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李白

李白的婚姻和子女下落之謎

欄目: 李白 / 發佈於: / 人氣:2.2W

李白在四川生活了近二十年,遍遊蜀中山川。唐玄宗開元十二年,二十四歲的李白走出巴蜀,開始了遊歷天下、施展抱負的路途。李白沿長江水路東下,從今四川樂山清溪出發,經渝州(今重慶市),經荊門東下,過今湖北江陵、湘南洞庭、江西廬山,到達金陵(今江蘇南京),又到廣陵(今江蘇揚州),最後落腳在今浙江紹興地區。

李白的婚姻和子女下落之謎

兩年的時間裏,他幾乎遊遍了長江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在揚州,他“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花了三十多萬塊錢,這説明他出川的時候帶了一大筆錢。可是這個錢再多也有花完的時候,所以等到他從浙東地區返回時,身上的錢財已所剩無幾。在《淮南卧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一詩中,他説:

吳會一浮雲,飄如遠行客。

功業莫從就,歲光屢奔迫。

良圖俄棄捐,衰疾乃綿劇。

古琴藏虛匣,長劍掛空壁。

楚冠懷鐘儀,越吟比莊舄。

國門遙天外,鄉路遠山隔。

朝憶相如台,夜夢子云宅。

旅情初結緝,秋氣方寂歷。

風入松下清,露出草間白。

故人不可見,幽夢誰與適。

寄書西飛鴻,贈爾慰離析。

這首詩大約作於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詩中慨歎光陰易逝,功業難成,並抒發了自己病中思鄉的情懷。這個詩的格調非常蕭瑟,神情落魄,正是他精神上、經濟上陷入窘境的寫照。也就是在這一年,二十六歲的李白來到安州(今湖北安陸),在這裏,他娶妻生子,結束了單身生活。

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跟許氏結婚,許氏的祖父叫許圉師,是當年唐高宗時期的宰相,許圉師的父親許紹曾與唐高祖李淵為少年同學,是高祖、太宗朝的重臣。開元十五年前後,許圉師已經去世多年。但是不管怎樣講,許氏家族算是一個權貴之後,相門之後。

李白跟許氏的結合符合當時唐代的知識分子一般的擇偶觀念。唐代知識分子在政治生活當中有兩個重要的主題:一個是婚;一個是宦,就是做官。對於唐代知識分子而言,迎娶的妻子最好是名門之女,不然會被人看不起。當時知識分子結婚娶妻,主要是瞄準五大望族:清河、博陵崔氏,范陽盧氏,趙郡、隴西李氏,河南滎陽鄭氏,還有太原王氏。如果能與豪門望族攀上親戚,會對以後的政治發展有很大的推動力。許氏當然不是豪門望族,只不過因為她爺爺做過宰相,算是一個權貴之門。但是對李白來講,這也行。看起來在注重姻親和仕途的時代氛圍下,李白也不能免俗。

然而李白並非將許氏迎娶回家,他是入贅到許家,做倒插門的女婿:“許相公家見招,妻以孫女。”(《上安州裴長史書》)這在當時是不尋常的舉動,一般的知識分子不會這麼做,但是李白這麼做了。我們推測,李白這麼做可能是受到了西域地區突厥文化的影響,也許在異族文化觀念中,對於男方入贅女方的行為並不介意。而且反過來再一想,連武則天都能當皇帝,李白做回倒插門女婿也沒什麼了不起。如此看來,一方面有他自身深受異族文化思想影響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是由於整個唐代的社會觀念比較開放。而李白當時的經濟處境的確也是較為窘困,必須依靠許家這樣的大家族才能繼續宦遊的生涯。

婚後他們住在哪兒呢?住在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巖,這名字很浪漫。結婚後許氏給他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叫伯禽,女兒叫平陽。在安陸,他的家庭生活看來很不錯——“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贈內》)他在詩中使用了一個典故:東漢太常卿周澤病卧齋宮,妻子去看望他,他卻認為妻子冒犯了齋禁,將其投入監獄。當時的人認為周澤不懂得維護夫妻感情,作歌説:“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李白這首詩無非是説自己開懷暢飲,不免冷落了妻子,但詩意的重心在於暢飲,而並非冷落。題目本是《贈內》,可見是順手拈來周澤的典故與妻子開小小的玩笑,這恰恰説明他們夫妻之間感情深厚,關係融洽。

然而這段婚姻持續的時間並不算長。在李白與許氏結婚十年之後,也就是在他四十歲左右的時候,許氏去世了。

李白作為入贅女婿,不便繼續在許家養育子女。而且根據李白這一時期所作詩文判斷,他與安州當地官員關係不睦,似乎還得罪了不少人。所有這些原因促使他不得不遷居他鄉。許氏的去世對李白來説是一個家庭悲劇,但也成為他新生活的開始。

李白決定把家遷到哪兒去呢?遷到東魯兗州地區,也就是山東兗州,時間大約是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左右。天寶元年,也就是李白四十歲左右的時候,他接到了唐玄宗召他進京的詔書,所以他不得不趕緊安排、安頓他的一兒一女。李白給兒女寫了一首詩《南陵別兒童入京》,就像留言一樣,説:“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我們能從這首詩裏看出當時他的孩子還很小,他要走了,這一雙兒女笑着牽着他的衣服,還不太懂得父親要離開家,不太懂得悲傷。那麼許氏去世以後,李白的家庭生活是怎麼安排的呢?

有一段時間,他把兒女安頓在了安徽的宣州,後來又託人將子女接到東魯兗州,直至李白在李陽冰家去世之前,他的子女一直在東魯地區。

關於他這一段時間的感情生活,魏顥在《李翰林集序》裏談到了這點,這也是我們現在能依據的很重要的一條材料,他説:“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什麼意思呢?李白最初娶許氏,許氏給他生有兒子伯禽,女兒平陽,“明月奴”很可能是伯禽的乳名,這一點後面我們會談到。“合於劉”,是指李白在許氏去世之後,曾與一劉姓女子住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這裏沒有説李白“娶”劉氏,説明李白與劉氏不過是一種準婚姻關係、同居關係。“劉訣”,後來兩個人分手了,劉氏沒有生育子女。“次合於魯一婦人”,李白後來又在東魯與一名女子同居,這位東魯女子給李白生育了一個孩子,取名頗黎。最終,李白娶了第二任正式夫人宗氏。

我們前面提到李白將子女暫時寄放在宣州南陵,後來又寄放在東魯。現在看起來李白雖然去了長安,但還是一直有女子來照顧他的孩子。只不過李白的情感生活並不順利,那個劉氏看來是跟他感情不和,很快分手了;東魯的女子給他生了一個孩子,也許他們的感情還不錯,但是李白的詩文裏並沒有具體説他們到底是怎樣的結果。

在李白寫給兒女的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中,他用了朱買臣的典故:“會稽愚婦輕買臣,餘亦辭家西入秦。”朱買臣是漢武帝時候的一個大臣,他年輕的時候家裏很窮,妻子看不起他,最後離開了他,但是後來這個朱買臣做了會稽太守,相當於現在的紹興市市長。詩中這個“會稽愚婦”也許指的就是那個劉氏,那個女子看李白一天到晚在外頭漫遊,錢也拿不回來多少,官也沒做上去,可能是看不起他。李白很討厭別人看不起他,尤其讓這女子看不起他!他還看不起別人呢!後來的資料裏,再也沒有出現過劉氏和東魯女子的消息。

李白在長安不到兩年就離開了,後來又繼續在各地漫遊。公元749年,四十九歲的李白在梁園(今河南開封)迎娶宗氏,他的家庭生活又發生了一次變化,他擁有了第二次正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