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李逵負荊的讀後感範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4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李逵負荊的讀後感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李逵負荊的讀後感範文

李逵負荊的讀後感 篇1

元代水滸戲中最著名的還數康進之的《李逵負荊》。小説成書在後,其情節可能直接採自本劇,這也是現存元雜劇中唯一與《水滸傳》故事相符的一個劇本。劇中敍惡棍宋剛、魯智恩冒充宋江、魯智深,擄走酒店主王林的女兒滿堂嬌。李逵下山聞知此事,勃然大怒,回山砍倒杏黃旗、大鬧忠義堂,指斥宋江、魯智深玷辱梁山名譽。後三人同去酒店對質,方知是歹徒冒名作惡。李逵深悔莽撞,負荊請罪,並協同魯智深擒獲歹徒,將功補過。

這是一出用“誤會法“構成的喜劇,但並不是一味在“誤會”上湊熱鬧,而是同人物的性格滲透在一起,矛盾的發展合乎情理。劇中的李逵是一個令人喜愛的形象,他是非分明,愛憎強烈,忠於梁山的正義事業,為人坦誠豪爽而又天真魯莽。作者用了較細緻的筆法從不同側面來描寫這個莽撞漢子,使這個形象顯得豐滿生動。如一開始李逵聽了王林的哭訴,又見到所謂“證據”,便怒不可遏,回到山寨不由分説便拔斧砍旗,又與宋江以腦袋為賭,立下軍令狀,顯示他嫉惡如仇、火爆而不顧後果的個性;在下山對質的過程中,他因先入為主的。成見,對宋江和魯智深的一舉一動都表示懷疑,好像很精明,卻在這種“精明”中愈發顯出他的憨直與魯莽,讓人忍俊不禁;真—相大白後,他懊悔起來,於是裝糊塗耍無賴,以保住自己的腦袋;最終抓住了歹徒,他又得意起來,自詡為宋江、魯智深洗刷了壞名聲。戲劇中性格魯莽的人物最容易寫得簡單化,《李逵負荊》卻避免了這樣的毛玻魯智深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粗中有細。就拿魯智深救助金家父女時,不是先打鄭屠逞一時之快,而是先將他們父女倆安頓好,讓他們先逃走,並且擔心他們跑得不夠遠,“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裏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

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徑到狀元橋來。”兩個時辰等於4個小時,平時我們等公共汽車,5分鐘都心煩氣躁,而這個脾氣火爆的魯智深,卻能穩坐枱山一般,這份耐心卻是值得讚佩。再説,魯智深打了鎮關西3拳之後,發現鎮關西出得氣多,入得氣少的時候,採用的脱身之計更是絕妙,一句:“你這廝裝死,懶得與你計較”,便順理成章的逃離了案發現場。

其應變之快,讓人讚歎。在梁山好漢中,魯智深暴打不平的次數最多,而且他每次都送佛送到西天,從沒有考慮不周,而留下禍水的時候。很多人認為魯智深是水滸中的第一好漢。而且,幾乎説有的《水滸》的評論家,都給了魯智深極高的評價。比如,金聖歎曾經説過“寫魯達為人處,一片熱血直噴出來,令人讀之深愧虛生世上,不曾為人出力”。

一般來説,魯莽的人武功總不會達到至高境界,而李逵的武功更是不入流。但李逵和排名第97的李雲、排名98焦挺交過手,結果是一平一負。在梁山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李逵就沒有單條贏過有名有姓的敵人。可見李逵武功確實不怎麼樣。李逵的魯莽,還體現在他對宋江的盲目服從上,李逵在梁山的實際工作其實是宋江的`貼身保鏢。他基本上很好的完成了這項工作,而且對於宋江的話,李逵幾乎言聽計從。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李逵混得了一個不錯的排名,第22位。

李逵負荊的讀後感 篇2

他是一團火,一團抗爭的烈火。在他身上永遠體現着性格的徹底自由與無拘無束。他不是神化的孫悟空,他只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現實中桀驁不馴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縛他都不放在眼裏。他要用他那兩把板斧砍盡天下不平事。施耐庵將自己對於社會、制度、正義不得伸張的不滿淋漓盡致地揮灑在李逵身上,同時又寄託了作者對反抗和自由的熱切向往。我想,李逵未免是激進的。但在社會文明的今天,人們是否被處處是規條條是律的社會磨光了個人主體思想的稜角,在其中個性不也是被磨平了嗎?我對李逵的讚揚,並非讚頌他處處違規犯律,而是欣賞他在嚴酷的社會中依然保存着人心最底處的激進思想,他沒有成為時代的奴隸,沒有套上社會的枷鎖,他要反抗時代的不平,這正是他的可貴之處。

可現在的人們,精神與思想的無拘無束似乎被條條框框束縛了,被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所消磨。社會的文明,人的精神與思想理應進入更為人性化的深層境界。人的社會不能沒有規定條例,人們理應遵守,但人們本應在叱吒千里無拘無束的思想境界中開拓更廣闊的空間,讓精神理想超越古人,卻沒想到反讓古人當了自己的模範。李逵反抗與自由的思想精神永遠都昭示着人的行為可以有所依託、管制,但人的精神與思想決不可消沉、低迷與戴上世俗的枷鎖。

李逵負荊的讀後感 篇3

最近,我看完了《水滸傳》這本書,很喜歡梁山108將中的李逵,最喜歡他的忠義、莽撞和傻勁。

先説義,在第四十回中,松江、戴宗被黃文炳陷害,被判死刑。在法場時,梁山伯眾好漢及時來救,只見一人赤身赤腳,揮舞兩柄大斧,一陣亂砍亂殺,領頭衝入法場。眾好漢在他身後,拼命的殺出了一條血路,終於救出了宋江和戴宗。這個人就是李逵。可以想象,劫法場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可是他為了救宋江和戴宗,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冒着可能被冷箭射死,被槍刺死,被刀砍死的危險,奮力衝殺。這個情節,把他那“黑旋風”的綽號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不負“天殺星”的稱號!

其實,他最突出的是莽。在第四十三回中,他接了老孃回梁山泊,在經過一座山時,他老孃要喝水,他好不容易才弄到了半碗水,結果老孃卻被老虎吃了。悲痛萬分的他連殺了四隻老虎。雖然殺了四隻老虎,為母親報了仇,可是他全然不顧實力,多麼莽撞啊!

傻,也是他一大有趣的特點。在第三十八回中,為了給宋江抓魚,和張順發生了摩擦,打了起來。在陸上,他把張順打得鼻青臉腫。張順跳入水中大罵,激他下水,他果然也跳了下去。可是人家浪裏白條的稱號可不是白吹的,結果他被連按水中N次,喝了滿滿一肚子江水,上岸後直吐白水。他的水性不好,可仍然放棄了自己的優勢,入水和因水性好而聞名的張順鬥,用自己的劣勢和人的優勢比,自然吃了大虧。

不過,雖然李逵又傻又莽,但是,每次想起他乾的那些事都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我還有一點佩服。我喜歡這樣的李逵,義、莽、傻俱全的李逵!

李逵負荊的讀後感 篇4

水滸傳裏有一位長的像牛一樣強壯的身體,黝黑的皮膚的大漢,他叫李逵,江湖人稱“黑旋風”。因為他的體型長得結實,所以也有人叫他“鐵牛”。李逵是戴宗手下看牢房的小卒,宋江、戴宗被押赴刑場殺頭時救了他們,在替他們報完仇後跟大夥上了梁山。上梁山後,李逵想念家中的母親,於是下山接母,途中還遇到了冒充他名字攔路搶劫的李鬼。李逵揹着母親回梁山時,母親被老虎吃了,他一怒之下把老虎一家四口都殺了。李逵不願意招安,於是曾大鬧東京城,扯了御筆詔書,要殺欽差,甚至揚言打入東京城,為宋江奪了皇帝位子。可是最後梁山還是被招安了,招安後,李逵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最後,宋江飲下御賜毒酒時,怕李逵知道後會造反,壞了自己的忠義之名,就騙李逵也喝了毒酒。

李逵雖然是個魯莽的人,但他武藝高強,是梁山泊中不可或缺的好漢。在劫法場時,要不是李逵殺了劊子手,宋江、戴宗在梁山好漢救他們前就已經被劊子手殺了。在打戰時,他立下許多戰功,但他有個缺點,就是喜歡殺人,在劫法場後撤退時,只要有人擋住路,不管是官兵還是百姓,一律都殺。雖然他殺出一條血路,但許多無辜的百姓甚至小孩都被殺了。李逵對宋江很忠誠,甚至宋江騙他和毒酒,他也沒有怨言。李逵賭輸錢時,戴宗勸宋江別借錢給李逵,宋江説:“區區十兩,何足掛齒,由他去賭輸了罷。”

李逵又去賭博了,把宋江的銀子給賭輸了,李逵耍賴想不付賭帳就動手打人。宋江把李逵賭輸的錢還給賭客並對李逵説,兄弟要花錢你宋哥哥這兒有的是,只管開口就是了,賭帳是不能賴的。宋江每次喝酒都叫上他,帶李逵出入江州各個高級酒樓。李逵為人兇暴粗糙,基本上沒有什麼朋友。現在宋江對他這麼好,所以李逵就死心塌地地跟着宋江了。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