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8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完整的成長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1

兒童的成長應該是完整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的成長卻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兒做到完整的成長,這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們運用正確的方法。而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使一個兒童從出生到成年完整的發展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和思考。

情緒在兒童完整發展中是個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要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我們要接納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愛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緒。

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難免會有害怕的情緒,最直接的反應便是哭,孩子為什麼哭呢?是因為這時的她心裏有種強烈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是他感到很難過,這時候老師應該瞭解幼兒心理的情緒,才會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機會,提供更多自主的空間,讓他們盡情展示,盡情創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從出生開始,就是自己身體的主人,自己情緒的主人,自己感覺的主人,自己心理的主人,自己認知的主人,自己精神的主人,才能真正完整的成長。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2

昨天晚上,我終於讀完了孫瑞雪老師的《完整的成長》。這次這本呢書讀得這麼慢,跟開學了、工作比較忙、晚上不願動有關係,但我覺得更多的是這本書實在讓我沒有多大的動力去讀。

當然我這樣講,並不是説這本書不值得一看。這是一本有點像散文的書,當你認可了蒙氏教育理念,就會覺得這是一本閒來無事讀來消遣的書。書中對於蒙氏的理念講得很模糊,很理想化,甚至是有點誇張。至少對於我現在的理解程度,我認為有點誇張。不過我也想再多説一句:或許再過一段時間,我也會不覺得有多麼誇張。因為曾經我也以為蒙氏的理論很誇張,直到我看到那一段日本的蒙氏幼兒園的錄像。有點扯遠了。即便我無法理解這種散文式的理論,但我仍然認為這本書值得一看。這是因為,這本書給讀者提供了大量的兒童行為的例子,關鍵是還與理論講解相結合。更加清晰明瞭。

這是我隨意截取的關於一個孩子的兩個例子。一個是他八歲時,因為邏輯讓老師抓狂的對話過程。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我會覺得他的人生樂趣在哪裏呢?可是看完他在四歲時的那個例子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孩子是他父親教育的正常結果。

這本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這樣的例子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原來對自己的孩子犯過這樣的錯誤。或許對於目前的我而言,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吧。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3

利用假期時間,把孩子從他姥姥家接回來,自己照看了幾天,同時也細細品讀了孫瑞雪的《完整的成長》這本書,對照自己的孩子,感悟頗多……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體會到了一個孩子看世界的視角,有了一個奇妙的經歷,每時每刻每頁,都有新的驚喜,原來孩子的世界是這樣。

總感覺自己的孩子身上有一種力量,讓他一會兒也閒不下來,只要是醒着,就不停地爬呀~找呀,站起來,坐下來,再爬~再找……一直到困了,餓了,才嚎出不耐煩的叫聲,來表達他的不滿。看了書中一個小例子,我會心的笑了,原來天下的孩子都一樣呀。例子是這樣的有一次一個長輩問我:“你有沒有做過這樣的實驗,模仿一個4歲孩子一天的活動,他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他接着説,“我做了,但我模仿的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個早晨。他彎腰我就彎腰……他蹲下我就蹲下……他跑多遠我就跑多遠……最後我累得都不能動彈了,但他什麼事都沒有,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

原來,兒童在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探索、開發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也和成人一樣着迷,也會充滿挑戰和探險精神。當身體的一種功能被喚醒,兒童就會盡情地重複使用,反覆練習,一直到他自己困了累了,才會躺下。同時,兒童的生命特質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説,對於兒童,身體就是認知、是感覺、是情緒、是心理、是精神,他們是一體的,並通過身體的活動來體現渾然一體……當兒童在做某種身體活動時,他不僅在發現和探索身體,也在用身體的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

在教育和成長的歷程中,我們必須從對生命的真正瞭解開始,這也許會使我們更驚喜地發現兒童的智慧!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4

時間的河也許不洶湧卻足夠綿長,人生在這份永恆中倉促彷徨,有的怯懦,有的逃避,有的暴躁,有的苛責,也有的勇敢成就了英雄,執着超越了自己,大愛感動了人心。

找不到差異的原因,不理解已是成年的他人或自己不該有的情緒、心理、價值觀……

《完整的成長》告訴我們,迷惑於現在,不如在童年尋找答案。

兒童自己創造自己。父母給予孩子生命,但他的成長從身體開始,經歷情緒、感覺上升到心理、認知,再由精神昇華卻是在內在自己創造完成的,從而成就了一個獨一無二的他。這個過程偉大而隱祕,常被外在不經意的干擾,割裂,甚至強制改變,從而成長停滯,某種情緒、認知被割裂在彼岸。

孩子被誤解(也可能因恐懼、失落……)而哭泣,家長沒有引領他認識這種情緒,使他在莫名的惶恐中多了一分焦躁,以哭泣宣泄而出,這是正常的兒童的.反應。短時間的忍耐,這種哭泣沒有停止的跡象,終於忍無可忍,一番訓止,連疏通情緒的門也被關閉,世界裏停留了一分焦躁,更沒有今後面對這種情緒時的理解和解決辦法,一種隱性的成長停滯了……即使多年以後。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詮釋,情緒、心理、感覺、認知、精神……多少的成長都是相似的過程,有的得到了及時的認識、宣泄,正確的梳理、解決,使兒童成長後,再經歷時已因為有過完整的體驗而順利解決。而沒有體驗過的,就會指責別人。所以,心理醫生在治療時,多是引領患者回顧成長,找到斷裂的點,從而連結疏通,這一切本可以在童年解決。

想營造兒童完整的成長,家長、老師要給予的就是陪伴和引領,給他愛和自由,讓他的內在安全從容地完成這段偉大的人生歷程。從而,我們也就不會再為成人後形形色色的人的差異而困惑了吧。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5

“完整”的成長,我們完整嗎?——似乎還在發展,完善中。像書中最後一段所説:“人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點主要是由於他的未完成性。”看到這時就會想起身邊所發生的真實故事

我朋友曾説過他姐姐的孩子,在小時候常被寄養於奶奶、爺爺家,而爸爸、媽媽為了生計忙於工作,到六歲時發現孩子有些自閉,不願與人交流、溝通,同時與爸爸、媽媽的關係也是淡淡地。我身邊的小孩兒,小時候不管吃什麼都是切得碎碎地,或是打成汁喝,到現在四歲了咬一些青菜都很費勁。拋開小孩不講,看看成人又如何呢?

閒娛時間朋友們出去玩、吃飯,在飯桌上有位朋友盡然説:“我不會用筷子。”天哪!不是吧,你都25歲啦。原來是小的時候奶奶常追隨於餵飯,自己吃飯的時候很少,那使用勺子、筷子的機會更少。想想他們的童年是怎麼過的呢?

再回頭看看《完整的成長》發現,證實,童年是人生基礎的奠定,人的童年不是跟隨在父母及朋友、老師的指定、計劃,而是跟隨於自己的內心,遵循於內在自然發展規律。

像上面示例中的人,他在創造自己的時候,誰阻礙了他---成人;他在認識、感知自己身體時,誰控制了他---成人;他在體會情緒、情感時,誰抑制了他---成人;他在感覺時,誰又阻止了他---成人……難以想象,他的主人是誰?

相反,從《完整的成長》中我們獲得:孩子的童年過得好與不好,影響着他成長後的人生、心理、身體。請記得,今後成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而孩子也要在成人的角度,看到成人的問題。

給予這些時,他至少是朝完整靠近,不近乎完善只需完整。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6

精美段落摘錄: 因為幼兒兒童的心靈暫時還不受限制。即使被抱走,幼兒也只會簡單放棄,並把興趣轉移,有的家庭有着友愛和寬容,這樣一種氛圍就是對兒童的愛!在愛中,兒童才可以無拘無束,他的興趣才會不斷湧現,隨機產生、變化和拓展。

愛。能把各種場所變成兒童的家。

在兒童自己的家中,大多數孩子都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體,以便學會感受身體的每一部分,把握身體的行為,從而達到身體上的獨立。他依靠對自己身體的支配來探索身體的智慧和身外的世界,發展內在的天賦和身體敏鋭的感覺以開發他的心理領域,以此上升到頭腦,這是他未來一切發展的開始。

自己的感悟:

通過這幾小段話,以及書中講到的實例,我切實地感受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應給與太多的阻礙,因為孩子們從剛出生的嬰兒開始真的就是一個“空白”。為什麼説是“空白”呢?嬰兒剛出生時的哭、自己手和腳的動等等這一切的行為,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也就是説這些動作根本就不受大腦的控制。他的開始懂也源於他對事物的探索。

書中講到了一個實例,一個1歲的嬰孩小曼曼對一個帽子產生了好奇,把帽子給他後,他用嘴啃、用腳踩,坐在上面。當看到他做這些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會從孩子手裏拿過帽子放到一邊,或是直接給他戴到頭上,但作者卻沒有,而是任由孩子自己探索,給孩子這樣一個機會。最終,小曼曼把帽子戴在了頭上,雖然不合適,但也沒有給他摘下來。相對於我們一貫的做法,無疑作者的做法是給了小曼曼獨自探索的機會。而我們就往往會把自己的經驗直接移到孩子身上,或是直接剝奪孩子接觸這個事物的機會,這樣就忽視了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喪失了探索的機會。

其實孩子跟我們一樣,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的,試問,如果我們連摸索的機會都不給孩子,又如何讓孩子有更多的進步呢?又如何要求他們更好的成長呢?我們以為的讓孩子走我們給出的捷徑,恰恰是剝奪了孩子自己摸索的機會。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7

《完整的成長》這本書是由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所編著的。這本書給我們闡述瞭如何讓幼兒成為自己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的主人。

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家裏正好有兩個上幼兒園的寶寶想通過這本書來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的確在這本書裏我也找到了一些管理幼兒的方法,書裏給我們列舉了大量的案例給我們講解如何關注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在讀這本書時腦子裏總會浮現出自己兒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平時教育孩子時的誤區。

書裏提到兒童是自己的主人,寶寶是如何慢慢喚醒自己身體的各部位的,如果在這一時期我們總是過度的禁止和限制孩子的行為那麼兒童對身體最早的探索、開發和創造,人體所藴含的潛能就不會被激發。比如孩子在兩個多月時總喜歡吃自己的小手,很多媽媽總感覺很不衞生,制止孩子,其實這個時候是孩子發現認識和使用手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就讓他去啃,孩子稍大點我們怕他磕着碰着總是禁止他們最很多事情,這都是對孩子的禁錮,反覆的活動四肢,讓身體自由這就是兒童的第一自由,這對一個兒童來説非常重要。

人是情緒體,我們兒童尊重兒童就要尊重兒童的情緒並陪伴孩子情緒的成長,很多孩子在不高興大哭的時候我們總是很焦慮想立刻制止孩子的之一行為,其實當孩子哭時我們應該讓孩子把這種情緒很好的流淌出來,讓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並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自己創造自己意味着不把創造自己的權利交給別人,意味着不被他人強制性的闖入的你的內在而塑造你,意味着不成為別人的複製品。讓孩子成為他自己,這是人成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最核心。(引用書中)

不同階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特點,通過讀這本書讓我在和自己孩子溝通和交流上找到了許多不錯的方法,如果家裏有0到6歲的寶媽建議讀讀這本書,個人感覺真的很不錯。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8

這幾天仔細的看了《完整的成長》,由於之前並沒有太多瞭解這本書的信息,所以看完後不禁驚歎。這是一本從兒童教育的角度來闡述另一個世界,一個每個人都擁有的內在世界的好書。

一切創造始於兒童的自我創造!

這裏每個觀點都是真理。然而每個觀點在當今的教育中卻顯得那麼的陌生!

人類因為擁有了內在世界,因而擁有了智慧,並且也透過這個豐富的內在世界創造出來一個豐富的外在世界。但多年來,有形的外在世界毫無疑問的佔據着我們的時間與空間。而內在世界的探索卻一度在生存的挑戰中被遺棄。我們的父母親沒有清晰的告訴過我們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如何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我們的老師沒有能量懂得我們的內心世界,當然也無法引領我們的精神成長。

但今天,這個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開始從這個充滿物慾與競爭的外在世界逐漸轉向我們的內在。《阿凡達》現象的出現無疑默默的證實着這一切。那麼,《完整的成長》在這個時候出現無疑是盞明燈。它如同十年前的《愛和自由》,為我們嶄新的小生命指明方向。

即使,很多的父母與教育者由於對內在世界的陌生,而無法更徹底的領悟其中的意義,但我依舊堅定的相信這將是我們的必走之路。正如愛和自由十年前的陌生與今天的影響一樣,這是一個深遠的影響!對於父母與教育者來説,瞭解內在世界不僅是為了孩子,更重要的是為了透過了解自己的內在,而提升自己的生命狀態。

當然,瞭解這個新世界,這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它需要我們有勇氣、有好奇心,還需要一份持久與耐心。跟隨着孫老師,跟隨着愛和自由,這些年很艱難,但我卻在這個新世界中創造了一個嶄新的自己,為此,一切都值得!

所以,在此,若有時間,我將願意與所有的父母與教育者分享,《完整的成長》帶給我的一切!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9

跟隨敍事者團隊讀完了孫瑞雪老師的《完整的成長》一書,裏面一句話讓我深深地刻在了腦海中,“不要努力成為一個正確的人,而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是的,培養一個完整的人太重要了,現在的家長是在比賽着積極地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課外班,讓孩子提前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當知識填滿孩子的腦袋時,他的心靈肯定失去了成長的空間和時間,試想,一個沒有玩過水,沒有玩過沙,沒有登過山,沒有看見過五彩繽紛的植物蔬菜,沒有領略過大自然四季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遊戲過,沒有抬頭看過星星月亮,沒有發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能是幸福快樂的嗎?

孫瑞雪老師説過,真正的‘教育’應當是協助孩子,由孩子自己來完成創造自己的“教育”過程。作為家長,有責任學習如何協助我們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完整而非完美的人,成長為一個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和靈性合一的人。經由一斑可窺見一豹,我們可以經由我們自己的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和靈性的粗淺探索,便深刻感知到我們的內在世界都發生了什麼!也經由此而深刻認識到我們每天與孩子的相處,都在孩子的內在世界裏發生着什麼!這是一堂父母們必修的成長課題!自我的尊嚴感和自我價值感,是人的核心,而兒童正在形成這個核心,這就是成長的意義所在,這也是我們通常所説的“成為自己”。我們想要表達的是:你的幸福感有多高,你是否擁有愛的能力,你的生命狀態是怎麼樣,核心就是自我的尊嚴、自我的價值感,而這些絕不取決於你所獲得的榮譽、金錢、地位,也不取決於誰給了你榮耀、關注或者愛,更不取決於你站在一個怎樣的平台上。

教育當是創造人自身的事業,而基礎教育更當是創建人自身之基礎的事業,那是一種至深基礎和無限高遠的事業,但它並沒有受到應有的真正的重視。才高志遠的人們遠離着基礎教育,人們不願去造就人而更願意去製造物。

教育,如果我們還繼續用這個詞的話,應該賦予怎麼樣的新內容呢?首先,它不能是“教”,一位老師説,“孩子不能教,一教就教壞了。”其次,它不能“育”,又一位老師説:“我終於相信,兒童是自己成長的。”

完整的成長讀後感10

讀孫瑞雪的《完整的成長》,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長,要靠每一個人自己去完成,沒有任何人或方法可以替代。

作者認為,兒童是自己身體的主人、情緒的主人、感覺的主人、心理的主人、認知的主人、精神的主人。

凡是想替代兒童成長、人為地把兒童急於“塑造”為成人理想中的樣子的做法,一定會破壞兒童成長的節奏。

“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自由地把手放在嘴裏,也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自由地用手到處抓摸或者四處漫步,練習自己走和跳。”的確,很多家長會制止嬰兒吃手,禁止幼兒接觸沙土,杜絕孩子光腳走路,不讓孩子淋雨……看似保護孩子的同時,也剝奪了孩子感知自我和世界的機會。

“教育不是教師給予學生什麼東西,教育乃是人類的一種自然的活動過程。受教育並不是聽講,而是從環境中汲取經驗。”

孩子調動各種感官、各種情緒,與世界在一起,與自己的心在一起,學習就發生了,教育就發生了,成長也發生了。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運用多種感官來寫春天,是經典的美文,而現在很多孩子卻不理解、不喜歡。我想,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們並未真正地感受過春天。作為一個小時候在田野裏任意奔跑的人,我閲讀此文的時候總會把自己代入其中,去聆聽“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去腦補“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仰起臉體會“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輕柔,深呼吸嗅那“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的清新,揉揉眼去看“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真的處處是風景,時時心歡喜。

而現實中往往是這樣:“對於成人來説,教是一種快速有效地讓孩子知道結果的方式。成人難以忍受過程的漫長,所以直接把認知的結果告訴孩子,結果一定是不僅會影響兒童的心理歷程和創造自我意識的過程,同時也一定會影響他的認知發展,也會將他的生命擱淺在心理或是認知的層面。”

如今,批改學生的作文時,仍然不時可見“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像吃了蜜一樣甜”之類的表達。我曾當面問過學生,是否見過“熱鍋上的螞蟻”,學生搖搖頭;我也問過學生,“像吃了蜜一樣甜”是不是人生的巔峯體驗,學生依然搖搖頭。可見,孩子“瞭解”去如何表達着急、表達喜悦,卻不“知道”如何表達着急、表達喜悦。

蒙氏教育中有一句話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我聽見了,我就忘記了;我看見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兒童必須靠自己去成長的觀點。

前幾天看到一段小視頻:《3歲寶寶摔倒果汁灑一地,淡定地清掃:生活就是如此》。視頻中,小男孩剛倒好了兩杯果汁,不小心掉了一杯,灑了一地。他馬上拿紙清理地面,接着又倒了一杯(倒的過程中還灑出來一點點)。正當他興沖沖地重新拿着兩杯果汁走向餐桌的時候,腳底一滑,仰面摔倒地板上,手裏的兩杯果汁全部灑掉了。接下來應該是哇哇大哭了吧?不,小男孩自己爬了起來,自言自語:“滑滑的,我要再清理一下了。”清理完畢,他説了一句:生活就是如此。的確,生活就是如此,成長亦是如此,視頻中的孩子不受干擾地自我體驗了,成長了。

今天的家長和老師出於良好的動機,常常一廂情願地“教”孩子成長,甚至替孩子成長,而這往往會導致教育行為變了形,變了味。讀《完整的成長》,我再次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