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我與論語同行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39W

《論語》,顧名思義,就是議論的話,當然了,準確的解釋是,孔子師徒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錄。前段時間在補習班學習了幾個月的《論語》,如今,就寫篇文章來展現一下我的學習成果,也能體現出老師的教學成果嘛!呵呵!

我與論語同行讀後感

古人常説,文如其人。那我們就先了解一下作者吧。據我所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提出“仁”的學説。作為大教育家的`他,招弟子從不問出身貴賤與家境貧富,主張“有教無類”。教學方法上“因材施教”。教給我們的學習方法是“温故知新”。學習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行了,不羅嗦了,切入主題啊。趙普曾説過“半部《論語》治天下”,漢武帝也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論語》的魅力究竟在哪裏呢?你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內容嗎?好吧,Let’s go!

老師常跟我們説“學而不厭”,其實,它就出自於孔子之口:“默而識之,學而不厭,侮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孔子謙虛如此。他勤學終身,終有所成,不正告訴我們,只要你勤奮學習永不滿足就能把學習搞上去。我們班的桂濤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不滿足於自己的學業(其實我認為已非常好),不斷向上,我很佩服她,每次我與她搶第一名的寶座,總是失望而歸,懊惱不已的我決定從今以後向她學習,要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我還不信這個邪兒了!

不過,學習主要是你要有興趣。“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孔子對音樂的痴迷程度,如果我們學習也能這樣,那不就什麼都好説了嗎?可我們生活中缺乏的不就是這種興趣嗎?我們班很多同學那叫一個“瘋”呀!中午回家與晚自習出去吃飯的那點時間,都和網絡約會去了,有的竟還跑到網吧去上網。我無語!如果他們能把這點痴迷轉到學習上,那成績一定名列前茅!該轉變一下痴迷的方向了,我的同學們!

學習搞上去,還要注重學習方法。在《為政》篇裏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思考不學習就會空無所得。所以,我們在學習中,即要學習,也要思考。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從前作文寫不好,喜歡從作文書中硬搬一些好詞好句,爸爸總是説我沒有多少真情實感,我很苦惱。後來,經過漫長的讀書生涯,我終於明白了,別人文章中的各種句型、結構都是由作者情感表達需要而定的。從此以後,我讀書時就會思考一下,我的文章可不可以摻雜這種句子?如果我也這樣寫,應該刪改哪裏?讀的越多,思考的也就越多,雖然我的文章還沒有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也有了不小的進步。

除此以外,我們還要舉一反三。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認為,如果提示學生一個方面,而他想不出另一方面,就不教他了。孔子最不喜歡什麼樣的弟子?學習這一則,你便會明白,孔子不喜歡不會舉一反三的人。你想讓孔子討厭嗎?不想就快學吧!

前文大多談到學習,可學習的前提是什麼呢?是志向、目標。孔子説:“匹夫不可奪志也。”連普通人都不想沒有志向、隨意改變志向,難道你連普通人都不如嗎?一個人如果有理想,有抱負,卻又因為衣食不好而羞恥的人,孔子認為不值得與他談論:“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未足與議也。”孔子還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意思是説孔子十五歲才開始發憤讀書,而他最終有那麼高的成就,説明我們發憤還為時未晚。只要肯“不恥下問”“勤勉於學”,我們也可能成為下一代的“孔子”。加油啊,同學們!

我們知道,《論語》中記錄的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話,卻那麼富有哲理,説明他是一個思想者。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説了很多話,可是有多少有意義的話呢?我們是否應該向孔子一樣,做一個思想者呢?有一句話説的好:“我們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讓我們與《論語》同行,厚重我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