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杜甫

杜甫登高原文

欄目: 杜甫 / 發佈於: / 人氣:2.64W

《登高》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杜甫登高原文,歡迎閲讀!

杜甫登高原文

杜甫登高原文 篇1

杜甫登高原文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譯文

風急天高猿猴啼叫顯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鳥兒在盤旋。

無邊無際的樹木蕭蕭地飄下落葉,望不到頭的長江水滾滾奔騰而來。

悲對秋景感慨萬里漂泊常年為客,一生當中疾病纏身今日獨上高台。

歷盡了艱難苦恨白髮長滿了雙鬢,衰頹滿心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註釋

⑴詩題一作《九日登高》。古代農曆九月九日有登高習俗。選自《杜詩詳註》。作於唐代宗大曆二年(767)秋天的重陽節。

⑵嘯哀:指猿的叫聲淒厲。

⑶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塊陸地。鳥飛回:鳥在急風中飛舞盤旋。回:迴旋。

⑷落木:指秋天飄落的樹葉。蕭蕭:模擬草木飄落的聲音。

⑸萬里:指遠離故鄉。常作客:長期漂泊他鄉。

⑹百年:猶言一生,這裏借指晚年。

⑺艱難:兼指國運和自身命運。苦恨:極恨,極其遺憾。苦,極。繁霜鬢:增多了白髮,如鬢邊着霜雪。 繁,這裏作動詞,增多。

⑻潦倒:衰頹,失意。這裏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剛剛停止。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説“新停”。

《登高》習題

1、詩人登高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象?請根據首聯、頷聯展開想象,簡要描繪。(3分)

2、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

3、這首詩首聯寫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麼?(5分)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兩句詩中的“無邊”“不盡”用得好,請作簡要賞析。(6分)

《登高》答案

1、詩人登高看到的是一幅肅穆悽愴、肅殺悲涼、空曠遼闊的秋天景象:天高風急、秋氣肅殺,猿啼哀鳴,悽切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迴翔。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不盡長江,洶湧澎湃,奔騰而來。

2、表達了詩人長年漂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

3、風、天、猿、渚、沙、鳥。寫出了登高見聞,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點,為後文抒登高所感、寫內心之愁做鋪墊。

4、詩人仰望無邊無際、蕭蕭而下的樹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在寫景的同時,深沉地抒發了自己的情懷。“無邊”“不盡”,使“蕭蕭”“滾滾”更加形象化,不僅使人聯想到落木窸窣之聲,長江洶湧之狀,也無形地傳達了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

《登高》賞析

此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首聯對起。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稱,峽口更以風大聞名。秋日天高氣爽,這裏卻獵獵多風。詩人登上高處,峽中不斷傳來"高猿長嘯"之聲,大有"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注·江水》)的意味。詩人移動視線,由高處轉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點綴着迎風飛翔、不住迴旋的鳥羣,真是一幅精美的畫圖。其中天、風,沙、渚,猿嘯、鳥飛,天造地設,自然成對。不僅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經過詩人的藝術提煉,十四個字,字字精當,無一虛設,用字遣辭,"盡謝斧鑿",達到了奇妙難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對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聲,此詩卻用平聲入韻。沈德潛因有"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唐詩別裁》)的讚語。

詩前半寫景,後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首聯着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好比畫家的工筆,形、聲、色、態,一一得到表現。次聯着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好比畫家的寫意,只宜傳神會意,讓讀者用想象補充。三聯表現感情,從縱(時間)、橫(空間)兩方面着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四聯又從白髮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這樣,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便躍然張上。

此詩八句皆對。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嘗有對",胸腹好象"無意於對"。仔細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決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曠代之作"(均見胡應麟《詩藪》)的盛譽,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杜甫登高原文 篇2

原文賞析】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註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迴旋。

3、百年:猶言一生。

4、潦倒:猶言困頓,衰頹。

5、新停:這時杜甫正因病戒酒。

韻譯

天高風急秋氣肅煞,猿啼十分悲涼;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鷗鷺低空飛回。

落葉飄然無邊無際,層層紛紛撒下;無盡長江洶湧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身在萬里作客悲秋,我常到處漂泊;有生以來疾病纏身,今日獨登高台。

時世艱難生活困苦,常恨鬢如霜白;困頓潦倒精神衰頹,我且戒酒停杯。

評析

這一首重陽登高感懷詩,是大曆二年(767)在夔州寫的。“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絃。”前半首寫登高所聞所見情景,是寫景;後半首寫登高時的感觸,是抒情。首聯着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頷聯着重渲染秋天氣氛;頸聯抒發感情,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末聯寫白髮日多,因病斷酒,映襯時世艱難。

全詩八句都對,句句押韻。金性堯以為“是杜詩中最能表現大氣盤旋,悲涼沉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