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文化苦旅的讀後感9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9W

《文化苦旅》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餘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讀後感相關內容,歡迎查看!

篇一:讀《文化苦旅》有感[300]

這是一本苦澀的回憶,憂慮後的會心,冷靜後的淡然,蒼老後的煥發。有人説餘秋雨的人生富有彈性,蹣跚的步伐下卻有着一份少年的激情,尋尋覓覓于山山水水拾取那一地遺落的美好。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他的口吻他的思緒,都夾雜着不同的感情。

豐富的閲歷,深厚的底藴,以土作紙,以人代筆,從小橋流水的江南到寒天凍地的北國;從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到別有風情的西南邊陲,或深或淺橫橫縱縱的線條,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文化宏圖,那墨色是多彩的,令人振奮的。這些恢弘的粗壯的線條,似是要一躍千年,拉扯出那些歷久彌新的故事

一次沙漠中的旅行,一次歷史長河的徜徉;一曲離殤,一段苦旅。對封存的,久遠的文化的苦行僧式的體驗與探尋。“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歷史的真實讓人沉思,讓人震撼;生命的過程讓人沉澱,讓人豁達,人類的大智慧又豈止於此。苦旅,是一次超越時空的旅行。

篇二:讀《文化苦旅》有感[300]

某些文化在某個時期鼎盛過絢爛過,隨着時間的沖刷漸漸地淡了,而餘秋雨正是發現了這些塵封點,書中的歎惋、怒斥與號召,決然是有意為之。意在喚醒人們警醒人們關注起身旁正在淡去的文化痕跡,讓它們消失的慢一點再慢一點,這樣我們才有時間去汲取點殘餘的營養。書中的故事多是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這本書中,彷彿找到了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感覺。

通過餘秋雨滄桑而深邃的眼眸,我看到了文化的力量,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與國家的歷史中。小至企業,大國家,其強盛均與文化密不可分。健康的文化是一劑良藥,它能消除懈怠化解煩惱由內而外迸發出一股正能量。古老的文化是一壺茶,有苦有甘越品越濃,在温婉的茶香中釋然,在百轉千回中回味昇華。先進的文化是一盅酒,帶給你激情與動力並深深陶醉其中。一場煙雨一場夢,一段苦旅一段救贖。這其中,苦在於身,甜在於心。

篇三:讀《文化苦旅》有感[300]

美,不是罕見,其實就是平實。

也許佛家説得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這是一個從平凡到不平凡的脱變過程。一間陋屋,一位老尼,一灣清泉,幾隻玄身水鴨,還有環繞的沙山,就是一幅美麗風景畫的全部內容。試問,如果單單隻有環繞的沙山,或是隻有水鴨,畫面將會如何?單調的事物無法獨立存在,互補的方式使她更加美好。貓兒沒有老虎龐大的身軀,卻有種鋒利的爪子能夠爬樹。毒蛇沒有堅硬的盔甲,卻有讓人害怕的毒液。自然地互補使他們生存了下來。一望無際的沙丘中,安安靜靜的月牙泉就流淌在那裏,也就形成了美麗的風景。

美,不是轟轟烈烈,其實就是互補。

一篇好的文章,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辭藻,一幅有意境的繪畫,不需要過多的色彩,一首動人的歌曲,不需要複雜的旋律。美不是偉大,不是罕見,不是轟轟烈烈,他更多的藴涵在簡單的人文和自然當中。

其實美,就在身旁,就在平時,就在互補。

他就是如此簡單。

篇四:讀《文化苦旅》有感[300]

僅僅是那麼幾頁,淚水已經在眼眶裏打起了轉兒。《文化苦旅》給人的是無限的震撼與感動,區別於小情小愛的矯揉,來得更為洶湧,來得更為真實。這是凝結在中華五千年山川日月間的永恆不朽,這是生長在炎黃子孫心口與生俱來的特殊情結。

翻閲書卷,我幾欲吶喊,幾欲哭泣,為那曾驚豔了世界,現在卻面臨凋零的中華文化之花。循着墨香,我彷彿也追隨餘秋雨先生的腳步而去,沿着長江黃河,沿着茫茫大漠,沿着重巒疊嶂,沿着累累白骨……中華之文脈,中華之歷史,但凡細究,皆是血淚。這個古老的國度,至今猶立斜陽,而斜陽如血,風起雲湧,傷口不愈,它仍孑然一身,身後事瑰麗,亦是不堪,身前卻黃沙四起,風煙彌散。然而這一身素衣所沾染的斑斑血淚,它竟不知怪誰。是怪那用炮火轟開國門的蠻夷,還是怪世俗、現實的兒女?唯歎奈何。

篇五:讀《文化苦旅》有感[300]

《筆架山憶寂寞千載》儽儽月光,照見一個孤獨的身影踽踽獨行。山河故夢都踏遍,聽雨消磨;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看白日昌榮繁盛的羅馬古道於暗夜湧起多少殺戮與罪惡,望鬱金香裝點的夢幻荷蘭紙醉金迷慾望迭起,歎斑駁的莫高窟風霜盡染聲嘶力竭仍擋不住無知的斷送,尋碣石盡頭隱居的半百風霜刀客,一段嘔啞往事釀入歲月的酒,灼熱滿喉,守一輪古城的日落,照見當年伏屍百萬血成河,雨淋白骨無人收,而今黃沙茫茫,朔風中誰兩鬢蒼蒼?惜英雄縱然才氣無雙,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客。

是誰一襲單薄長衫被暮色埋葬,終以不顧,浮華塵埃不染半點?而今又是誰甘願墮入名利之爭,泯滅良知換上市儈的嘴臉?夢迴之時是否會記起,曾有一聲短笛,悠悠揚揚相伴走遍綠水青山?

曾經年少,以為真有純粹的信仰。原來,有利可圖時,文化亦成了一種手段!

書香不耐人世薄涼。

Tags:讀後感 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