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材料

幼兒園師德標兵先進事蹟材料

欄目: 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57W

幼兒園師德標兵先進事蹟材料【篇1】

幼兒園師德標兵先進事蹟材料

2002年,我懷着兒時的夢想踏進了幼兒教育這片廣袤的天地,不經意間,已悄然過去了13個年頭,在這十三年裏,有激情澎湃,有無所適從,也有渺然頹廢,但更多的是孩子天真爛漫的笑容,是它們讓我堅守自己心中的愛,堅守這份夢想不離不棄,是它們給予我不竭的動力,沿着這份事業不斷攀登。在這裏用筆尖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整理思緒,繼續前行。

一、初為人師,用愛開啟幸福歷程

還記着最初的我帶着童年的稚氣加入到幼兒教師的行列,成為別人眼裏的“孩子王”,那時只要是我帶班,孩子就異常的活躍,我招架不住,常常被孩子氣的哭笑不得,只能求助班裏的老教師幫我安頓紀律。怎樣才能和孩子融為一片而又遊刃有餘呢?我開始海量蒐集幼兒教育方面的實踐案例,分析教師的教育筆記、論文,並利用空閒時間多參與老教師組織的半日活動,吸取有益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再次運用到自己的活動中,慢慢的我發現孩子們開始跟着我走了,我也真正成了她們喜歡的老師。從中我懂得了愛是教育的基礎,更是我與孩子融成一片的橋樑。

曾經我班有個登登的小朋友,剛入園時由於年齡小,天天大聲哭喊,而且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哭,跟其他剛入園的孩子有着明顯的區別,為了讓他能儘快融入到集體,我和登登的家長進行了深入的溝通,瞭解到登登有點自閉,平常只在家裏玩,沒有朋友,家長也都比較溺愛孩子,看着登登哭,他的爸爸媽媽都快堅持不住了,為了打消家長的顧慮,讓孩子成功度過入園焦慮期,我從網上搜集了有關孩子入園焦慮和家長所需做好的準備等材料交給他們,並鼓勵他們不要放棄,要堅持送孩子入園,並承諾我會格外的關注孩子,讓他們放心。接下來我每天都親自從家長手裏把他抱過來,帶着他在活動室裏走一走,以此來分散他的注意力。開始的時候她只是在我懷裏拳打腳踢的哭,可當我抱着他扮老鷹捉其他小朋友時,邊跑邊喊:捉到了,捉到了!他也情不自禁地張開小手喊:抓,抓!孩子和我的距離一點點拉近了,再入園時哭聲平靜了許多,看着孩子的進步媽媽也放心的把孩子交給了我,一週後孩子要在園午休了,這又愁壞了他的媽媽,“他不會自己吃飯,中午睡覺要抱着才能睡着……”他媽媽擔心的説着,我鼓勵她説“讓孩子試試,不行還有我呢,您就放心吧!”就這樣,登登中午住了下來,就跟剛入園時那樣的反抗,不吃不説大聲哭鬧,不睡覺,為了不影響其,我把他抱到辦公室,摟着他給他講故事,慢慢的看到他的眼睛不自主的打起架來,我鼓勵他去牀上躺着休息,他拽着我的衣服讓我陪他,但他不再哭鬧了,於是我坐在他的小牀邊直到他進入夢鄉,以後的.幾天,我依然陪着他,但我慢慢的拉開我們的距離,讓登登學會真正的獨立入睡。一個月的時間,我用我的愛改變了登登,他愛上了幼兒園,就連週末也吵着要找小張老師、找小朋友玩,他的爸爸媽媽看到孩子的進步,也非常的高興,直到現在,登登已經上初中了,我們依然保持着聯繫。教師對孩子的愛是超越母愛的愛,是無私的、深沉的、持久的、崇高的、從事業出發的愛。教育植根於愛,只有愛才能教育孩子,使孩子茁壯成長,我以這種愛感染着、教育着孩子們,看到孩子們不斷的進步,也更增強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

二、贏在轉折,用情譜寫幸福篇章

2012年我參加了廣饒縣的事業編考試,並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取,分配到大碼頭鎮,成了一名在編的幼兒教師。這是一個轉折,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從還算繁華的縣城,來到質樸的鄉鎮,無論是環境還是心理,都要面對一個全新的起點。心裏無數的遐想都在我報到的那一天成為泡影。農村校舍,整齊劃一,比想象中要好的多;空氣清新,人民質樸,領導同事熱情好客,這讓初來乍到的我感到很温馨;孩子穿着整潔,相互關照,我看到大一點的小男孩扶起摔在地上小一點的小女孩並關切的問有沒有受傷,小女孩對大哥哥的那種信任與依戀,她們之間的那種友情,讓我着實感動了好久,這是久居樓房的獨生子女很難接觸到的。

感動中,我慢慢的發現,褪去浮華換上質樸的生活,更容易讓人獲得快樂。儘管每天都要起早貪黑,來到離家40多里路的幼兒園,風雨無阻;儘管4歲多的孩子扔給他爸爸爺爺照顧;儘管當時植物人的婆婆更是需要人的照料,但我毅然沒有放棄,我要融入這片質樸的天地,讓我的心在這裏紮根發芽。記得吳昱瑩小朋友,偷偷跑過來從包裏拿出一顆大棗,遞到我的手裏,説“老師,我給你帶的大棗,你嚐嚐”她用殷切的眼光望着我,我很感動,這是來這裏後收到的第一份孩子送給我的禮物,我捨不得吃,我説“謝謝,我不用吃就知道很甜,我捨不得吃我要把它珍藏起來。”昱瑩很開心的回到板凳上。我用手緊緊的握着這顆棗,小心翼翼的放在我的包裏,存了好幾天,也沒捨得吃,最後放壞了,還捨不得扔掉,被小昱瑩發現之後,她又從家裏裝了一大兜紅棗給我帶來,讓我吃,這次我守着她吃了一顆,真的好甜好甜,甜到我的心裏了,我們開心的擁抱在一起。感動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我們一起搬進了新的校舍,為了讓孩子擁有一個更好的環境,我和同事們一起努力,加班加點,在王園長的引領下,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創設了多彩的的校園文化,創立了有特色的班級活動,摸索着開展了園本教研,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次贏得領導與家長的好評。經過我們兩年的努力,我園成功評為市級一類幼兒園,並通過現代化學校評選,獲得縣級區域活動組織優秀園所,市級特色教育活動展示三等獎,我們製作的自制玩教具《baby美食城》獲得縣市一等獎,並獲省玩教具評選二等獎,能為這些榮譽的獲得增添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我覺得好幸福。

三、紮實工作,用心追逐幸福夢想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貫嚴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決服從領導安排,努力完成領導分配的任務,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努力進取,團結同志,並積極向黨組織提交入黨申請,爭取早日成為共產黨員,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同時,我也注意自身的學習,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閲資料,多關注學前教育網站,學習最先進的教育理念,並轉化為自己的東西運用到教學中,積極撰寫反思、論文,注重投稿宣傳。另外,我經常觀看名師的教學視頻,取其精華用於自身課堂,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我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外出參觀、學習機會,在單位組織的外出學習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多聽、多看、多記、多想,把學到的東西帶回幼兒園,再進行二次學習,和老師們一同進步。每年暑假的遠程研修也是我學習的一個平台,從這裏我能學到我最需要的東西,每每這時,我定會專心坐下來看視頻,做筆記,完成專家佈置的作業,並積極參與討論,付出就有收穫,這個暑假的兩篇作業都獲得了優秀,參與討論的觀點也納入了市專家簡報。為了彌補學歷的不足,在工作之餘我通過自考拿出了學前教育專科和本科的兩項文憑,並參加了函授會計本科的學習,順利拿到畢業證,這只是開始,今後我將參加心理諮詢師、營養師的培訓,爭取拿到合格證件,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不被淘汰。

一份耕耘,一分收穫,我設計的《環保小衞士》《有趣的豆寶寶》等活動方案分別獲得2009和2011年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就劃教育部規劃課題“兒童科學教育模式研究”一等獎的好成績,並被評為“兒童科學教育模式研究”2010年度研究與實驗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我撰寫的論文《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課堂教學初探》獲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徵文二等獎,撰寫的《小小郵票故事多》課程資源獲縣二等獎;我製作的課件《小小郵票故事多》獲2013年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多媒體課件評選二等獎;2014年參與制作的自制玩教育分獲縣、市一等獎,省二等獎;2013年被評為大碼頭鎮十佳幼兒教師,2014年被評為縣教學工作先進個人,2015年獲縣優質課二等獎。成績屬於過去,我會更加努力工作,爭取再上一個台階。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兒教師,沒有轟轟烈烈的先進事蹟,也沒有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但我要用最淳樸的點滴生活,構築我心中最美好的詩篇;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動聽的頌歌,我要追逐我的夢想,在此放飛新的希望。加油!

幼兒園師德標兵先進事蹟材料【篇2】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或許是農夫的寫照。而對於教師,特別是幼兒園教師的寫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工作至今,使我慢慢懂得了“累”字的內涵,懂得了“愛”字的結構,懂得了該怎樣去教我的孩子。身為班主任的我們肩負着責無旁貸的重任。一年下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了點滴收穫,現做一簡單的小結,成功的做法願跟老師們教師先進個人事蹟材料共勉,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各位班主任能出謀獻策,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勝在起跑線上。

一、意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務水平。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獨立性發展的第一步,由於現代家庭的特殊環境,使得不少幼兒失去了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在幼兒園主要表現為:一頓飯吃完後滿桌都是飯菜;洗手草草了事,有的洗下來後身上、袖口、地上都是水;玩具玩好亂堆放,弄得滿地都是等等。只有以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為基礎,才能讓他們在幼兒園愉快地開展一日活動。

培養自理能力時,對幼兒在不同階段應作出不同的要求。如在指導幼兒洗手時,對於中班的孩子則要求他們能將袖子卷好,按順序、正確的洗手,能保持盥洗室地面無水。有些自我服務的內容對幼兒來説比較難掌握,也挺枯燥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輸應該怎樣怎樣做,逼真孩子一次一次練,這種效果一定沒有提高孩子興趣,引導他們自發的去練習見效的快。例如,看似一個簡單的繫鞋帶動作,孩子們繫鞋帶時要麼打了許多死結,要麼索性不繫,拖着鞋帶到處走。後來一想,何不編個小兒歌,讓孩子邊念,邊學着繫鞋帶。於是就教孩子們念起了:“兩個好朋友見面握握手,變成兩圓圈,再來握握手。”的繫鞋帶兒歌,小朋友們十分樂意的接受了。當然培養幼兒良好的自理能力需要貫徹到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活動當中。

二、加強德育教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觀念及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