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欄目: 手抄報 / 發佈於: / 人氣:1.77W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中學端午節手抄報,希望大家喜歡!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1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2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2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3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3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4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4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5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5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6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6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7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7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8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8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9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9張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10

中學端午節手抄報 第10張

端午節習俗

1、吃粽子

對於愛吃的小朋友來説,端午節就意味着要吃粽子啦。小愛小時候總聽大人們説,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屈原投江時,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魚羣損傷他的身體,投到江中很多飯糰、雞蛋等食物,後來就發展成了用葦葉等包飯做成粽子的習俗。

現在,粽子的餡料品種更為繁多。北方多是甜口味,比如棗粽、豆沙粽;南方則是鹹粽居多,像鮮肉粽、火腿粽、蛋黃粽不一而足,浙江嘉興粽子可是最出名的。現在吃粽子的風俗還流傳到了我們的鄰居朝鮮、日本和東南亞。

2、賽龍舟

賽龍舟可謂是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啦。相傳是因為楚國人捨不得屈原投江死去,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羣。現在,賽龍舟除了紀念屈原之外,還衍生出了更多的意義。

比如,貴州苗族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慶祝插秧勝利,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1980年,賽龍舟還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

3、佩香囊

古人一般會在端午節給孩子們佩香囊,傳説有避邪驅瘟的作用,現在已經不常見啦。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面包上絲布,清香四溢,掛在小朋友的衣襟上,分外玲瓏可愛。

4、插艾條

俗話説:“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裏的“艾”是指艾蒿,它的.莖葉有揮發性精油,獨特的香味可以驅蚊避蟲。端午節自古以來也是祛病防疫的節氣,因為正值夏至,寒暑相交,家家都會在這一天打掃門庭,將艾條插在門上,殺菌消毒。

5、拴五色線

中國古代一直以紅、黃、白、青、黑五色為吉祥色。每年端午節清晨,大人起牀後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傳説五色線不能隨便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扔到河裏,意味着讓河水將疾病沖走。據説,戴五色線的孩子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常保安康。

6、塗雄黃

端午節,南方常有飲雄黃酒,給小孩子塗雄黃的習俗,為的是討吉利、驅病邪。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可是有毒的哦。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黃酒中加入微量雄黃製成,現在,城市中很少有這個習俗了。小愛唯一記得的是,白娘子就是因為誤飲了雄黃酒現出了原形。

7、吃五毒餅

小愛和朋友聊天才發現,原來五毒餅是北方端午節特有的節令食品,其實它就是玫瑰餅,只不過用刻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這“五毒”形象的印戳,蓋在玫瑰餅表面上作標誌而已。因為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活躍的時候,古人食用“五毒餅”來消病強身,祈求健康。

8、躲端午

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

9、沐蘭湯

蘭不是指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後來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湖南、廣西等地,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説可治皮膚病、去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