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靈魂的事讀後感-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1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靈魂的事讀後感-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靈魂的事讀後感-讀後感

這是靈魂的事,為何要以肉身的體驗去否定呢?

“靈魂”,向來與宗教捆綁。有人對於靈魂的存在深信不疑,有人則認為這只是宗教用一些超現實的事物來“禁錮”信教者思想的方法。我向來是不相信那種與宗教或是靈異所捆綁的靈魂的,我不信在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前一瞬會有一個我們看不見的名為靈魂的東西鑽入母體,也不信這東西會在一個人生命終結的一瞬飛出那具必然會腐爛的軀殼,去尋找下一個母胎。人類的生命本就是一個不斷通過增加周圍物質的熵增來維持自身熵不變的過程,最終維持不住便與周圍物質融為一體,幫助其它的生命去維持它們的熵值。

“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這話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畢竟人的生命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和花鳥魚蟲也並沒有什麼不同,那麼何必要執着於生死,苦苦追尋富貴呢?於是很多人將這話奉為圭臬,每日只求尋歡作樂,得過且過,畢竟“命”與“天”怎能為我所掌控,不如着眼當下,及時行樂為好。有意思的.是,這些人將此話放於心頭或掛在嘴邊,而每次提及此話便不由得強調了“生死”、“富貴”,便不由的想到如今的虛度時光,卻必要經歷死亡,也無法觸及富貴,於是“及時行樂”轉為“樂極生悲”,人生何其苦的感歎便也就不由自主地發了出來。

因而我覺得,人是有靈魂的,這種靈魂與那種宗教上所説的靈魂不同,它從沒有任何具象的表達,也不會賦予或剝奪一個人的生命,它只是存在着,並且需要我們每個人或去追尋,或去等待,或去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那一份。

不幸的是,我們總是被肉體的感覺牽着走的。

譬如,當我們在網絡上看到與自己所持不同的觀點的時候,我們肉體的感覺總是在強調,這人竟然與我的想法不同,他是傻子嗎?這個人説的話太荒謬了!我必須要反駁反駁他,這種傻子也許就應該言語攻擊他!於是網絡上時常有網絡暴力的行為,網絡羣體或個體的罵戰更是屢見不鮮。然而靈魂一直在告訴我們,傾聽別人的聲音,豐富自己的見識,和平的與人交流,為了追尋真理而探討問題。只是這種聲音太過於微弱,如同鬧市中的一絲歌聲,不去追尋這種聲音,不去靠近它,不去刻意仔細的聽是聽不到的。然而當你追尋到了它並且遵循了它的教導,那種經過討論發現真理的快樂感絕對比罵戰中將對方壓過一頭的快樂感要來的更加深刻、更加持久。

再比如,現在有三種獲得快樂的方法——看搞笑段子、聽相聲、看名著。如果我讓大家留言自己更傾向於哪種方式,我相信大多數的人會選擇聽相聲,因為看搞笑段子有些太過於低俗,而閲讀那些“枯燥”的名著又會讀不進去。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三種方法都會讓我們獲得快樂。看搞笑段子,我們會對着屏幕忍俊不禁,但是過不了幾分鐘那種感覺就會消散;聽相聲,我們在聽懂內涵後會哈哈大笑,並且會回味一段時間;而看那些經典的名著,我們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讀不進去,但當我們強忍着這種“痛苦”讀進去之後,我們獲得的會是最為長久的快樂,這種感覺甚至可能伴隨我們的一生。這便是不同等級的快樂,而這些靈魂的事,便是最高級的快樂。

馬斯洛有一個需求層次理論,他將人的需求分成五個層次,其中最低等的是生理需求。我覺得,其實人在獲得每個層次需求的滿足的時候,所付出的艱辛或是努力是差不多的。我們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裏面為了生理需求的滿足有多麼的努力,那我們如今為了更高層次需求的滿足就要付出相似的努力,只不過這種努力不單單侷限於身體,還有思想。單是想想那種險惡的原始森林的環境就足以嚇跨現在住在鋼筋水泥之林的大部分人,所以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安於現狀,不願去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單是看看那些“經典名著”的前幾頁,就足以讓習慣了快餐文化的大部分人放下書本。然而我們的靈魂就在那裏,如同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確定食不果腹的日子終將過去,靈魂的事,與肉體的不同,我們的人生幸福與否,與肉體無關,而在於靈魂。

有關靈魂的一切,是一場苦旅,思想的苦旅,精神的苦旅。

有時我們層次太低,靈魂似乎遙不可及,我們需要苦苦追尋;有時我們走的太快,把靈魂落在了後面,我們需要苦苦等待;有時我們發現我們的靈魂不夠完美,需要苦苦打造。

這一切都是苦的,但就像歷盡艱辛最終到達山巔,一切美景盡收眼底,連曾經痛苦的腳印都變成美好的回憶。所以説這是靈魂的事,不必用肉身的體驗去否定。(龔浩楠)

Tags:靈魂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