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通用9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6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通用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通用9篇)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1

《有一天,媽媽老了》這本書在韓國家喻户曉,這裏記錄着感動億萬讀者的親情故事

老媽媽—洪榮女,作為這本書的主人公,讓我印象深刻。她在人生的晚年開始認字寫字,並用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她內心豐富多彩的世界。這些日記,是她的女兒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的。日記足足有八本,這位老媽媽患病已經有十年了,居然還能堅持寫日記!雖然有很多的拼音,但是還是讓人很震撼!

老媽媽温柔善良、勤勞堅強……要不是這些日記恐怕我們永遠體會不到老媽媽的真正情感!她寫的日記讓我感受到她對孩子們的愛,在每一頁中蔓延……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説:媽媽,我還會再回來看的!”這句話是文章的中心句。平時我們只知道要求媽媽為我們做這事或那事,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媽媽需要什麼,平時放假還要求媽媽帶我們去旅遊玩耍,想吃什麼就要求媽媽給我們做,但我從沒有想過她想要什麼!我真的是太自私了。

我想這本書或許可以讓那些大人們,停下腳步去陪陪那些孤獨的老人們,説説話、聊聊天陪伴他們度過一個愉快的晚年!早點回家吃頓飯或許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安慰……無論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家永遠是你的避風港!給父母更多的愛與關懷。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2

最近開始讀《有一天,媽媽老了》,講述的是一位韓國的老媽媽,在70多歲才開始學習寫字,到90多歲一共寫了8本日記。剛剛讀了其中的一篇《我的木男》,講述的是這位媽媽在50年前夭折的7個月大的兒子。

當讀到因為媽媽的疏忽導致了孩子的患病,最後不治,房東又不讓孩子死在屋子裏,年輕的媽媽只得每日起牀後將孩子報到田間,等待死亡的到來,自己用舊衣給孩子做壽衣,眼睛哭腫了都無法給針穿線,最後衣服做好卻掩蓋不住骨瘦如柴的小身體。直到孩子斷氣,媽媽還在端詳孩子長長的睫毛,軟軟的小手。讀着讀着我眼淚就不聽話了。

自從有了孩子,彷彿對小孩子的各種事故沒有辦法漠然了。只要新聞,微博等各種資訊一提到孩子出了什麼事,我的眼淚就飛快的速度噴湧出來,都沒有辦法控制住。若是以前,各種事件已經讓我看到麻木,頂多感歎幾句。但是現在,真的是忍不住哭出來。尤其當孩子的死亡竟然還是因為母親的疏忽,我就更忍不住要設身處地的想那位母親該是怎樣的自責與後悔。

就像書中寫到,孩子對於父母的離世可能只是青山上的一塊墓碑,但是父母對孩子的離世該是世間上最無比的痛心,而這種痛並不會隨着時間而痊癒,只會越久越想念。雖然對於父母的離世,我的看法不同,但是對於孩子,我曾想到過,若是有一天我的孩子離開我,也許我真的會忍不住隨他而去的。再堅強的人也受不了這樣的痛楚。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3

放假時,領導佈置學習任務,要假期每人讀一本書,並寫出讀書筆記發到博客上。我帶着任務到圖書館買了四本書,利用間隙讀完了一本書。

這是一本韓國的96歲的媽媽洪榮女和72歲的女兒黃安娜合寫的一本書。這兩個年齡段我都沒有達到,對韓劇的痴迷以及韓國女人的秀美,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很大的閲讀興趣。

媽媽,作為這本書的主人公,在人生的晚年七十多歲時開始學習認字寫字,並通過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生活的點點滴滴。女兒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媽媽的衣櫃的抽屜裏發現了她的日記本—足足有八本。在媽媽的日記中,有對於家人深深的思念和感謝,有她熱愛的美麗大自然和悠閒生活,有相逢的歡喜和離別的痛苦,有每個人都具有的天生的孤獨,還有她剖析、反省自己內心世界的智慧。

讀這本書,恍若穿行鄉村,沐浴到了最乾淨最暖和的陽光。媽媽洪榮女七十多歲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離開首爾獨自一人到離家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鄉下種菜,這一做就是二十多年。文中雖然寫的是異國他鄉,讓人感覺到就像自己小時候生活的場景:小小的庭院裏老母雞帶着一羣小雞悠閒地覓食、炎熱的夏天人們在樹蔭下乘涼談天説地、庭院的後面長着綠油油的菜苗。一幅田園般的生活場景浮現在眼前,一位老人不辭辛苦地在田間勞作,為的是讓子女能吃上自己做的泡菜和醬引子。她難道不想念子女和兒孫,文中的字裏行間充滿了對家人的思念和期盼,她把這種大愛深深地埋藏在心裏。獨自享受那份孤獨。孤獨的人只要具有愛心,他仍會有孤獨中的幸福,如雪萊所説,當他的愛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羣中無可寄託時,便會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並因此而感受到心靈的愉悦。每天早晨和晚上,媽媽會到菜園裏看看蔬菜,澆澆水,除除草,那種感覺,跟當初養孩子的時候一模一樣,心裏滿滿的全是幸福和滿足。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書中的媽媽是一位堅強的媽媽,人老心未老,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都要讓自己的生活詩意一點,忙中享受其中的樂趣,閒時分享其中的愜意,富時享受物質的多彩,貧時不忘現時的擁有。只要我們擁有一顆愛的心,我們都會領略生活中不同的景象,領略旅途中不同的風景!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4

有這樣一份工作,需要一天24小時,一週從不間斷,一年到頭都沒有休息日。這份工作不但得任勞任怨,沒有報酬,還得十八般武藝樣樣傍身。這份工作不僅需要上得了講台,能講故事、唱歌,還得下得了廚房。到底是什麼工作那麼辛苦?那就是———做母親。

暑假,朋友借我一本書。這是一本由96歲的母親和72歲女兒合寫的——《有一天,媽媽老了》。我和媽媽一起閲讀完後,我又拜讀了N遍,每次都感到心裏酸酸的,眼眶裏總有淚水在打轉。這本書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透徹的體會到了子女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從小我就是個“多災多難”的孩子,總不讓父母省心。小時候,我常常感冒發燒,媽媽三天兩頭就帶我往醫院跑。我上一年級時,被查出體內有囊腫,媽媽非常着急,馬上帶我到杭州兒保化驗檢查,醫生説沒什麼大礙了,媽媽才鬆了一口氣……在姐姐上小學,我還在幼兒園時,爸爸就出門打工去了,家中只剩下媽媽一人照顧我們。因為我的體弱多病,媽媽常常忙得團團轉。記得一次學校舉行運動會,我在烈日下中暑暈倒了,老師給媽媽打電話時,媽媽正陪着姐姐在醫院掛吊瓶,匆忙趕到學校的媽媽,又抱着我趕去了醫院。那一整天,媽媽就為我們姐們倆跑上竄下,晚上也不敢閤眼,時不時起來照看我們,那一天就忽然感覺媽媽蒼老了,多出了一根銀髮,這根銀髮見證了媽媽對我們無私的奉獻和永不止境的愛。如果有一天,媽媽老了,我一定把她當成我的孩子那樣疼她,愛她。我一定讓她每天都被我暖暖的愛包圍着。

媽媽,為了我和姐姐,付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曾幾何時,她那光潔的額頭上爬上了幾縷細小的皺紋;曾幾何時,她那細嫩的雙手變得粗糙不堪……千言萬語匯成一句:“媽媽,我愛您!”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5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説:媽媽,我還會再來看你的。這印在書本封面的短短一句話,深深刻在我的心中。

某日和媽媽一起逛書店,那復古陳舊的書面深深吸引了我,茫茫書海中一下子就找到了它的身影。回到家,我更是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書中母親洪榮女與女兒黃安娜的感人故事深深觸動了我的心靈。

書中,一個七十多歲的母親通過自學學會了認字寫字,通過文字來寫下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母親時常會在電話旁等候着子女們的來電,或許自己都沒察覺到,那麼多的時光已經悄悄溜走了。

母親獨自生活是十分孤獨的,在首爾家的屋頂上,母親種了一些青菜和野菜,閒來無事,總會給它們澆澆水。母親想念子女時,只有翻看那相片,沉浸在回憶中。每當子女來探望她時,她總會十分欣喜,燒好飯菜,靜靜等候着子女的到來。

“媽媽,我還會再來看你的。”母親的這一生,都是因為這句話,在無數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中等候,心中有了期盼,所以死撐硬撐也要好好活着。

看完了這本書,輕輕合上書本,心中惆悵萬千。從未有過一本書如此打動我,腦海中自己母親的身影久久揮不去,不知何時,那一條條魚尾紋已經爬上了她的眼角,雙眼不復以前一般明亮清澈,更多了幾分滄桑。也不知何時,她開始嘮叨起來了,我十分不耐煩,但一想到,或許也是應了書中的那句話:人老了,得多説説話,才能戰勝孤獨。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6

一口氣看完了韓國暢銷書《有一天,媽媽老了》,感慨萬千。一邊讀一邊對比自己。書中96歲的媽媽和72歲的女兒與我和媽媽又太多的相似,讓我又回味了我們一家幾十年的生活及情感經歷。

書中的媽媽大字不識,活到七十多歲才開始自學寫字,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寫下了八本日記,她用樸素的語言記述了她與六個子女的血脈親情,因為真切,所以動人。尤其是她老年生活的孤獨寂寞,盼望親情又不願去打攪孩子們的心裏描述,以至於她90多歲了還爬在地裏幹活。承受孤單才能享受自由,從老年人的角度看,我是認同這個觀點的。她的一生坎坷多磨,為了六個孩子的成長,她頑強的抗爭着,她是一位偉大的媽媽。當然,孩子們對她也孝順有加,儘量尊重她的意願,讓她自在的生活。

我的媽媽同樣是一個頑強的女性,一生為了五個子女忍辱負重的生活着。媽媽在85歲那年因摔跤而卧牀不起,十年來反反覆覆十餘次受傷,使勤勞堅強的她一步步失去自理能力。今年又一次摔倒,又一次顱內出血,經過兩個多月與死神的搏鬥,生命力超人的媽媽似乎又有可能起死回生。

如果媽媽還能好好活一回,我們將會以千萬倍的小心去呵護她,再也不會讓她摔倒。我想象着讓辛勞一生的媽媽住進即將投入使用的寬大的新房子的模樣。哪怕只能坐在輪椅上,只要她活得不算太痛苦,我們還是想她多活幾年,到我72歲,媽媽正好100歲,有媽媽陪着我一同慢慢變老的感覺一定不錯。

有媽的地方就是家,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麼多年來,媽媽就是我們心中的太陽,她住在哪裏都會吸引着我們奔向她。每次離開,她都會淚眼婆娑,依依不捨。天下的媽媽大概都是如此,需要子女的陪伴又不忍心太苛求,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在矛盾中老去。

應該多去陪陪媽媽,雖然她説不出話來,但從她的眼中我感覺到了她的需要,親情,是不能用金錢、物質、保姆來替代的。

願天下的媽媽都健康長壽,願天下的兒女都孝心長存,不留遺憾。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7

榮洪女在70多歲時開始學認字寫字;20多年的筆耕不輟,悄悄書寫家庭往事;96歲高齡離世,留下十幾本沉重的日記本。這些日記記載的,僅僅是生活?不,記載的更多的是愛。在她所剩無多的人生時日中,帶着一種對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戀,寫家中的瑣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勞作,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對家人的愛。

當我們長大了,為人父母時,我們才能體會的出父母養育我們是多麼的不易;當我們擔心子女更勝擔心自己時,才能明白自己的父母當初有多擔心我們…

當我們呵護自己子女的時候,請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呵護一下我們年老的父母;當我們牽着兒女的小手走路時,請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多攙扶一下我們年邁的父母;當我們利用休息時間陪伴子女的時候,請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陪陪自己的父母…別等到我們大了、他們老了、我們懂了、他們不在了的時候才知道感恩,別等到我們失去父母的時候,才知道父母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麼的重要!就像《有一天,媽媽老了》封面所言:“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説:媽媽,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看過《有一天、媽媽老了》之後,令我最難忘懷的是一篇記錄“媽媽”失去木男的那篇日記。講述了“媽媽”對木男的思念及歉疚之心,她愛木男,但當時是因為家中的喪事無暇照顧木男,以至於木男腹瀉不止,後又沒有及時醫治最終導致木男年幼夭折,木男的離去是“媽媽”這輩子心中的痛。每個孩子,他的喜怒哀樂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孩子病了、痛了、難受了,他們的父母勢必更加難受。這不得不讓我聯想到自己,我想起了女兒生病難受時賴在我懷裏的情景,想起醫生要給她抽血打針她哭着哀求的'聲音,想起女兒輸完液體都會留下輕微的淤血的小手,我的淚水總是止不住的掉下。這就是愛,是我對我女兒的愛,就是因為這愛,更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媽媽對我的愛比我對我女兒的愛更甚,媽媽對我的付出從來不求任何回報,小時候媽媽擔心我的學習,畢業了媽媽擔心我的就業,就業了媽媽又開始操心我的婚事,而現在媽媽又辛苦的開始幫我帶女兒…媽媽總在操勞,而操勞的對象永遠是我,我愛我的女兒,更愛我的媽媽。回報父母的愛,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陪陪父母,守護在父母身邊。

鳥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要時刻有一顆感恩的心,當我們的父母老了,我們不要抱怨他們的無能,因為我們同樣也會老,也會像父母那樣漸漸的老去。在他們還在我們身邊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常回家看看,不要到沒有這種機會的時候才來懺悔。

希望有一天,當父母垂垂老矣,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得時候,我們能用一顆感恩的心緊緊地握住他們的雙手,陪他們慢慢地走,就像當年他們牽着蹣跚學步的我們一樣。

希望有一天,當父母體弱多病,躺在牀上等人照顧的時候,我們能用一刻感恩的包容心,細心照料他們,直到他們康復,就像當年他們照顧那個只會在牀上咿呀亂叫的我們一樣。

希望有一天,當我們老了的時候,我們的子女也會像愛他們的子女一樣來愛我們。點滴感恩、温暖親情,愛,勝過一切。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8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説:媽媽,我還會再來看你的。”這句話出自韓國暢銷書《有一天,媽媽老了》的封面,看到這句話,不禁感慨萬千,心潮澎湧。於是,我一邊讀一邊對比自己,不覺間便一口氣讀完了整本書。

這是一本感動韓國億萬讀者的動人家書,書裏的她是一位普通的韓國母親,在人生的晚年七十多歲時開始認字寫字,並用寫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了她內心豐富多彩的世界。在她所剩無多的人生時日中,帶着一種對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戀,寫了家中的瑣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勞作,及對家人的愛。字字句句,戳人心絃,讓人淚目。

這些日記,是她的女兒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的。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日記足足有八本,這位老媽媽患病已經有十年之久,居然還能堅持寫日記!儘管有很多的拼音,儘管有些句子是斷斷續續,但還是讓人很震撼。讓人不禁會想,這該是一位怎樣堅強、善良、温柔、勤勞的母親。如果不是這些日記,恐怕我們永遠體會不到老母親的真正情感!日記裏寫盡了她對孩子們的愛,而這些愛在每一頁中蔓延……

正如古詩中所説,“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兒行千里母擔憂”,那種濃濃的親情躍然紙上。對照自身,我既是母親,又是女兒,更是兒媳,這些年因為自己孩子較小,需要照顧的地方很多,很幸運,我有一個勤勞、善良、熱情、樂觀的婆婆,幫我照看家裏的寶貝。幾年來,需要感謝的婆婆的地方多如繁星。

這些年來,由於自己一直忙於工作,忙於家庭,忙於孩子,而對父母的關愛似乎明顯減少,而他們對我們做兒女的,似乎也是在等待中度過。每次從父母那裏離開也總少不了這句話: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想想看,每當家裏有事,父母總是自己解決,從不打擾我們當兒女的。捫心自問一番,你是否真正問問父母是否過得開心快樂?你是否真的以為父母不期待我們的探望?你是否真的換位體會過父母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這樣的情景再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爸爸媽媽每次來家裏,都會提來很重很重的大包小包,媽媽都會很貼心地為我們精心準備各種自制的點心,儘管每次都是經典款式。我在想,我平時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每次也基本都是匆匆去,又匆匆回。而每次電話之後,媽媽也總會説上一句,你要是沒有時間就別來,我們在家裏都挺好,沒事兒就多打打電話就行。

多少次之後,我也終於發現,原來媽媽所説的,不過是寬慰我們的話而已。老兩口因為都是高血壓,生病感冒似乎是家常便飯,但是基本每次都是自行解決。事後還總是會安慰我們説,你們都沒有時間,也都沒有大空,我們自己能解決的就自己做了,哪有那麼多的理兒挑啊。而父母得到的迴應往往都是我們幾個兒女的一頓遲來的嘮叨,這嘮叨裏,卻是摻有各種的味道。仔細想想,父母也都是站在他們的角度,為我們考慮而已;而作為兒女的我們,又何曾處處以他們為首呢?

電影《桃姐》中講述的老人,他們需要更多的是子女的陪伴,一個電話,一個問候,也足以讓老人高興好多天。他們需要的不是金錢,不是買了多少營養品,更加不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嘮叨話。

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我們似乎忘記了反思自己每天的行為。我們不會再像以前,用煤爐子做飯,需要幾小時;我們不會再像以前,在家裏一坐幾個小時,陪父母拉拉家常;我們更加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纏着父母給我們講專屬於他們的愛情故事。而更多的可能是當父母想要見我們一面時,才隨便打一個簡短的電話;當父母不經意間犯一個小小錯誤時,動不動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嘮叨幾句;而在飯店吃飯時,有什麼話飯桌上説完,也就算回家了。

在這個追求速度的時代,我們失去了什麼?殊不知,他們也如童年時代的我們,需要兒女的寵愛啊!我想“陪伴”應該就是最貼切的解釋。

父母年事已高,不再年輕,趁着他們還在,我們應該有事沒事常回家看看。正如歌詞中寫的一樣:常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

刷刷筷子洗洗碗;常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書的封面上説:請別讓母親在空等中老去,如果你還有機會,請常回家看看;如果你沒有機會,請相信她已經原諒你。

於是,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電話……

《有一天,媽媽老了》優秀讀後感9

《有一天,媽媽老了》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女兒和一個年邁的老母親之間的故事。女兒一開始很不孝順母親,常常對她發脾氣。後來女兒終於認識到自己錯了,經常給母親買這買那,認為這樣就是孝順母親。但她還沒懂得母親最需要的是什麼,其實母親最需要的不是各種各樣的禮物,而是她的陪伴,哪怕是電話裏的一句問候也好呀!等女兒覺醒後,老母親卻撒手而去了。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特別是作者(書中的女兒)的日記中“才剛覺悟,您就厭倦我了,您就想去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了,您走的這麼早,是因為我太不孝了嗎?”這句話。讓我懂得要趁父母在的時候,要多多陪伴他們孝順他們,要不然等父母走了,自己就後悔莫及了。

讀了這本書,還讓我懂得:不要一味向父母索取,不要對父母的需要視而不見。我們的要求,父母總會一一滿足我們,所以我們也應該想千方百計去滿足父母的需求,做個孝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