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王安石

王安石 登飛來峯

欄目: 王安石 / 發佈於: / 人氣:2.64W

登飛來峯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説雞鳴見日升。(飛來山 一作:飛來峯)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緣 一作:自緣)

賞析

這首詩的第一句,詩人用“千尋”這一誇張的詞語,借寫峯上古塔之高,寫出自己的立足點之高。詩的第二句,巧妙地虛寫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昇的輝煌景象,表現了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成為全詩感情色彩的基調。詩的後兩句承接前兩句寫景議論抒情,使詩歌既有生動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雲蔽日、邪臣蔽賢的憂慮,而詩人卻加上“不畏”二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在寫作手法上,起句寫飛來峯的地勢。峯在紹興市區,而峯上更有應天塔,登塔可俯瞰全城,足見其高。此句極寫登臨之高險。承句寫目極之遼遠。承句用典,《玄中記》雲:“桃都山有大樹,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天下雞皆隨之。”以此驗之,則“聞説雞鳴見日升”七字,不僅言其目極萬里,亦且言其聲聞遐邇,頗具氣勢。雖是鋪墊之筆,亦不可等閒視之,實景語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雞即鳴”,本是“先日出,後天雞鳴”,但王安石不説“聞説日升聽雞鳴”,而説“聞説雞鳴見日升”,則是“先雞鳴,後日升”。詩人用事,常有點化,此固不能以強求平仄,或用事失誤目之,恐意有另指。

轉句“不畏”二字作峻語,氣勢奪人。”浮雲遮望眼”,用典。據吳小如教授考證,西漢人常把浮雲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語·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還有一首《讀史有感》的七律,頷聯雲:“當時黯暗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欲成就大事業,最可怕者莫甚於“浮雲遮目”、“末俗亂真”,而王安石以後推行新法,恰敗於此。詩人良苦用心,於此詩已見端倪。

結句用“身在最高層”拔高詩境,有高瞻遠矚的氣概。轉、結二句,絕妙情語,亦千古名句;作者點睛之筆,正在結語。若就情境説,語序應是“因為身在最高層,所以不畏浮雲遮目”,但作者卻倒過來,先説果,後説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説明詩眼的轉換。這雖是作詩的常法,亦見出作者構思的精深。

這首詩與一般的登高詩不同。這首詩沒有過多的寫眼前之景,只寫了塔高,重點是寫自己登臨高處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遠”的哲理。這與王之渙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似。前者表現一個政治變革家撥雲見日、高瞻遠矚的思想境界和豪邁氣概,後者表現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勵之意。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詩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者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銘。

熱門搜索
假如我變成一隻小鳥的作文小學生作文 鳴寫 我的採訪稿作文 那一刻我才懂得珍惜作文 愛國的詩句古詩 勤儉節約是美德倡議書 父愛宂長的初中生作文 唯美的情感句子摘錄56條 讚揚諸葛亮的古詩 萬花筒 中學生電影《烈火英雄》觀後感800字 日徵 美麗的小學校園寫景作文 我在閲讀中獲得快樂作文700字 春天的餃子散文 祝兒童節快樂的QQ祝福語摘錄45條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北京之旅作文400字左右 一年級遊海洋館日記 廣播電視監測工作面臨的挑戰論文 藥膏 《狼王夢》三年級優秀讀書筆記 小兔子採蘑菇作文 一步與一生為題目的高三敍事作文800字 蚯蚓的啟示作文 元旦迎新活動的作文 最新的銷售人員總結 迎國慶國旗下的演講稿 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班會總結 可憐的小狗作文(篇) 一場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小學生作文600字 簡短的唯美的晚安問候語 給所有畢業生們的一封信 模本 週末早安心語祝福語短信:週末愉快的句子 難忘的一次比賽的作文 重慶江北幼兒園入園報名指南 日語教材編制中的詞彙處理論文 我變成了螞蟻想象作文六年級作文1100字 茶園小學三年級作文 困難救助申請書 未來的越野車作文 水中大熊貓江豬子散文 古代詩人逸聞趣事之杜甫軼事 母親的自制春聯情感散文 幼兒園小班家長會發言稿 難忘那簇簇櫻花作文800字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學反思