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9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1

這幾天,我又把《海底兩萬裏》讀了一遍,它真讓人回味無窮呀!

《海底兩萬裏》講述了:1866年有些船遭到一個大型不明物體的襲擊。為了航船的安全,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逐,但戰艦遇難,阿龍納斯教授和兩位同伴被“海怪”所救,並發現它是一隻名叫“鸚鵡螺號”的艇,認識了尼摩艇長。他們在海底進行了兩萬裏的遨遊,最終還是逃離了“鸚鵡螺號”返回了陸地。

《海底兩萬裏》不僅讓我們認識了勇敢、執着、真誠、關愛……也讓我們遊覽了七大洋,欣賞到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更讓我們學到了有關海洋的知識。

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同時也在告戒我們在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防止被壞人利用,做危害人類自身安危的事;提出要愛護海豹、鯨、鯊魚等海洋生物,不能大量捕殺魚類,不然等待我們的,只有它們的滅絕和生物鏈的毀來滅!

是呀!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好它們,讓它們快樂成長!而不是傷害它們,現在,有些動物對人類已經有警覺心了,再這樣下去,動物就不會再信任人類了!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和我們離的很遠,其實這離我們很近。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20xx年巴西的一位老人救了一隻瀕死的企鵝,然後將它放歸海里,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年,企鵝居然來看老人了,八個月後再次離開,就這樣,每一年企鵝都會遊大約8047千米回來看老人一次,老人説:“我就像愛孩子那樣愛着企鵝,我相信它也愛我。”動物也是有靈信的!也是會感恩的!它們也是一個個生命,我們應該保護好它們。

然而,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愛着動物!每年,全球因魚翅而喪生鯊魚最高近7300萬頭,從人類大規模捕撈開始,藍鰭金槍魚減少約94、5%,商業禁止捕鯨28年來,全球仍有約五萬頭被捕殺,世界上藍鯨不到50頭,這麼多海洋生物都被人類捕殺了!再這樣下去,海洋生物真的要滅絕了,你可能覺得滅絕就滅絕了,可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人類!不要讓我們的後代只能看到生物的標本!

我們要像尼摩艇長一樣保護海洋生物。

雖然我已經讀完了《海底兩萬裏》,但那些曲折動人的故事卻讓我久久不能忘記!讓我們行動起來吧!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2

寒假裏,我讀完了《海底兩萬裏》這本書,這本書生動有趣,也有很多驚心動魄。

這本書主要講了法國博物學家阿羅納克斯在海底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出現了一隻被判定獨角鯨的巨大生物經常使船隻失事。於是阿羅納克斯接受邀請參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動,但是在追捕海怪的行動中卻不幸落水,被囚禁在了動物的體內。隨後,他發現這並不是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特的潛艇“鸚鵡螺號”。這艘潛艇船身堅固,並利用海洋發電,使阿羅納克斯教授讚歎不已,艇長尼摩不吝嗇自己的船隻,邀請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人進行海底旅行看到了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在旅行的途中他們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途中他們經歷了擱淺、野蠻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和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在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阿羅納克斯教授一行人與尼摩艇長不辭而別,回到了家鄉。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大海有了無限的想象,我會想到一個豐富的世界,一片浩瀚無邊的海洋,尼摩船長帶着我們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

最令我敬佩的還是作者那豐富的想象力。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能在海里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而凡爾納卻憑藉他的文字創造出了能在海底深處探險的“鸚鵡螺號”潛水艇,直到很多年後,人們才發明出真實的潛艇,與小説描寫的大同小異,凡爾納的這種想象力使我深深的敬佩。

我還被《海底兩萬裏》中的冰山這一節內容深深打動了。他們在南極地區航行,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最後在他們共同努力下,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他們頭腦清醒,用智慧戰勝了困難。那我呢?我從小到大都很膽小,而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去戰勝它。而《海底兩萬裏》給了我一些勇氣,我應該學習他們的那種不畏艱險的精神!

讀完這本書,我看到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彷彿自己身臨奇境感受到被尼摩艇長帶着一起進行了一場海底的奇妙之旅。在這本書裏讓我大開眼界,讓我感受到了平時感受不到,想到了我們平時想象不到的東西。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3

前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冒險小説《海底兩萬裏》,讀完後我感覺很有意思。

小説講的是:巴黎自然博物館的阿龍納斯教授,他受美國軍部邀請隨戰艦去追捕海中“怪獸”——尼摩船長的潛艇“鸚鵡螺”號。卻不幸成為船長的俘虜朋友,在不被允許離開潛艇的情況下,和自己的僕人康塞爾以及一起俘虜的“魚叉王”尼德蘭,共同目睹了“鸚鵡螺”號在海底行了很長一段路途,途中他們所見到的各種驚險場景和壯麗奇觀。他們是海洋知識的講解者。而尼摩船長和他的“鸚鵡螺”卻從此永遠消失在海洋裏。

這本小説的第九章“章魚的襲擊”最讓我感到震撼,對我觸動很深。船長和水手以及教授等人齊心協力,終於把幾隻巨行章魚趕走了。這讓我想到,團結就是力量,只要團結,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在這本書裏還講了一些海洋生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雪白的肚皮,長着十二排尖利牙齒的波特。傑克遜鯊。看完這兒,我想我們確實應該保護環境,保護海洋,不能讓這種珍稀動物在地球上滅絕。

《海底兩萬裏》雖然是一本冒險小説但卻給了我許多勇氣,讓我勇敢地去面對現實,不要成為一個膽小怕事的縮頭烏龜。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4

《海底兩萬裏》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祕島》。

我小時候的夢想之一就是能買齊這套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儒勒·凡爾納全集,不過由於沒有合集賣,自己的資金也不充分,只能斷斷續續的一次幾本幾本的買,可惜最後,書店缺貨並且決定不在進貨了,讓我的夢想沒能實現。算是兒時的一件憾事。

小時候,還經常分不清童話和科幻的區別,到現在想來,已記不清是因為鄭淵潔的《童話大王》而喜歡上科幻,還是因為科幻故事喜歡上童話。

那個時候,可讀的科幻小説實在是少之又少,國內的科幻讀物我基本都沒有見到過,接觸過的第一部科幻小説可能就是《海底兩萬裏》了。這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1870年的小説,時隔100餘年再次讀起,而且裏面的很多情節都已經變成現實,讓人不得不佩服大師的偉大。

只是當時我還小,有些摸不着頭腦,一會兒覺得其情節並不科幻,一會兒又對裏面的描寫及其嚮往,就在多種古怪的念頭中讀完了此書。此後在讀到《從地球到月球》時,這種情緒達到極致,炮彈登月?我在和飛船比較之後得出了大師也有失誤的結論,不過在我上中學以後,我卻知道了大師的偉大,他的眾多設想,都一一實現,更讓人佩服是,都是提前了數十年在當時看來不可思議的設定。

當年魯迅先生翻譯《從地球到月球》時就驚歎:“中國人做夢夢的是金榜提名,洞房花燭,而法國人卻在幻想征服月球。”在某種程度上來説,威爾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更充滿幻想,但凡爾納的小説卻注重真實。

在《海底兩萬裏》中,凡爾納超前幾十年想象出了潛水艇——小説中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所以人類的第一艘潛水艇就起名為“鸚鵡螺號”,而第一艘核潛艇也叫“鸚鵡螺號”。可見人們對他的敬意。

凡爾納是世界公認的偉人,無數人都將各種榮耀加在了他的身上,但就算是今天,他也不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他的小説並沒有在文學上起到太大的作用,他也不能獲得諾貝爾的那些科學獎,因為他的設計都太過超前,用了太多的時間讓人們製造,但是,他的作品卻培養了一個又一個諾貝爾獎得主。

這樣的功績,恐怕很難有人超越。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5

再次讀完這本海洋著作,心中還是存在這個願望,就是希望隨尼摩船長一起探盡海底所有的祕密,可恨沒有阿龍納斯教授的好運。這本書就是儒爾·凡爾納的海洋代表作之一——《海底兩萬裏》

——題記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説和冒險小説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説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裏》,《地心遊記》,《環遊世界八十天》,《氣球上的五星期》等著名書籍。《海底兩萬裏》是他的幻想小説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名篇佳作之首。

《海底兩萬裏》把讀者從1866年故事開始的是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許多船隻在海上發現了海怪,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追逐怪獸,誰知,落入水中,與同伴落到怪獸的脊柱上。原來是一艘巨型潛艇,之後又被尼摩船長收留,開始他們的海底旅行。

作者和讀者一起登上“海怪的腹中”。隨着尼摩船長和他的“乘客們”飽攬海洋的奇異景觀和各類海底生物與海洋大蜘蛛,大白鯊,鯨魚羣,章魚搏鬥等。儒勒·凡爾納的一切幻想或是推理都是有現實作為基礎的,例如:海底森林,穿越海底隧道,一塊沉沒的陸地;在未來世界,一切幻想皆成為了現實。在《海底兩萬裏》中,尼摩般長説了一句話:“人類進步得實在是太慢了!”幻想其實便是進步的'翅膀。一百多年前的人的幻想在一百多年後成為現實,探索是無止境的呀!

海底的世界非常美妙,我記得《海底兩萬裏》中的“海底森林”那一章,雖然沒有真正的樹木,但是海里柔軟的珊瑚礁讓我極為享受,閉上眼睛似乎也能看見那飄動的海底生物。而文章也不失驚險,其中在南極被困冰下的缺氧經歷寫得最為精彩。潛艇厚達十幾米的巨型浮冰下的海底,從無法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對缺氧症狀的描寫的栩栩如生,讓我都不禁感到難受,直到以人力打開生命之門,開始大口大口地呼吸氧氣,也讓我由衷感歎:人能活着,比什麼都好!

作者還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我推向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刻畫交替出現。讀書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的確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好書啊!

無論如何,這次在書中的勇敢者的探險讓我深深熱愛上了浩瀚的海洋,讓我更加明白了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6

都説書籍是精神的食糧,這不,今年暑假,我又翻開了著名科幻小説家凡爾納三部曲之二——海底兩萬裏。

翻開這本書,我就放不下了。這本書講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跟隨美國軍艦“林肯號”去捕捉鬧得沸沸揚揚的“怪物”,卻被尼摩船長意外“俘虜”,進而開始了一段神祕而又令人難忘的海洋之旅。

合上書,我彷彿在與尼摩船長、阿龍納斯教授、捕鯨手尼德一起乘坐着鸚鵡螺號潛水艇在充滿了神祕色彩的海洋中穿梭,去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探險……我已被書的內容深深迷住了。

想象過後,我又對書中的人物尼摩船長產生了極大的敬佩之情:他彷彿是那麼冷酷無情。但是,當他的一個船員不幸去世時,他卻與全船人員一起,留下了淚水,並將他埋葬;他又彷彿對大陸充滿了憎恨與失望,但卻拿出一箱金條,去支持陸地的人們反抗殘暴統治的活動;他看起來從不幫助任何人,但卻奮不顧身,甚至不惜自己生命地去挽救一個採珠人的生命,並贈他一袋珍貴的珍珠;他對海洋十分鐘愛,所以即使看到了像椰子那麼大的珍珠也只是帶着教授遠遠的觀看,並不把它佔為己有……這些優秀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記得那次他們被困在南極的大冰障下,本意是萬分危急、千鈞一髮的緊要關頭,而尼摩船長卻依然保持着鎮定。即使在嚴重缺氧的狀況下,在完全封閉且與外面隔絕的冰障中,在南極季度寒冷的環境裏,尼摩船長依舊保持着鎮定,一如既往地沉着地指揮着船員們做着打破冰障的努力。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冰障終於被打破。我也開始敬佩起尼摩船長來:如果不是尼摩船長而換作他人,恐怕早已經不知所措了吧?尼摩船長的這種精神不也正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嗎?

回想一下我們九零後,整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彷彿是被泡在了蜜罐裏,而我們所缺少的,卻正是那百折不撓、不畏艱險的奮鬥精神,也正是缺少了那不怕吃苦、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啊!我們也同時缺乏那寶貴的進取精神,不敢想自己會讓世界做出改變。而凡爾納在這部小説裏所“預言”的在當時不可思議的事情卻都得到了實現,這難道不是在向我們説明,人類的潛能與創造的能力是無限的嗎?這也是在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只有不敢想的事情。

合上這本書,我不禁感慨萬分,幾百年前所想象的事情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事實,那我們現在為什麼不去思考如何使我們自己的夢想實現呢?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為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奮鬥吧!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7

從知道有這個書名開始就渴望着好好讀一讀她,懶惰和沒有時間總是很好的藉口,讓人無法推讓,一延再延,才讀完,感悟頗深。

整本書用一個神奇的故事貫穿始終,豐富的地理知識、海洋知識、生物分類知識以及各類氣候、物理學、化學和古生物學的精彩運用,是的作者這樣一艘充滿神奇色彩的水下潛艇式的船帶領着我們一路潛行,去看那些無人知曉的南極冰川,去涉獵那些從來沒有人類痕跡的島嶼和海底世界,這樣的奇思妙想讓人心曠神怡。

海洋的浩瀚無垠我們是有耳聞的,凡爾納用它豐富的知識和經歷帶我們遊歷了有史以來最精彩的海底世界。豐富的知識鋪墊讓學識淺薄的我們自慚形穢,精彩的敍述和編排讓整個故事精妙絕倫、惟妙惟肖,彷彿在書中所涉獵的豐富海洋物種一一在眼前,如作者所想,似作者所見,身臨其境,代入感極強!這樣的文字功底和故事搭配是需要文學實力的,凡爾納讓人看到了另一種文學組織的奇特魅力!

讀完之後我也有許多疑惑,這樣的船為何不被世界所發現,後來發現這本書是科幻小説,解釋了我心中諸多的疑惑。科幻就是提前發生的世界史,看不懂看不明白都不要緊,若干年後我們都會看得懂並享受其中。《海底兩萬裏》中許多精彩的發現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依次來判斷但是人們的思維活躍,是極其有意識的一件事情。海闊天空的遐想,漫無邊際的遊玩,用豐富的知識穿插再故事的收尾,讀完本書之後才豁然發現,這世間如此精彩,你還在獨自等待?

故事精彩,文筆流暢,最重要的是天馬行空和漫無目的的遊玩激發出來對一些常識做酣暢淋漓的書寫,非常痛快!書中許多數學、物理知識都是“我”和“尼莫”船長心算出來的,特別是高深複雜的地理、海洋、物理、化學知識的講解,雖然聽起來很模糊,但依然有實現的可能。最精彩的就是船中的供給了,沒有大米、麪包和美酒,船長和他的副手們充分的發揮人類的聰明才智找到了只給知足的、充滿營養的食物。船的動力系統也射擊巧妙,擁有諸多物理、建築、化學、海洋知識於一身的尼莫船長才有這樣的實力讓一切理論上看起來可行的知識用他那極具魔幻能力的大腦和手轉變為現實中充滿傳奇色彩的船。

書中太多的元素值得書寫,最重要的是對生活、未來的啟迪作用。這些故事能啟動我們去發現,幻想或經歷都能如此精彩,也可以嘗試把所學知識與思考結合,構造自己的精彩世界!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8

剛放暑假,媽媽就給我買了許多本圖書。我翻開的第一本書就是《海底兩萬裏》。我剛開始讀開頭,就對它愛不釋手,迫不及待地想讀到結尾。

《海底兩萬裏》講述了阿龍納斯教授和尼摩船長的探海旅行故事。作者凡而納以追蹤海怪為引子,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畫面。神祕的海怪、美麗的海底世界、莊嚴的海底葬禮……這些故事曲折動人,引人入勝,讀起來使我驚心動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底是什麼樣的海怪呢?我帶着這個問題認真地捧讀了《海底兩萬裏》。這個海怪形狀像紡錘,有時候會發出磷光,它的體積比鯨大得多,速度比鯨快得多,有時會噴出兩條水柱。好多船因為撞到它就沉沒了。經過我的深讀,才知道傳説中的海怪原來是一艘名叫“鸚鵡螺”號得潛艇。

我彷彿也成了“鸚鵡螺”號上的一員,跟隨着尼摩船長和教授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洲和北冰洋。讀完了《海底兩萬裏》,我不光認識了海蜘蛛、角鯊、抹香鯨、鮟鱇、珊瑚還有裙帶菜和髮菜許多海底生物;還學習了光的折射、海溝、水壓等一些海底知識。尼摩船長身上那些機智勇敢、不屈不撓、沉着冷靜、細心認真的精神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讀了這本書,突然有了一個新的願望,將來我也想像尼摩船長一樣坐着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各個海域探險……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9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叫作《海底兩萬裏》。當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裏面的情節讓我膽戰心驚,很想知道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或者驚險地讓我不敢再看下去。那這本書都述説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海底兩萬裏》這裏面的主要人物都有:阿尤納斯教授,一位教授,喜歡探究許多新奇的東西。尼摩船長,鸚鵡螺號的船長,不知道因為什麼,而憎恨陸地上的人類。尼德,動作敏捷,又勇敢又機智,捕鯨技藝天下無雙!康塞爾,阿尤納斯教授的隨從,時刻都肯跟隨着阿尤納斯教授,並且還願意為阿尤納斯教授做任何事。剩下的都是一些小角色了。

這本書主要講了:有一個不明生物轟動的全世界,那個不明生物把許多船隻都給撞出了個洞,使船隻沉到海底。阿尤納斯教授推測他是一頭巨大的獨角鯨,在追捕的過程中不幸落水,與尼德,康賽爾兩人落入了不明生物裏。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不明生物竟然是一個潛水艇,他們在潛水艇上認識了尼摩船長,知道了這個不明物體的名字叫做鸚鵡螺號。他們跟隨着鸚鵡螺號去到了許多地方,最後他們在挪威的一個海中出現了一個大漩渦,阿尤納斯教授尼德康塞爾三人被甩出了鸚鵡螺號,最終被一位漁夫給救了上來,終於逃回了陸地上!

從這一本書我讀到了,尼摩船長很珍惜每一位船員,有一次他們遇上了一隻大烏賊,有一個船員被大烏賊給抓走了,尼摩船長奮不顧身的衝上去,甚至威脅到自己的生命,但最終還是沒有把那個船員給救下來,他知道自己是永遠見不到那位船員了,便木雕般地站在船燈旁,凝視着吞噬了他一位夥伴的大海,淚水奪框而出。還有一次,機房的一根操縱桿折斷了,正好強砸到他的船員的頭上,他整一夜沒有睡,問阿尤納斯教授會不會醫學。能不能救助他的那個船員,最終他只能把他那位船員埋葬在了大海之中。

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朋友,不然偶爾有一天那位朋友就離你而去了,但你還沒有向他表達出你對他的友好之情。世界上的每一位人都是一個生命,不能説你憎恨他,就要把他置於死地,如果説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仇人,你都把他們置於死地之後,你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呆着,又有什麼有趣呢?就只剩下孤獨陪伴着你,你難道會開心嗎?

讀完《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朋友,即使他們對你不好,還是好,我們都應該以一個善心去對待他們,這樣子,如果他們不開心,但是你是開心了,自己開心了,又要管別人説些什麼呢?是吧!

中學生讀海底兩萬裏讀後感10篇10

《海底兩萬裏》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説。每當有空餘時間時,我都禁不住拿起書,津津有味地品味着書中海底世界的奧妙。

這本書的主要故事是在1866年,海上經常出現有怪物襲擊船隻的事情。於是,生物學家阿龍納猜想這可能是一隻大的獨角鯨,他便帶着自己僕人和一名捕魚手去追捕海上“獨角鯨”。不過在追捕過程中出了意外,阿龍納教 授和他的助手、捕魚手被衝進了大海,進入了那個“獨角鯨”。通過那裏的主人瞭解到這是一艘潛水艇,外面全部是鋼板,所以捕魚手的魚叉才會變彎。船長自稱尼 摩,這艘潛水艇名叫鸚鵡螺號,原來一系列的船受襲擊的事故都是鸚鵡螺號造成的。而尼摩船長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復仇。船長尼摩便帶着他們周遊海底世 界,途中遇到許多有趣、奇怪、驚險的事情,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了印度洋、紅海、地中海……足足有兩萬裏。

這本書的科學性是最令人喜歡的。凡爾納將科學知識融入到作品中,讓人喜歡讀,讀的進去。書中涉及了許多生物知識和部分物理知識,例如説:動物的分類、魚類之間的天敵……故事情節非常精彩,不僅使我們開了眼界,還讓我們對不熟悉的海底世界有所瞭解,而且也讓我愛上了科學,真是受益匪淺啊!

最讓我感動的一幕出現在海底。那天,尼摩船長帶阿龍納教 授潛入印度海底去採珍珠,正當他們高高興興回來的時候,發現有個印度人也在一旁採珠。突然間,一隻目光貪婪、張牙舞爪的巨鯊出現在印度人的上方,猛地向他 直撲過去,他往旁邊一閃,鯊魚的尾巴向他一掃,他摔到了地上。正當鯊魚想吃掉他時,尼摩船長主動出擊,展開了一場人鯊大戰。他拿起一把魚叉,向鯊魚進行攻 擊。卻一直沒有刺中要害部位,而鯊魚張開它那如同大剪刀一樣的大口,將船長掀倒在地上。這令我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尼摩船長説過,他已經跟大陸斷絕關係,但 在關鍵時刻,卻為一位普通的印度採珠人和鯊魚搏鬥。我有些懷疑尼摩船長是個不誠實的人。但他後來對阿龍納教授説:“那片土地就是我的家園。”這時候,尼摩船長的身世之謎已經水落石出了,從他的那句話可以看出他是印度人,所以,教授和助手上船時聽不懂他們説的話。從這件事表現了尼摩船長對自己家鄉有很深的感情。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康塞爾的記憶力讓我敬佩,尼摩船長的正義感和勇敢的精神讓我佩服……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這真是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