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王勃

王勃的故事(通用6篇)

欄目: 王勃 / 發佈於: / 人氣:1.88W

王勃,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王勃的故事相關內容。

王勃的故事(通用6篇)

王勃的故事 篇1

有一年重陽節,南昌都督閻伯輿在滕王閣大擺宴席,邀請遠近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並寫了序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自流。”然後起身告辭。

發現序詩後句空了一個字,旁觀的文人學士們便紛紛發表各自的高見,這個説一定是“水”字;那個説應該是“獨”字。閻大人聽了都覺得不是很好。於是,命人快馬追趕王勃,請他把空字補上。

待來人追到王勃後,王勃的隨從説:“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閻大人海涵。”

閻大人命人備好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人學士,趕到王勃住處。王勃故作驚訝:“何勞大人下問,晚生豈敢空字?”大家都不知其意,有人問道:“那所空之處該當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後一致稱妙,閻大人也意味深長地説:“一字千金,不愧為當今奇才……”

王勃的故事 篇2

傳説王勃死後還念念不忘《滕王閣序》中他作的得意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每當人們走過他的墓前,就能聽到他的魂靈在墳墓中反覆吟誦:“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次,一個秀才經過王勃的墓前,又聽到墳墓中在吟誦。秀才想了一會兒,對着墳墓説:“這句子好是好,只是還不夠精練,要改成‘落霞孤鶩齊飛,秋水長天一色’不是更好嗎?”從此以後,人們再也聽不到王勃的魂靈在墳墓中吟誦這個句子了。也有一説王勃死後陰魂不散,常在夜間出沒贛江水面,高聲吟誦這兩句詩。

一次,一客船路經此處,正值吟聲大作,這遊客高喊:“這一句寫得不好,太羅嗦,如果把上句的‘與’跟下句的‘共’去掉,就簡潔多了。”從此王勃鬼魂再也沒出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從庾信《射馬賦》中“荷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脱胎翻新而出。如果去掉“與”跟“共”兩個虛詞,在內容沒有改變的情況下,確實比原句“精練”了,但是在刪去了“與”跟“共”兩個字後,句子的節奏顯得急促,不如原來從容大度,與上下文的格調顯得很不諧調,故這兩句詩並不能精簡。)

王勃的故事 篇3

唐上元二年(675年),王勃從山西動身,千里迢迢去看望父親。因為他父親被貶遷南海的交趾為官。先陸路,後坐船逆長江而上,來到江西與安徽的交界地馬當山,此時突遇風浪,不得已船就停在這裏。王勃便下船上岸,來到附近的一座廟裏觀瞻了一番,然後又賞玩江景。正興盡想回船時,見一位老者端坐在一巨型石塊之上,老人鬚眉皓白,仙風道骨,一看就知道不是凡人。王勃整衣向前,向老人作揖。老人遙指,問道:“來的可是王勃嗎?”

王勃十分驚訝,回答説:“正是,敢問長者何以得知在下?”老者説:“明日重九滕王閣有宴會,如能前往參加,寫作詩文,可以名垂千古。”王勃笑着説:“此地離洪都六七百照的路程,一晚豈能趕到?”老人説:“你如決定去,我可幫助你。”王勃於是拱手致謝。老人忽然不見了。依照老人的指引,王勃立即登船起帆,一路上順風吹送.第二天便到達南昌,並按時赴會。這就是“時來風送滕王閣”的故事梗概。

話説洪州閻都督重修滕王閣落成,於重陽節在閣上大宴賓客,以示慶賀。閻都督有位女婿,叫吳子章,也擅長文章,閻都督讓他事先寫好一篇序文,以便在宴會上當眾誇耀。在宴會上,閻都督命人取出紙筆,遍請在座賓客為滕王閣寫作序文。大家因知道其意圖,均予推辭。輪到年歲最輕的王勃卻不謙讓,毫不躊躇地接過紙筆寫起來。閻都督開始很不高興,拂袖而起,並囑人監視王勃作文,隨時傳報。王開始寫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笑笑説:“不過是老生常談而已。”接着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説“無非是些舊事罷了。”又報:“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閻聽後便沉吟不語了。下面的接連來報,閻便只是點頭。當報:“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閻沉不住氣了,一躍而起,滿口稱讚説:“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隨即出來攜王勃之手説:“帝子之閣,有子之文,風流千古,使吾等今日雅會,亦得聞於後世。從此洪都風月,江山無價,皆子之力也。吾當厚賞千金。”

王勃揮毫寫下《滕王閣序》,不待辭別,便匆匆離席下樓,直奔江邊而去。

宴會結束時,眾人正要告辭,突然閻都督大喝一聲:“慢!請諸位來看,怎麼結尾一首詩的末一句‘檻外長江口自流’空了一字呢?莫不是我等輕慢了王公子,他故意空一字作難大家,要各位來猜,那你們就來猜猜看吧。"眾人面面相覷,有的説是空了“獨”字,也有的説是空了“船”字,吳子章想了好一陣子,説是空了“水”字。閻公不大高興,説:“‘獨’字太淺,不合王郎詩境;‘船’字太俗,不足為論;‘水’字太露,缺乏詩意。”大家琢磨來琢磨去,也沒有琢磨出個名堂。

第二天一早,閻都督問衙衞,此時王勃船到了何處?回答説,最快到了豐城。閻公命衙衞,快馬去追王勃,千金求其一字。衙衞追上王勃後,説明來意。王勃只是笑笑説:“我乃一介書生,豈敢戲弄都督大人,我將這一字寫在你手心上,你定要握緊拳頭,見了都督方可伸掌,否則此字會不翼而飛。”王勃在衙衞手上寫了字後,衙衞便緊握拳頭,快馬回府,見了閻都督,把手掌伸開,但令人不解的是手掌心實際並無字。閻公自語道:“怎麼會空空如也?”猛然,他拍案稱絕道:“是一個‘空’字!‘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真是妙不可敍,萬千感慨,盡在這個‘空’字上。”

王勃的故事 篇4

王勃的祖父叫王通,那是隋代的一位學者,很有名氣。雖然大多數人並沒有聞聽過他老人家的名諱,可是傳説天才是會遺傳的,所以王勃6歲便會吟詩,時人謂之神童。

王勃27歲時,遠道去交趾看望老父親,來到洪州(江西南昌)的時候因為盤纏用盡流落街頭沒飯吃,在洪州沒人知道有個王勃。他走在洪州的大街上滿是悲觀失望。透過南方特有的霧靄,王勃看到一座高樓。這就是洪州刺史閻伯嶼新修的滕王閣,今天閻公正在此大宴賓客。刺史很好客,還沒等王勃看明白就將他請了進去。

王勃到了二樓,看到正中間有一大幾,上邊擺放了一張寫滿字的大紙,紙質上乘。王勃又餓又累,縮在一張椅子裏睡着了。半個時辰後閻伯嶼照着這張紙進行了篇幅宂長的講話,酸腐文人們無不齊聲稱讚。待王勃一覺醒來,看到一個小童畢恭畢敬的手捧托盤站在自己面前。王勃環視周圍,見到大家都看着他。小童頭低着一動不動。旁邊一位書生湊上王勃的耳朵説:“閻大人要為滕王閣屬文……”王勃看了一下那情形,恍然大悟,伸手就去抓筆。

閻伯嶼咳了一聲。王勃餓得頭暈,沒有聽到,閻伯嶼踱步上前,朗聲對着王勃的帽子道到:“閣下可否報上名來?”

“不才龍門王勃。”

閻伯嶼心下好生氣憤,料這窮儒無甚名氣,有多大本事,敢接滕王閣屬文之務?有心轟了出去,又怕於名聲有損。眾人無不竊竊私語,嗤笑不止。閻伯嶼不好發作,值得説:“足下請作。着人看着,作一句,報一句。”

王勃忽然將筆一撇,道:“每屬文,必飽睡。”

閻伯嶼這個人大概脾氣不錯,叫人抬來一張躺椅。王勃和衣而卧,直睡到日落西山。閻伯嶼等得不耐煩了,叫人去推王勃。正想要動手,王勃突然大叫:“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閻伯嶼笑道:“不過如此。”

王勃又喊:“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儒下陳番之塌。”

閻伯嶼再笑:“也還平常。”

滕王閣內死氣沉沉,文人們盯着王勃,閻伯嶼也盯着王勃。王勃依舊酣睡不醒。一隻鳥飛進來落在他的頭頂上,啄食着他的冠帶和頭髮。頭髮髒亂不堪,那鳥步履踉蹌,忽忽而去。閻伯嶼與眾人笑論:“此人腹中之詞已盡。”

小童伏在王勃耳邊説:“先生請起。”

王勃聽到有人叫他,坐起身來張望,四下哪裏有人影?但見怪石橫陳,松柏殷殷,不知到了什麼地方。一陣冷風颳過,不禁打了個噴嚏。一個老叟在身後説:“可是絳州王勃?”王勃這才回身,看到一個形容古怪的老者,耳尖眉長。王勃問:“怎知我名?”

老者笑而不答。王勃一驚,立刻跪翻在地:“不知仙駕何處,多有怠慢。還請不吝賜教,指點迷津。”

老者手捋鬍鬚道:“吾乃元中水府之主。今日滕王閣內大宴羣儒,約作頌文,何不作之?”

王勃一臉愧色:“先作的兩句,業已窮我心中之學。”

老者呵呵一笑:“這有何難?待我助你一臂之力……”

説罷飄飄而去,任王勃呼喊,轉瞬沒了蹤影。王勃大叫着從夢中醒來,正看到小童對着自己的臉狂呼,順手將其撥開。這樣的突發舉動好似詐屍,嚇得小童連滾帶爬。王勃呵呵笑着站起身來,照着紙上寫道:“……落霞與故鶩齊非,秋水共長天一色……”閻伯嶼不禁絕倒。他不得不為這樣兩句足以光照千秋的文句稱頌不已。

不到半個時辰,王勃的名篇《滕王閣序》就完成了。閻伯嶼贈與他大把金銀和美食,派專人送他出了洪州城。王勃回頭望了望遠去的'城池,又看了看坐下的高頭大馬,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他好像已經記不得那個助他一臂之力的老人,只是隱約覺得一絲的異樣。他吆喝着催開坐騎,一路南去。

王勃的故事 篇5

王勃所創作的《滕王閣序》家喻户曉,而除了賞析這篇文章之外,我們也非常的關注關於《滕王閣序》的故事。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往交趾探望父親,路過南昌,赴都督閻伯嶼九月九日(重陽節)在滕王閣安排的宴會。因為年少,居末座。都督閻伯嶼雖然知道王勃的名聲,但還是不太相信王勃的才華。閻伯嶼想在宴會上讓自己的子婿孟學士寫一篇滕王閣的文章。孟學士也已在前一天連夜打好了腹稿。酒過三巡,拿出紙筆讓賓客們寫。大家都明白主人的意思,紛紛表示自己寫不了,還是請孟學士寫。紙筆送到王勃面前,他卻毫不辭讓,拿筆就寫。閻伯嶼大怒,拂衣而起,離開酒席,派人等着王勃下筆,要求寫一聯,報給他一聯。第一報“南昌古郡,洪都新府”,閻伯嶼説:“這亦老生常談。”又報“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伯嶼聽了,沉吟不語。報到第二十一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閻伯嶼矍然而起,説:“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就回到酒席,等到王勃寫完,熱情地宴請,賓主盡興,極歡而罷。

《滕王閣序》是一篇睿思奇才、孤篇橫絕的傑作。一千三百多年來引無數讀者為之傾倒,此文的文學地位也很少被人超越,王勃寫此文時還是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而且是在旅途中即興而作的,但他將洪洲地區(今江西南昌)的天文、地理、歷史掌故一一點出,如數家珍;將座上賓客的文才武略一一寫出,讓人如見其人;將騰王閣周圍的壯麗景色一一繪出,使人如臨其境;將自己的懷才不遇之情一一吐出,讓人為之歎息。由此可見作者積學之豐富,文思之敏捷,觀察力之敏鋭,抱負之遠大。本文除韻律鏗鏘、對仗工穩、詞語華麗、氣勢奔放、意境開闊外,特別值得稱道的是文中名句迭現、妙語如珠,至今使世人在文學音樂藝術上受到深遠的影響和啟迪。

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人,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生於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騰王閣序》則作於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時年二十六歲(虛歲),上元三年(676年)卒。因一篇筆墨遊戲的《檄英王雞》而蜚聲朝野。唐高宗認為此篇意於挑撥離間,欽命將他逐出長安。六年後,王勃私自藏匿罪奴曹達,被同僚告發。曹達猝死在王勃府內,"擅殺官奴",依唐律,犯死罪。王勃之父因受累及,被貶官至交趾(今越南北部)為令。

王勃之所以有機緣於臨豫章、登騰王閣醉酒作序,是為了去南海交趾奉養父親。路過南昌時,正趕上都督閻伯嶼新修滕王閣成,重陽日在滕王閣大宴賓客,欲作序刻碑以記後來,從而寫下千古名篇《騰王閣序》。可惜天妒英才,王勃於創作《滕王閣序》的第二年,在渡南海往交趾時不幸溺水身亡。

王勃的故事 篇6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著名文學家。乾封元年及第,授期散郎,著有《王子安集》。他寫的《滕王閣序》被譽為千古絕唱。

王家是絳州有名的書香世家。王勃的爺爺王通,就是著名的文仲子,棄官歸隱,授徒著書,著有《中説》。

王勃的父親王福對兒子們的學習要求十分嚴格。王勃幼年天資聰穎,他一方面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能刻苦攻讀,史書上説他“六歲善詞章”,寫起文章來洋洋灑灑,思路暢達,又快又好。與他的兩個哥哥不相上下,號稱“王氏三珠”。

他九歲時讀《漢書注》,就能發現錯誤,寫了《指瑕》十卷。王勃十幾歲應試考場,授朝散郎,又被沛王李賢聘為署府修撰。由於王勃才華出眾,與楊炯、駱賓王、盧照鄰並稱為“初唐四傑”。

王勃一向不滿於豪門和官場的傾軋,加上才高氣盛,便遭同僚的嫉妒。正好因為一個案件的牽連,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父親被貶為交趾令。

這年九月,王勃悲愁難遣,懷着鬱悶的心情到交趾去看望父親,走到南昌,正好是重陽節。南昌府都督閻公整修的滕王閣落成,正在閣內大擺慶功宴,邀集一班文人雅士、社會名流飲酒賦詩,歡度重陽。

這滕王閣乃顯慶四年滕王李之嬰任洪州都督時修建,前臨贛江,有西江第一樓之稱。王勃久慕此閣,到此哪能不遊!

來到滕王閣,只見樓高九丈,閣分三層,雕樑畫棟,巍峨壯觀。南有壓江亭,北有挹翠亭,高低錯落,相映成趣。上得樓來,但見閣道上丹漆彩畫,光豔照人。遠眺則山野平川盡收眼底,鳥瞰則澄江如練,百舸爭流。

王勃看得如醉如痴,不禁文思泉湧,不能自已。王勃正沉醉於樓閣的宏偉與山河的壯麗之中,忽然一陣蕭管鼓樂之聲從宴會廳傳來。

王勃循聲望去,只見閻都督滿面春風,正在舉杯致詞:“今日乃重陽登高之日,又逢滕王閣整修已成,老夫聊備薄酒,為各位助興。現在我提議,以滕王閣為題,或賦詩,或作文,效蘭亭故事,以不枉今日之雅會。”

眾賓客深知都督心思,他是想讓自己的女婿孟學士當眾寫一篇序文,以顯示其才華。因此閻公派人拿紙筆巡讓眾客人,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肯貿然動筆。王勃遠道而來,自然不明就裏,加上年輕氣盛,恃才傲物,聯想到自己的遭際,情思滿懷,不吐不快。

送紙墨的剛到跟前,王勃便上前拿起筆來,飽蘸濃墨,便揮筆疾書起來。

閻都督一看大怒,心裏罵道:“哪來的毛孩子,不知進退,壞我大事!”不禁拂衣而起。他叫人暗暗在一旁觀看,看他寫些什麼,再做處置。

暗中觀看的人第一次回報説:“星分翼軫,地接衡廬”,閻公沉吟不語起來。這裏已開始寫南昌地形的雄闊,自是不同凡響。

待回報寫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裏描寫望中秋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俱是神來之筆。閻都督撫案而起,讚歎道:“這真是少有的天才呵!這篇文章要世代流傳,永垂不朽了。”

在座的眾賓客紛紛稱讚,連閻公的女婿孟學士也佩服得五體投地,自歎弗如。閻公將王勃請到宴席上,大家盡歡而散。

這次交趾之行,王勃不幸在海上遇風浪溺水而死。越南人民感念王勃父子,至今還有廟宇和塑像紀念他們父子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