很有感觸,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教育專著,作者既是教師又是一個普通女孩的父親,他以教育自己女兒為例,闡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家長也是教育者的理念。

讀完後感觸良多,我覺得這本書很貼近實際,值得每位家長能夠仔細閲讀。家長要養育孩子,不僅養孩子,而且還要育孩子。不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樣成長。養育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我們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啟蒙老師,我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教育着孩子。怎樣穿衣,怎樣更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的事,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表示痛苦和憤怒……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的成長,不知不覺中擔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半途而廢,孩子上學就把教育任務完全交到了老師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塊尚需雕琢的石頭,需要家長的辛勤勞動,需要老師的挖掘,才能成為一件驚世作品。家長是孩子的終身老師。

調整做家長的心態,鼓勵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天才,而不把孩子當成一個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試都應該滿分,所以家長永遠對孩子表示失望。一個人不應該簡單的與別人相比,而應該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有進步。不要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遺傳、環境等很多外因和內因註定了孩子成長的差異,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個領域,自己一天比一天進步,長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家長也是教育者!”這是李鎮西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學校、家庭、社會這三方面構成了孩子成長的立交橋。但是,從現實來看,學校教育更多的是智力開發與知識傳播,目標是升學;社會教育零零碎碎,理想信念公平正義若隱若現;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地缺位或越位,不是管得太死,就是放任自流,把握尺度需要家長費盡心機,苦心經營。

與李鎮西相比,我算不上是最好的家長,是不是合格的家長還得要由孩子和老師來判斷。但我們始終明白,孩子很多的人生知識是在家庭中習得的。比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傳統倫理教育,勤勉、博愛、樂學等意識的養成,與家人、與他人、與自己相處的藝術等,除了孩子自身成長的感悟實踐外,更多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家庭的耳濡目染。我們是孩子的監護人,更是他的第一任教師和伴隨終生的教師。從某種意義説,家長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教育的意義更大。我的雙親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們終日勞作傳承給我的是誠實、守法和勤勞。我們做父母,也希望傳遞給兒子勤奮、上進、鑽研、創新、博學、寬容、寧靜的精神與心態。

如今兒子初三了,處於一個特殊而敏感的年齡,與我們的衝突時有發生。尤其是觀念差異更為明顯,有些甚至難以接受的,於是很多時候我竭力壓制自己的“家長”作風,我非常同意李鎮西在現代家庭教育中重視民主意識的作用,儘量尊重孩子的意見。但是,我也常常問自己,要不要與他辨別或指出不足,總是忍讓。雖然受到“養不教,父之過”的內心自責,但還是相信寬容的心態比斥責更重要。

做家長的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少些指責,少些壓力一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希望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感知求知的快樂。雖然免不了俗氣,也讓他去參加外語強化訓練,適應國際化潮流;鼓勵他博覽羣書,堅持素描作畫,培養他的自省、審美情趣;與他一起登高望遠,旅遊考古,養花種草,期待他理解歷史和現實,欣賞自然與文化。

對照李鎮西的成功,我覺得在教育孩子樂善好施、奉獻集體方面還有欠缺,與孩子平等相處,傾聽孩子心聲,走進孩子的心裏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初三是孩子人生的第一重要的選擇關頭,等待他的是美好的前程與奮鬥的歷程。作為家長,我期待能夠與他並肩前行,陪他一起成長,與他分享喜怒哀樂。這是一種責任,是幸福,更是一門藝術,但願不被兒子拒絕。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對學校教育充滿期待,讓我們家長與學校一起努力,成就孩子幸福的人生。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6

在一次去圖書館中,我看到一本《做最好的家長》一書,感悟很深。

每次在工作之餘,我便會拿出來翻看,認真又仔細,因為老師説的太好了,與兒女一起成長,是責任,是幸福,也是一門藝術。説實話,對孩子的教育,我多半將希望寄予老師身上,從幼兒園起,我都是這樣認為。直到一年級下學期,看到了怎樣做最好的家長,才開始感受到作為家長肩負的責任有多大。

我是一個粗心的媽媽,每次對孩子説的一般都是這樣的話:學習要自覺,上課要認真聽講,學好了是自己的,是為自己而學,不是為別人。每次考試一般都是很關心分數,對孩子的內心世界都很少去了解。在《做最好的家長》一書中,我知道了自己作為家長有很多不足,在這裏我要向我最親愛的兒子説一聲:對不起,媽媽對你的關心太少了!就這樣每天我一邊看《做最好的家長》,一邊開始給孩子寫成長日記,比如在《家長》手記中,孩子應該有怎樣的學習習慣,一共有六條,每一條我都用筆勾出重點,每天我都寫上一條,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手記六中,鼓勵孩子關心班集體,告訴孩子為集體服務並不是吃虧,(這在看書以前我並未想到過的事)手記八中,告訴孩子善良最美,做一個善良的人,以幫助別人為快樂,等等。每天都寫一篇讀書心得和孩子一起分享。在《家長》一書中,我學到了許多許多。我有幸我的孩子在午後實驗中學讀書,並有幸遇到了著名教育家叢校長,叢校長的教子絕招讓我大開眼界,茅塞頓開。作為家長的我受益匪淺。

我的孩子現在每天堅持寫一篇日記,告訴我關於他在學校裏的事,還有他的想法這以前事決沒有的事,儘管每天只有那麼兩三句話,也是一個讓人喜悦的進步,我在這裏要向我親愛的兒子説一聲:兒子,好樣的!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7

感謝肖老師,不遺餘力的為孩子的教育,還在百忙當中幫助家長提高教育水平,從此專門為我們班家長推薦一本家庭教育的優秀圖書——《做最好的家長》。這本書作為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總結,讀完這本書讓我學習到很多優秀的教育理念,這些教育心得和生活經驗,為我在如何解決孩子教育問題上提供了很多的借鑑。讀完此書,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父母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絕大多數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便萬事大吉,孩子的事完全推給了老師,成也老師,敗也老師。還美其名曰交給老師我們放心,只要是為了孩子好,要打要罵隨便,決不袒護,絕對支持。見過多的是這樣的家長,想想自己從孩子入學起也加入了這些家長的行列中,自己卻渾然不覺。還常常感歎:能教育好別人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卻束手無策,讀此書後愧疚:自己在推卸責任。家長要養育孩子,不僅養孩子,而且還要育孩子。不僅管衣食住行,而且管怎樣成長。養育從孩子的第一聲啼哭就開始了,我們就成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啟蒙老師,我們生活的每一瞬間都教育着孩子。怎樣穿衣,怎樣跟蹤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別人的事,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表示痛苦和憤怒……潛移默化中影響着孩子的成長,不知不覺中擔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半途而廢,孩子上學就把教育任務完全交到了老師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塊尚需雕琢的石頭,需要家長的辛勤勞動,需要老師的挖掘,才能成為一件驚世作品。家長是孩子的終身老師。也是終生陪伴在身邊的老師。孩子的培養是一個不盡艱辛的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用愛心澆灌,不離不棄,用愛相隨。

二、行有則,心有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習慣是保證人生道路沿着正確軌跡行進的關鍵。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習慣是人生的奠基,是美德的源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就給了孩子一個幸福的人生。而行為習慣以及能力的培養,都是要靠長期的積累與堅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必須首先要有恆心。習慣就是強化了的行為記憶,只有不斷地重複與堅持,保留好的行為,及時修正可能的錯誤,才能形成好的習慣。

三、建立信心、擁有快樂

每個孩子在學會走路之前,都是整天樂呵呵擁有無限快樂的樂天派,孩子呀呀學語、蹣跚學步,都不會表現出沒有信心,愁眉苦臉,心生厭煩。因為學語時父母一遍一遍不知厭煩的耐心教導,學步時家長雙手託扶一步一步地慢步前行。絕不會有家長因為孩子一兩句話學不會就劈頭蓋臉臭罵,也不會有家長在孩子剛學邁步時就拉着孩子一路奔跑。

但為什麼孩子後來會有膽怯、不自信、厭煩、畏縮?那是因為做為家長,我們已經不再有孩子學話學步時的耐心與平常心。在我們眼裏,孩子應該是拔尖出眾的,學習應該是一學就會的,考試應該是門門一百的。正式這樣的心態,讓我們忍受不了孩子考試成績比別人低,做事情比別人慢,學東西一遍一遍學不會,於是我們衝孩子發火,對孩子吼叫,批評、責罵,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跟他比。一次次的打擊,失敗的恐懼,剝奪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使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

李鎮西老師告訴我們,做最好的家長,就是要培養孩子的信心,讓孩子擁有快樂。而做到這一點,就要我們有平常心,肯定孩子的成績,誇大他的光榮和自豪,用善意的言語鼓勵孩子,並能接受失敗,及時撫慰孩子受傷的心靈。客觀的對待孩子的優勢和缺陷,客觀的對待成績和失敗,懂得進步是和自己的昨天比,只要做最好的自己。“戰勝自己並爭取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快樂!”

作為家長,我們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為了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一生,所有的教育都不能離開這一初衷。我們都在努力達成這一目標的道路上前行,如果説世界上的家長有千萬種,那麼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超越昨天的我們,去做最好的那一種!

做最好的家長讀後感8

李鎮西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對孩子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十分熟悉。他對青少年教育的難點和重點有了長期的思考、探索和智慧。我曾經閲讀過他的《愛心與教育》、《做最好的老師》等。他的文章聲情並茂、詞句通俗易懂。將深奧的教育思想理念暗藏在一個個生動的有血有肉的案例情節當中,讓人看了以後感到既親切又深受教育。他淵博的知識、豁達的品格、對事業孜孜不斷的追求、對孩子對家長認真負責的態度;構成了他的完美、高尚、崇明吸引力的人格魅力。不斷的激勵着我們教師行業的工作者們朝着更優秀、更人性、更具教育藝術性的方向去努力去奮鬥!

今天,我閲讀了他的另一篇著作:《做最好的家長》一書。書中用生動的具體事件闡述了作者在家庭教育方面積累的一些非常有價值的觀點和經驗,講述了一個父親從孩子剛生下那天起,就開始為孩子寫日記,記錄孩子每天成長中的點點滴滴的趣事,以至到後來讓孩子自己堅持寫每天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心得體會並一直到孩子考上大學的故事。書中一些作者真實的感受經歷催人淚下,讓我們瞭解了作者是怎樣既做好孩子的老師、又做好孩子的慈父的心理歷程。同時,我們也被作者強烈的培養祖國接班人的責任感所深深的打動。

文章中説到家長就是教育者,家長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不在家的時候都教育着兒童。家長怎樣穿衣服、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其他人、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怎樣讀報。所有這一切對兒童都有很大的意義。家長神色態度上的一切轉變,無形中都會影響兒童。只不過家長沒有意識到罷了。父母對自己的要求、父母對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對自己一舉一動的檢點,都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首先要做到尊重孩子。家長對孩子的尊重首先是對其心靈世界的尊重,尊重孩子的心靈世界,就要保護孩子的個性。認識到孩子首先是一個獨立的人。那些企圖迫使孩子成為第二個自己的家長是愚蠢的。要使父母子女之間有儘可能多的共同點,也是不錯的。問題是這不能以磨滅孩子的個性為代價。而且,從人才學的角度講,越是有個性的人將來越具有創造性。家長為社會貢獻一個個個性鮮明的兒子女兒,就為這個繽紛的世界又抹上了一筆豔麗的色彩!

尊重孩子的選擇與讓孩子尊重家長的選擇是不矛盾的。在充滿民主氣氛的家庭中,尊重是相互的。家長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充分理解並善於聽取孩子的合理主張,這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一個尊重他人建議的榜樣。在這樣的家庭裏,每個人都有發表不同觀點並做出自己選擇的權利。同時每個人也有尊重他人並服從正確觀點的義務。權威不屬於年齡和輩分,只屬於真理。這樣的家庭所培養的孩子,將來很容易成長為善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自由與紀律、權利與義務、自尊與善待他人對立統一關係的現代公民。

他的這些觀點和科學的論證,為我的工作特別是家長工作提供了理論與實踐上的指導和幫助。使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以及家長工作方面,有了更加明確的努力方向和目標。相信自己在今後的工作、生活實踐中,會不斷的思考總結,做一名最好的老師;做一名最好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