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文天祥

【熱門】文天祥的愛國事蹟5篇

欄目: 文天祥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文天祥的愛國事蹟1

文天祥小的時候,父親教他讀書,而且總是喜歡在功課之外給他講一些做人的道理,這些道理讓小文天祥受益匪淺。

一天,父親和他在書房讀書,一陳涼風吹來,窗外的竹葉發出一陳細微的聲響。父親喜歡竹子,所以家裏種了好多。小文天祥看着窗外幾百棵翠竹,不禁問道:“您為什麼這樣喜歡竹子?”

父親拉着他走到窗前指着窗外的亭亭玉立、硬朗有節的綠竹對他説:“你想想看,竹子還在沒出土的竹筍時就已經有節了,就像人從小就要有節操;而竹子長到了凌雲的高度竹竿裏還是空心的,就像很多人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後依然很虛心一樣;竹葉也不像別的樹葉天氣寒冷就會凋落,現在即使是冬天依然是翠綠的,它有一種堅強不屈的性格。竹子本身也是,你可以將它折斷,但卻不能讓它一直彎曲地存在着,就像人一樣寧折不變。所以説,竹子本身的構造很有寓意,象徵着人的一些美好品質,做人也要這樣才行啊!”文天祥聽得入了神,也從心底萌發了對竹子的喜愛之情。還將“像竹子一樣做人”的話寫成條幅,並當成座右銘貼在牀頭,掛在書桌前,以警示自己。

文天祥從小就受到這樣的教育,所以他暗下決心:“將來,我不但要為國家做事,成就一番事業,還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不屈不撓。”從此後讀書更用功了,他要像竹子一樣,做很優秀而對社會有用的人。

文天祥長大後果然實現了自己的誓言,在元朝軍隊入侵宋朝時,他自己招募軍隊,反抗“侵略”。在不幸被俘後,面對高官厚祿的引誘不為所動,最後被殺,成為著名的民族英雄。而他的壯節高義,也鼓勵着一代代中華兒女。

文天祥的愛國事蹟2

他,不是統一六國的秦始皇;不是明政仁德的唐太宗;不是天下人皆醉唯我獨醒的屈原;不是斗酒百篇的籬笆;不是儒家鼻祖孔子。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敬佩他,因為他少懷報國大志,寒窗苦讀數十載,終金榜題名,我敬佩他,因為他幾度沉浮,仍在渾濁的官場中如蓮般出淤泥而不染。始終堅持自己的為官操守。

而最讓我為之感動的,當屬他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的責任感和寧死不屈的名族氣節,愛國情懷。在元敵大舉壓進,社會時局動盪之時,在皇帝退縮,羣臣畏縮,即將滅國之刻,在百姓流離失所。黑暗大地出現了一絲黎明的曙光。那是因為他站了出來。毅然擔下這救國救民的千斤擔。出征之人,披戰袍,跨戰馬,握戰槍,赴戰場。在飛灑熱血的戰場上詮釋着自己對於祖國的忠貞,在戰場上,他是一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虎將。在生活中,他又何嘗不是多善感,大漠之上觀孤煙直,長河盡頭看落日圓,落日映照下的那一抹身影又何嘗不是飽含亡國之痛,喪家之苦?但那時屬於男子漢的悲傷。他對於祖國的熱愛始終不變,也不會忘於擔負的重要使命。當他被俘時,無論敵人威逼還是利誘,他始終沒有低下高傲的頭顱,始終沒有放棄心中對祖國的那份堅守,我忘不了他對叛徒的怒斥忘不了他們一段激情獨白:“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呼?”他有着“我自橫刀向天,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豪情,寫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己志,面對死亡,他毫無懼意,有的是對祖國的堅貞,古人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這不就是他的真實寫照嗎?在生與義之間,他懷着一腔報國熱忱慷慨赴死,為保民族氣節不惜以生命為代價,我的拙筆寫不出這種名族精神的萬分之一,但我卻深深理解他對於祖國的熱愛,出於這種熱愛,他不惜用生命去捍衞祖國的尊嚴。

我敬佩這樣男子漢,他生為祖國人民,死赤為祖國人民,這種赤誠的愛國之心深深打動了我,讓我對他肅然起敬。可惜的是,他看不到我們如今的社會是多麼繁榮昌盛,如果他泉下有知,一定會死亦瞑目的。我的英雄,您安息吧。

文天祥的愛國事蹟3

大家一定知道文天祥吧,就是那位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那位,大家也一定很佩服他,欣賞他吧。因為他在元軍帳中誓死不降,可見他的赤膽忠心。可我卻不欣賞他,因為他不識時務。

俗話説得好,“識時務者為俊傑”。文天祥的赤膽忠心值得我們學習,但文天祥的赤膽忠心卻用錯了對象。當時南宋已經很腐敗了,文天祥的勤王部隊都遣散了,南宋已經主動向元軍投降,這種朝政,已無需再去輔佐了。文天祥如果降了元軍,勵精圖治,雖然會在歷史上有點不好的名聲,但也可以開創一個盛世,有何不好?但文天祥非要去做無謂的掙扎。南宋和元軍實力懸殊太大了,文天祥這麼做只會多上演幾幕妻離子別的悲劇,並不能重新光復南宋,這簡直是以卵擊石,徒勞無益。我想,文天祥恐怕就是怕在歷史的史冊上留下罵名。相反,那些投降的人,説得難聽點是因勢利導,説得好聽點,是識時務,順就了歷史發展的趨勢,這類人才是真正有勇氣的人。他投降後,幫助元朝天子治國,開創盛世,他的歷史作用可能不大。一投降,這名氣就大了,他本人不但要背上了罵名,就連他的子孫們也抬不起頭。但他如果為了百姓,卻甘心投降,無視罵名,這是勇氣!

再看荊軻,這個在歷史上有負盛名也有罵名的人。“他有勇氣放棄生命,去剌秦王,卻在關鍵時刻膽怯了。”這是許多人給他的評價。我卻想説:“不,他沒有膽怯,因為他在關鍵時刻,想起了天下蒼生!”

荊軻抱着“壯士一去不復還”的決心去剌秦王,卻在關鍵時圖窮匕現,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想起了天下蒼生,想起了七國逐鹿中原,硝煙四起,無一日安寧,只有秦國最為強大,六國無與爭鋒,可謂螢光之火不可與日月同輝,在贏政的帶領下,秦統一中原指日可待。荊軻只要殺了贏政,七國又開始新一輪的輪迴,天下黎民百姓又開始了無休止的痛苦。但只要贏政統一了中原,百姓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受戰火的折磨。我想,荊軻圖窮匕現,環柱而追,卻讓贏政依柱而罵,正是因為他想到了天下蒼生。這是理智!

做人便是這樣,勇氣要佔用心中的懼怕,理智要戰勝情感!

文天祥的愛國事蹟4

文天祥在南宋危亡之際,領兵抗敵,欲挽狂瀾於既倒,不幸兵敗被俘。在獄中他備嘗艱苦,斷然拒絕元人的誘降,至死不屈,最終英勇就義。他堅貞的民族氣節,萬世流芳。文天祥的名篇《正氣歌》氣勢磅礴。他留下的`名言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對後人的啟發很大。

宋理宗時期,奸相賈似道把朝政弄得一團糟,元世祖忽必烈便加快了兼併南方、統一全國的步伐。

宋理宗死後,他的兒子趙禥即位,就是宋度宗。朝政大權還是掌握在貫似道手中。到了公元1274年,宋度宗生病死了,四歲的趙顯登基,成為宋恭帝。第二年,元朝大將伯顏率大軍威逼臨安,形勢危急,朝廷急忙下詔,要各地派兵勤王。可是各地幾乎沒有人響應,只有文天祥立即召募了義軍一萬餘人。

文天祥,號文山,少有大志,博覽羣書,二十歲中進士,被宋理宗欽點為狀元。主考官王應麟稱讚他“忠肝如鐵石。”開慶年間,蒙古軍隊侵宋,文天祥屢次上書,主張抗敵,斥責權貴們惑主誤國,竟遭猜忌和迫害,不得不在三十七歲正當盛年時就正式退休。當時有朋友勸他:“你這一萬多烏合之眾,去同蒙古兵打仗,正像羊入虎口,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文天祥激昂慷慨地回答説:“我豈能不知!但我這樣做了,天下義士忠臣就會聞風而起,奮勇保衞國家。”但文天祥帶兵到臨安後,因投降派的刁難,終於未能上前線抗敵,卻被朝廷派到蒙古兵營,去與伯顏談判投降之事。

當時宋恭帝年幼,朝廷大事都由他的祖母謝太后作主。謝太后見蒙古大軍兵臨城下,朝內又無抵擋的'兵力,就派人到伯顏軍營求和投降。伯顏是元朝的丞相,他提出他只能與宋室丞相等級的人談判。右丞相陳宜中怕被元兵扣留,先溜走了,左丞相留夢炎則早就逃到南方去了;另一位重要大臣張世傑見朝廷輕率投降,氣得從海上出走,另尋機會組織反攻復國。謝太后無可奈何,便升了文天祥的官,派他前往。

文天祥臨危受命,來到元軍大營中。一見伯顏,雙方就脣槍舌劍交鋒地論起來。文天祥義正辭嚴地説:“你們蒙古若想消滅我宋朝,未必有什麼好結果,因為我們南方的廣大軍民一定要同你們抗爭到底。”

伯顏威脅説:“你文天祥若不老老實實投降,只怕今日饒不得你。”

文天祥毫不退縮地回答:“我文天祥忠心為國,哪怕刀山火海!”伯顏非常惱怒,就將文天祥囚禁起來。

不久,謝太后和趙顯終於投降,他們繞過文天祥,另派賈慶餘為右丞相去元營求降。文天祥仰天長歎,把賈慶餘痛斥一頓,但南宋向元朝投降稱臣已成事實。

但是伯顏並沒有善待謝太后和趙顯,反而將他們當俘虜押往元大都,並將文天祥也一同押去。途經鎮江時,文天祥趁元兵不防備,同他的隨從杜滸等十二人連夜逃脱。他們先到真州(今江蘇儀徵),後過揚州,本想聯絡各地宋兵,抗元復國。但因為當地宋將輕信元朝的挑撥,懷疑他是元兵的奸細,都不肯接待他,他才不得不繼續往南奔走。最後到温州時,文天祥聽説張世傑在福州擁立了新皇帝端宗趙昰,就又趕到福州。後來他作為朝廷的大臣,積極招募人馬,組織抗元,連續轉戰於江西、福建各地,多次打敗元軍,先後收復了不少縣城。

端宗死後,張世傑、陸秀夫、文天祥又擁立了趙昺,繼續在南海一帶抗敵。公元1278年十二月,元軍元帥張弘範大舉攻打潮州,文天祥被迫率兵轉移五坡嶺。軍中正在吃飯時,元兵突然來到。宋兵作頑強抵抗,最後全軍覆滅,文天祥被俘。

元兵將文天祥押去見張弘範。張弘範欽佩文天祥的骨氣,以禮相待,想讓他降。但文天祥不理睬,於是他就把文天祥軟禁在軍營中。當時張世傑正領兵在山抗擊,張弘範知道張世傑最欽佩文天祥,便叫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冷冷地回答説:“我自己無力救父母,難道可以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範厚着臉皮,反覆地威脅利誘,文天祥便將船過零丁洋時所寫的一首詩給了張弘範,詩中最後兩句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範讀過詩後,苦笑一聲,只好下令強攻山。

山被攻破後,元軍中擺酒慶賀,張弘範又勸降文天祥説:“現在宋室已經滅亡,你文丞相已經盡忠盡孝。如果你能像對宋朝那樣忠心對待元室,你還會當丞相。”文天祥沉痛地回答:“國家我無力救亡,為人臣者即使死了也還有罪,何況叫我投降,改事二主!”張弘範只好派人將文天祥送往元京大都。文天祥一路上絕食八天,以示必死信念。

當時,雄心勃勃的元帝忽必烈正在蒐羅中原人才。他先派降臣王積翁去勸降,後來又親自召見文天祥,問他還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説:“我受國家重託擔任宰相,怎能又投降元朝,我的願望就是賜我一死。”忽必烈不願殺他,就將他囚禁在元都好多年。在牢房中,文天祥曾寫下千古傳頌的《正氣歌》。他在詩中列舉了歷史上那些堅持正義的忠臣義士,認為他們都是正氣的表現,是自己效法的榜樣。其中有兩句: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公元1282,民間的義士聚積了兵馬數千人,揚言要打破大都,救出文丞相。元世祖為絕後患,終於下令處死文天祥。臨刑時,文天祥朝南跪拜,從容地説:“我的事情到此完結了。”然後慷慨就義,時年四十七歲。他的妻子為他大殮時發現,他的衣帶中有一篇文章説:“孔子説‘成仁’,孟子説‘取義’,只有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的書,學到了什麼?從今以後,我真正做到無愧於己了。”

文天祥有一個信念:精忠報國,不管個人付出多大的代價。在他看來,個人的財產、家庭、名利、官位,與國家和民族大業相比,算不了什麼。他有愛國的情感和信念,團結民眾,組織義軍,全力抗敵,成為人們敬仰的對象和民族英雄;他的民族氣節和崇高品德,也成為了當時人推崇的理想人格。

文天祥的愛國事蹟5

文天祥是我國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

公元1275年,元軍侵略南宋。元軍在元朝統帥伯顏的率領下,離南宋的都城臨安只有30里路。大兵壓境,南宋朝廷無計可施,決定求降。伯顏聲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資格與他談判。

這時,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聞訊逃跑了,朝廷只好讓文天祥為右丞相,去和伯顏談判。

文天祥見了伯顏後,義正詞嚴地問:“貴國是要與我國交好呢,還是要滅掉我國?”

“我們不想滅掉宋國!”

“既然如此,請你們後撤百里,以表誠意,否則我們將以死相拼!”

伯顏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戰書的,就扣留了他,並讓其隨行人員回去傳話説,如果南宋不投降,元軍馬上就發起進攻。

南宋朝廷在伯顏的威脅下,向元軍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後,痛哭流涕,仰天長歎。

四年後,文天祥帶兵到廣東潮陽抗元,全軍覆沒,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欽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軟禁在大都的“會同館”裏,每天派人去輪番勸降,但都被文天祥罵走了。元世祖見勸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馬司衙門,戴上腳鐐手銬囚禁起來。在獄中艱苦的環境下,文天祥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了幾年,元世祖決定親自勸降文天祥。

文天祥見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顏悦色地勸説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變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舊讓你當丞相,怎麼樣?”

文天祥慷慨地説:“我是宋朝的宰相,怎麼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這樣,我死了以後,哪還有臉去見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説:“你不願做丞相,做個樞密使怎樣?”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斬釘截鐵地説:“我別無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勸降已沒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處死。

刑場上,文天祥面色從容。他對監斬官説:“我的祖國在南方,我要面對南方而死!”説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幾拜,仰天長歎道,“我事已畢,心無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