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杜甫

拜見杜甫草堂經典散文

欄目: 杜甫 / 發佈於: / 人氣:3.33W

我望着那古樸、沉寂、肅穆的草堂,心中就有一種幽古的追思。杜甫草堂一個多麼熟悉的名字,雖無數次在書本上接觸過。但只在此刻我才真正與它相距咫尺,感受它承載的歷史,它詩性的光芒,它藴藏的偉大的現實主義的詩人的不朽思想。

拜見杜甫草堂經典散文

草堂已修葺得幽雅古樸,端莊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曲徑蜿蜒通幽,不愧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踏着細石小路,讓心穿越時空與歷史對接,人的思想彷彿在羽化飛揚。穿梭在樹木花草間,我憶起了杜甫那段顛沛流離的歲月。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家入蜀,選擇在成都的浣紗溪旁建造茅屋而居。雖然在此只居住了四年時間,但詩聖的橫溢才華、生動文字,讓這塊土地灑滿了靈動的思想,閃耀着詩性的光芒,並照古爍今,影響深遠。杜甫在草堂作詩達200多首,那些飽含情感的詩文,表達了對百姓的同情,對現實的鞭撻,對故土的思念。從他在此留下的一些詩文中不難看出他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故園的思念之情。他雖生活於草堂,心仍懷念着故土和中原,他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中寫道:“劍外忽傳心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詩中充滿了對收復中原的喜悦和啟程還鄉的渴望,流露出他對故園的思念。一千多年前的.蜀地想必難比中原的繁華,不像今日這樣到處的松風水月的宜人,寄居他鄉,詩人怎不思念故園?

我看着草堂幽靜優雅的環境,默默地祈盼着詩人靈魂的迴歸,感受一下草堂的變化,在寧靜中聽風的輕唱,聽草堂內蟲兒的抒情,聽草堂林間的悄悄細語。這裏的幽靜優美,古雅秀美,如今詩人若感受得到,定會改變愁苦憂鬱的心境的。

然而,在千餘年前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歲月裏,詩人的心境又怎能擺脱得了愁苦和憂思。可以想見在那寒風呼嘯,悲苦無盡的日子裏,在四面透風的茅廬裏,聽怨婦的悲鳴,聽官兵的喝斥,聽烏鴉的呼號;看黧民的疾苦,看朱門酒肉臭的不平,看路有凍死骨的悲慘,詩人的心境是何等的憂憤難平,因此他的詩文裏流淌着對社會不公的憤慨和對黧民百姓的同情。但在那個風雨飄搖、昏天黑地的年代,詩人的呼喊又能激起多少波瀾?他的一腔熱血只能糾纏於詩文中,因為他自己也在命運的漩渦中掙扎而幾乎面臨滅頂之災,又怎麼能影響社會現狀。詩人除了詩,他幾乎一無所有,這個世界給予他的只有一紙抒發心中悲慼的詩文,他只能藉助一片草,一棵樹,一根竹子,一幢茅舍,一條溪流,一縷鄉思痛心疾首的呼號,表達自己的心跡。

我穿過時空隧道,似乎看到了詩人的眼裏充滿着閃電,他的喉嚨裏隱忍着風暴,他的思想中閃爍着痛切心底的憂傷。但他只有用深沉的筆表達自己的思想,用杜鵑啼血般的鳴叫在詩文裏留下一行行滾燙的文字。雖然文字無聲無息,雖然黑夜裏見不到光明,但他詩文中噴射出的烈焰卻有着撼人的力量,映襯出了詩人偉大的人格魅力。這就是杜甫,一個寄寓在浣紗溪邊的杜甫,一個徘徊在草房邊的杜甫,一個憂國憂民的杜甫。

雖然杜甫早已在歲月中遠去,但他留下的文字卻在歷史的天空中閃閃發光,成為了後人仰望的精神殿堂,成為了歷史不朽的記載,成為了激發我們尚文的不竭源泉。生命的火花會稍縱即逝,任何人都概莫能外。但先哲留下的不朽精神卻是可以超越時空,影響一代又一代後人的。杜甫的詩文就像歷史的畫卷,無時不在激起我們心底的文化漣漪,帶給我們崇高的嚮往。行走在草堂,我的心總能感受一種詩文的力量激盪,它跳躍在我的思想中,給予我的不只是文情詩意,更是一種奮進的力量。這也是在拜見草堂的最大的收穫。

浣紗溪的水在涓涓的流淌。這是一條流淌着詩性的溪水,流淌着文化的溪水。它就像一本教科書,能帶給我思想的啟迪和行動的指引。在草堂邊走邊看,我深深地感受到草堂的一草一木一物都沉積着一種精神,它讓我從一個有着千年時光積澱的文化聖地,接受了一次深深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